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三国时期魏国名将】_之子_刺史_孙辈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郭淮 之子 刺史 孙辈

郭淮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雁门太守郭缊之子。

东汉末年,郭淮被举为孝廉,先后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将门下贼曹、丞相兵曹议令史、征西将军司马。征西将军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得以稳定局势。曹魏建立后,获封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正始元年(240年),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年),升任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

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郭淮出身于东汉太原郡名门,其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命巡行天下。郭淮的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是东汉的雁门郡太守。建安中期,郭淮因出身门阀之族,故被举为孝廉,始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此后,郭淮长期在军中任职。

汉中拒备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郭淮随曹操征讨汉中。曹操回军后,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以拒刘备,并留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统军攻汉中。次年正月,刘备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斩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夏侯渊与刘备作战时,郭淮有病,未能随其出战。夏侯渊死后,魏军新失主帅,怕为蜀军所乘,三军皆失色。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号令诸军:“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深为刘备所忌惮;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于是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郃出任,诸将皆受张郃指挥,军心乃定。

第二天,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能击败敌人,这不是上策。不如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打算等到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刘备疑心重重,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不久,曹操让张郃假节,以郭淮为张郃司马。

屡建战功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赐郭淮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关中平定,百姓得以安于本业。

十月,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郭淮进京祝贺,因路上得病,所以去迟了。曹丕大宴群臣,责备郭淮说:“从前大禹在涂山召会诸侯,防风来晚了,结果被杀。而今普天同庆,你却来迟,为什么?”郭淮回答:“臣听说五帝首先用德来开导臣民。夏后时期朝政衰败,才开始用刑。而今我生逢唐虞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会遭受防风那样的杀戮。”曹丕听后很高兴,升郭淮为雍州(治长安,今西安西北)刺史,封射阳亭侯。后郭淮平定安定羌大帅辟蹄的反叛,威镇边疆。每当羌、胡有人来降,郭淮总是让人询问他们亲戚的情况,比如男女多少、年岁长幼等。等见到他们,已略知他们的心意,关怀备至,因此被胡人称作神明。

御蜀屏障

太和二年(228年),蜀丞相诸葛亮首次攻魏,派马谡守街亭,高详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而郭淮则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随后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泛,加建威将军。

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陈式进攻祁山以南前已归蜀、街亭战后又被魏军收复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今甘肃成县西)遭到诸葛亮主力的阻击,被迫退走。蜀军遂攻占武都、阴平二郡。

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兵分三路会攻汉中。郭淮在阳溪被蜀军击败。其他几路魏军也因山洪暴发、道路阻绝而撤军。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郭淮奉命与左将军张郃等随大将军司马懿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人守上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诸葛亮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与费曜等率军袭击蜀军,但被诸葛亮击破,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时陇右无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便路途非常远。这时郭淮招抚羌人,恩威并施,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可怕;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诸葛亮果转进五丈原,魏将皆喜,唯郭淮深以为忧,他说:“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司马懿这才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 峙状态。几天后,诸葛亮率军西行,诸将皆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唯郭淮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当晚,蜀军果然攻阳遂,魏军因早有防备,击退了蜀军。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军中,部将杨仪、姜维率蜀军撤回汉中。

屡破羌胡

正始元年(240年),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进军,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又讨伐羌族迷当等部,安抚氐族人,迁移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地区。转任左将军。凉州休屠胡人梁元碧等率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奏请让这些人居住在安定郡的高平,为保障他们的安全,其后设置西州都尉。郭淮又被任前将军,仍领雍州刺史。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夏侯玄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后魏军为蜀将王平,郭淮因有准备,才未大败。回军后,郭淮假节。

正始八年(247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正始九年(248年)秋,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郭淮假装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率军逼近西海,想偷袭军队家属,正好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大战,治无戴战败后逃走。姜维出兵石营,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将都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击败,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功被封为都乡侯。

嘉平元年(249年),郭淮升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同年,他与雍州刺史陈泰合计,于为翅迫使蜀汉牙门将句安等投降。

