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_孩子_两人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孩子 两人

2004年春晚舞台上,赵本山表演小品,并在节目中大方表白倪萍,说倪萍是自己的梦中情人,这句话也说出了台下观众的心声。

听到这句话,倪萍在镜头前嫣然一笑,但谁也不知道她此时内心的惆怅。这一年,她离开央视,淡出公众视野,彻底退出了春晚舞台。辞职后的她可以说是历尽人生坎坷,尝遍人生百态。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童年美好,难以忘怀

1959年,倪萍在山东出生,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拌嘴。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父母更偏爱大她两岁的哥哥。倪萍从小被送到“长托”,也就是现在的寄宿制幼儿园,每几个月父母才会来探望一次。

有一天,小姨到幼儿园探望倪萍,发现倪萍面黄肌瘦。不仅如此,幼儿园阿姨担心她走丢,还把她绑在木马上,看到这一幕的小姨心疼不已。

得知这件事后,倪萍的姥姥坐不住了,天不亮就赶到城里,把倪萍带回家里抚养。就这样,倪萍迎来了幸福的童年时光。

在姥姥家,倪萍被照顾得很好。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姥姥为了让外孙女吃上鸡蛋,宁愿卖掉心爱的手镯。在倪萍的记忆里,童年中的“甜”就是这样简单,她也是被人捧在手心里的心尖尖儿。

倪萍的姥姥是个非常明事理的老人,虽然没上几年学,但为人通达,遇事有办法。在姥姥的影响下,倪萍长成了正直、坚韧、永不放弃的山东大妞。后来,倪萍将姥姥说过的话,整理成《姥姥语录》出版,还因此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等到倪萍上小学的时候,她就被送到了城里,但她仍怀念乡下的幸福时光,每当暑假来临,她都要回去陪着姥姥。

倪萍10岁的时候,父母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父母离婚后,倪萍和兄长跟着母亲生活,而他们的父亲又重新组建了家庭。

不久,倪萍将自己的姓从“刘”改成了“倪”,这也是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

事业发展,顺风顺水

1979年,倪萍参加高考,走上了艺术道路。在校期间,她参演了多部电影。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话剧团,一干就是5年。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在话剧团,倪萍的主持天赋也渐渐显露,职业生涯由此开辟了新的路径。

1987年,在话剧团的推荐下,倪萍来到青岛电视台晚会现场,晚会指导老师对倪萍印象很好,决定让倪萍做主持人。

后来,央视有个节目在找主持人,这位指导老师还鼓励她试试看。就是这一次契机,让倪萍的事业有了新变化,她离开山东,来到北京打拼。

1990年,倪萍被调入央视,接棒主持《综艺大观》。她以真挚感人、端庄大气的主持风格,让观众印象深刻。此后,她的事业渐入佳境。

1991年,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倪萍来到春晚的舞台上,之后连续13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获得过最佳主持人奖、金话筒奖、金话筒特殊荣誉奖等诸多奖项。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2002年,倪萍接拍了一部讲述山村妇女改变命运的电影。这次扮演的村妇,与她以往知性温婉的形象有很大反差。她入木三分的刻画,让观众大为震撼,她也凭借“接地气”的出演方式,荣获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彻底打开了戏路。

2004年,倪萍离开春晚的舞台,转战电视剧制作中心,饰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角色,并拿下了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曾经统计过倪萍获得的奖项,发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只要倪萍参与的竞赛,她的获奖率都非常高,可以说倪萍干一行,行一行,成一行。

爱情之路,艰难坎坷

在山东老家时,倪萍就已经与大学同学结婚。她来到北京打拼事业后,夫妻两人长期分隔两地,渐行渐远,第一段婚姻以分手告终。

之后,倪萍一直将精力放在事业上,直到遇见了青年小品演员郭达。当时,倪萍刚来到北京,事业处于起步阶段,郭达也是刚展露头角,两人因工作关系越走越近,但这一段感情也没有好结局:因为郭达家里的反对,他们无奈分手。

1991年,在一个节目上,倪萍认识了陈凯歌。当时的陈凯歌,还没有多大名气,对倪萍心生爱意后,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不久,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干脆搬到一起住。当时国内还比较保守,人们对同居关系颇有微词,但倪萍觉得两人的感情十分稳固,那一纸婚书显得不是很重要。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这种同居生活一过就是六年。期间,她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这个男人,就连陈凯歌父亲去世这样的大事,也是她担起了“儿媳”的角色,接待宾客,主持后事。

她的付出,让身边所有人都觉得两人就是夫妻,只不过比夫妻少了张结婚证。但1996年,倪萍和陈凯歌的感情出现了变化。

这一年,陈凯歌以陈红怀孕为由,向倪萍提出了分手,两人6年的同居生活正式终结。

倪萍曾在自传中,回忆起这段过往。她认为这段感情中自己失了尊严和自我。这也成为她一生无法逾越的痛。

身心俱疲的倪萍,经人介绍认识了摄影师王文澜。早在几年前,王文澜就想追倪萍,因为当时倪萍和陈凯歌总是出双入对,王文澜只能将这份喜欢压在心底。得知“女神”重回单身,这个男人乐坏了,赶紧对倪萍展开了追求。

