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民国陆军部长亲自围剿的是哪个土匪?闯王李自成其人如何究竟更接近姚雪垠小说描述,还是更像明史记载呢_农民起义_白朗_河南

本文目录

  • 惊动民国陆军部长亲自围剿的是哪个土匪
  • 闯王李自成其人如何究竟更接近姚雪垠小说描述,还是更像明史记载呢
  • 梁山108条好汉,只有1个农民,为什么会被定义为农民起义呢
  • 如何评价民国初年的白朗起义
  • 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和落草为寇的宋江为何都喜欢招安
  • 民国名噪一时的“镇嵩军”是如何走向瓦解的
  • 大家都来聊聊白己家乡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人可以吗
  • 慈禧太后为什么那么厉害

惊动民国陆军部长亲自围剿的是哪个土匪

我看有楼下普遍有人说孙美瑶,这土匪在1923年干了件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当时去的是交通部长吴毓麟,楼主提问是陆军部长去剿匪,那就是1914年陆军部长段祺瑞剿灭土匪白朗起义了。

图为河南汝州白朗寨,至今留有当年修筑的堡垒工事。

1912年深秋,豫西剿匪司令王毓秀在河南都督张镇芳的授意下,设假招抚骗局,捕杀了青草岭下八家土匪头领。势力较小、对政府一向不抱多少幻想的土匪头子白朗幸免于难,在其族叔白瞎子等人的鼓动和协助下,白朗将各家山头幸存的弟兄聚拢起来,打出“中原抚汉军”的反袁旗号,攻城陷寨,横行豫西鄂北。

土匪出身的白朗,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死后头颅挂在开封南门城墙上,右二木笼子就是。

在河南舞钢母猪峡起义的白朗,发誓要“明明白白地跟袁世凯做一回对头儿”,当时急于为“二次革命”寻找借用力量的讨袁军总司令黄兴,派上校联络官沈体锐潜入鲁宝汝山区,就任抚汉军参谋长,与白朗共同率部东征,对革命党的军事行动予以配合。

白朗被斩首示众后,遗体被乡民秘密葬于石龙地区的关庄村,图为白朗墓。

有了革命党人支持的白朗起义不断声势浩大,河南都督张镇芳剿匪不力,并威胁到了袁世凯老家项城,袁世凯大为震惊,命令时任陆军部长的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前往河南剿灭白匪,随后由陆军总长段祺瑞和英国驻华武官罗伯特亲自指挥十数万政府军围剿,抚汉军一度声势浩大,突破了一道道重围,占领鄂北重镇老河口,拿下豫陕要冲荆紫关,然后入商洛,走陕甘,最后被前来阻截的川军消灭了主力,1914年8月白朗率残部在逃回河南老家路上被北洋军击毙。

闯王李自成其人如何究竟更接近姚雪垠小说描述,还是更像明史记载呢

李自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最为辉煌的一件事,就是把大明王朝送进坟墓,这也成了李自成农民起义事业的巅峰。

从以往各个朝代看,靠农民起义推翻一个朝代的,并不多见,多数农民起义,他们的结局是被镇压的。

虽然他们的破坏力非常大,且严重削弱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像李自成这样,以农民起义军首领身份,直接打进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自尽,是很少见的。

农民起义的“魔咒”

但李自成依然没有逃脱中国农民起义的规律,那就是有足够的破坏力,却没有足够的创造力,他们往往善于毁掉所有的一切,却懒于创造,像朱元璋这样能够毁灭,也能够创造的农民起义领袖,十分罕见。

农民起义是在老百姓最活不下去的时候起义,因此,起义初期,只要有一些利益,就会响应云集,这种利益,在李自成起义中,就体现在“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政治口号。

同时,农民起义除了口号,还会给响应者一些实际的好处,这些好处其实都是很简单的,比如,分地主家的房屋,土地,甚至可以娶地主家的小妾。

这种利益投入的本钱很少,因为老百姓已经临界死亡边缘,因此,不需要太多丰厚的实际利益,比如李自成,他解决了福王之后,获得了福王的所有家产,这些家产,大部分留给了自己的起义军将士,还有一部分,送给了百姓。

这些送出去的,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足够让老百姓感恩戴德。在唐朝时,魏征和王珪就曾经对打江山容易还是守江山容易,做出了讨论,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但这种容易,并不能改变李自成起义的艰苦,李自成曾经两次被打的全军覆没,最惨一次,手下只有十八个人活着。

但他两次都东山再起,可以说,李自成有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两次东山再起。

和很多农民起义一样,在攻破北京,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李自成的内部迅速腐化,再加上清军的进攻,让李自成迅速失败。

这似乎也成了一个铁律,当农民起义把一个王朝瓦解之后,他们很难创造一个王朝,必然会有一些官僚阶层,摘取果实,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明史》中的李自成

