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时期会出现中央军与靖绥军两军?《大决战》之中,杜聿明一会跑东北一会去华东,他为何会这么忙_府兵制_绥远_中央军

本文目录

  •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出现中央军与靖绥军两军
  • 《大决战》之中,杜聿明一会跑东北一会去华东,他为何会这么忙
  • 河山中央军和陕军为什么要打
  • 抗战时期普通国军和日军士兵的基本装备有些什么
  • 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军不足8万人,为何安禄山能有15万大军
  • 《大决战》中傅作义的服装为什么跟其他人不一样
  •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把清朝的中央军打没了,清政府为何没瓦解
  • 如果单凭中央军平定安史之乱,能否再创盛世
  • 《亮剑》里的日军精锐坂田联队,打败中央军2个师,为何败给了李云龙一个团
  •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不能保证军队将领忠诚度,甚至是中央军的将领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出现中央军与靖绥军两军

民国时期是有很多派系,中央军和晋绥军只是其中的两派。还有川军、云南滇军、桂军等。

蒋介石只是全国各派名义上的首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控制各派系,北伐时,各派别被迫与蒋妥协,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大决战》之中,杜聿明一会跑东北一会去华东,他为何会这么忙

陈诚后来在反思战败原因时,不是有个“45岁现象”的说法吗?意思是将官过了这个年龄就没有锐气了。以老蒋的所谓“五虎上将”为例,抗战胜利时刘峙54岁、卫立煌49岁,包括陈诚自己,其实也迈过了这个坎,已经47岁了。

年龄吧只是很一小部分因素,真正让“五虎上将”威风不再的三大原因,其一是中原大战期间,蒋系军队打得都是杂牌军阀,军队性质相同,只要装备和士气占优,战场上就能横冲直撞一番,比如蒋鼎文还被叫过“飞将军”呢。

其二是红军时期,人民军队的力量跟敌人还不成比例,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蒋系将领普遍还有点心理优势。比如刘峙和卫立煌等人,就曾经在大别山猖狂一时,什么经扶县、立煌县的名字,都是这么来的。

其三,是经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和水涨船高,这批保定生、留日生等高级将领,普遍已是位高权重,不仅家财万贯,还是锦衣玉食,绝大多数都有了腐败的肚子。再让他们抛家弃子上战场玩命去,简直比登天还难,战意羸弱的一踏糊涂。

并且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爆发之日,就已经拥有百万以上的大军,加之素质和战术皆优于对手,具备了大打歼灭战的条件,尽管总兵力劣势,却经常能整师整旅地全歼蒋军。

到这个时候,保定生留日生们明显不是对手了,不仅年龄有些偏大,战术水平也非常低下。杂牌高级将领中,倒是有几个还凑合的,比如白崇禧、傅作义等等,可惜老蒋又信不着他们,只怕军权易手。

把华北和华中的军政大权交给傅作义和白崇禧,那都是1948年前后的事情了,是战场上连续大败以后不得已而为之,之前那是真心不想。

于是从1947年初开始,老蒋陷入了非常悲催的“选择恐惧症”:非常听话的一批不能打,有几个稍微能打得又不听话。怎么办呢,只能着力提拔重用黄埔一期当中的佼佼者(三期的王耀武算破格),黄埔生嘛基本听话,如果在军事上再有两把刷子,最好不过了。

所以这段时期,胡宗南不消说了,王敬久、王仲廉、杜聿明、宋希濂、郑洞国、王叔铭、桂永清等黄埔一期生被纷纷委以重任,成为解放战争初中期的“少壮派”将领群体。结果王敬久和王仲廉很快就出了局,因为在中原战场遭遇大败。

杜聿明其实在抗战爆发前,并不算出类拔萃,但是自执掌唯一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开始,逐渐进入老蒋的视野。因为第五军是军事委员会直属的战略预备队和“攻击军”,份量高于普通的步兵军,老蒋本人也经常去视察。

然后是1939年的血战昆仑关,第五军伤亡极其惨重,不过仍然干掉日军一个少将旅团长和4000来鬼子,在抗战前期也算大捷吧。作为奖励,两年后杜聿明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

这是一个分水岭般的职务晋升,意味着杜聿明步入高级将领行列,可以单独执掌重兵了。远征军虽然先胜后败,但是杜聿明做对了两件事,证明了自己对老蒋的忠诚,吃点败仗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反正老蒋的部队打败仗是家常便饭。

