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核泄漏(有人说日本没能像前苏联一样负责任地将核污水封存,你怎么看)_核反应堆_放射性_反应堆

本文目录

  • 有人说日本没能像前苏联一样负责任地将核污水封存,你怎么看
  • 切尔诺内利核泄漏后什么还运行
  • 如果一艘核潜艇被击沉,会不会对周围海域造成核污染
  •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 一个人被执行死刑前如果发明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可以免除死刑吗
  • 击沉核动力航母的话,核反应堆会咋办
  •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露后,采取了什么措施,石棺是怎么造的
  • 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会对人体以及生态带来怎样的危害

有人说日本没能像前苏联一样负责任地将核污水封存,你怎么看

海啸啊!大哥,日本能封存海啸中出事故后,被核污染的海水,你太敢看得起它了。尽管他们自己称自己是神之后裔的国度,你也不能真信啊,他们能办到这个,四五年投降的就该是咱们同盟国了。你问题里一会说污水,一会说废料的,我也有点糊涂,海啸期间,被污染的海水,谁也没法子去追回来了,事故的首尾,从11年出事到现在,都一直没处理好,具体情况不清楚,但听说一号电站已宣布永久废弃,一到四号反应堆连核废料一起,就像你说的,跟前苏联一样,用混凝土封存起来了。你说的污水,要是指从11年起,包括海啸被污染的在内,那些我想象不出怎么处理,这事后来一直到不关注了,日本人还在成天洒水给几个有泄漏的机组降温呢。

那些水肯定也污染了,处理就别指望了,不过13年又发生过有人处理低污染水时,拔错管道,泄漏好几吨高污染度废水,既然这么分了,那么应该还是有处理章程的,反正那些废水,当时喷到的几个,也都是日本的。最新看到有关福岛核电站的新闻,是说日本人在越南招留学生,然后是派他们去福岛清理核污染,那么看来,事情还是个烂摊子摆在那里,没结束呢。

钱么,花费肯定超过前苏联处理核电泄漏的了,日本人自己倒也想像那么快处理完啊,没处理好之前,尽管别的国家也跟着倒霉,但最倒霉的,是它自己。

切尔诺内利核泄漏后什么还运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核泄漏后什么还继续运行?

停止运行的是出现核泄漏事故的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其他机组继续工作,只用了一道200M长的水泥隔离栏隔离,继续运行是乌克兰政府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乌克兰10%的能源需求来自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直到2000年11月库奇马总统下令正式关闭为止!在事故发生后继续运行了14年!吃瓜群众有疑问了,尽管核泄漏事故并不鲜见,但此次事故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居然还有工作人员在核电站工作?

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有多严重?

上说了是最严重的事故,但有多严重呢?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的第七级事件也许可以让您了解一个大概(另一次是福岛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四号机组发生爆炸,持续的大火将大量放射性物质流入大气层,通过平流层覆盖了几乎大半个欧洲!

全欧洲遭受辐射的的地图,颜色越深表示受污染越重,除了南欧以外,几乎整个欧洲都遭受了不同等级威胁,当然这只是短期内的沉降,主要污染还是留在切尔诺贝利当地,因此切尔诺贝利城被整体放弃,大批居民直接迁移,除了细软外,其他物品全部丢弃!

鬼城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初期死亡56人,主要是参与救援的官兵,后期因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则高达6-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在这里要绝对肯定前苏联官兵在核事故救援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跟福岛核事故中的日本拖拖拉拉相比,我们要给前苏联的果断坚决予以赞扬!

二、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地为什么还有旅游参观路线?

这也是吃瓜群众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2011年1月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向游客开放,在官方指导路线下参观与游览!

特别是有一条,需要在官方指导路线下参观与游览,因为根据放射性沾染的以及处理的不一致,从污染不同地区的放射性差异高大1:1000,因此在指导路线下参观还是非常安全的,但请勿到处跑,或者自个带上盖革计数器,警告了就赶紧回来!

三、其他机组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发生事故当时,前苏联为处理这个核事故付出了难以计数的人力和财力,最终将四号机组以石棺的形式封闭起来!

上图是早期建立的石棺,将上下彻底封闭,杜绝了放射性物质的继续泄漏,但石棺年久失修,仍然存在外泄的风险,因此乌克兰政府在2010年以后又重新招标,计划修建一个更加保险的外壳以保证安全!

