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英【作家、教育家】_醴陵_右派_上海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袁昌英 醴陵 右派 上海

袁昌英简介

袁昌英

袁昌英(1894-1973),女,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人。1916、1926年两度出国,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教授;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戏剧有《孔雀东南飞》、《活诗人》等,散文有《巴黎的一夜》、《琳梦湖上》等,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等被选入高中课本;出版《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等著作;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加入民盟;次年划为右派,后又被判反革命,交街道监督劳动,75岁时被遣送回醴陵乡下,三年后去世;1979年获平反昭雪。

袁昌英基本资料

中文名:袁昌英

别名: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等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醴陵

出生日期:1894.10.11

逝世日期:1973.4.28

职业:著名作家、教育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珞珈三女杰”之一“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集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于一身

代表作品:《法国文学史》《山居散墨》《行年四十》、《孔雀东南飞》等

袁昌英人物简介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

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

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

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

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

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HeathHigh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

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

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

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

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

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

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

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

1979年被平反昭雪;

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人物生平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

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

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

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

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

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HeathHigh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

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

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

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

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

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

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

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

1979年被平反昭雪;

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代表作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

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

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

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

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

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HeathHigh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

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

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

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

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

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

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

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

1979年被平反昭雪;

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人物评论

袁昌英,字兰子、兰紫,笔名杨袁昌英、昌英、袁美等,湖南醴陵人。

1894年10月11日(农历甲午年九月十三日)出生;

1902-1905年,在醴陵乡下私塾读书;

1905-1909年,在江西萍乡正本女校读书;

1911-1912年,在长沙遵道女校读书,兼任培德小学教员;

1912-1914年,随父亲袁家普到北京、云南,居家延师学英文;

1914-1916年,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

1916年留学英国,初进伦敦BlackHeathHighSchool,次年升入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192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中国,与长其十岁的杨端六结婚。

1922年,由王世杰、周鲠生介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英国小说及散文。

1924年,转至上海澄衷中学教英文。192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经刘秉麟介绍,在胡适主校的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讲授莎士比亚及散文。

1929年,开始执教于武汉大学,主讲希腊悲剧、希腊及罗马神话、戏剧入门、法文、现代欧美戏剧、法国戏剧、中英翻译等课程。

1945年,在顾如的引荐下,被聘为三青团一届中央评议员。1948年,被武汉大学推选为“国大”代表。

1949年后,曾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62年,右派帽子被摘除;

1970年,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原籍;

1973年4月28日,离开人世。

1979年被平反昭雪;

1984年,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对其右派问题重新复查后,去掉原改正结论中所留的“尾巴”。

袁昌英相关图书

飞回的孔雀:袁昌英

作 者:杨静远编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1

版 次:1

页 数:216

字 数:130000

印刷时间:2002-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漫忆女作家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与袁昌英有亲身接触和交往的人写的文章数十篇。

其中有她的同学、同事、同辈作家的回忆文章,有报刊记者、编辑写的访问记等等。

这些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袁昌英各个时期的情思,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了袁昌英高洁的人品,文品,展示了袁昌英的风采,颇值得一读。

目录

一记袁昌英女士

二挚友袁昌英

三怀念袁昌英教授

四怀念母校武大讲授基础课的诸位老师(节选)

五昌英老师音容宛在

六记珞珈三杰

七恩师遗我莎翁情

八《欧行日记》中的杨太太

九致杨静远

十致杨静远

十一致俞润泉(摘录)

十二癸卯清明故教授袁昌英先生扫墓小记

十三母亲袁昌英

十四湖南最早的现代女作家袁昌英

十五忆外祖母袁昌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