第一件事,是坚决执行重庆的命令,反对孙立人提出的“就近撤入印度”之建议,非得要把部队带回国去。结果数万大军抛弃重武器钻了野人山,杜聿明也差点葬身原始森林中,最后还是在孙立人的接应下先到了印度,可是事实证明,听话吖。

第二件事,是抗战刚刚胜利,杜聿明就奉老蒋的密令,用武力解决了“云南王”龙云。老蒋的目的虽然达到了,然而举国舆论哗然,于是假惺惺把昆明防守总司令杜聿明“撤职查办”,杜亦毫无怨言,很有点陈诚的风范:不仅听话,还能背锅。

也算能打,还能听话还能背锅,于是仅仅两个月以后,老蒋便任命杜聿明为东北行营所属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率领若干美械王牌军负责抢占东北。注意这已经是个战区副职的级别,在解放战争初期,能达到这个位置的黄埔生屈指可数。

从这一时刻起,杜聿明成为老蒋的重要嫡系将领,后来则成为了各主要战场的“救火队员”。实话实说,在东北解放战争的前半程,杜聿明跟101还是有些你来我往的,证明军事能力确实不是菜鸡。

不过随着东野逐渐强大,以及杜聿明在野人山伤筋动了骨,他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身体上,都有些吃不消了。先是被迫摘了一个肾,后来头号心腹陈诚又瞄上了东北,内忧外困之下,杜聿明于1947年7月去职,到上海住院疗养。

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后,等杜聿明的身体稍稍康复了些,东北已经换成了资深的卫立煌,不方便回去了。因为卫立煌不是熊式辉,人家是会带兵会打仗的,不需要杜聿明去掺合,选的副总司令也是老部下陈铁。

毕竟是老蒋爱将,因此1948年6月,杜聿明重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实际成为总司令刘峙的军事代理人。因为刘峙虽然是嫡系重将,能力早就跟不上了,老蒋把杜聿明派到徐州,就是协助刘峙支撑华东战局。

杜聿明还曾经制定了对华野、中野“先发制人”的作战计划,期间免兼第二兵团司令,交给了老部下邱清泉。结果主动进攻的计划还未及实施,东北野战军9月间即发起辽沈战役,卫立煌不仅应对无方,而且还拒绝执行老蒋的命令。

老蒋起疑心了,继派驻范汉杰之监视后,再带着杜聿明飞往东北“救火”,同时任命杜聿明兼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设前进指挥部于葫芦岛,一是分掉卫立煌的兵权,二也是就地监督。其实还有一层,毕竟杜聿明跟101周旋了一年半,老蒋认为他比较熟悉对手。

这才出现了杜聿明在华东和东北“两头忙”的现象,其实真的于事无补,在东北,主要将领都被陈诚、卫立煌调换和拢络完毕,杜聿明能起的作用有限,几乎沦为了蒋卫之间的传声筒。

他真正干的就两件事,第一是接手“东进兵团”,还企图跟廖耀湘东西对进“收复”锦州,当然是痴人说梦。第二是东北大势已去后,把东进兵团的主力从海陆分别撤离了葫芦岛,那是因为东野主力选择了首先消灭廖耀湘。

而在华东战场,杜聿明离开以后,刘峙呆坐在徐州啥也不干,一味以“保卫徐州”为主,把机动兵团全部撤到徐州的周围,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式。毫不客气地说,杜聿明临时调往东北,完全是两头耽误。

处理完东北的善后,等到杜聿明11月初再赶回徐州时,华东野战军已经大举南下,而中原野战军也顺势解放郑州等地,两大野战军共同发起的淮海战役全面打响。由于之前刘峙毫无作为,杜聿明接受的还是个烂摊子。

为了不使刘峙给杜聿明掣肘, 老蒋命令刘峙率剿总机关撤往蚌埠,以杜聿明为主任的“前进指挥部”全权负责作战指挥。然而在华野和中野的联手打击下,也没见杜聿明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好办法,黄百韬毙命后,杜聿明奉命率三个兵团逃出徐州。

