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小说《西游记》原著中有没有提到黄眉怪用来困住孙悟空的金铙是什么东西
- 西游记原著中,弥勒佛的金铙在所有的法宝中,能排到一个什么位置
- 西游记中武器法宝、如何排名
- 孙悟空杀了奎木狼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奎木狼不恨孙悟空反而帮助孙悟空降妖
- 你为什么喜欢孙悟空
小说《西游记》原著中有没有提到黄眉怪用来困住孙悟空的金铙是什么东西
回答:金铙,又称铙,并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用铜合金制造的。似钹,但比钹大。辞典上主要有三种解释:1.即铙,古军乐器名,“四金”之一。 2.打击乐器,即铙钹。 3.指舞曲。佛道用铙主要用于集体诵经、礼佛(道)祖时,以及庄严场合时使用的器物。针对小说西游记第65回金铙使用情况,所以,排除古军乐器和舞曲两项。剩下的就只是打击乐器了。所以,黄眉怪使用的一定是诵经礼佛用的打击乐金铙了。说穿了,就是演京戏,或者欢迎仪式上敲锣打鼓中的那个钹(俗称镲子),只是圆边稍大一些。
金铙出场使用,原著是这样描述的:“‘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八戒也磕头,沙僧也跪倒,惟大圣牵马收拾行李在后。方入到二层门内,就见如来大殿。殿门外宝台之下,摆列着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的圣僧、道者,真个也香花艳丽,瑞气缤纷。慌得那长老与八戒沙僧一步一拜,拜上灵台之间,行者公然不拜。又闻得莲台座上厉声高叫道:‘那孙悟空,见如来怎么不拜’?不知行者又仔细观看,见得是假,遂丢了马匹行囊,掣棒在手喝道:‘你这伙孽畜,十分胆大!怎么假倚佛名,败坏如来清德!不要走!’双手轮棒,上前便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合在金铙之内。慌得个猪八戒、沙和尚连忙使起钯杖,就被些阿罗揭谛、圣僧道者一拥近前围绕。他两个措手不及,尽被拿了,将三藏捉住,一齐都绳缠索绑,紧缚牢栓”。书中没有介绍金铙的来历,也没有说金铙在诵经礼佛时使用,黄眉怪用金铙是来拿人的,而且是专门用来拿人的,并不是拿敌人的武器的。书中介绍说人被金铙扣在里面的话,三天之后,就会化为脓血!以孙悟空本领,被扣在里面以后,使用了各种办法,甚至是用了金刚钻,也无济于事。由此金铙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而且,金铙似乎又是软的、有弹性的、随大随小,像橡皮筋似的紧箍合身。金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复原性,金铙后来被救出来的孙悟空打碎了,弥勒佛收了黄眉怪后,吹口仙气,金铙照样返本复原,正所谓不生不灭啊!
笔者翻破西游记六十五、六十六两回,也没有看到金铙的来历。只是笔者有幸在旅游参观寺庙和道观时,见过这个物件,也见过僧道们使用过。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这个物件。下次若有机会再去,一定问问僧道为什么要使用这东西(金铙)的。
西游记原著中,弥勒佛的金铙在所有的法宝中,能排到一个什么位置
你不得不承认,弥勒佛是一个狠角色!不光语言狠,做事更狠,他的法宝更是无比的狠!
弥勒佛在西游记中亮相的法宝有两个,一个是人种袋,另一个就是金铙!
人种袋的威力,我们在原著中都见识到了,孙悟空群请的那一众神仙,没一个能跑得了,全都被人种袋装了,不光是装人,是连人带武器一块装。
被人种袋拿住之后,就会丧失战斗力,人会变得窊皱(就如同人被脱了水一般),任人宰割!相比那些只装人或只装武器的法宝,功能更为强大!
但是,我认为,弥勒佛最厉害的法宝乃是金铙!在西游记所有的法宝中,是一个最强的法宝,可以排在第一位!
