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简介(王愿坚《党费》: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之心)_党费_共产党员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党费 共产党员
王愿坚《党费》: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之心

前几天刚交了党费,忽然想起这一篇来,故事非常简短,却感人至深。

《党费》发表于1954年,是一篇革命历史小说,作者是王愿坚,他1944年参加革命,1952年参加《革命回忆录》的编撰工作,50年代代表作是《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粉碎“四人帮”之后发表小说《路标》《足迹》《标准》等;他还跟陆柱国合作发表了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等。

作者没有经历过二次革命战争和红军长征,但却创作出了符合五六十年代时代要求的书写红军和早期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历史叙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较为平实、单纯,具有浓厚的感染力。

这个小短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讲述了一位贫穷但积极的女性青年共产党员,为给部队凑些咸菜补给作为特殊党费、掩护同志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我读这篇小说读了几遍,每回都是感动地落泪,这说明它的确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并为我们打开世界的理想之窗。

这篇小说一开始读起来会非常平凡,就像一个革命同志在写回忆录一样,把早年印刻在心底的人和事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这篇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用一种极其亲切的语气和质朴的语言,把一位对党忠诚、拥有纯粹赤子之心的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刻画了出来。

故事的主人公叫黄新。这个名字起得也非常有深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共产党员都是接受了新思想的有志青年,所以一下子这个共产党员的精气神就能从名字上看出三分,而且还是位英勇的女同志。

故事发生在1934年,那个时候的女性,特别是农村的女性,大多数处于蒙昧状态,只有极少数能够接受到新思想的感染,更别提,成为一名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了。所以这位黄新同志,是少数中的少数,也是共产党员的典型模范代表。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坚强的妇女,把丈夫送去参加红军,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家境清贫,一直处于国民党的压迫之下,过日子是怎样的艰难。但黄新居然能够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守护住心中的信仰。

唯有的两块钱,是丈夫参军的时候留下的,她从不用于生活,结果要用那两块钱交党费。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极度贫困,孩子妞儿连咸菜都觉得是好东西,馋得不行,吃根腌豆角,她都要伸手把腌豆角再拿回来,而这些咸菜的配置居然是为了交党费。党费一般是有数目的,但黄新的最后一次党费,是用生命捍卫的,她的党费是心意,党费有数,心意无价。

她不舍孩子,但更不舍的是党组织,她最后一次回眸跟孩子说,“孩子,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啊!”我的天,每每看到这,我的眼泪都湿润了眼眶。这话一语双关,既让孩子听她的话,更是让孩子听党的话。有句歌词说“我把党来比母亲……”正是黄新心目中对党有着的孩子对母亲般的依恋吧!

王愿坚《党费》: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之心

这是最早期的共产党人,这是最纯粹的共产党人,这是最合格的共产党人,他们把家庭、金钱、事业和感情都献给了钢铁般的信仰,这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永远都在追赶望其项背的路上。

不过,反过来说,我没有特别地相信黄新是真实存在的人。

有很多问题让人想不明白。

她参加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她的丈夫居然是“自由恋爱”的?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丈夫总去当红军?她平常的生活怎么过?她如何能够忍着饿、受着冻,去为了理想送命?

她留给文中的“我”的印象是扁平的,是高大全的一面,是积极克服困难向党靠拢的一面,但没有她自己的个人生活的痕迹,她壮烈牺牲的时候,想的都是党,都没有流露出对孩子的太多的感情。一个人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信仰上时,尽管她感人,可也有些脸谱工具化的意思。

想来想去,我得出了一个答案,黄新的塑造是我们后来人的理想形象,也更是当时那一代人的光辉榜样。

尽管她不够落地,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小人物,也能够在想象的平行时空中,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所以,信仰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END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