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简介
包世臣(拼音:bāo shì chén),(英语:Bao Shichen),中国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字慎伯,号倦翁。
安徽泾县人。
曾任江西新喻知县。
工诗文,随邓石如学习书法,初习唐宋诸家,后转师北朝碑刻,晚年又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以侧锋取势,提倡碑学,影响极大。
著作有“安呉四种”(道光24年初刊):《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小惓游阁草书”。
包世臣自幼家贫,但勤于词章,并喜谈国事。
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但多次考进士不中。
此后曾先后为陶澍、裕谦、杨芳幕客。
他毕生留心于经世之学,并勤于实际考察,对于漕运、水利、盐务、农业、民俗、刑法、军事等,都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盐诸巨政,经常向他咨询,以此名满江淮。
嘉庆十九年(1814),南京地区因旱大饥,包世臣力劝江宁巨绅秦承业倡举义赈,并上书两江总督百龄,促其设法拯救灾民。
鸦片战争时期,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曾有记述与议论,颇具卓见。
包世臣思想、学术皆不同于乾嘉以来一般学人。
他论文也贯穿经世之旨,与当时古文家、经学家异趣。
他反对脱离民事,将道抽象化,批评韩愈、柳宗元以来古文家抽象地载道之文是"离事与礼,而虚言道以张其军"(《与杨季子论文书》);讥刺“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提出“道附于事而统于礼”,“事无大小,苟能明其始卒,究其义类,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关家国”,提倡“言事之文”“记事之文”(同前)。
这是与明代归有光、唐顺之以来的古文派及当时的桐城派针锋相对的,反映了近代要求文章与经世相结合的潮流。
他的文章也大都关切时务政事,谭献称其“深切著明”(《复堂日记》)。
姚柬之评他的文章说:“少事谨严,老弥健肆,一洗数百年门户依傍之陋。
”(《书安吴四种后》)其诗亦“廉质竣整”(林昌□《射鹰楼诗话》)。
以五古为最好。
他学书30年,初学晋唐诸家,后致力于北碑。
为书家大宗,论书法尤精,所著《艺舟双楫》为中国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篆刻亦为当世推重,间亦作画。
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草书节临书谱》扇页,纸本,纵19.3cm,横53.2cm。
扇页上草书“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而规模所设,信属目前。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萧洒流落,翰逸神飞。
壬子秋日柘塘三兄同年属,倦翁包世臣。
”钤“包世臣字慎伯”、“安吴”印二方。
“壬子”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作者时年78岁。
此为包世臣所临唐代孙过庭的《书谱》。
早在五十年前,即嘉庆七年(1802年),包世臣师从邓石如学习以北魏碑体为根基的书法。
因此,在此幅临作中可以明显地见到包氏雄浑的笔力,使这幅作品具有沉着与飘逸、刚健与婀娜的不同艺术特点,体现了书家晚年融会贯通、心手双畅、俊拔潇洒的书法风格。
同样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录书谱》轴,纸本,草书,纵137cm,横60cm。
节录唐孙过庭《书谱》,是包士臣76岁时所书,笔法结合了行、草、隶书、北碑等多种笔意,结字茂密,用墨丰润,意态新颖,展示了包士臣晚年对书法新的认识及探索实践的成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