其实种花家要说的是除了在四号机组以外,其他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是可控的,问题在于是否打算控制,因为放射性污染沉降以后,空气中就不再存在污染源,而地面污染是可以铲除的,墙壁可以重新处理粉刷,严格规定上下班路线,控制室内通风防止氡这类比空气重的污染源累积!并且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基本上在工作区域内保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四、为什么周围城镇不再处理与回迁?

相对于铲除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的城区,工作区域内明显容易多了,因为生活场所不同于工作,上下班路线与工作场所相对比较固定,但生活地就不一样了,处理大面积污染地,不如整体搬迁,前苏联那么多土地,随便往哪搬都是肥沃的不要不要的良田,还愁没地方去?

遥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如果一艘核潜艇被击沉,会不会对周围海域造成核污染

如果核反应堆因某种原因发生了严重的损坏,或者鱼雷正好击毁核反应堆舱,会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残骸散落到海水里,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近海,对海水、养殖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但是,如果是在人类活动极少的远洋深海,这种污染经过广袤的海水稀释,放射性物质沉入深海后,这种影响就显得并不很严重,过去有的国家把报废的核反应堆整个扔到深海处置,后被国际条约限制后才停止。  当核潜艇发生事故沉没后,即使核反应堆完好无损,但在海水的长期腐蚀和压力作用下,最终也会导致核动力装置的破损,放射性物质外泄,其后果依然比较严重,所以对沉没的核潜艇,只要有可能都应尽早打捞。因此,即使是失事潜艇,它上面的核反应堆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核反应堆的完整性仍然意义重大。

核反应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核爆炸,因为核反应堆和原子弹的原理不同。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核燃料的浓度极低,只有3%左右,而原子弹里的可裂变核燃料浓度高达90%以上。原子弹爆炸后,仅冲击波和光辐射就占杀伤破坏能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他的是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而核动力装置任何事故都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产生冲击波和光辐射,只产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也远低于核爆炸,最严重的事故也只能使核反应堆堆芯熔化或使核反应堆解体,而达不到核爆炸的威力。但是,如果在海上已经发生核反应堆堆芯熔化或核反应堆解体的严重事故,只靠艇上的人员自救是无济于事的,一般要保证艇上人员尽快采取放射性防护措施和尽快脱险;在战时则要权衡整个战局的需要,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决定脱险方案。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正在演习,试验在完全停堆的情况下,利用发电机涡轮转动动能所产生的电能否关闭反应堆。在试验过程中操作员关上了许多反应堆的安全系统,除非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否则这是技术指南所禁止的。

促成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将其蓄意隐瞒。此外,本次演习的总工程师是从事电气工程的,反应堆相关知识较匮乏,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

演习章程的粗糙,加之工程师对反应堆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悲剧的发生。

一个人被执行死刑前如果发明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可以免除死刑吗

一个罪人,在被执行死刑前,如果取得了重要成绩或重大研究成果,比如说发明了可控核聚变装置,是不是就可以免除死刑呢?

这种事情,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说,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重大罪犯,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或者说他犯下的是滔天大罪,无论如何都必须把他处决的话,那就算他取得了重要成绩或重大成果,应该还是死罪难免的。

当然,现实案例中,也确实会有极个别的罪犯,在他取得重要成绩或重大成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以后,比如说,就像题主说的,发明了那个核聚变控制装置,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他不属于上述所说的那种罪犯,从量刑上是可以适当减刑的,比如说从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缓,免除了死罪,这的确是有可能的。

但总体上,我觉得题主你这样子的假设,确实是太假了,现实中应该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你想啊,一个人都被判死刑了,怎么还会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发明核聚变控制装置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因为要取得这种发明,是需要设施、设备、环境等许多客观条件的,那他的条件从哪来呢?

当然,这也只是假设,不能死究,合理不合理,也没啥可多说的。

击沉核动力航母的话,核反应堆会咋办

毫无疑问,这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放射性污染。

不过,迄今为止并未有核动力航母被击沉,我们只能推测其后果。

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现实中具有同等情况的现实案例。

如1989年4月7在挪威海域沉没的苏联核潜艇685型核潜艇K-278“共青团”号。

这艘攻击核潜艇带有实验性质,除了核反应堆外,它还携带了2枚钚239原子弹鱼雷。

当时潜艇在挪威以北约418公里处,350米深度巡航,艇上艉舱突发大火。

苏联艇员舍身扑救,部分人依靠紧急逃生筏逃生,62名船员中有42人丧生。

于是,这艘核潜艇成为冰海沉船,扎进了约1659米的海底。

濒临解体的苏联根本没有余力来打捞这艘核潜艇,连带上面危险的核弹头一起,就这么扔了。

后来受限于技术因素,人们无法对其进行打捞,只能任由其在海床上朽烂。

当年潜艇上的艇员不少都是逃生后给活活冻死的,这地儿能好捞?