又想跑路,又想救黄维,犹犹豫豫间,杜聿明的前进指挥部和三个兵团终于被包围在陈官庄,坚持了一个月以后,最终这个“救火队员”也掉进了火堆,兵败被俘。

河山中央军和陕军为什么要打

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如果不是缺乏最基本的历史常识,就是故意的歪曲。影视剧现在是很多观众获得历史知识的一个渠道,不尊重历史的做法令人痛心!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将军一手创建的十七路军总共五六万人,而东北军约20万人,东北军被调到西北剿共之前张学良和杨虎城并不熟悉,开始两军互相猜疑,多有摩擦,但是经过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沟通,一致共同要求抗日的想法将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各自都教育部下紧密团结,两军关系开始变得融洽。

西安事变爆发之前,蒋介石刚刚解决了两广事变,随即调遣中央军三十个精锐师北上,意图威逼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红军,如不从命就以军事手段相威胁,张杨二人结束内战,援助绥远抗战的念头最后落空,张杨二人毅然发动兵谏。

东北军57军奉命赶往渭南

事变爆发后,面对中央军咄咄逼人的西进态势,张学良和杨虎城撤销了“西北剿匪司令部”,建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张杨分别担任正副总司令,17路军为右翼兵团,东北军57军配置于左翼占领渭北,并把原阵地防务交给了红军。为了提前赶到目的地,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命令部队轻装前进,把多余的武器弹药,辎重给养都留给了红军使用。日夜兼程向渭北急进。

12月17日,杨虎城密电17路军42师师长冯钦哉率部渡过渭河抢占潼关,阻止中央军西进,但是冯钦哉一面致电杨虎城假称“事先没有准备”而拖延行动,另外一面却立刻致电中央军洛阳前线指挥樊崧甫告密,使得中央军28师董钊抢先占领了西北咽喉重地潼关,使得陕北门户洞开。同时关麟征的25师从宁夏向固原,平凉地区推进,胡宗南的第一师由甘肃天水推进,占领潼关的董钊20师,宋希濂的36师以及桂永清的教导总队和其他部队从正面向西安发动进攻。

57军111师痛击桂永清教导总队

12月19日常恩多率领111师提前赶到渭南,与号称“讨逆军”最精锐的桂永清教导总队相遇,拂晓前激励的战斗就打响了,渭河北岸十余里的战场上枪声炮声此起彼伏,常恩多亲临一线督战,发动了兵谏要求抗日的东北军将士群情激昂,高喊为在内战中屈死的弟兄讨还血债,为抗战中牺牲的将士讨个公道。各种轻重武器一齐猛烈开火,骄纵的教导总队被打的横尸遍野,溃不成军逃回了渭河南岸。

57军111师增援西北军兄弟部队

常恩多随即电告西安渭南告捷,总部接着调111师增援西北军警备二旅,12月21日急转增援,当天下午正碰上数倍于己的中央军发动的进攻,英勇善战的111师奋勇迎击,前后击退了数次冲锋,中央军始终无法前进半步,不得不按兵待援。接着整个渭南到潼关的战场上出现了偃旗息鼓的对峙局面。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东北军东调整编,失去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因扣押了陈诚,钻了牛棚的陈诚嫉恨颇深,桂永清也得意洋洋,57军112师师长霍守义对这位手下败将直言怒怼:不服?不服咱再打一次,你照样还过不了渭南!

该剧作者虚构东北军拒不增援西北军的桥段可以说是扯了一个天大的蛋。编剧或许并不知道57军111师的来历,他是东北军中数一数二的善战之师,或许更不知道这个111师是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114师的前身,无视历史的抹黑,真是黑到了马蹄子上!

抗战时期普通国军和日军士兵的基本装备有些什么

国民政府武器装备概况:

国军一般以师为单位,以精锐的中央军为例,一个师10923人,步骑手枪3831枝,掷弹筒243具,轻机枪274挺,重机枪54挺,野山炮12门(9门)。这种装备只有20几个德械师才达到。其他的连2/3都达不到。

抗战时期中国能生产的主要武器有:1、7.9mm毛瑟步枪:我军部分使用是由德国、捷克进口的7.9毛瑟98式步枪,更多是仿造的各型7.9步枪,又叫中正式。该枪射程2000米,性能优于三八大盖。

2、7.9mm捷克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大量仿制生产该机枪,性能优于“歪把子”。

3、 7.99mm马克沁重机枪: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由德国获得1909式马克沁重机枪图纸,进行仿造。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性能优于日军九二式。

