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清代画家,金陵八家之首】_南京_丘壑_岳阳楼

龚贤简介

龚贤

龚贤(1618-1689年),清代画家。

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或作野逸),号半亩、柴丈人。

祖籍江苏昆山,幼年时,迁南京。

明末清初,活跃于南京画坛上的八位著名画家,即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史称“金陵八家”。

龚贤被称为“金陵八家”之首。

代表作品有《千岩万壑图卷》、《岳阳楼图轴》、《夏山过雨图轴》、《木叶丹黄图轴》等。

龚贤年青时代基本上是在南京度过的,这个时期,正是崇祯末年,南京是“复社”文人聚集的中心,他们为挽救民族的危机,同宦官魏忠贤的党羽展开了激烈斗争。

龚贤结交的许多人是属于复社或赞助复社的爱国人士,著名的有顾与治、方文、杜濬、吴嘉纪、屈大均等。

其友剩上人因遭清文字狱迫害致死,龚贤曾写了许多诗怀念之,其中有“只因五个字,断送百年生”句,十分沉痛而愤慨。

一六四五年清兵攻陷南京前后,他“短衣曾去国”,离开南京,在外奔走多年,可能到过北方苦寒之山区,过了一段极为艰苦的垦荒生活。

由于不善经营,终于破产负债而归。

回南京后,因家破人亡(包括早年所娶的妻子在内),又离开南京去扬州,再娶成家,又应海安徐逸的招请,当了四、五年家庭教师,复由海安而扬州。

几经周折,一六六六年左右,重返南京,定居于清凉山,购置了几间瓦屋,他曾自绘《扫叶僧小像》,因而称所居为“扫叶楼”。

其住宅旁有半亩地可以栽花种竹,故名为“半亩园”。

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靠卖书画并招收学生教画。

末年,竟为权贵势家以索书为名,欺凌迫害而病死。

逝世前几年,他结识了大戏剧家孔尚任,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曾作过一次亲切的长谈。

孔氏《桃花扇》一剧所写的全部历史,许多都是龚贤在南京亲身经历并且参与了斗争的。

这一剧作的成功,可能与龚贤提供素材有一定的关系。

龚死时,因穷困潦倒,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孔尚任闻讯后,赶来哀悼,帮助理其后事,抚其孤子,收其遗文,并写了《哭龚半千》诗四首,诗情真挚感人。

龚贤擅画山水,主要师法董源、巨然、米氏父子、吴镇、沈周等人。

他反对单纯追摹古人,主张从自然出发进行创作。

山水多取材于南京一带的实景。

他把山水画的表现技巧概括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四个方面,并强调丘壑的重要。

他认为要以高度的笔墨技巧,创造出“奇而安”的丘壑,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这才算得上有气韵。

在描写大自然的实践中,他对墨的运用作出了新的贡献,形成了以厚重浓润为主的独特风格。

他画山石,不露棱角,掺用披麻、豆瓣、小斧劈等皴法,轮廓之中大部分是笔迹浑成,以宋人“积墨法”作多次的皴擦渲染,石块上白下黑,分出阴阳,墨色极为浓重,于浓重中又显出深浅细微层次变化,巧妙地处理近、中、远景几片大断的明暗关系。

显出空间的深远,阳光的照临。

画树,有“晴林”、“烟林”、“雨林”、“朝林”种种之分,各按不同的自然状况加以表现。

枝干常用淡墨勾皴,不作渲染,显得较亮;树叶,点皴染数遍,所谓点叶法,用中锋直点、横点、介字点等,遍遍皆欲上浓下淡。

 

龚贤自信他的山水画是“前无古人”的,与他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程正揆题他的画说:“画有减繁,乃论笔墨,非论境界也。

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 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

通此解者,其半千乎?”(《读画录》)可见,龚贤的画不落前人窠臼,在继承发展中国山水画艺术上作出了贡献,对后世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传世代表作有《千岩万壑图卷》、《岳阳楼图轴》、《夏山过雨图轴》以上南京博物院藏、《木叶丹黄图轴》上海博物院藏)等。

并著有《画诀》、《柴丈画说》、《半千课徒画稿》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