王文澜性子慢,但足够心细、浪漫。他知道倪萍放心不下姥姥,就自掏腰包在通州建了一座四合院,让倪萍圆了与姥姥一起住的心愿。

这件事触及了倪萍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看到了王文澜对她的好,两人相恋不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照顾病儿,浴火重生

婚后,倪萍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虎子。

虎子一出生就有先天性白内障,医生断言,如果眼疾得不到根治,孩子5岁前就会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倪萍放弃了原来主持的《综艺大观》,停掉了所有工作。

在这之后,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开启了漫长的治病之路。他们手上的积蓄很快就见底了,虽然也在不断筹钱,但因为治疗效果有限,儿子的病像无底洞,透支着夫妻两人的钱和感情。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有一天,倪萍从医生那里得知,美国治疗眼部疾病的技术领先国内20年,她毫不犹豫地想带着儿子前往美国。可那会儿,家里已经拿不出巨额治疗费了!

一边是治愈渺茫的眼疾,一边是捉襟见肘的钱款,倪萍和王文澜爆发了激烈冲突。王文澜觉得,即使去国外治疗,儿子的病也不一定能治好,孩子受苦,大人遭罪,不如就此放弃。倪萍坚决不同意,她认为哪怕有一丝治愈的可能,也要尽力尝试。这之后,两人之间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和平分手。

之后,她拿着全部家当,带着儿子远赴国外。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倪萍回国拍戏赚医疗费,考虑到儿子身边没有熟悉的人陪伴,倪萍把自己从未出过国的母亲也接到国外,从旁协助照顾儿子。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苦”下去,没想到还带来了一丝“甜”。导演杨亚洲将她的诸多不容易,全都看在眼里。工作上的频繁接触,让两颗心越靠越近。

杨亚洲曾对记者说,两人是在艰难的岁月中相知、相爱的。简单一句话,饱含深沉的情感。

2005年,杨亚洲和倪萍去民政局办理了登记。婚后,杨亚洲忙前忙后,联系医生、安排住处,将倪萍的儿子视若己出,令倪萍非常感动。

这种坚持持续了10年之久。

有一天,医生通知倪萍,孩子已经好了,不需要继续治疗了,倪萍顿时哭得不能自已。只有当过母亲的人,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吧?她终于苦尽甘来了!

美好如期而至,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这十几年来的苦,没有白吃。剩下的时间,她决定找回自己,重新出发。

50多岁的倪萍,拿起画笔,尝试作画。

人有时候,只有去做才能发现天赋在哪里。倪萍画了一年,佳作频出、好评不断,个别画作甚至拍出了上百万的高价。

63岁的倪萍,再次回到山东老家主持2023年春晚,离开37年后首度回归,不知道倪萍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倪萍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等(悲情倪萍:5个男人3段婚姻,为儿治病10载,47岁才嫁给爱情)

岁月即使再苦,也能开出甜美的花儿来。倪萍的这股子韧劲儿,绝处逢生,不得不让人叹服!


@艾弥儿 说

倪萍的人生故事,让我最感慨的其实是她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母爱真的是特别伟大。

之前我就看过一个专业的离婚律师的访谈,他之前做了很多很多的离婚官司,他说总的来说大多数女人离婚的时候主要诉求是要孩子,而男方是可以放弃孩子而要房子的。

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案例,就是孩子有一些天生或者后天的疾病, 特别消耗时间精力和金钱,但不一定那个治得好的那种,比如说自闭症。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要给孩子治病,尝试各种的方法,宁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的,往往是母亲。有些父亲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结果,没有希望的时候,就会想着要放弃。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父亲啊,只是有一些跟母亲相比,想要放弃的父亲会多一些。

后来我就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想可能是因为母亲在怀孕、生育、哺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更多。所以一来她和孩子的情感连接会更深一些。二来她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会更高一些。和男人就不一样,他不愿意再一个患病的孩子身上投入无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是因为他会想我如果放弃了这个孩子,我还有机会再去结婚生子,拥有自己另外一个健康的孩子。而拥有另外一个健康的孩子,成本其实更低,人从本性上都是趋利避害的嘛。

从心理学上讲,父爱和母爱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别。你会发现母爱往往是真正无条件的,比如说一家有几个孩子,母亲最担心、最用心、最深爱的往往是那个最弱的孩子,她会一直惦记他,把心思都往他身上放。而父亲最爱的、最欣赏的、最喜欢的往往是那个最强的孩子。那个继承了自己的优点,在社会上能够混的风生水起的孩子。能让自己提起他就觉得脸上有光,觉得很骄傲的孩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要足够优秀才能赢得父亲的爱,而在母亲面前无论你什么样,母亲都会无条件的爱你。

但是呢,这两种爱其实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你婴幼儿和童年时期,本身你就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时候,其实你特别需要母亲这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和照顾。这种母亲的爱让你觉得世界是安全的友好的。

但是当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进而成年走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父亲的那种有条件的爱反而塑造了一个人。父亲代表了社会的期待和标准,你要这样做才能赢得我的爱和尊重,你要这样做才能赢得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社会的生存法则,我们最早是在父亲身上体验到的。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也代表了一个传统叫慈母严父,讲的就是母亲要给孩子一种无条件的爱,而父亲要严厉的要求孩子,为他未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