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生产队是如何运作的都有哪些人来负责?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_生产队_队长_工分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生产队 生产队 队长 工分

本文目录

  •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是如何运作的都有哪些人来负责
  •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 生产队时,社员生病发烧时去哪里看病,要给钱吗
  •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 大集体时,在生产队里是干会计好还是当保管好
  • 朋友还记得当年生产队是如何积肥的吗
  • 生产队时期,农村真实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 你能说说生产队时的劳动情况吗
  • 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都干什么
  •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是如何运作的都有哪些人来负责

我来答一下,生产队时期当过小队付队长兼小队农技员,而后任大队杂交水稻制种员和棉花技术员,再后是大队农技员,这些都是兼职不脱产。

生产队时期分为: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大队的配置有若干个生产小队,干部有党支书,大队长(一般是付支书兼任),付大队长(大队较小的一般不设),大队会计,民兵营长,妇女主任,团支书,农枝员,出纳员,到70年后期还有治保调解主任。。但只有支书,大队长(付支书),会计脱产,其它干部是误工记工(或年终参考补贴)。生产小队有正付队长,小队会计,民兵排长,妇女组长,计工员,出纳员,保管(物资)员,农技员等。规模大的小队队长基本脱产,其它全部参加小队劳动,有需要临时调动。

其如何运作,按照季节和农时的需要,根据公社的安排和指导,大队及时召开小队长会议,传达上级对农业的要求(包括指令性指标任务)和指导,根据本大队的实际情况分解分别落实。各小队按照本队实际,结合任务和要求(有时要开社员大会)逐项落实,具体有队长统一按排实施。

懒人什么时候都有,现在也不例外。有人说生产队时期吃大锅饭,养懒人,纯属无嵇之谈。照顾老弱病残是社会主义的一大优越,现在政府不也在照顾低保户,持困户,伤残人员吗?!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生产队时期,生产队长是怎么让社员出工的一家一家的喊吗

谢邀答

生产队期间,虽然谁家都没闹钟,但各家有个家的办法,按照集体规定俗成的时间,白天看太阳,夜晚观星月准得很。还有,几乎家家都养公鸡,家庭主妇以自家的公鸡叫几遍为信号起床做早饭,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至于下午出工,吃过午饭稍息片刻出发就是了!

另外,生产队也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在农忙的各阶段,还会派专人负责敲打击器或吹哨,哨音响过,社员们便会召之即来,迅速集结,统一行动了。

生产队时,社员生病发烧时去哪里看病,要给钱吗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曾经的免费医疗。但药品极少,二百二红药水,针灸,草药些许,阿司匹林遵医嘱多喝水。青、链霉素绝对缺少,每村按比例配发几支享受不到一般人身上。

生产队时,“公社八大员”是指哪些人待遇如何

实际上在生产队时期,哪有什么八大员九大员的,这都是有些人杜撰的!

当时的人民公社,是政府权力机关,他们都是挣国家工资,吃商品粮的,所说的商品粮,也是供应粮,就是和城市居民一样,用粮本领粮的,现在农村的乡镇,也是由当时人民公社全编制转至而来的,以我们吉林省当时人民公社的编制来讲,人民公社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有社长、副社长;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还有会计辅导员、民政助理员、公安特派员、林业助理员等,还有管武装的武装部长,武装部长管征兵、民兵的工作,

而当时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还是以我们吉林省当时的生产大队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有大队党总支部书记、大队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妇女主任,由副主任兼职的民兵连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的地方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也就有了一个贫协主任的职位,他们也是挣工分的,只不他们挣的工分是比较高的,当时的生产大队,一般也就是六,七个人,甚至连八个人都不到,还有什么八大员!

而当时的生产小队,也以我当时生活的农村生产小队来讲,过去只有一个队长,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政治队长,后来还是两个队长变成一个队长了,也不单独说什么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就是队长了,有会计、有出纳员,出纳员兼保管员;有生产组长,生产组长兼记工员;有妇女队长,妇女队长兼妇女的记工员,还有一个车队的队长,这样就是队长、会计、出纳、生产组长、妇女队长、车队长,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生产小队队委会组成人员,哪又有什么八大员呢?