4、火炮:主要装备60、82、120迫击炮和37战防炮、75步榴炮、100榴弹炮,其余绝大部分精良装备都是美援装备。

手枪:7.9mm毛瑟步枪(驳壳枪)毛瑟枪是各部队军官的首选枪种。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军官也选配这种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步枪::中正式步枪(在抗战初期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步枪)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人,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

美援武器:大杀器马克沁重机枪

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军不足8万人,为何安禄山能有15万大军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拥兵近15万,而当时的中央军不足8万,这是唐玄宗设立方镇和十大节度使留下的弊端,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弊端实际上是由唐朝的兵制变化引起的。

唐初沿袭的是前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就是“内重外轻”,而且兵权都在皇帝手中。唐帝国在各地设置了600到800个之间不等的折冲府,每个折冲府的府兵有800、1000、1200人不等,也就是说全国的兵力大概在60万到80万不等,而关内的折冲府就有261个,占军近30万。这个比列保证了京师的绝对安全。

这些府兵由南衙十二卫和东宫六率遥领。府兵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轮流到京城宿卫,即保卫京师;另一个就是出征,由皇帝选派统帅领军出征。平时就是种地生产,农闲时节组织训练。无论是十二卫大将军还是军事统帅,和府兵的黏性都不大,所以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

府兵制实行的最彻底的是高祖和太宗两朝,这一时期战事频繁,府兵能够及时得到补充,不断有新的进来,而年老的也退休,待遇也比较优厚。但之后,尤其是武则天一朝开始,对外战事减少很多,府兵最大的作用不过是宿卫京师,战斗力也下降,逐渐不怎么受重视。而且府兵制是基于均田制设立的一种兵制,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也就开始慢慢凋零,很多府兵开始逃亡,全国真正有战斗力的府兵已经很难和贞观时期对比。

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代替,募兵制的特点正好和府兵制相悖:“内轻外重”,也就是说中央军的比例远远不及地方军。到了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建议实行募兵制,募集士兵来补充府兵的缺失,以护卫京师,在一开始成为长从宿卫,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彍骑。当时的彍骑有十二万,算是中央军的兵力。

而唐玄宗不久就设立了十大方镇,由节度使坐镇,统兵495000人,目的是震慑四夷。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那就是节度使拥兵自重,节度使最开始的权力还不是很大,只是拥有兵权,但到了后来,逐渐就成了地方老大,所有的事情都说了算,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世袭的制度,皇帝能干涉的事情很少,与大唐隐隐有了对抗的意思。

而且为了便于联系和管理,常常一人担任好几个节度使,比如唐玄宗的养子王忠嗣曾任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兵达到了267700人,可以说是统兵最多的节度使。再就是后来的安禄山,成为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达到了183900人。

节度使逐渐拥兵自重,而中央军的兵力却是逐渐减少的,开始的12万彍骑也慢慢的变少,到了天宝年间。“是岁天下健儿、团结、彍骑等,总五十七万四千七百三十三。”

也就是说除去边镇的495000兵力,彍骑还有不足八万人。这就是当时中央军的兵力。

755年冬天,安禄山起兵,当时能统摄的兵力达到了十五万,河东地区并没有完全依附安禄山。不过再加上他自己所拥有的夷狄兵力,也已经是号称20万。

虽然20万这个数字有水分,但是对付中央军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最开始安禄山起兵,唐玄宗是不相信的,一周后才真正相信他反了,于是调兵遣将,只是边镇的兵力并不能及时赶到。

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在长安和洛阳一带招募士兵,他们没有经过训练,战斗力不强,根本没法和安禄山的劲兵相抗衡,洛阳很快沦陷。

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后,唐玄宗启用病废的哥舒翰守潼关,当时已经调集了部分边镇兵,组成了20万大军,不过成分比较复杂:河西军、陇右军、朔方军、蕃兵、高仙芝旧部等等,他们缺乏统一作战的能力,但唐玄宗不愿意听从哥舒翰坚壁不出的策略,逼着他出兵,最终这20万大军只剩下了8000人, 哥舒翰也被部下绑着投靠了安禄山,可以说唐军损失惨重。