有朋友可能会说,你把金刚琢置于何地?针对这个质疑,我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
1、金铙的攻击对象
金铙是用来拿人的,而且是专门用来拿人的,并不是拿敌人的武器的。就攻击属性来说,金铙是攻击性武器,只要朝向敌人抛去,敌人就会被扣在金铙里!
攻击性的法宝有很多,金铙就是其中的一个。
2、金铙的攻击效果
如果说人被金铙扣在里面的话,三天之后,就会化为脓血!后果很严重!
相比较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金翅大鹏的阴阳二气瓶,这两个都是一时三刻就化为脓血,虽然说人化为脓血的时间长了些,但是后果是一样的!
3、金铙的坚不可破
这一点是金铙最强的地方,也是金铙能排在第一位的资本!
就拿孙悟空来说,孙悟空被扣在里面以后,使用了各种方法,甚至是用了金刚钻,也不能钻动分毫,金的坚硬程度可想而知!
要不是亢金龙,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来就孙悟空,孙悟空就嗝屁了!毋庸置疑的!
反观金翅大鹏的阴阳二气瓶,虽然说时间短,但是用法笨拙,使用不方便,需要实现先把人拿住,再装进去而言,金铙的便利性要好得多!而这个瓶子却被孙悟空给钻破了一个洞,太不抗造了这是!
还有就是紫金葫芦,需要喊名字,敌人如果不答应,人就不会被收进去,就如同废物一般。在坚硬程度上,估计和二气瓶一个样!
和这两个相比,金铙无论从使用的方法上,还是牢固坚硬程度,都远远胜于那两个!
金铙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恢复性!
金铙后来被孙悟空打碎了,没关系,弥勒佛来了以后,照样复原!这个功能简直不要太牛!真正做到了不生不灭!
金铙和金刚琢的比较
都说金刚琢排第一,但是金刚琢只是一个收兵器的法宝,而不能收人,对人不造成伤害。
金铙是收人的!
两人对战,比的不仅是武器,更是法术,神通,武器被收,还可以用法术神通,如果人都被拿住了,还怎么用武器?还怎么用法术神通?具体效果参见孙悟空哈,孙悟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句话,金铙,是西游记原著中最强的法宝!
西游记中武器法宝、如何排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多了,一个个来看:
第13,照妖镜。
照妖镜是托塔李天王的宝贝。
这玩意说强不强,但实用性绝对厉害。
大家还记得白骨夫人靠变化差点搞垮了唐僧团队吗?
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还有妖怪变成唐僧,都惹出天大的事情来。
如果有个照妖镜,一切迅速搞定。
第12,瞌睡虫。
不要小瞧瞌睡虫,这可是暗算别人的好办法。
只要将瞌睡虫偷偷人在别人身上,他就会不知不觉的睡着,成为肉靶子。
南山大王是艾叶花皮豹子成精,占据隐雾山为王,使一根铁杵,还是很牛逼的。
结果,他被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后,完全失去抵抗能力,被猪八戒一钉耙打死。
第11,白玉盂。
白玉盂是水德星君的法宝,一盂可以装整条黄河的水,所以半盂就足够了。
半条黄河的水流过去,人类肯定都被淹死了。
遗憾的是,这只是黄河水而已,只要妖怪会飞就没事了。
而独角兕大王更厉害,用金刚琢撑住石门而没有成效。
不过,如果不会飞的小妖怪,又不是海洋妖怪,遇到白玉盂就死定了。
第10,紫金铃。
紫金铃类似于火焰喷射器,还是很厉害的:赛太岁本是观音的坐骑,是一只金毛犼,它的项上饰物是紫金铃。
紫金铃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炉煅炼而成,甚是厉害, 晃一晃,出火。 晃两晃,生烟。 晃三晃,飞沙走石。
被紫金铃一烧,就算孙悟空都挡不住,只能躲避。
猴子也是先盗取了紫金铃以后,才制服了赛太岁。
第9,阴阳二气瓶。
阴阳二气瓶是大鹏金翅的宝贝,人在其中只要不说话,就没事。只要一说话,立即就有火来烧,很快烧成灰烬。