至于待遇吗,这些队委会的干部,每个人都比普通的社员每天多挣两个工分,而生产队的队长,年后决算的时候,还会给他增加1000个工分左右的,至于在农村说什么八大员,那根本是没有的事!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大集体时,在生产队里是干会计好还是当保管好

我认为在生产队里干会计和当保管,都是为社员服务,参加农活少一些,但他们大都不敢贪污多吃多占。当然不排除有的村会计贪污,保管多吃口粮。

我经历的我村情况简单说几句。生产队的会计和保管是生产队长,从社员中挑选,开社员会通过的。那时社员思想比较单纯,认为自已无论在生产队任什么职,已经是挣长工分,参加下地劳动少,要好好干让社员信任,保住这一职务,而且大家都认为贪污多占是丢人可耻的。

我举一实例。我村一大队会计,在1964年四清运动时,因一麻包地瓜干计150斤,帐上怎么查不出,四清干部让他在家反思,这150斤地瓜干究竞上哪里去了?这位会计是忠厚老实人,一时想不开觉得丢人,而自尽走上不归路。事后经过开生产队长会,终于弄明白了,那150斤地瓜干捐赠给了一合作单位,一队长亲自送去而没有入帐。

大家回忆一下,那时的村队干部,不是象有人想的那样,当会计和保管的也不会去考虑那个工作对自己有利!

朋友还记得当年生产队是如何积肥的吗

当然记得。生产队中后期,才有少量化肥。种庄稼没有肥料,还能长多少粮食?

肥料来源一是人类尿、猪牛羊鸡鸭等粪便,家中烧饭的草木灰及一些垃圾,评价投给生产队。

二是生产队粮田搞轮作或套作,长苕子、黄花菜等绿肥。翻耕入土或割来作秧池底肥。

另外,就是人工积肥。1、一般生产队都有水泥船、小木船,用罱子在大小河中罱河淤作肥料。2、冬天将小沟小港的水弄干,人工用铁锨将河底淤泥打上岸,干了再一担担布到田中。3、将青草树叶、草皮等与河淤搅拌堆一起(造堆肥),发酵后,再一担担布到田中。4、到大小河中捞水草(我们这有渣草、毛鱼草等),或如绿肥一样布地中翻耕覆盖土下,或在水稻合行后布在秧行间用脚踩进泥作追肥,也有用以造堆肥。

生产队时期,农村真实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生产队时,我当过二十年农民。那时的农民,早上有早班,早饭后出工是正班。农忙时中午会加午班,下午出工是正班。晚上天黑了收工(下班),农忙时还会加夜班。所有正班加班,全凭工分计。一年下来,一个强劳动力有二十元左右的收入。劳动力少,老小多的家庭,基本上是超支户(出力比收入少)。无论劳力强弱,收入多少,基本上是出啥吃啥,且必须节约,否则接不上下季。由于彼此彼此,大家无忌妒,无抱怨,反而笑声朗朗,其乐无穷。

你能说说生产队时的劳动情况吗

在生产队时,作为一个社员,一年四季都在忙忙碌碌,不是干家里的活,就是生产队集体干活,如果别人在干活,你不去,那天就没有工分,总的工分就会比别人少,就影响分粮分物,更影响年终分红。由于我们生产队的队长选得好,不但抓粮食,还狠抓了副业,在七十年代,每天的劳动价值能有一块多,每月相当一个普通工人工资,耽误一天真的划不算。所以人们即使有小病,也要坚持出勤。

在干活期间,是要遵守劳动纪律的,不管是记日,还是包片,都必须是按时岀工不迟到,按时放工不早走,上下午中间各有约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抽烟的抽烟,扯柴草的抓紧时间在田边地角扯点柴草和割些猪草;给小孩喂奶的妇女就去给孩子喂奶,总之可以去处理一下私事,一当结束,就要使劲干活了,那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中途最多也只能是解个手,男人就近,女的远一些,耽误一点时间。

干活时,不少人总在图表现,显出他的劳动技术和能力,用大锄头,挑大粪桶,裁秧割谷、割麦子比谁栽得又快又直,把子挽得又大又好,挑谷子草头时选重的挑,让弱的挑轻的。有时一些女娃嘻嘻哈哈给力气大觉得挑起不过瘾的壮汉故意加码,但这些壮汉多使了力,也只不过是出出风头而已,从不因此争多的工分,基本上维持着每天男劳动力10分,女劳动力8分的这个标准,劳动力非常弱的如妇女及未成年的要相应少些不等。

有时可划片的,可以由几个人包片,但有时单干所得的工分还比记日的低,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所以一般情况大家都在一起干的情况多,有说有笑既有劳动劲头,又热热闹闹,如果有过余的情况,队长就会大声干涉。

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有说不尽心辛苦和劳累,也有说不尽的愉快和喜悦。从我所在的生产队,如果说是大家都在出工不出力,粮食不会稳产增产,上交公粮就不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人们的每年口粮就不会达到或超过三百八十斤和四百二十斤的标准,家家户户就不可能完成外销猪任务后还能杀1一2条的年猪。

直到现在我都感到不明白,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度过来的,也更不明自那时代怎么会有那么多无私奉献、舍得干、舍得吃亏的人。

注:此文只是写我曾经所在生产队的情况,也许与其说地方情况有些差异,望读者见谅。

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都干什么

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都干什么?