之后就发生了唐玄宗入蜀逃难以及马嵬兵变之事。

《大决战》中傅作义的服装为什么跟其他人不一样

老蒋第一个表示严重不满:作为陆军二级上将和堂堂“华北剿总”总司令,你傅作义见“总统”就穿一身粗布士兵服?太不尊重军队统帅了,所以电视剧《大决战》这一细节虽然是故意为之的特别呈现,而其实又是有违历史的明显错误,多翻翻历史旧照,就知道傅宜生面蒋时,穿着与卫立煌、刘峙等人无二,必然是肩扛三颗星的蒋军“四六式”绿呢将校服。

傅作义的部队是杂牌军中的另类,单独被称为国军中的“绥远系”,因为从1930年起傅部就奉命驻防绥远省,这事说起来挺复杂,需要说明这个省份和这支部队的双重来历。先说绥远省,它在清朝时期曾属山西管辖,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风土人情,均与山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国初年袁世凯下令单独设省,置省府于归绥(呼和浩特),是为民国时期的“塞外四省”之一,包括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南部一带。

1926年,阎锡山的晋军在与冯玉祥国民军的军阀混战中胜出,将国民军的部队逐出绥远,晋军大将商震就任绥远“都统”,标志着阎锡山的势力正式入主绥远,所以他的部队从此称为了“晋绥军”,也就是主要控制着山西和绥远两省。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联军败给老蒋,阎锡山下野跑路,晋绥军残部由张学良收编整顿,这个张少帅对晋绥军采取了“基本维持原状”的态度,只是改了番号。

然后说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因涿州之战而一举成名的傅作义,中原大战期间已任晋绥军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10军军长),兵败接受改编和整编时,张学良将该集团军缩编为“东北边防军第7军”(第10军缩编为第10师),以傅作义为该军上将军长。鉴于绥远警备和治安力量空虚,而东北军也无力遂行有效控制之,1930年底,张学良命令傅作义第7军开赴绥远驻扎,山西人傅作义就此正式入主绥远省。

这个第7军次年再统一授国民革命军的番号“第35军”,也就是傅作义的基本队伍,之前撰文介绍过,老蒋在北伐期间就比较欣赏傅作义,因此对他非但没有打压,还特别加以笼络,1931年底明令傅作义为绥远省代理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我们知道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曾经有著名的“绥远抗战”和百灵庙大捷,那就是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率兵奋起反击,打败了日本人支持的伪蒙军队。

阎锡山东山再起重掌山西后,傅作义作为旧部当然还属于晋绥军的作战序列,不过由于第35军长期单独驻于绥远,实际上已逐渐自成系统。到1937年日军进犯山西时,傅作义升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35军军长,率部回师山西,参加了忻口会战和太原保卫战,而太原沦陷以后,阎锡山带着他的第二战区长官部逃到了晋南,傅作义率部突围以后却仍然返回了绥远。

重回绥远后,傅作义的正式职务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北路军总司令”,所谓北路军其实就是第35军加一些绥远地方游击部队,既然属于晋绥军的一部分,看过《亮剑》的都应该知道,阎老西部队的军装都是灰蓝色,而非中央军嫡系部队的土黄色。绥远在当年也是苦寒之地,傅作义并不富庶,所以第35军以及后来扩充的军队,能够保证人人一身灰蓝色粗布军装,已经很不容易了。

傅作义没有像晋绥军其他高级将领那样身穿“深蓝色细布军装”,就始于这一时期,此间第35军与八路军晋绥军区(第120师系统)成为防区最近的友军,所以傅部深受八路军的影响,也开始提倡“官兵一致”等等,军纪也还可以。因此傅作义在抗战期间,除非面见上级长官或者参加战区的军事会议,在自己的防区和部队里面,始终身着士兵的粗布军装,军装也不挂军衔。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战场上不那么引起敌人注意,第35军的抗日环境其实挺残酷的,短兵相接的情况时有发生,最惨时被日军打得仅剩下几千人,所以傅作义这么穿也是一举两得。应该说,傅作义算是杂牌军中的另类,比较会带兵、不那么腐败,从坚持穿士兵军服这一点,就能看出为什么傅部的战斗力较强,肯定超过了晋绥军其他部队,甚至要超过一般的中央军部队。

阎锡山对傅作义逐渐离心的这些做法,以及第35军跟八路军的交往甚密大为不满,多次向老蒋告状,称傅作义所部已经被“赤化”,部队几乎成为了“七路半”,也就是直追八路军的意思。怎奈老蒋比较信任小傅,并且趁机还想削弱阎老西的实力,因此顺水推舟,1938年底干脆任命傅作义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主官朱绍良)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等于基本脱离了阎锡山系统而自行发展,阎老西这下子是真的有苦说不出。