其实阴阳二气瓶比紫金铃厉害,把孙悟空刀枪不入之身的腿,都烧软了。
虽然厉害,但阴阳二气瓶的问题太多。
其一是它太笨重,要三十六个人才能抬得动;其二是瓶子厉害但不结实。孙悟空用三根救命毫毛,有它们分别变作金刚钻、竹片、绵绳,将此瓶钻了一个洞,就逃出去了。
说来说去:大不了在里面,不笑不走路就是了。
第8,幌金绳。
幌金绳本是太上老君的一根勒袍的腰带。
它的厉害之处,是可以捆人。
孙悟空这么厉害,被银角大王用幌金绳直接捆起来活捉。
如果不是孙悟空刀枪不入,银角大王可以直接将他打死。
不过,幌金绳却也是有漏洞,就是不太结实,后来被孙猴子直接弄断了逃走。
第7,紫金红葫芦。
紫金红葫芦比上面的都厉害,会缓慢的将捆住的人变为浓水。
孙悟空被捆住以后,也是出不去,只能用计策骗取金角大王打开瓶盖,这才脱险。
不过,紫金红葫芦也一些问题,要叫上对方名字,对方答应了才会收进去。
如果妖怪聪明点,任你怎么喊,我就是不答应,紫金红葫芦就没用了。
第6,镇元大仙的袖子和黄眉大王的人种袋。
镇元大仙的袖子非常厉害,两次将唐僧团队弄得团灭。
这袖子也没什么缺点,一下子就能将敌人全部收进去捆住。
孙猴子第一次被捉住,第二次靠跑得快才躲开。
不过,镇元大仙的袖子也有问题,就是只能抓住敌人,却弄不死。
遇到厉害的妖怪,你单纯抓住了也没用,对方还是能够设法逃走,或者干脆反攻。
黄眉大王的人种袋,也是差不多。人种袋可以将任何东西抓住,但也是无法杀死,只是单纯的抓住而已。
第5,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孙悟空被芭蕉扇扇了一下,直接扇飞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普通妖怪飞行速度较慢,从五万里外飞回来至少也要几天。
也就是说,有了芭蕉扇,铁扇公主就稳赢不输,打不赢一扇子可以将敌人打飞。
不过,芭蕉扇本身没有杀伤力,不能伤人,只是将人弄走而已。
遇到孙猴子这样,一根跟头十万八千里,一眨眼就回来了。
第4,哮天犬。
哮天犬出场了两次,都是一击必杀。
第一次是咬住了孙悟空,导致孙悟空被砸中生擒。
第二次是咬了九头虫,导致后者重伤逃走。
看看,哮天犬可是相当厉害的。
第3,金铙。
金铙可以说是活捉类最强的法宝了,它是小西天小雷音寺妖怪黄眉老佛使用的的法宝
它极其厉害,一是什么人都能管得住,丢过去即可,不需要念任何咒语;二是一旦困住根本就套不出来,即便孙悟空也是束手无策。最终是依靠赶来救援的亢金龙,花费了千辛万苦才将孙悟空救出。而世界上又有几个亢金龙,一旦被困就完蛋了。
另外,金铙破坏力很强,即便孙悟空也是三昼夜后即化为脓血。
第2,金刚琢。
金刚琢是非常厉害的,第一次出场,就砸中孙悟空天灵盖,导致它被活捉。
第二次出场,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骑独角兕大王的法宝。
可以说,金刚琢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先后夺取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太子的六件降妖兵器,以及众天神天将的法宝等物一同收走,甚至连水火雷电都能化解。
最夸张的是,连十八罗汉威力无穷的佛宝金丹砂,也被金刚琢收了。
可以说,只要青牛拿着金刚琢,除了太上老君拿着火系芭蕉扇以外,任何人奈何不了他。
好在青牛没有把芭蕉扇一起偷走,这样老君才将其生擒,夺回了金刚琢。
第1,金钵盂。
这是如来佛祖的法宝,最是厉害。
六耳猕猴的神通广大,不亚于孙悟空。而佛祖丢出一个金钵盂,就将六耳猕猴轻松捆住,动弹不得,被孙猴子一棍子打死。
大家注意,六耳猕猴应该同孙猴子差不多厉害,肯定也是刀枪不入之身。
然而,它却被一棍子打死了,可见金钵盂不但可以困住敌人,还能将其法力降低到0,处于无法抵抗的地步。
孙悟空杀了奎木狼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奎木狼不恨孙悟空反而帮助孙悟空降妖
奎木狼够狠、够渣、够忍,但有智慧,有境界。奎木狼触犯天条,不过被罚给老君烧几天火,马上官复原职。这点就很费解吧?
