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称宋濂为(施耐庵和刘伯温真的是师兄弟吗)_刘伯温_朱元璋_江山

本文目录

  • 施耐庵和刘伯温真的是师兄弟吗
  • 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
  • 明代刘伯温官是几品
  • 诸葛亮厉害还是刘伯温厉害
  • 如何评价刘伯温
  •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处于什么位置

施耐庵和刘伯温真的是师兄弟吗

提起(水浒传)的作者,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他俩的大名,在后世都是十分有上影响,而且是非常响当当的人物;

一位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著名军师,扶助朱元璋开创明朝基业,获赞“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施耐庵与刘伯温这两个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如何会有他们是师兄弟的说法呢?这事儿到底如何呢?

据说施耐庵和刘伯温算的上是“青梅竹马”,他们两家人住的十分近,都是邻村子人,从小两人就在一起玩到大。后来年纪渐渐长大了,两个人一同进入私塾,投的还是一个师傅。

施耐庵和刘伯温的师傅,据说还是一个传奇人物,种过田,当过兵,做过官,跑过生意,脚李半个中国,可以说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角色。年纪大了之后开始设帐收徒,一共就只收四位徒弟。等到了施耐庵和刘伯温的时候,就只收了两人为徒。

施耐庵和刘伯温都是十分聪慧的人,上学可以说是脑袋灵光,一点就亮。老师根本不用多花心思,徒弟就能学得知识。这样的徒弟,是个老师都会喜欢。也难关后来,这个老先生常常捋着胡须得意地说:“想不到临老结大瓜,晚年才教到这样两个得意的学生。”

施耐庵年长刘伯温两三岁,做事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精灵些,一步三计,三计难活一计。师兄弟两人的感情十分要好,刘伯温敬重施耐庵,施耐庵爱护自己的师弟。

施耐庵与刘伯温是师兄弟?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到底两人是不是师兄弟的关系还很难说。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到是的确很好,施耐庵与刘伯温是同科进士,后来还分别辅佐起义军抗元。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施耐庵辅佐张士诚。

后来施耐庵隐居家中写成《水浒传》后,还曾经被愤怒的朱元璋逮捕下狱。还是刘伯温出面,最后才让施耐庵免除了牢狱之灾!

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

刘伯温厉害,因为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自己连同一门七十余人被杀。与汤和、徐达、刘伯温共为大明开国实际最高功臣。

明代刘伯温官是几品

正一品。刘基生前被封为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正二)、上护军(正二),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死后被追赠太师。要按生前级别,伯爵为超品三等爵,其他官都在正二品左右,其死后级别,就是正一品。

扩展资料

政治思想: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建国谋略: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诸葛亮厉害还是刘伯温厉害

两人所处时代环境不同,官位也不同。但皆明天道,深谙《易经》丶八卦,奇门遁甲。学有所用,出奇制胜。各为其主都立下了犬马功劳,传为奇人。

如何评价刘伯温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他世代贫农,家里的兄弟姐众多,为了生计,他很小的时候就去地主家放牛,以此换得一口饭吃。后来,因为天灾人祸,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病死了,朱元璋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

最后,朱元璋去投军——参加了红巾军郭子兴的义军。

很快,智勇双全的朱元璋就引起了将领郭子兴的注意,他看了朱元璋的面相,感知此人并非凡夫俗子,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就把自己的义女马秀英指配给了朱元璋。成家后的朱元璋更加的拼搏了,在郭子兴战死后,他替代了郭子兴的位置,最后一举歼灭了元庭,统一了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

当然,朱元璋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建立属于他的大明王朝,离不开他的求贤若渴和重用人才,从而吸引了少不了一些能人志士的辅佐,而在众多的能人志士中,刘伯温是最重要的一位,在朱元璋平定江山的过程中,正是因他的出谋划策,才使得朱元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朱元璋是在攻下浙东后,用“三顾茅庐”的方式把刘伯温请下山来。最终朱元璋的诚意打动了刘伯温。刘伯温下山后,马上南北给朱元璋“见面礼”——时务十八策。这让朱元璋从此视为自己的“智囊”。

特别是后来陈友谅挥师东进,联合张士诚夹击朱元璋,刘伯温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当时南京上游的太平已经被陈友谅攻破,太平守将花云战死,情况危急。众人忌惮陈友谅船大兵多,有说投降的,有说逃跑的。只有刘伯温认为:东边的张士诚气量狭小,应该送礼交好,而西边的陈友谅戾气太重,只要“诱其深入,以伏兵击之”即可。

朱元璋听从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很快走出了困境。随及,刘伯温又建议让刚刚投降的康茂才去诈降陈友谅,结果使得朱元璋取得龙湾大捷,。此后,刘伯温为朱元璋贡献许多计策,其中只有一件事,更能证明刘伯温超乎常人的能力——精通奇门遁甲之术。

公元1367年十一月,众将士们的不断上奏朱元璋促其称帝。朱元璋作秀般的推托几次后,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为此,朱元璋决定选一个黄道吉日来登基称帝。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正值冬天,雨雪不断,因此,朱元璋要选的黄道吉日,首要条件便是3个字:大晴天。同时,他还把算日子的任务交给了“神算子”刘伯温。

刘伯温当然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于是他夜观星象,然后掐指算了一通,对朱元璋说:明年的正月初四是“六辰值日”,是登基的最好日子。

朱元璋于是让人准备登基事宜。结果天公不作美,雨雪天从十一月一直持续到了腊月,没有停歇的迹象。众人心里都暗暗提心,如果正月初四也是这种天气,朱元璋如何登基,只怕刘伯温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刚到正月初二时,天气突然放晴,到正月初四这天,冰雪早已融化,天朗气清,天气好的不能再好,结果朱元璋得已顺利登基。

刘伯温究竟是怎么推算出天气情况的,就连现在的易学专家也认为无解。

而称帝后,朱元璋在一统江山的情况下,马上来了翻脸无情,开始大肆屠杀功臣。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江山在子孙手上万代传承下去。

据史书记载,一次,朱元璋闲来无事,便把刘伯温请到宫里来,让他算一下大明王朝能传多少世,守多少代?

刘伯温一听,心中打了个寒颤,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不论怎么回答都有掉脑袋的危险啊。于是刘伯温答非所问地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微臣不宜多说。”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在踢皮球,于是拍板说:“朕的家事就是国事,你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刘伯温这下没办法了,再不说便犯了欺君之罪,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他略一思索,说了4个字:“万子万孙!”

朱元璋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这万子万孙不就是千秋万代吗?这就代表大明的江山能永世相传下去了。朱元璋当然喜不自胜了,于是当即就对刘伯温大加封赏。

然而,朱元璋哪里会想到,他把刘伯温的这4个字理解错了,刘伯温所说的“万子万孙”,并不是大明朝永世相传、永不覆灭的意思,而是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大明朝就会灭亡,后字字应验。

当然,刘伯温的这种“无解”的预知能力,也给他埋下了隐患。后来,尽管刘伯温告老还乡,隐居青田,想以此明哲保身,但仍逃噩运。和刘伯温有过隙的胡惟庸借口构陷刘伯温,说刘伯温曾预言青田这个地方有“龙气”。朱元璋当然“忌惮”刘伯温,于是召刘伯温进京,最后刘伯温被朱元璋假借胡惟庸之手给毒杀了,一代段落就此落幕。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处于什么位置

刘伯温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首席军师!大明建国后,刘伯温为皇室皇陵定基,出任监察首席大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