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家】_中国台湾_艺术系_画家

黄君璧简介

黄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家。

原名韫之,名允瑄,号君翁,晚号米寿老人。

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

毕业于广东公学。

代表作品有《瀑落云中》、《风正一帆悬》、《溪山瀑雨图》等。

1912年始学西洋画,1914年考入广东公学,师事李瑶屏。

1922年入陈丘山之楚庭美术院研究西画,参展广东第一届美展即获得金牌奖。

1923年与画家卢振寰等人合组癸亥画社,曾先后执教于广州培正中学、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省立女师、江村师范、四川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期间并与书画家梁寒操、黄宾虹、马公愚、徐悲鸿、张大千、张目寒、溥心畬等人过游。

1948年冬来台任教于中国台湾 师范大学艺术系至1971年退休。

曾获巴西美术学院院士荣衔、美国纽奥良市“金钥”暨荣誉市民、韩国庆熙大学最高荣誉大学奖章、韩国弘益大学荣誉 哲学博士等。

1984年获中国台湾 文艺特别贡献奖。

生前为国立中国台湾 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教授,中国台湾 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湾 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

作品多次入选在新加坡、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法国、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等地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曾应邀赴法国、英国、荷兰、联邦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 巴西、美国、泰国等地考察、讲学或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黄君璧画集》、《黄君璧国画作品选集》、《黄君璧书画集》等。

黄君壁的山水画,尤其晚年作品,即使描绘壮丽的云海飞瀑,也透着一种平和宁静之意。

画家虽然位高名重、身居大都会,却始终保持着情寄林泉的淡泊心境。

中国台湾 画坛把溥儒、张大千、黄君璧称为“渡海三家”,黄君璧沉稳朴厚,始终以平实的态度、涵容古今的奋求、苍拙的笔墨风格自立于艺术之林。

尤其他晚年的大量云海飞瀑之作,在表达个人漫步寻幽、云影自在之意的同时,也切近了现代城市受众的审美诉求,形成其摩雅与俗、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为一炉的黄氏格体。

黄君璧兼擅诗、书、画,画则兼能山水、人物和花鸟,是一位全能型画家。

比较而言,其人物画最少,所见皆为古装,如士子、仕女、钟馗、罗汉及鞍马人物等,一色的传统画法——包括工笔重彩、粗笔写惠、精致白描等,每种画法均显示出深厚功力。

花鸟动物作品相对多见,其中不乏精勾细染,色彩绚烂、直逼宋元的工笔之作,有评论者以“渊博温润.浑厚朴茂”相形容;更有兼工带写和粗笔走写之作,拙朴凝重,堪与画家的山水画风相伯仲。

黄君璧也擅画狮、虎、猫等,为了描绘动物的真似,有时还适当掺入明暗法。

年表

  • 1898年 生于广东广州。

  • 1914年 考入广东公学,师事岭南名画家李瑶屏。

  • 1922年 入广州楚庭美术院研究西画。

  • 1923年 任广州培正中学图画教师;同年与画家卢振寰等人合组癸亥画社,后扩为国画研究会。

  • 1926年 出版《仿古人物山水花鸟画集》。

  • 1927年 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兼教务主任,8月,兼任广东省女子师范学校和江村师范学校教师。

  • 1936年 辞去市美专教务主任职务,受南京中央文化馆聘为研究员,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举办个人写生画展。

  • 1937年 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主教中国画。

  • 1948年 赴中国台湾 ,任中国台湾 地区立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教授兼主任,先后在中国香港 和台中举办画展。

  • 1951年 受聘为中国台湾 故宫博物馆鉴定委员。

  • 1974年 由中国台湾 历史博物馆出版《黄君璧画册》。

  • 1978年 获韩国弘益大学授予荣誉哲学博士。

  • 1984年 获中国台湾 文艺特别贡献奖。

  • 1991年 病逝,时94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