二子被悟空害死,奎木狼却二助悟空?看透三个表象,你就明白奎木狼的做法很合理。
奎木狼和悟空的恩怨
①结下梁子
奎木狼原为天庭二十八星宿之一,因与披香殿侍女相恋,最后二人相约下界。侍女投胎百花羞公主,奎木狼化身黄袍怪。遗憾的是,公主忘了前世约定,不识狼君。奎木狼索性把公主强抢入洞。夫妻十三载,孕育两个孩。
为和公主永生厮守,奎木狼就掳了唐僧,特别的肉给特别的你。于是恩怨开始了。
奎木狼陷害唐僧,唐僧被变成老虎后差点丧命。猴哥火大,救师心切,便以奎木狼的俩孩子作诱饵,引其出战。最后两个孩子从空中被摔下身亡。于是奎木狼和孙悟空结下梁子。
另外,猴哥大闹天空时,二十八星宿作为先锋队出战,奎木狼就是当时的伐猴天将之一。这事也算得上是五百年前的小恩怨吧。
②奎木狼二助孙悟空
第一次在小雷音寺。悟空被困在黄眉怪的金铙中,二十八星宿出手相助,其中包括奎木狼。最终金铙被破,孙悟空得以脱身。
第二次在金平府。悟空遭遇三只犀牛精,无计可施,便去天庭搬救兵。以奎木狼为首的四木禽星共同出手,帮孙悟空灭了三个犀牛精。
奎木狼可不是什么菩萨,帮悟空一次都算人情吧,何况帮了两次。而悟空却是害死对方儿子的主凶,这确实让人费解了……
奎木狼为什么两帮悟空
①奎木狼未必知情
实际上,摔死奎木狼儿子的是八戒和沙僧,悟空是背后的撺掇者。当然悟空才是真凶,但是奎木狼所见之情景,并不知其内情,猜测毕竟不同于亲眼目睹。
奎木狼当时的反应“为何伤我孩儿?“你看,没见他多悲恸。或许这就是做大事的神。
②奎木狼奉命行事
奎木狼两次协助悟空是事实,但都是奉玉帝之命行公事,由不得奎木狼想帮或不想帮。奎木狼属于天庭仙人圈,自然明白公私分明的职场法则,也知道违抗谕旨的代价。
在小雷音寺,是亢金龙救悟空脱离金钹;在金平府,打犀牛精时,井木和角木的功劳最大。奎木狼在这两次行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并非解决问题的关键者,表现也不算尽力。
可见,奎木狼并没完全释怀,只是没摆出台面。不过也没到势不两立境地,否则他摆个脸色,也是人之常情,猴哥只会嬉皮笑脸陪笑。
③奎木狼深爱公主?
