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里能转,斗里能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阵前斗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不流行的_单挑_阵前_吕布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斗将 单挑 阵前 吕布

本文目录

  • “升里能转,斗里能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阵前斗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不流行的
  • 古代打仗前是否真的存在“斗将”这种现象
  • 有谁知道斗将的历史,有人说《三国演义》中领导在前面玩搏击,小兵免费看热闹,真实吗

“升里能转,斗里能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升和斗皆为古近代计量器具,十升为一斗。至于一升的具体重量是多少,各地可能都有各地的标准。小时候记得我家就有一件升,还记得一升是十五市斤。

“升里能转,斗里能量″看来是句乡间俗语。故名思议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可大可小,能屈能伸;能左右逢源,融汇贯通。看来此语多少含有一点贬意。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某个人的社交能力非常全面,放到哪里都是块好料,大小事情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如此而已!

谢悟空君邀答!?

阵前斗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不流行的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我国有璀璨历史文明,上下五千年,大浪淘沙,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笔墨,为后世人所敬仰。无论是上古时代,还是远古时代,无论是部落间的冲突,还是大国间的征伐,都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名垂青史,而在很多影视剧中,两军交战之前,双方各出一人或者几人做代表,这几个代表先打斗一场,这些代表打斗完毕后,两军正式开启交战。

根据影视剧,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临阵斗将的比较多,三国时期基本上每次军阀之间的争斗,都有一场或者几场双方将军代表比拼的争斗,而隋唐时期,大家熟知的李元霸,裴元庆,瓦岗寨众位高手等等,都有临阵单挑的事迹。

阵前斗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西岐伐纣,每次两军交战,基本上都有阵前斗将的传统,而正史中,真正有记载的关于阵前斗将的,最早在那里呢?

号称清朝历史考据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记载,出自《春秋》。

鲁僖公元年,鲁国公子友率军击败莒摯的军队,当时公子友对莒摯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仇隙,士卒何罪?”于是屏退左右,互相厮杀,战斗中莒摯被击败活捉。

《汉书》记载,项羽和刘邦在广武交战,“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刘邦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通过这两部作品里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来,临阵单挑的事迹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三国时期,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东征袁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到了白马坡后,“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而关羽和庞德阵前单挑,庞德一箭射中关羽面门,此战有损美髯公大名。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一决胜负”,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

由此可见,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三国时期临阵斗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阵前斗将高峰期。

根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可谓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征战不断,同时,阵前斗将之风盛行。

其中《晋书》,《宋书》,《南史》,《梁书》,《陈书》,《北史》,《后周书》等等,都有记载阵前将都的情况。

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看做阵前斗将的高峰期,而后世的隋唐时代,包括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代,阵前斗将偶尔有发生,但是这也预示着,阵前斗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阵前斗将普遍是小规模的两军冲突,大型战役基本上不存在“阵前斗将”的条件。

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肯定是弓箭手,骑兵,步兵这么三个兵种,而指挥官坐在中间俯视着整个战场,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代打仗前是否真的存在“斗将”这种现象

在不少小伙伴们的印象当中,古人打仗的流程一般都挺套路。
大致就是己方武力值爆表的大将出阵挑衅,找人单挑。随着谩骂、辱骂的不断升级,最后对方阵营里总有不长眼、不服的小哥上来迎战,双方你来我往,交战几个回合后,己方大将“唰”一刀劈下之后,对方便被劈落尘埃。

GAMEOVER。
随后,胜利的一方大将往往会再秀一个拉风的挥刀技,身后的兵卒们一看这个暗号,便打鸡血一般兴奋地喊着“冲啊”,无畏地冲杀了过去。
一人决定一场战争,让人不禁感慨,名将往往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那么斗将这种打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吗?有,但没这么夸张。

太信,你就被坑了

大家之所以会对古代战争有如此的概念,是因为国人对《三国演义》中的单挑桥段实在是太熟悉了。

不管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吕布虎牢关单挑十八路诸侯、还是许诸裸衣斗马超,整个《三国演义》给我们灌输的一个概念就是,古代的仗就是这么打的,阵前单挑,谁的将牛,谁就能打胜仗。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呀,小说首先要求就是看着爽,突出个人,强调英雄主义。这样你才能在热血沸腾中记住书中繁芜的名将,否则按照史料来写:蜀军克之,魏军攻破之,那谁还能记得住名将的风采。
但好看归好看,真假可就不一定了,毕竟罗贯中这种书贩子,在深度加工史料时,可是没有多大心理负担的。

而陈寿写《三国志》时,他就不敢走这种缥缈的风格。
整个《三国志》里,除了吕布单挑郭汜,孙策PK太史慈之外,很少再有单挑的记载。这也客观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斗将风行的场景,可能是有问题的,过于相信,很可能会被坑。
不过,历史上偏偏还真有笃信之人,《三国演义》这本书在东亚文化圈里影响深远,特别是日本民众,对此书更是痴迷非常,以至于有些武将们就真的以为中国古代打仗就是这么个流程。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策划日本入侵朝鲜,刚刚踏上朝鲜领土的日本将领遇到了明朝李如松将军率领的辽东铁骑。

带队的日本将官恰巧就是个三国迷,当其看到中国军队之后,便策马出阵,对着对面的辽东铁骑叫嚣道“谁敢和我一骑打?”
这里所说的“一骑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单挑的意思,按照《三国演义》里的套路,日本将领这一嗓子吼完,对面总该有个应战的吧。

