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自杀的诗人(之一):“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http://www.baikedq.com/d/file/ent/d30ecfaed6b442958e6614c0641fd109_gi1sibpq2lg.jpg)
年轻英俊的叶赛宁。
1925年12月28日,叶赛宁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里,叶赛宁用一个皮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俄罗斯田园诗人去世时年仅30岁。
叶赛宁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自小随着外祖父生活。叶赛宁9岁开始写诗,15岁因《给母亲的信》时引起诗坛关注。
你无恙吧,我的老妈妈?
我也平安。祝福你安康!
愿你的小屋上空常漾起
妙不可言的黄昏的光亮。
常接来信说你揣着不安,
为着我而深深地忧伤,
还说你常穿破旧的短袄,
走到大路上去翘首怅望……
![那些选择自杀的诗人(之一):“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http://www.baikedq.com/d/file/ent/a2e3354746574bea89cf27fdad2c3642_zcntzg5aonu.jpg)
画家列宾作品《叶赛宁》。
1917年叶赛宁认识了《人民事业报》打字秘书吉娜伊达,二人一见钟情,三个月后终成眷属。但后来二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只好分手。
1921年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访问莫斯科,与叶赛宁一见钟情。但他们的婚姻也只维持了不到3年的时间,1923年两人离异。与邓肯离婚后,叶赛宁情绪低落,诗作也呈现抑郁的风格。
1925年,他梅开三度,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结合,但不久便因精神问题住进精神病院。当年12月26日,他在留下一首绝命诗后自杀身死:
再见吧,我的朋友,
再见,亲爱的,
你永远铭记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分离,
预示着来世的重逢。
再见吧,我的朋友,
不必话别无须握手,
别难过,莫悲戚——
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
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
![那些选择自杀的诗人(之一):“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http://www.baikedq.com/d/file/ent/7ea8ff577e1a42eb835507081c42668b_0dzynzdntbv.jpg)
叶赛宁与第二任妻子、美国舞蹈家邓肯。
![那些选择自杀的诗人(之一):“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http://www.baikedq.com/d/file/ent/02219010cb0040399f0f301fe58e4b28_votwmlgoabm.jpg)
叶赛宁与第三任妻子、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妮娅。
叶赛宁以乡村为歌咏的对象,诗句优美恬静。
俄国作家叶夫图申科称他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夫图申科认为,叶赛宁的诗歌完全土生土长,放射出俄罗斯土地的神奇色彩,充满着俄罗斯大自然的味道。叶赛宁大量使用俄罗斯童话、歌谣、民语、俗语等。
美国评论家斯洛宁则把叶赛宁形容为“以牧羊人的天真烂漫的眼光来观察大自然的诗人”,他的自然诗往往给人带来天人合一之感。他完全置身于大自然,观察、体会眼前的一草一木,捕捉俄罗斯的乡土气息,再以清新的诗句表达出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