在明史中,没有李自成的单独列传,只有《流寇传》。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编纂最为详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都写了上去,虽然读起来相当繁琐,却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李自成的一生。

从明史中看,李自成以及其他一些农民起义领袖,的确是流寇,虽然是写农民起义,但重要笔墨还是官兵的英勇无畏,崇祯皇帝的短视猜忌,而描写李自成,则比较黑化,比如他喜欢吃人心等等。

就连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李信(也就是李岩),虽然明史中对这个人,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但也写了他不得已的事情。

这是正史对于农民起义的普遍印象,这是立场不同,阶级不同,所以产生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在明史中的一些黑化的内容,也是不足为奇了。

但明史对于李自成的生平描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除了一些阶级性有关的评价以外,其他生平事迹,可以完全显现出李自成的事迹。

中国的史料,浩如烟海,而且,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写的很详细,明史已经是足够详细了,但李自成的传记也不过几千字而已。

这几千字,绝大多数是记事,极少的评价,不会把非常详细的过程写出来。所以,从明史中了解到的李自成,是一种很骨感的李自成。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

在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一个文学家姚雪垠,开始对李自成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艺术创造,这个人写李自成,足足用了十余年,期间,光记录零星资料的便签,卡片,就多达三百万张,更别说查阅的资料了。

成书的《李自成》,字数达到五百万字,差不多是正史的一百倍。这部书详细的描写了明末这场农民起义,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不同的是,历史演义小有不少虚构成分。

但历史小说不一样,他是以小说的写作风格,小说的笔法,描写历史事件,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但又比正史的资料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可读性也很强。

同时,在历史小说中,比正史更注意塑造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并不是一种定势思维。比如流寇就是流寇,英雄就是英雄,他会把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多面性,把人物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

比如,在姚雪垠的《李自成》这部书中,表现出了农民起义的英勇无畏,也描写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既描写了崇祯皇帝的勤政,也体现了明朝官吏的腐朽。

这种多角度的描写,更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可以更真实展现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因此,《明史》中的李自成,真实但不够丰富,而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则真实而丰富,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可容易体现出那段历史以及生活在那段历史中的人物。

梁山108条好汉,只有1个农民,为什么会被定义为农民起义呢

梁山定义为农民起义自有他的属性论,宋朝还是处于农耕文化期,且第二拨上梁山的晁盖刘唐三阮白胜等都是属于地道的农民

如何评价民国初年的白朗起义

孙中山不成熟思想牺牲品!反袁,反对五族共和,用孙中山与满蒙切割换汉地独立?

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和落草为寇的宋江为何都喜欢招安

张作霖为匪是动乱时代的一大害,招安是利欲所图,此人朝秦暮楚,为利度时光,小人也。宋江出生于礼廉之家,素有及时雨之称,为人广交朋友,收亡纳叛,杀死阎婆媳,被逼上山,宋江外怀忠义,内有虚荣,受朝庭招安,忘了梁山兄弟聚义之情,小人也,最终葬送了一百多好汉,成了千古骂名。

民国名噪一时的“镇嵩军”是如何走向瓦解的

镇嵩军确实在民国初期名声很大,如果说这是一家创业公司,第一位创始人就是王天纵,河南伊川县人。1896年,他开始占山为王,劫贫济富,被人称为中州大侠。

第二位创始人是刘镇华,河南巩义县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1908年,他加入了同盟会,在豫西发动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夕,刘镇华正式加盟王天纵的刀客队伍。如果说王天纵是晁盖,那么刘镇华就是宋江。

1911年11月,这一支起义部队开始攻打洛阳,因为装备落后,缺乏正规训练,初战失败。在刘镇华的建议下,起义军向西转进,和组建的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会合。

中华民国成立后,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职,这支军队就交给了刘镇华。当时的河南都督张镇芳是个文人,迫切需要一支信得过的军队,帮他来镇压豫西的土匪。

这时在镇嵩军建立过程中,起到非常重大作用的投资人出现了。他就是张钫,字伯英,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人,这个地方离我家只有几公里。在他的推荐下,袁世凯任命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取张镇芳的镇和嵩山的嵩字,把这次军队命名为镇嵩军,从此这一家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了。

镇嵩军分三标一营,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琨,外加炮兵营营长武衍周。这些军官都和豫西的刀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镇芳对他们也是半信半疑,是他们纳投名状的时候了。

像东北的张作霖一样,利用土匪剿匪的确是比较好的办法。他们熟悉土匪的行踪,迅速平定了豫西的匪患,并且还把内部和土匪有关联的两三千人全部杀掉。这些成绩迅速取得了张镇芳的认可,这家创业公司开始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了。

在二次革命时,刘镇华迅速投靠了袁世凯。在镇压白朗起义时,镇嵩军立下大功。刘镇华把白朗的人头献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注资了10万元,并且封刘镇华为陆军中将。袁世凯死后,刘镇华又投奔了段祺瑞。