然而,令对面日军目瞪口呆的是,明军回应日军单挑的动作是,一顿火铳,顿时将叫嚣单挑的日军将领达成了筛子。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恰恰就是如此骨感。
那么古代什么时候会出现单挑这种行为呢?这就要说说斗将的雏形,致师了。

古代的单挑,致师

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为之威武以观敌。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之上,军队的士气很重要,这就跟俩人掐架一样,谁先怂了,那这架输赢也就注定了。

为了鼓舞士气,在两军对垒之际激发己方将士们的斗志,沮灭对方士气,军队往往会派出勇士出来致师。

而这里的勇士可不是个人的单挑, 而是一个团队。春秋时期,战车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因此,致师往往是一个战车团队。


致师的规模一般是三人,车左,车右,御者,通俗讲就是一个司机,俩战士。

具体是这么操作的,一般战车是由四匹马拉着的,战前不管是人还是马,都会裹上厚实的皮革,罩上铠甲,全副武装到位,车上的两个战士手持长戈,有多长呢?
据史料记载,大概在五米左右的样子,这么长的家伙伸出车外,戈这个东西像矛又带着镰刀形状,可以刺,可以割,也可以钩,借着战车的冲劲横冲直撞。

一般来讲,前面的战车开道,后面的士兵紧跟补刀那些跌倒、受伤的敌军们,因此战场的情况往往是战车领着士兵冲杀,很是拉风。
而后面的士兵也是本着战车不倒我不跑的原则,胜则跟上补刀收获军功,战车倒了就一哄而散,四散逃开。
在春秋时期,小团队形式的致师占据主流,直到后来秦汉时期,骑兵逐渐代替战车,致师团队才变成了骑将单挑。

不过这个时候的单挑就有些一厢情愿了,早先致师还是战车团队之时,不管对方愿不愿意你都可以一头扎进去,毕竟盔甲裹得严实,武器超长。
但骑将单挑,对方倘若真不愿意,非要硬冲的话,分分钟就被对方射成刺猬。

从历史上看,单挑的效果也都不理想

当年吕布约架郭汜,郭汜脑子一热,就答应了,成为了正史当中,唯一与吕布PK的将领。

郭汜被吕布捅了之后,全赖亲军拼命将其救下,这以后,郭汜是再也不敢玩这么冒险的动作了,后续大军一口气围了长安十几日,最终逼走吕布。

此时的单挑,多限于主将的个人冲动,遇到个对方不喜欢玩刺激的,那就没戏。
比如当年项羽约架刘邦,对方就很鄙视地拒绝了。
大家从战火里走出来,好容易混到领导层了,怎么能说冲动就冲动呢,冲动是魔鬼,冲动要人命。

因此后来的大将多在中军大帐之内,排兵布阵,身边有着亲军护卫,很少有人真去一线找人单挑的。

毕竟一个人混到大将,不容易,担着全军的安危,哪能那么容易,轻易给别人送人头呢?

有谁知道斗将的历史,有人说《三国演义》中领导在前面玩搏击,小兵免费看热闹,真实吗

自古斗将单挑的事例肯定有,但放之历史上纷扰的两军交战、攻城掠地的军事行动中,如金存沙。这就好比现代人愿看武侠片、功夫片。电影里打的畅快淋漓、血脉喷张。实则现实生活中鲜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这点上读者先要有个正确的认知,才是正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依托历史走向的大脉络为主干,吸收了很多唐宋时期的话本、传说。

话本通常怎么来的呢?那时古人的娱乐项目少,茶楼听书,消费三五铜板,可能就算很时尚的娱乐了。而说书人在发现人们愿意听某某某如何武勇,某某对某某杀的天昏地暗后,为了多挣些茶钱,肯定会围绕着听众愿意听什么的角度去展开职业技艺。这就好比现今社会的网络小说,揣摩读者愿看什么就编什么。这样的想法在心,说写出来的东西,只能一个方向:越编越离谱,天马行空中。而那时的民间文化普及还相当低,听众看到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表演,往往动情于内,信以为真,再回到乡里,传十传百的学讲上一遍遍于邻里坊间。于是,各种能打的敢拼的英雄人物越传越猛。

评话的最厉害的当数说唐系列了。从有其人到无其事,再到无其人无其事,整个也是如当今网络小说一样的过程。李元霸天下无敌,小时候知道此人,谁不敬慕。只到年岁长了,阅历增了。才知道历史何其有此雄。都是一代代茶坊艺人编撰出来的。

《三国演义》首先是文学作品,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裸衣斗马超等,都是为了烘托人物、抓人眼球而一步步编写铺设的。古代两军打仗,主将多是不愿以身犯险的,兵比对方精、甲比对方好,缺心眼儿才去斗将。除若身到劣境,才想评己勇斗斗将冲冲阵。反过来,占优一方又何必会同意单挑吗?

《三国志》裴松之评注里到真记载了一次武将斗将决胜负:吕布斗郭汜。

原文: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王允和吕布联手杀了董卓后,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引军反击长安。吕布曾经打开北门,与郭汜对阵,约下单挑,小兵退后。结果是吕布用长矛刺伤郭汜,占了上风,郭汜被部下所救,两军才罢斗。

另外,关羽于白马坡冲入敌阵,解决了颜良,也该算是斗将的成分吧。至于什么关公战黄忠,张飞夜战马超,这些都是小说家为了情节悦人,彰显大将武勇,妙笔编写的了,不足为真。

古代斗将是肯定有的,但绝不是会象说书人与影视剧描写的那样,抢来刀往,八蹄翻飞,带多了那么多的美术性、艺术性。应该是血腥的、心跳的,时间相当短的,毕竟事关性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