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俊【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_西安_多相_锅炉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陈学俊 西安 多相 锅炉

陈学俊简介

陈学俊

陈学俊(1919年3月5日——2017年7月4日),安徽省滁县人,热能动力工程学家,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学俊长期从事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向流热物理和汽液两向流动与传热,培育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锅炉专业,建成国内第一个高压试验台,筹建了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4项,部委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

陈学俊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学俊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滁县

出生日期:1919年3月5日

逝世日期:2017年7月4日

职业:热能动力工程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普渡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

代表作品:《燃气轮机》、《实用汽轮机学》、《蒸汽动力厂》

陈学俊人物生平

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五日,陈学俊出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父亲经商,母亲是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父母支持子女上学。陈学俊5岁开始读书,初中只读一年,由于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被迫休学,后跳级进南京安徽中学读高中。

民国二十年(1931年),陈学俊在乌衣镇育智小学毕业,考入南京金陵中学。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学俊随学校迁到重庆。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嘉陵歌咏团,课余大唱抗战歌曲,促进学习,鼓舞斗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陈学俊大学毕业后,到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从事制造工业锅炉方面工作。

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工程师学会上,他宣读了中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论文—《锅炉制造工艺的研究》。这期间,他还在《贵阳日报》上发表了歌曲《工程师与音乐》。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陈学俊被中央工业试验所派往美国工厂实习、考察。他在美国最大的制造锅炉的燃烧工程公司CombustionEngineeringCompany)工作一年,参加了电站锅炉的制造、安装和试验研究,并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台容量为10万千瓦机组锅炉的安装和调试。

1945-1947年,陈学俊到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在研究生班上,他的高等数学获得最高分。他仅用两个学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蒸气动力用煤的燃烧》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担任交通大学专职教授。他认为,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动力工程工业,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必须有所创新,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培养高层次人才。

1952年,国内第一个创办动力机械系锅炉制造专业。

1957年,陈学俊全家由上海迁来西安,到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工作。陈学俊和夫人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乘坐交大第一批基础技术课与专业课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他们将全部家具及行李等带到了西安。临行前他们将自己购置的两间房屋交给了上海市房管部门。陈学俊夫妇认为,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的黄土地,就不要再对房子有所牵挂。

1980年5月,在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陈学俊当选为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常委,并作为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九三学社为四化服务交流会”,作了题为《为四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发言,开始了参政议政的工作。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6年,陈学俊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分赠给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以设立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陈学俊院士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

2014年3月5日,实验室在三楼会议室为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陈学俊院士举办九十五岁华诞座谈会。

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用于奖励梦想的新一代。

2017年7月4日2时26分,陈学俊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岁。

陈学俊主要成就

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五日,陈学俊出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父亲经商,母亲是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父母支持子女上学。陈学俊5岁开始读书,初中只读一年,由于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被迫休学,后跳级进南京安徽中学读高中。

民国二十年(1931年),陈学俊在乌衣镇育智小学毕业,考入南京金陵中学。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学俊随学校迁到重庆。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嘉陵歌咏团,课余大唱抗战歌曲,促进学习,鼓舞斗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陈学俊大学毕业后,到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从事制造工业锅炉方面工作。

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工程师学会上,他宣读了中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论文—《锅炉制造工艺的研究》。这期间,他还在《贵阳日报》上发表了歌曲《工程师与音乐》。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陈学俊被中央工业试验所派往美国工厂实习、考察。他在美国最大的制造锅炉的燃烧工程公司CombustionEngineeringCompany)工作一年,参加了电站锅炉的制造、安装和试验研究,并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台容量为10万千瓦机组锅炉的安装和调试。

1945-1947年,陈学俊到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在研究生班上,他的高等数学获得最高分。他仅用两个学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蒸气动力用煤的燃烧》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担任交通大学专职教授。他认为,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动力工程工业,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必须有所创新,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培养高层次人才。

1952年,国内第一个创办动力机械系锅炉制造专业。

1957年,陈学俊全家由上海迁来西安,到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工作。陈学俊和夫人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乘坐交大第一批基础技术课与专业课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他们将全部家具及行李等带到了西安。临行前他们将自己购置的两间房屋交给了上海市房管部门。陈学俊夫妇认为,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的黄土地,就不要再对房子有所牵挂。

1980年5月,在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陈学俊当选为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常委,并作为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九三学社为四化服务交流会”,作了题为《为四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发言,开始了参政议政的工作。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6年,陈学俊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分赠给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以设立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陈学俊院士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

2014年3月5日,实验室在三楼会议室为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陈学俊院士举办九十五岁华诞座谈会。

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用于奖励梦想的新一代。

2017年7月4日2时26分,陈学俊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岁。

陈学俊社会任职

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五日,陈学俊出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父亲经商,母亲是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父母支持子女上学。陈学俊5岁开始读书,初中只读一年,由于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被迫休学,后跳级进南京安徽中学读高中。

民国二十年(1931年),陈学俊在乌衣镇育智小学毕业,考入南京金陵中学。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学俊随学校迁到重庆。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嘉陵歌咏团,课余大唱抗战歌曲,促进学习,鼓舞斗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陈学俊大学毕业后,到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从事制造工业锅炉方面工作。

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工程师学会上,他宣读了中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论文—《锅炉制造工艺的研究》。这期间,他还在《贵阳日报》上发表了歌曲《工程师与音乐》。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八月,陈学俊被中央工业试验所派往美国工厂实习、考察。他在美国最大的制造锅炉的燃烧工程公司CombustionEngineeringCompany)工作一年,参加了电站锅炉的制造、安装和试验研究,并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台容量为10万千瓦机组锅炉的安装和调试。

1945-1947年,陈学俊到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在研究生班上,他的高等数学获得最高分。他仅用两个学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蒸气动力用煤的燃烧》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担任交通大学专职教授。他认为,要独立自主发展中国动力工程工业,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必须有所创新,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培养高层次人才。

1952年,国内第一个创办动力机械系锅炉制造专业。

1957年,陈学俊全家由上海迁来西安,到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工作。陈学俊和夫人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乘坐交大第一批基础技术课与专业课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他们将全部家具及行李等带到了西安。临行前他们将自己购置的两间房屋交给了上海市房管部门。陈学俊夫妇认为,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的黄土地,就不要再对房子有所牵挂。

1980年5月,在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陈学俊当选为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常委,并作为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九三学社为四化服务交流会”,作了题为《为四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发言,开始了参政议政的工作。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6年,陈学俊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分赠给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以设立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陈学俊院士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

2014年3月5日,实验室在三楼会议室为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陈学俊院士举办九十五岁华诞座谈会。

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用于奖励梦想的新一代。

2017年7月4日2时26分,陈学俊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