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漆脸【盗墓人】_朱漆_永昌_盗墓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朱漆脸 朱漆 永昌 盗墓

朱漆脸简介

朱漆脸

朱漆脸,金朝(1115年-1234年)末年,洛阳人,真实姓名已不可考,纠集乡里众人,常年以盗墓为生。

朱漆脸资料

所处时代金朝出生日期:1115年

出生地洛阳市去世日期:1234年

朱漆脸盗掘宋陵

此段奇事出自元代《庶斋老学丛谈》,原文如下:赵祖山陵,金之末年,河南朱漆脸等发掘,取其宝器。又欲取其玉带,重不可得,乃以绳穿其臂,扎于自己坐而枰起之,带始可解。为口内物喷于脸上,洗之不去,人因呼 朱漆脸,后败露,皆杖死。

洛阳朱漆脸早已窥探太祖皇陵已久,纠集十几位盗徒,于一夜黑风高之夜打通了永昌陵(赵匡胤之陵)地宫,入墓后,尽取其中宝物,他们利欲熏心,后又撬开赵匡胤棺椁,这朱漆脸实为盗墓老手,口衔马灯跳入棺内,见宋祖周身宝物无数尽取之,后见太祖腰间挂一‘龙纹镶金铊尾’玉带,这东西用料极为贵重,雕功堪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高深的本领技巧兹要是被利所诱,也难免河沟里翻船,这朱漆脸两眼放光,想解下玉带,谁成想宋祖尸身极为胖硕,费尽力气竟然挪不动,朱漆脸使绳索穿太祖背,翻身座于尸身之上,将绳索系在自己脖项上打了个结用力搬动,那尸身缓缓坐起,突然一股黑褐色液体由尸骸口中喷出,那朱漆脸躲避不及脸上被喷个正着。

朱漆脸面部被‘尸液’所染,慌不择路回到家中,使清水浸脸却是去之不掉,毒液侵入肌肤之内,久而久之脸部便落下了一块暗褐色痕迹,后江湖中便称其为‘朱漆脸’!这朱漆脸远没有清之焦四幸运,后来他将太祖墓中所得宝物带至汴梁(今开封)欲行销赃,人在做,天在看,不成想被人认出宝物来源,后报官将他们一伙盗墓之人皆杖死与府衙。

朱漆脸盗墓毁容朱漆脸

刘豫盗掘北宋巩义八陵的行径极大地刺激了北方盗墓者的贪欲,而五代以来兴起的金石收藏之风也为盗墓者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于是,四方盗贼如同蚁聚,一时之间盗墓成风。刘豫的毁灭性盗掘,使那些生活在陵区的僧尼、柏子户等无存身之处,只好流落他乡。从此,北宋皇陵再无专人管理,民盗相继兴起,最猖獗的一个盗墓贼叫朱漆脸,他所盗之墓就是永昌陵。

朱漆脸并不是盗永昌陵的始作俑者,永昌陵的首任盗墓者是刘豫。刘豫盗宋陵时,重点是宋仁宗的永昭陵,永昌陵虽然也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但是宋世祖赵匡胤的棺椁并未被打开。永昌陵也就成为北宋巩义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永昌陵在躲过刘豫后,却没有逃出民间盗墓者的手心。

宋末元初时期,可谓是盗墓者的天赐良机。那时,宋朝朝廷岌岌可危,金朝的势力已经被元朝覆盖,而当时最为强大的元朝正在到处征战,以取得全国的统治权。这时的皇陵可以说是姑姑不疼、姥姥不爱,谁也不管。朱漆脸正是找准了这个时机下的手。

朱漆脸在盗墓者中也算资历深厚,他见洛阳附近大大小小的古墓已经被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不是规模太小不值得盗就是有官兵看守无法下手。他琢磨再三,决定去盗永昌陵。他经过一番详细勘察后,制订了盗掘永昌陵的计划,带领手下人顺利地打开地宫、进入墓室。永昌陵虽然遭遇过刘豫的洗劫,但刘豫并未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因此,当朱漆脸见到石床上安然如初的棺椁时,心中一阵狂喜。

朱漆脸指挥手下打开棺椁,无数价值不菲的随葬品映入盗墓者的眼帘。当盗墓者们收敛尽覆盖在赵匡胤身上的随葬品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的尸体暴露在人们面前。虽然经过几百年,可由于防腐措施得当,赵匡胤的尸体并未腐烂,宛若未死一样腰间系着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经验丰富的朱漆脸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便要得到这条玉带。然而由于尸体僵硬,宋太祖的身量比较大,很胖,棺内空间又比较狭小,朱漆脸和手下用尽各种方法也没能挪动赵匡胤的身体取走玉带。

最后还是朱漆脸想到一个办法,他用一个带子套上太祖的脖子,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他跨骑在尸体上,试图用腰部的力量将尸体拉起来。这个办法果然奏效,朱漆脸一发力,赵匡胤的尸体便被拉了起来。就在赵匡胤“坐”起来的一瞬间,尸体的嘴巴突然张开,一股黑色私液喷射出来,不偏不倚正喷在朱漆脸的脸上。朱漆脸惊得失魂落魄,以为是防盗的毒液,可是过了很久,他也没有中毒症状,便渐渐放下心来。但是这黑色的黏液粘在脸上后却无论如何也清洗不掉,于是“朱漆脸”的名字便流传开来,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渐渐忘了他原来的名字。

这是史书中有关尸毒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古人为了防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这种剧毒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盗墓者的皮肤。这就是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的原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