备受皇恩

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下诏褒奖:“以前在汉川战役中,全军差点覆没。郭淮临危不惧,军功记在史册。在关右三十多年,对外征讨敌寇,对内安抚臣民。比岁以来,摧折廖化,生擒句安,功绩卓著,朕特别嘉赏他,任郭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一如既往。”并进封郭淮为阳曲侯,食邑共二千七百八十户。朝廷又分出三百户,封其一子为亭侯。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癸未(2月23日),郭淮去世。被追赠为大将军,获谥贞侯,由儿子郭统袭封爵位。郭统死后,其子郭正继嗣。咸熙年间,设五等爵制,朝廷因郭淮功著前朝,故改封郭正为汾阳子。

人物评价

曹芳: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

陈寿: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

拓跋宏:先贤后哲,顿在一门。

郭祚: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

洪迈: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家族成员

族曾祖:郭遵,太原晋阳人,东汉兖州刺史,光禄大夫。郭遵族子郭全。

祖:郭全(东汉大司农)。

父亲:郭缊(东汉雁门太守)。

妻:王氏(王凌之妹)。

次弟:郭配,曹魏城阳太守。

三弟:郭镇,魏谒者仆射,昌平侯。

四弟:郭亮。

子:郭统(荆州刺史、阳曲侯)及其他四人。

侄:郭展(字泰舒,郭配之子)、郭豫(字泰宁,郭配次子)、郭奕(字泰业或大业,郭镇之子,尚书、雍州刺史,平陵县男)。

孙辈:郭正(郭统之子,西晋汾阳子)、郭彰(西晋尚书、冠军县侯)。

曾孙辈:郭殷,其父不详,后赵司空,郭淮侄曾孙。

玄孙辈:郭庆,其父不详,前秦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襄城侯。

五世孙辈:郭逸,北魏徐州刺史,郭亮五世孙 ;郭幸,郭庆之子,北燕尚书右仆射。

六世孙辈:郭洪之,郭逸之子;郭澄之,其父不详,南丰侯;郭昶之,澄之之兄,江州刺史;郭生,北燕尚书令、镇东大将军,郭幸之子。

七世孙辈:郭恃,其父不详,北魏青州刺史,郭淮七世孙;郭祚,北魏东光伯,侍中,洪之之子。

八世孙辈:郭崇,郭淮八代孙,郭恃之子,西魏侍中,临淄公(依据《郭嗣本墓志铭》)。

九世孙辈:郭衍,郭淮九代孙,郭崇之子,隋左武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武山郡公。

十世孙辈:郭嗣本,郭衍之子(依据《郭嗣本墓志铭》)。

十一世孙辈:郭肃宗、郭敬宗,兄弟皆嗣本之子,皆出土墓志。《隋书郭衍传》云郭衍“太原介休人”,然《郭肃宗墓志铭》云郭肃宗“太原晋阳人”,郭衍一系乃曹魏大将军郭淮后裔,则其籍贯“太原介休”有误,当以《郭肃宗墓志铭》的记载“太原晋阳人”为是。

十二世孙辈:郭袭微,郭肃宗之子,唐陈子昂之友。《新唐书.陆余庆传》:余庆“雅善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十友”中,陈子昂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杜审言、宋之问为初唐著名诗人,卢藏用、司马承祯存诗甚少;其他五人并无诗作传世。

逸闻趣事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谋反失败后,被司马懿下令夷族。郭淮之妻王氏因是王凌之妹亦被牵连。郭淮原本已经默默接受这样的安排,但是王氏离开雍州前,五个孩子哀痛至极,苦苦哀求郭淮救母一命,叩头至血流满面。郭淮不忍,于是上表说:“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觐展在近。”请求司马懿法外开恩。司马懿考虑许久之后,同意了特赦。

史料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满田牵郭传》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郭淮于第七十回初次登场。他劝说曹洪不要将败于张飞的张郃处死,使其攻打葭萌关;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后,又推举张郃为主将,收拾残局。

第九十三回时,由曹真推举为副将,此后屡次与汉军交战。诸葛亮死后,姜维率领北伐军与司马昭交战,将司马昭围困于铁笼山上,并约羌王派兵相助。郭淮先击败羌王,继而和司马昭里应外合,大胜姜维。郭淮追杀没枪、有弓却无箭的姜维,以弓箭射向姜维,却被姜维躲过接住箭,继而用自己的弓将郭淮射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