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斗【中国水利水电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_水电站_工程_加利福尼亚

张光斗简介

张光斗(汉语拼音:Zhang Guangdou),(1912~ )中国水利水电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12年5月1日生于江苏常熟。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935年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工学院学习,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同年转往美国哈佛大学工学院,再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作博士研究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学回国,在资源委员会龙溪河水力发电工程处任设计科长,兼任瀼渡河水力发电工程处主任。

1943年赴美,在美国坦河流域局及垦务局任工程师。

1945年回国,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总工程师助理、总工程师兼设计组主任工程师。

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和水利电力部合办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顾问、成都、中南、西北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技术顾问,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水利学报》主编等职。

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1981年起作为中美合作项目“地震时拱坝、水库及地基相互作用”的中方负责人,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国际奖;还当选为墨西哥国家工程院国外院士。

曾负责设计密云水库、青石岭水电站、渔子溪水电站等。

参加了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如葛洲坝工程、丹江口工程、三门峡工程、小浪底工程、二滩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龙滩水电站、三峡工程等。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写了《水工建筑物》教材及专著,写出了新安江水电站、丰满水电站等水力学试验研究报告和响洪甸拱坝、流溪河拱坝等结构试验实验报告,以及新坝型腹拱坝、混凝土重力坝的渗透压力、泉水拱坝的振动测量与分析、拱坝坝肩地质力学模型,拱坝抗震研究等论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