我是六几年的人,从我记事起吧,晚上放工回来,女人就先把猪喂了,赶快烧柴火煮饭,男人就去挑水,要把水缸装满,还要把两只桶也装满,小跑步的又要去给牛弄点草吃,晚上牛吃了草才能长肉,生产队评工分,要看牛的肥瘦来定,肥牛工分高,瘦牛低,你如果把牛喂不肥,就不准你放牛,如果不放牛,一是工分少,二是没什么来造粪,那时候是多少斤粪评一分工,那个年代粪就是肥料,在山上割些草草树叶背回来用铡刀铡碎,放进猪圈,牛圈里,经过猪牛的踩踏,再加上猪牛的屎尿都在圈里,每年要出两次粪,大春一次,小春一次,如果一家人劳动力多,再喂几头牛,每年光圈里的粪就能挣不少工分,到了年底,分的粮也多,钱也多,所以那时候的人,必须要能吃苦,不然你到了年底,还要给对里交超分款,又要饿肚子了。

吃了晚饭,女人就洗碗,扫地,弄完了就开始给一家人补衣服裤子的,纳鞋底做鞋,有的就在石磨上推小麦粉,推玉米珍,反正就是做些家务事。男人就赶快拿捆稻谷草编草鞋,修理自己的干活工具,锄头,镰刀,背篓,粪桶,都是农具,上学的孩子就和父母同照一盏煤油灯,抓紧时间写作业,煤油灯熏的我们鼻孔里都是黑的,父母做完活了,就不准我们写作业了,说我们一个写作业是浪费煤油,哪像现在的孩子,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学习。

妈妈还要给我们上学远的人炕个火烧馍,那个时候的馍馍,百分之八十的菜,百分之二十的面粉,但是感觉很好吃,很香的。

反正家家都一样,晚上必须要把一切家务活干完才能睡觉,因为白天要去挣工分,是不能耽误时间的,有时间要做到深夜,我就觉得父母好辛苦,天天如此,但是那时候的人都很单纯,亲戚朋友,邻居关系都非常和睦,没有勾心斗角的,没有谁看不起谁穷,有的人路过粮食地里,顺手牵羊的扳个玉米,扯点花生,别人看见都不会说的,有事情了都相互帮忙,很实在。孩子们的心灵也单纯,没有攀比,虽然很穷,但感觉过的很开心快乐,只要有东西填饱肚子就行,哪像现在孩子,这不好吃,那也不好吃,比起我们那个年代,他们简直就是生活在蜜罐里了,还不知足,说起这些事情,好多年轻人不相信,以为我们在说聊斋,太多太多的回忆,说不完的,现在的人,本来啥事没有,就看手机,不早点睡觉,那个年代的人,想早点睡觉,事情多,做不完就睡不了,真是造孽哦!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夜校”是干什么的

我六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师毕业,因国家暂时困难回乡务农待机分配。回生产队劳动以后就担任生产队出纳。后来公社书记亲自上门通知叫我去一趟

公社文书处。开始不知为舍,到公社后才知道要我担任公社业余教育辅导员。这是大好亊,我当即答应了。

我公社有十一个生产大队,分里外两片,我负责外片五个大队的业余教育。(也就是冬学民校)

报酬是每月十二元钱加五元买火油电池和纸笔的办公费。出差开会另有工资补贴,收入不需交队,基本不影响生产队劳动,主要工作是抓好各大队的冬学民校。各大队的冬学民校都有人负责的。

冬学民校主要是学文化和搞业余宣传,每个阶段县里文教局会组织业余教育辅导员去开会,布置任务和听取汇报,並领取宣传材料。

其实公社业余教育辅导员的工作比较轻松,只要抓好各大队的不脱产民师就好。具体的亊务都有不脱产的民师在做,而且各小学的教师都要配合工作的。业余教育辅导员的收入在当时已属不低,一般的代课教师当时是二十二元。

当时各大队的文娱宣传队成员也主要都是冬学民校里的学员。

我后来正式分配工作以后,我们公社的业余教育辅导员大概削减成了一人。再后来另一个高中毕业生辅导员也担任了民办教师並转正了。

(下面照片是我担任公社业余教育辅导员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