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走亲戚亲和戚有何区别?什么成语里有戚_亲和_拜年_姑姑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戚组词 亲和 拜年 姑姑

本文目录

  • 农村人走亲戚亲和戚有何区别
  • 什么成语里有戚

农村人走亲戚亲和戚有何区别

  • 感谢邀请。

农村人走亲戚中的亲和戚有何区别?这个问题说明题主非常喜欢钻研,心也特别细,一般人是不会去仔细的发现这些不同点的。亲和戚两个字连在一起,既融为一体,又略有区别,既说明是一家人,又有主次之分,充分的表明了古人对词语组合的强大智慧。做为一名山东人,地处礼仪之邦,一直对古代传统文化和礼仪略有所好,稍有研究。下面,根据古人的解释和我们胶东春节期间的习俗来为大家区分一下亲和戚。

亲戚分开讲都包括谁?

按照资料上查到的古人对亲和戚组词的含义,亲和戚分别包括的人员中如下:

亲:父母及兄弟姐妹、叔和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爹小爹)及子女、姑姑。

戚:岳父母及子女、舅姨及子女,还包括各种远房都成为戚。

亲和戚最明显的区别是亲为父系族人,戚为母系族人。

从习俗来看亲更近一些。

我们胶东这里,春节期间的习俗最能看出亲和戚的区别和差距。我们这里有句话叫“初一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拜丈母”,为什么要这么排次序呢?这就是亲和戚的区别。

春节从大年三十这天开始至初五六,为集中拜年期。大年三十这天的中午或晚上,父母、叔伯要凑在一起,欢聚一堂庆新春。除夕的钟点一响,要先到父母跟前拜年,依次到大伯、叔叔家拜年。天亮后,利用初一初二两天的时间去给姑姑拜年。为什么要先给姑姑拜年?因为姑姑虽然是嫁出去了,但血缘关系在父系这里,这就是亲为先的解释。

到了初三初四才能到岳父岳母家里拜年,这就是给戚拜年的开始。初三初四过后,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为舅、姨及其他远房拜年。

通过这个习俗在时间上的安排,可以明显看出亲和戚的确有不同之处。碰上红白喜事,在酒席的座次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老为大、亲为先的规矩谁也不敢破坏,一旦不按老规矩办事,会被人嘲笑的。

由此可以看出亲和戚的不同之处,社会发展到今天,亲和戚的区别已经不是很重要,但是“尊老爱幼、以礼待客相敬如宾”的中华传统美德永远不会丢弃。

欢迎大家对我的回答提出宝贵意见。

什么成语里有戚

戚戚具尔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炊臼之戚

鼓盆之戚

皇亲国戚

令原之戚

四姻九戚

同休等戚

同休共戚

王公贵戚

王孙贵戚

无涯之戚

朱干玉戚

自诒伊戚

自贻伊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