妻离子亡,自己伏法,想来是何等悲惨和仇恨!然回到天庭,奎木狼对玉帝说了下面一段:
万岁,赦臣死罪……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玷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这话很内涵!翻译一下:
玉女主动诱惑罪臣,臣恐有辱天庭。于是她提议共同下界,玉女先投胎为公主。臣不负玉女之约,宁愿下界为妖也配作13年夫妻。哎,想来莫非真是前世天注定的……
万岁您听懂了吗?
前面几句把责任和脏水都推给妻子。是她诱惑我,是她提议,也是她先下界,我始终被动。负人为不义,忘情为不忠,故我不惜为妖,我没得选择。这还不算。难道都该女人抗下一切?不,剩下的都是命运的错……
“臣恐有辱天庭“,这借口让玉帝无话可说。称悟空为“孙大圣“,姓和号并称,是为尊重和正式,这是表明立场和态度。当着玉帝的面,摆明自己和取经团队没什么芥蒂,玉帝也就不用深究,私生子问题就过去了。
这公关太完美……
玉帝: 这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于是,奎木狼给老君烧了几天火,象征性惩罚下,立马官复原职。至于下界生娃,既然可怜的娃都没了,玉帝就装不知道了。
奎木狼很清楚,唐僧师徒将继续取经,自己会回天庭,而妻子才是最悲惨的那个角色……他却对玉帝说出那番话,够不够狠?就算为自保,一个男人都不可能如此亵渎至爱,何况玉帝还没有逼到那个地步。
奎木狼自己都不在乎,他还恨悟空干什么?奎木狼私娶凡女并生子,下场将万劫不复。现在孩子被悟空弄没了,没证据了。
情感上,奎木狼肯定有怨恨;理智上,奎木狼没法怪罪。何况他和妻子并没那么深情!
小编结语
直接或间接,悟空害死了奎木狼的孩子;愿或不愿,奎木狼两次帮了悟空。奎木狼拒帮悟空就是抗旨,对抗悟空就是对抗官方,他有得选择吗?悟空害死俩娃,竟成了对奎木狼的救赎。
都说男人对自己要够狠,何况名中带狼的男神?奎木狼对悟空的情绪当是纠结的。不过很快会淡化,毕竟仙途对他才是第一位的。
取经的继续西行,奎木狼继续当自己的星官,时间会磨淡一切,除了奎木狼妻子。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煎熬了百花羞公主。从天庭坠落凡间,失了丈夫,死了儿子。唯独百花羞公主没有博弈和腾挪的资本,这就是现实。让我们一起心疼公主五秒钟。
抛开故事本身,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百花羞,贵为公主,换一个舞台,她就成了最卑微的角色。主角和配角都是相对的。
生活亦如此,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忘心,或把握自己的主场,或做好自己的陪衬。看开了,人生丰富多彩;看不开,人生落寞无趣。
你为什么喜欢孙悟空
导语:《西游记》吴承恩创作了一个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猴子,一路上犯了很多错,那我们为什么还把他称之为英雄?