1917年底,陕西的革命党人响应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感到万分惊恐,急请刘镇华入陕。镇嵩军迅速击败了陕西靖国军,刘镇华被任命为陕西省省长。

从这时起,镇嵩军开始进入了巅峰时期。刘镇华吞并了郭坚的靖国军,并迅速吞并了现在宝鸡地区这几个县。并且在这里做起了鸦片生意,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兵力。

直皖战争结束后,刘镇华摇身一变又投靠了吴佩孚,发起了倒陈运动。张治公和憨玉昆虽然是草莽出身的军官,不忍心背叛陈树藩,就派人送走了他全家。从这时起镇嵩军内部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军官们开始不再信任刘镇华。

这一时期的镇嵩军,趁势兼并了陈树藩的旧部。刘镇华也和当时的陕西督军冯玉祥结为兄弟,跟着他信了基督教。当冯玉祥担任河南督军时,就让刘镇华担任了陕西督军。

刘镇华控制了山西的军政大权,马上开始扩军,收编了土匪万选才和孙殿英等人,把军队扩充到10万之众。镇嵩军也达到了自己的巅峰时期,被吴佩孚称为西北长城。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胡景翼的国民军占领了河南地区。这时的刘镇华认为自己称霸中原的机会来了,于是率领重兵杀回了老家河南,却被由熟练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军打得落花流水。

趁你病,要你命。胡景翼的部队联合陕西地方军队杨虎城等人断了刘镇华返回陕西的路,她不得不渡过黄河,投奔了阎锡山。从这时起,镇嵩军开始走向下坡路。

1925年秋,刘镇华东山再起,在吴佩孚和张作霖的支持下,重新组建了数万人的部队,控制了豫西地区。他的人生又回到了起点,但这一次只不过是回光返照。

1926年4月,刘镇华率领自己的镇嵩军杀进陕西,围困西安长达8月之久。杨虎城和李虎臣坚守西安城,在冯玉祥五原誓师发兵陕西后,镇嵩军兵败如山倒,伤亡达到5万之多。

在铁杆老乡张钫的劝告下,刘镇华向自己的把兄弟冯玉祥请罪。但镇嵩军从此土崩瓦解了,柴云升投奔了张宗昌,张治公投奔了张作霖。这时刘镇华的手下,就只剩下了刘茂恩和万选才两个军,随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1路军,归阎锡山指挥。

这时的刘镇华才大彻大悟,明白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狂妄无知。他劝告阎锡山不要和蒋介石作对,遭到阎锡山的拒绝后他就到德国和日本去考察军事。

刘镇华的弟弟刘茂恩在哥哥的劝告下,率部投奔了蒋介石,被任命为15军军长,这也是镇嵩军最后的一点命脉。中原大战结束后,刘镇华回国,在自己好友杨永泰的推荐下担任了安徽省省长。

抗战中,十五军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1944年,15军奉命在洛阳和日军展开血战,在坚守半个月后,不得不退出洛阳城,出其不意地向东转进。在这半个月里消灭了8000多日军,自己也付出了上万的伤亡代价。在撤退的过程中,无意中进入了日军空虚的后方,打垮了不少日军的后勤兵站。

在八年抗战中,镇嵩军的旧部15军在与日本的战斗中丝毫没有含糊,没有一个河南老兵投降。在后来的三年解放战争中,和其他的地方军阀一样,被解放军打散,飘落在历史的长河中。

解放战争后期,刘镇华和他的弟弟刘茂恩都随同蒋介石去了台湾,最后在台湾终老。他们的老朋友张钫作为国民党的元老,则在四川策动了国民党第20兵团起义,建国后担任了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6年去世。

大家都来聊聊白己家乡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人可以吗

我,籍贯河北。河北的名人有:黄帝,炎帝,伯夷,叔齐,扁鹊,乐毅,触龙,赵胜,毛遂,赵奢,廉颇,蔺相如,公孙龙 ,荀况,燕太子丹,荆轲,窦婴,董仲舒,李延年,毛亨,张角,刘备,张飞狄 赵云 张郃,程普,刘劭,张华,祖狄,张载,张协,祖冲之,冯太后,郦道元,卢思道,窦建德,刘黑闼,魏徵,卢照邻,慧能,李峤,一行,高适,刘长卿,李吉甫,贾岛,郭威,李廷珪,冯道,柴荣,赵匡胤,吕端 柳开,赵佶,郭守敬,赵孟頫关汉卿 韩山童,刘六刘七,马中锡,杨继盛,薛论道,纪昀,

曹雪芹

近代:张之洞,张佩纶,张德成 曹福田 ,霍元甲,王子平,成兆才,盖叫天,荀慧生 ,尚小云,奇云和尚,宋之的,郭小川

慈禧太后为什么那么厉害

谢邀。

明哲保身的奴性笼罩清庭,男人的血性也在雌老虎面前瑟瑟发抖……

封建捆绑的灵魂早就麻木——

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