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简介(生前作品遭嫌弃,死后名声大噪,没等到春暖花开)_海子_自己的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海子 自己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很难想象写出这句话的海子,会在25岁时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短暂的一生,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孤独北上,死后却名声大振,被人们奉为诗坛的神话。

海子悲惨的一生:生前作品遭嫌弃,死后名声大噪,没等到春暖花开

1964年,海子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农村家庭,原名査海生。在那个扼杀物欲,只讲究精神的年代,他4岁就开始参加背诵主席语录的比赛。不得不说,海子非常聪明,年仅15岁就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大学期间,他开始创作诗歌。1983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海子是幸运地,分配到了一个“铁饭碗”,令人羡慕不已。

1984年,海子创作了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用“海子”当笔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他写的诗歌,并不被文学界的人看好,作品经常被业内人士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被人围攻,有人在诗会上公开表示他的长诗是一种灾难。海子曾在旅行途中遇到了一个诗人,并把他当成知己,向他吐露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人一直倾听着。可等到海子回北京后,发现那人在民间诗刊上嘲讽自己:我遇到了一个从北方来的痛苦诗人,从包里掏出上万行诗稿,但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这人现在是我的朋友,将来则是我的敌人。看完这些话,令海子非常痛苦。

海子悲惨的一生:生前作品遭嫌弃,死后名声大噪,没等到春暖花开

除此之外,海子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投稿给报社,通常都会被拒绝,甚至招来一顿痛批。他一直把诗歌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希望他人能尊重和理解自己的诗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人们给他的只有嘲讽、批判,这让海子非常痛苦和郁闷,一点一点地蚕食他脆弱的内心。海子的诗歌中,有很多都表达了他对幸福的向往,但始终没能如愿。为了缓解内心的苦闷,他曾先后两次远游青海、西藏等地。

面对残酷的现实,身为理想主义者的海子,希望破灭了,便选择了自杀。1989年3月26日,他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有4本书,分别是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及《新旧约全书》。他留下遗言: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悲惨的一生:生前作品遭嫌弃,死后名声大噪,没等到春暖花开

关于海子自杀的原因,他生前的挚友西川说:“想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得不谈他的性格。海子单纯、简单、敏感而又倔强,最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爱情生活。”海子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遇见了初恋女友,那个让他深爱一生的女子。她是海子的学妹,当学生时非常喜欢海子的诗。海子曾为她写过很多爱情诗,两人分手的原因西川表示不知道。

当时,那位女孩子已经结婚,准备移居海外,见到海子时,对他非常冷淡。那天晚上,他和同事喝了很多酒,讲了很多关于两人的事。次日,他问同事们自己昨晚是不是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同事回答说他什么都没说,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说了很多伤害女孩子的话。海子感到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不能原谅自己。没过几天,他就自杀了。

海子悲惨的一生:生前作品遭嫌弃,死后名声大噪,没等到春暖花开

海子去世后,他的作品才得到文学界和人们的认可,这到底是海子的悲哀,还是整个文坛的悲哀?最终,他在生前还是没能等来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