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_司马_刘备_伯乐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水境先生 司马 刘备 伯乐

本文目录

  • 《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
  •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 当年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儿司马懿
  • 水镜先生是谁对刘备有何贡献
  • 水镜先生为何只推荐伏龙凤雏, 而没提及司马懿
  • 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胜一筹

《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

《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叫司马徽,字德操,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8年。颖川人,为避战祸于公元198年客居荆州教学。在颖川(河南禹州)时庞统曾去拜会他成为莫逆。庞统叔叔庞德公与他交情甚好。

在荆州讲学期间徐庶、诸葛亮、诸葛瑾等师以于他。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

司马懿的叔叔曾在颖川任太守,与之有交集。但并非同宗。

曾将伏龙(孔明)凤雏(庞统)举荐于刘备,得一人可安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 克荆州,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成语“好好先生”典故就来源

于他,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乡中曾有人告诉他说自己的儿子死了,司马徽便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责备他:“人们认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诉您。您为什么听说他人的儿子死了,还对他人说好呢!”司马徽回答说:“您的话也很好。”所以人称好好先生。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水镜先生司马徽,只是个经学先生,他怎么能够改写历史呢?

司马徽字德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08年。颖川人,为避战祸于公元198年客居荆州教学。在颖川(河南禹州)时庞统曾去拜会他成为莫逆。水镜先生与当时的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密切。

这水镜先生以教学为生,也算一名士,但是说他能改写历史,有些夸大其辞。

虽说及力推出伏龙凤雏(孔明、庞统)并将之举荐于刘备,曰得一人可安天下,但如果让他出世不见得能有什么建树,况且伏龙凤雏也不可能改写历史吧。

当年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儿司马懿

首先我们先看司马懿,他出道要晚,司马懿出道之前是一个比较小的官,他的出道在曹操死之后出道。所以两个人不是一个时间。就算水镜先生把她推荐给了刘备又有什么用?不得后来三国历史都得改姓?

水镜先生是谁对刘备有何贡献

《三国演义》里有一情节,刘备被蔡瑁请去赴宴,不料暗藏杀机。刘备骑马逃跑,被蔡瑁带人追赶,刘备坐骑“的卢”马越溪而过,救了刘备性命。刘备慌乱中进入山林,一小童将他带进一个庄园里。刘备才得以见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号称“水镜先生”。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刘备依附刘表时,屯兵于新野,拜访司马徽,并与其讨论世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同时,徐庶也曾推荐诸葛亮与庞统给刘备,刘备随即先后拜此二人为军事中郎将。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琮投降,曹操想重用司马徽,可惜不久司马徽就去世了。

司马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一位高雅学问深奥的高士,仙风道骨般生活在山林之间。是很多文人的向往。


水镜先生为何只推荐伏龙凤雏, 而没提及司马懿

相传,诸葛亮是水镜先生的徒弟,而司马懿不是。司马懿的师承是胡昭。从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看,水晶向刘备推荐人才按情理只能推荐自己的学生,而不推荐不是自己的学生是情理之中。

其实司马毅非常有才,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为人处世,当恃才傲物。也是水晶不推荐司马懿的原因。

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胜一筹

水镜先生有识人之才,堪当伯乐。而诸葛亮是千里马。对历史而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千里马不遇伯乐,仍然是骏马丶野马丶黑马。而伯乐不遇,就是隐士丶剩人。

刘备有幸遇到水镜先生司马徽,推荐了千里马诸葛亮,但水镜无意仕途,只求清静,老死山野。

水镜除了伯乐再无功业,诸葛亮辅佐刘备创立蜀汉两代君主,留下贤相英名,传颂千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