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年),宋末诗人、画家。
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
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
少为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试。
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后隐居苏州,寄食报国寺。
工墨兰,兼工墨竹。
有《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
又有《心史》,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苏州承天寺浚井时被发现,有说为后人伪托。
存世画迹有《国香图卷》等。
生平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宋末画家。
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以示思念赵宋。
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连江(今属福建)人,郑起子。
宋末太学生,尝应博学鸿词试。
侍父来吴,寓条坊巷。
元兵南下,曾扣阍献策,不报。
一生不娶,念念不忘君国之意,每形于诗文中,如《过徐子方书塾》云:“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寒菊》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遇岁时伏腊,辄野哭南向拜。
闻北方语,必掩耳亟走。
坐卧不北向,扁其室为“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十”置“穴”中,即“大宋”。
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以示土地为人夺去。
恶赵孟頫受元聘,与之绝交。
钱财多周人之急,不事家产,游心佛道,自称三外野人。
居无定所,遍游吴下名山禅宫,多寓万寿、报国二寺。
元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
临终,嘱友人书牌位曰“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尝著《大无工十空经》一卷,“空”字去“工”而加“十”,即“宋”字,寓意“大宋经”,造语奇涩。
又著《释氏施食心法》一卷,《太极祭炼》一卷等。
其论诗主灵气说,所谓“天地之灵气为人,人之灵气为心,心之灵气为文,文之灵气为诗”(《一百二十图诗集自序》),论文从其父说,以为“文者,三纲五常之所寄”,反对“惟务言语为工”、“坠于绮靡卑弱”的宋末文风。
所作诗文多抒发眷怀故国之气节,明陈弘绪以为“视皋羽诸诗文,孤峭相似,而感愤壮烈殆欲过之”(《郑所南心史序》)。
梁启超亦云:“读古人诗文辞多矣,未尝有振荡余心若此书之甚者。
”(《重印郑所南心史序》)。
著有《所南先生文集》一卷、《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一卷、《锦钱馀笑》一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又有《心史》七卷,明崇祯十一年冬于苏州承天寺井中发现,封于铁函中,题“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书”,清徐乾学疑为明末人伪托,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本。
今人整理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陈福康点校本《郑思肖集》。
《全宋诗》卷三六二四至三六二八录其诗五卷。
《全宋文》卷八三三一至八三三九收其文九卷。
事迹见卢熊《郑所南小传》。
画作有《墨兰图》传世。
经历
连江郑氏的先世可谓源远流长,据《郑所南文集·先君菊山翁家传》记载,郑姓得于周宣王母弟受封之后,至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分派入闽,居于连江透堡东导村,至郑思肖生活的南宋末年,为时已十余世。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郑思肖的父亲郑菊山携眷出闽,来到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定居。
淳祐元年(1241年),郑思肖诞生于杭州西子湖畔。
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14岁的郑思肖随父举家徙居苏州,寓居苑桥,此年,郑思肖考中秀才,遵父命开始了游学四方的人生旅程。
郑思肖在寓居苏州的岁月里,偏安一隅、日见衰弱的南宋王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
因战乱频仍,时局的艰危,家境的贫寒,使得郑思肖在苏州居无定所,屡屡搬迁。
据郑思肖的《三膜堂记》载,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曾七次迁居。
迁徙期间,每居一处,长则十年,短的仅仅居住一年,就开始迁居,可见当时的时局之动荡。
第一次迁居
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年),也就是郑家迁居苏州的第二年,内侍董宋臣弄权纳贿,无恶不作,人称“董阎罗”。
此年,在苑桥仅仅居住短短的一年,郑思肖就随父由苑桥迁居条坊巷,这是郑思肖在苏州的第一次迁徙。
郑思肖在条坊巷度过了十年的青春岁月。
此间,郑思肖的父亲郑菊山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病逝,葬于苏州长州县西北三十里甑山西陇。
此年,郑思肖22岁。
第二次迁居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宋廷加封贾似道为太师,进封魏国公,世称“师臣”,此年郑思肖25岁。
由于父亲的去世,郑思肖家道更加贫困,加上时局的动荡,使得年轻的郑思肖无法在一处一地过平静的生活,只好再次搬迁。
郑思肖与母亲又由条坊巷迁往黄牛坊桥地方居住,这是郑思肖的第二次迁居。
第三次迁居
咸淳五年,即至元六年(1269年),宋廷以李庭之为两淮制置大使兼知扬州。
这一年,郑思肖由黄牛坊桥迁居采莲巷,这是郑思肖的第三次迁居。
第四次迁居
在采莲巷居住期间,郑思肖完成了自编的《心史·咸淳集》诗文。
采莲巷居住整整一年后,咸淳六年,即至元七年(1270年),郑思肖第四次进行搬迁,由采莲巷迁往仁王寺。
第五次迁居
咸淳七年,即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年,郑思肖由仁王寺搬迁至双板桥居住,这是郑思肖的第五次迁居。
第六次迁居
咸淳十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七月,宋度宗病死,其子赵顕继位,是为恭帝。
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
是年,元兵大举入侵,叛将吕文焕同伯颜趋鄂州,叛将刘整同博罗欢趋淮西。
于是,郑思肖又从双板桥迁往望信桥居住,这是郑思肖的第六次迁徙。
是岁十二月,苏州沦陷,郑思肖作《陷虏歌》(又名《断头歌》)既鞭挞了元统治者的野蛮残暴,更骂尽了古今天下许多无耻变节之人。
在望信桥寓所,郑思肖开始了《心史·大义集》的诗文创作。
宋端宗景炎元年,即至元十三年(1276年)三月,宋恭帝被元军俘虏北去。
五月,益王赵罡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是为端宗。
九月,郑思肖的母亲病故。
景炎二年,即至元十四年(1277年)郑思肖誓不降元,不承认元朝统治。
因此,他的《心史》完成,但仍冠以“德祐”年号。
他在自己的画像上题赞曰:“不忠可诛,不孝可斩,可悬此头于洪洪荒荒之表,以为不忠不孝之榜样。
”
第七次迁居
宋端宗景炎三年,即宋帝昺祥兴元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一月,张弘范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袭击文天祥,文天祥兵败被擒。
是岁,郑思肖自望信桥迁居皋桥,继而又复迁望信桥,这一年,郑思肖38岁,完成了《心史·大义集》的编纂。
郑思肖14岁移居苏州,78岁终老,在郑思肖64年的寓居生涯中,前24年间共有七次迁居,先是居于苑桥,后迁往条坊巷、黄牛坊桥、采莲巷、仁王寺、双板桥、望信桥、皋桥,旋即又复迁望信桥。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唯有固穷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娱。
”郑思肖的这首《飘零》诗,正是郑思肖在苏州数十年动荡生活的真实写照。
郑思肖一生悲苦凄凉。
他22岁失父,36岁丧母,有一个妹妹,出家为尼,下落不明。
郑思肖把仅有的一点家产捐给寺院,并接济穷困的四邻乡亲。
78岁时“疾亟”,嘱其友唐东屿为画一牌位,曰:“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