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镇化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收缩型城市”以及“处置方法“,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在这样的城市置业?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常住人口连年减少的“收缩的城市”,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_城镇化_城市_收缩

本文目录

  • 《2020年城镇化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收缩型城市”以及“处置方法“,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在这样的城市置业
  • 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常住人口连年减少的“收缩的城市”,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2020年城镇化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收缩型城市”以及“处置方法“,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在这样的城市置业

收缩型城市和处置方法是今年城镇化工作重点任务。这二个提法是第一次。

何为收缩型城市?就是城市规模收缩或不再扩展保持现有规模。过去我们一直宣称还有二亿多农村人口进城,要发展若干个城市群,理由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要继续在大中城市造房,等待还在农村几亿人进城。好象我们一旦城镇化与其他城镇化高的国家接近就是我们在城镇化上与国际一接轨了,我们学习的标准就是高城镇化的国家。

这种做法是不顾中国国情与他国国情的不同。这些城镇化率高的国家,农村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从事农业人口少也可以保证该国粮食安全。而我国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程度高的农田农业。要保证粮食自给,就不能造更多空置房来炒房,要有不少于十八亿亩可耕农田,更需要几亿年轻人与他们的长辈一起从事农业生产,否则粮食、食品就不能自给,而靠进口是危险的。别国人口总量少,农村多余的人到城市到乡镇,房子便宜,工作岗位有保证。而我国几亿农村人哪里有多余的几十万几百万买城里房子?城市人己有下岗工人找不到工作,这几亿农村人到城市工作有这么多吗?没钱买房;没有工作收入怎么活?更何况我们己十分清楚认识到不能再把房地产当成刺激经济手段,因房地产是虹吸破坏经济的破坏力量,不能再炒房空置了。另外没有更多人有钱买房,这所谓进一步城镇化己不可持续,所以才推出收缩型城市作为今年城镇化重点工作。

另外随着疫情造成经济进一步下行,不少原来较好企业公司也困难重重,要么倒闭,要么减人减薪,这使这几年贷款买房人群在今后三个月到六个月产生大量不能按时还贷,进入法拍程序的现象,为了妥善处置这些问题,所以把处置方法也作为今年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常住人口连年减少的“收缩的城市”,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记得有听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温饱未解决之前,过多的人口是负担。当温饱不是问题的时候,人口就是红利!”——沃•兹基硕德。

不难看出,当我们这个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已经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为什么呢?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人”的重要性!

我们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口的流动性在增强!以前,50里以外都算出趟远门,现在呢?一脚油门就出去百十来公里了!说明“距离”在拉进!

从人类发展史就能看出,人类本质上就是群居动物!是部落、家族等等外力将人们聚拢在了一起!在那个交通落后、知识匮乏的年代,人类的迁徙称得上是庞大的工程!所以,散落在各地的人,为了降低生存的风险,都会选择待在家乡!

换句话说,在精神层面,金榜题名是梦想,但是概率极低,即使中了举人也是在方圆几十公里有个名气!而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的任务就是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是中国人固有了上千年的思维!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方便了,知识也丰富了,原来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更加具有诱惑力了,试问,谁抵挡得了?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新一代中国人传统的“家”的概念正在淡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前往生活条件更好、更便捷,就业创业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发展!

家乡还在,但是当更多的生命时刻被大城市占用,那份对故土的情怀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未必是坏事!很多偏远地区如今也都面临这种问题!虽然从情感上讲,没有哪个人的家乡不值得去爱护,但面对地缘格局的客观现实,经济发展无法向这些城市倾斜,新一代年轻人远走他乡也未尝不可!

在未来,传统意义的农村会逐渐消亡,而那些没有强劲经济引擎的小城市,也必然会在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被吞并或消亡!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讲,是好事!从情怀的角度来讲,却是悲剧!但那又如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