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_庐江_黄河_永平

王景简介

王景(约25~约85),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生于乐浪邯县(在今朝鲜境),卒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

青年时好学,擅长天文、数学,多技能。

明帝永平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汴渠在今开封的一段),创用墕流法(可能相当于修建滚水堰)成功。

这时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已数十年,冲毁了汴渠引水口门,和黄河混流,向东淹今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受汉明帝召见,征求治水意见。

同年夏天动员兵卒数十万人,由他和王吴主持修治黄河和汴渠。

修黄河堤自荥阳(在今郑州北)至千乘海口(在今利津县境) 共500多千米,第二年夏天完工。

他接连3次升官为侍御史,后任河堤谒者、徐州刺史、庐江太守。

在庐江郡(今安徽长江以北西半部)修复古芍陂所灌稻田,教百姓使用牛耕和养蚕,境内因而富庶。

他治河后黄河改行新道,900年中未有大改道。

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