英雄是我们内心折射出来的东西。
因为这个英雄有超能力,有悲天悯人的心
所谓英雄,就是我们想成为的人。
孙悟空起源于中国,历史价值包括文化价值都有些,其他英雄不能比拟的东西。
孙悟空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内容丰富,虽然制作五毛钱特效,并未引起我们的反感,反而让大家越来越喜欢这部“神剧”。
他集神性、猴性、人性于一身,向我们多维度地展示了兽性与魔性、现实与梦幻。
喜欢孙悟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悲天悯人的内心。虽然不像唐僧人品宽厚,但不失善良的本心。
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小雷音寺”,里面有一个黄梅怪假扮佛祖,抓了唐僧,将孙悟空装进了一个金铙中,金铙能随着孙悟空的身材的大小而变化。
后来,他通过二十八星宿的帮助,打破了金铙。不料惊醒了妖怪,二十八星宿同五方揭谛等人被妖怪抓住,孙悟空只好用筋斗云跑了。
先后找了荡魔天尊手下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国师王菩萨手下的小张太子与四大神将,都被妖怪抓去,后来妖怪被弥勒佛收了去。孙悟空被这么多人帮过忙,可见他朋友之多。
第一次枯松涧救了红孩儿,他变成小孩,也算一次变身。第二次通天河陈家庄救了童男童女。第三次是在比丘国救了差点被国王吃心脏的一千零一个婴孩。
成为美猴王之后,想到自己有一天最终可能会死,哭了一遭。
学艺成功拜别菩提祖师,哭了一遭。
遇到黄风怪被风沙迷了眼睛,又哭一遭。
这个神奇的猴子出身奇异、父母当空
《西游记》的开篇就给孙悟空一个不凡的出身:一块花果山上的顽石,自太阳系形成之后,就开始感受日精月华。
于是渐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胎,迸裂产石卵,风吹化作石猴。
这也是我们常说“你是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出处。
不需哺乳,因为他是卵生;为什么会自命不凡、桀骜不驯,因为感日精、受月华。
太阳之子、月亮之儿,当然想永恒,要去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以至于跑到阴曹地府,在生死簿上勾去自己的名字。
开什么花,就要结什么果。于是吴承恩确定他的出生地是“花果山”。这已经预示了孙悟空未来的命运。
隐喻,为后世的各种解读提供可能,如此一来不断会有新的血液注入到孙悟空形象中,令之保持鲜活。
这个奇猴亦猴亦人,人见人爱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最爱猴,它是聪明的象征,灵性的代表。
藏族和羌族还以猴作为始祖,到了唐代,猴戏已成蔚然之势,甚至人猴同台演出,是以人扮猴形作表演。
孙悟空就是一个“人猴”,既有丰富的人性,又有明显的猴性。
猴者,机灵、滑稽、搞怪《西游记》孙悟空富有童趣,再配上奇幻的情节,哪个儿童不喜欢?
幻想自己也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有七十二变,更幻想着也能孙猴子那样撒撒野。
这只猴子嫉恶如仇,知错能改。
他身上有太多我所渴求的品质。
童年是因为他的神通而喜爱他,而如今却是因为那些人性之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他在取经以前拜师学艺,去龙宫拿了定海神针,并注销了所有猴类的死籍。
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也抓不住他,二郎神和梅山兄弟合力也拿不住他,后来被太上老君抛下的金刚琢打中,才被二郎神抓住。
在天上,刀砍斧剁、火烧雷打俱不能伤。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呆了七七四十九日,跳出了八卦炉,炼出了火眼金睛。佛祖亲自赶来,才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取经时,很多妖怪听了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他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用七十二般变化来对付各种妖魔,用一根金箍棒帮唐僧扫清了去西天的路上的妖魔。
为什么大家最爱的还是孙悟空,可能是它无所不能吧,它正直,狂傲不羁。
孙悟空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神话,它承载了孩童时期的山河一梦。
有一次在东海洗澡,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孙悟空被迫离开取经,是他在三打白骨精中一意孤行,没有顾及周围那些不理解真相人的感受。
孙悟空错的不是打白骨精,而是打白骨精的武断。不管孙悟空的本意是什么,他的武断和别人的误解,造就了他的妖形。
当他回到花果山,体会到了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认识到了改变的必须。东海洗澡可以说是他的洗心革面,这是孙悟空从妖转变为人的起始。
打死六耳猕猴,是孙悟空消除了二心。人都有一体两念,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第二种念头。
他要将与唐僧、八戒、沙僧的师徒、兄弟关系转变成以自己为主的主仆关系。消除了二心便是打消了这种念头,是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之后,如来才许诺他取经功成能够成佛,所以说这是孙悟空从人转变成神(佛)的起始。
总结:
孙悟空生活世界的另一端,它的故事一直在人间流传,英雄不会一直活着,但英雄的故事永远流传。《西游记》承载了我们的情怀,孙悟空承载了大家儿时的梦。
如果有什么烦恼,记得回头看看西游记和孙大圣吧,也许你会从中找到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