挪威非常关心“共青团”的核泄漏问题,生怕这艘潜艇炸了,影响到自己的渔业,所以一直在联合国际机构对其监测。

这次事件,被称为是“史上影响最大的海洋沉船核事故”。

按挪威人含妈量极高的说法:这艘破军舰将给当地海洋生态以及沿岸的居民生活、渔业造成1000年的影响!

好在经过长期的观测,这艘沉没潜艇情绪比较稳定,没出什么幺蛾子。

俄罗斯在90年代和2007年进行了监测调查,记录到无足轻重的轻微泄露。

前苏联制造这艘M级潜艇时,曾使用了双壳体构造,其内壳是钛合金质地,这被乐观人士认为是层保险。

人们曾以为这艘潜艇会就这么躺下去,直到被海沙和附着性的海洋生物覆盖,然后永远沉寂下去。

直到2019年,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次接近式下潜,在潜艇的管道处采集了水样。

这回芭比Q了。

经过化验得出结论,“共青团”号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泄露,水样中的铯含量超标10-80万倍。

根据挪威海洋研究所的水样数据,海水样本的放射性铯化验约为每升100贝克勒尔 (Bq),而挪威海其他地方约每升0.001贝克勒尔 (Bq)。

此外研究者还在通风管的监测视屏中发现了“乳白色的云团状物”,测试结果是“强放射性”。

显然,经过30多年的朽烂,“共青团”号的反应堆和核燃料已经漏了。

这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事,1659米的水深早已超过了钛合金艇壳的压碎深度。

人们没有办法处理这种深海的舰船反应堆泄露,但研究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平并未达到“危险”的地步。

这些泄露物也并不活跃,它们会安静地躺在海底,逐渐被泥沙覆盖。

即便还存在一些持续的泄露,这些泄露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四处沾染,会被海水稀释掉。

“共青团”号沉没的水深和水域生物富集度不高,没有太多鱼类,也没有多少渔民会到这一块捕鱼。

挪威政府研究机构也是这么认为的:辐射污染对挪威鱼类和海鲜的影响非常小,而且沉船如此之深,污染很快会被稀释。

而且并未在通风管道以外的地方探测到“任何可测量的放射性铯水平”。

但也有些反对声音表示:你们还是太乐观了,这艘潜艇可能有天会突然“垮掉”,释放出大量的强放射性物质,不处置那个危险的核反应堆,就别谈什么环保和安全。

更何况那里面还有2颗原子弹呢。

还有人揭挪威政府的短,称其只是不想破坏渔业利润,所谓的“安全”是因为挪威自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已经将食品放射性铯允许限值改到了600 Bq/kg。

我们可以参考的相关例子并不少,如一艘编号K-159的前苏联废弃核潜艇。

K-159本该在2003年被拆除,但在2014年更换码头的过程中,它被巨浪拍向码头,随后系缆断裂,被风浪卷进巴伦支海。

挪威再次点赞,啥也别说了亲人们!

英国人也爆发了不少含妈量极高的吐槽,因为该地盛产鳕鱼、帝王蟹,且大多销往英国。

也有动保组织发声,认为俄罗斯应尽早处理沉船,附近是海象、北极熊、鲸的栖息地。

但这艘潜艇似乎暂时也没有多大问题,挪威-俄罗斯组织了联合考察队进行了现场调查,结论是:未发现K-159反应堆机组的环境泄漏的迹象。

不过,由于存在污染的可能性,所以“长期监控是必要的”。

K159海域(红色)铯137与其它海域比较,最长的是波罗的海

还有2000年沉没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事件,这艘核潜艇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沉没在巴伦支海。

根据监测,艇上的2座核反应堆并未发生核泄漏,而且俄罗斯很快在次年将潜艇切割并打捞出水,没留下什么尾巴。

可能受到了太多的国际诘难,且确实存在对渔业、生态的破坏风险,普京总统在2020年3月公开宣布,将安排计划拆除掉不中用的核潜艇,并展开行动,从北欧海域回收那些丢失的仍充满核燃料的反应堆,而且“事关紧迫”。

但俄罗斯人又表示,打捞行动将是漫长的、复杂的、高成本的,起码2030年前无法完成。

可以预见,如果未来发生战争,导致核动力航空母舰沉没,大抵的情况会与这些沉没的核潜艇差不多。

核动力军舰曾经是美苏等超级大国的专利,在全球争霸和核战争的背景下,人们对这种具备超级续航力的军舰无力说三道四。

如果真的直面问题,会发现核动力军舰带来的环保问题确实非常严重,每沉没一艘,就会对人类共有的海洋生态造成不小的破坏。受制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往往无法也无力去第一时间解决掉泡进大海的核反应堆。

只是,核战污染问题并非仅仅关联到环保,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核技术军舰亦是民族腾飞之道,它不应该也不可能被一小撮顶层球霸垄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许未来拥有核反应堆的船舶不仅仅是军队的航母与核潜艇,会有大量的邮轮、油轮甚至渔船客船用上核反应堆。届时,“核反应堆落海”的问题,可就需要我们的后代去抠脑洞了。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露后,采取了什么措施,石棺是怎么造的

切尔诺贝利对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很多人知道他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不知道的是他是如何泄露,又是如何被建造起来的。事故发生在1986年的4月26号,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了严重的泄漏和爆炸事故,因为爆炸导致了许多高辐射物质喷射到空气中,这些有的物质随着空气扩散到了其他地方,为了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苏联的直升机部队直接空投了几千吨的硼砂铅等混合物。

但成千上万的人因为遭到了核辐射的影响而患上了重病,还有许多婴儿出生后是畸形的,因为污染严重,还间接导致了前苏联解体,这次事故受害最严重的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因为他们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仅有十几公里远。 那么这个石棺是怎么建造的呢?切尔诺贝利的石棺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建造起来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全场有270米,宽150米,高是100米,有60万人参与整个工程的建造。

他们先在安全地区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混凝土板和金属板,然后用汽车挨个运到现场,最后用其中机和直升飞机把他们拼接起来,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许多人因为遭受了辐射影响而死亡,伤残,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为了尽早让乌克兰走出阴影,乌克兰也表示,乌克兰将在20年内投入150亿美元用于救灾工作,防止反应堆内的核物质在泄露,还会在石棺外表加盖掩体,以保证未来100年内他不会再发生泄漏。

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会对人体以及生态带来怎样的危害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概况就是通过核反应堆来代替传统火电站的锅炉,利用特定的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反应(基本上都是核裂变)产生巨大的热量,将水加热成为水蒸汽,然后高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实现了能量由核能转换为电能的目的。目前全世界有核电站600多座。

相较于传统的发电模式,利用核能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发电效率高、燃料所占费用比例低、没有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等。但由于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存在,需要极其严格和专业的管护,包括运行、检测、设备维护、应急、质量保障、辐射安全等环节,当遇到突发自然灾难(比如地震、海啸等)或者人为失误操作后,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界,给人类生命、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比较严重的核电站事故有: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美国国家反应堆核事故等。

核电站如果发生反应堆爆炸,那么这种爆炸不同于核弹的爆炸,核弹的爆炸是核裂变或者聚变产生的,而反应堆的爆炸,只是由于反应堆的内部由于高压的作用,使屏蔽核反应的混凝土保护层被爆炸开,导致了核泄漏核物质向外扩散,这种扩散产生的放射性污染,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对人体来说,如果当时人离放射源很近,受到严重辐射就会当即死亡。接受辐射较轻的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继而皮肤变黑溃烂、身体走形。另外,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呼吸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也会产生有害作用,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问题,长期在污染的地方生活的话,能够发展成白血病、恶性肿瘤和遗传疾病等。

对生态环境来说,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和破坏,这种放射性污染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遗留物质主要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对环境的污染所带来的次生污染。核物质泄露后 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里就会含有这些放射性物质,可引起植物枯萎、植株矮小、动物基因变异和死亡、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壤机能下降等生态问题。

因此,强化核电站的安全管护能力是所有核电国家最关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应对、设备维护、操作规范、事故应急等方面的措施越来越完善,核电依然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清洁能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