到抗战胜利前后,老蒋专门为傅作义新组第十二战区,在级别上跟阎锡山持平了,所以“晋绥军”就此名不符实也,只能分别称为晋军和绥远系部队了,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傅作义其实是一个小派系军阀部队的头头了,手下部队以第35军为基干,也逐渐扩充到三个军的规模,跟老东家阎锡山平起平坐。再后来担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华北剿总”总司令等职务,被老蒋赋予了华北军政全权(不包括山西,太尴尬)。

傅作义入主北平以后,仍然保持了之前的传统,在自己的地盘和部队里面,经常身穿一身士兵军服,不过这一时期绥远系军队接受过相当数量的美援,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第35军就升格为拥有400多辆美式卡车的摩托化部队。包括服装鞋袜情况也有所改善,所以你注意,傅作义在电影、电视剧里面身穿的士兵军服,已经不是晋绥军原来的灰蓝色,而是蒋军的“四六式”士兵制服,严格来说是“灰绿色”,跟东北、华东的中央军士兵完全相同。

但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也是因环境而变化的,无论是傅作义到南京参加会议和晋见老蒋,还是老蒋莅临北平之时,傅作义肯定也是身着绿呢将官服,以示正规和尊重。这一点电影版《大决战》考究的就比较详细,当傅作义从南京乘飞机归来时,缀三星的上将军服也很笔挺,而老蒋到北平督战时,与傅作义、杜聿明等人的合照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傅作义跟杜聿明的着装完全相同,耍性格也得注意大小王和场合不是。

(电影大决战剧照)

然后当老蒋不在时,傅作义无论是参加“剿总”的升旗仪式还是军事会议,都还是灰绿色的大头兵军装,因为这里他是老大,他怎么穿也没人敢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嘛。但是在电视剧《大决战》中,这个细节被忽略掉了,傅作义跟“上官”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吃羊肉火锅、跟老蒋面对面谈话,通通是那一身士兵服,显然就不对了,这也是国内战争影视的通病,只关注了某一知识点,而忽视了具体的历史环境,一成不变的结果,就是反而显得不专业。

剧版《大决战》饰傅作义的演员名字是陈逸恒,老演员了,之前在《北平战与和》里面也扮演过傅作义,而电影版《大决战》出演傅作义的是李定保老师,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面的邬先生。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把清朝的中央军打没了,清政府为何没瓦解

实际上无论是太平天国战争,还是鸦片战争,剿捻战争,都从来没有把清朝中央军打没有。清朝中央军在19世纪70年代,还有很大的实力。

根据清朝户部发饷银的数据,咸丰以后,清朝在全国有100万军队,其中54万是勇营。每年全国军队的军费军饷是一年6000万两白银。

从1862年开始,清朝就对各地八旗军选拔精壮者,开始进行洋枪训练。比如,东北,盛京将军报告,盛京操练洋枪的八旗军为5100人,吉林将军报告吉林有7300人,黑龙江将军报告黑龙江有5000人,同时要求购买15000支后装洋枪和15000支前装洋枪。抗战1个师也才2000-3000支步枪。

1860年开始,清朝开始训练绿营洋枪部队,也就是练军。但是要裁军加饷,比如福建62000绿营,只有一半人可以选为练军,进行洋枪训练。

直隶绿营改编的练军,已经全面洋枪化,光是1887年,直隶练军就采购了数千杆林明敦步枪,数千支马提尼步枪,还有数千支俄罗斯制造的步枪,以及50多门克虏伯大炮。就是偏远的贵州绿营,到1879年,都已经是近代化武器了。

山西绿营改编的练军,也采购前膛步枪3500杆,马枪1400杆,双管手枪200把。后来又购买后膛步枪,包括毛瑟步枪,还有哈奇开斯步枪2104杆,云德士马枪646杆,来福枪400杆,格林快炮12门。清朝这些部队真正消散,还是清朝自己大裁军,把勇营练军八旗大部分都裁军。编练新军,最后新军起义,清朝覆没。

如果单凭中央军平定安史之乱,能否再创盛世

答案是不会。安乱之乱之所以会爆发,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唐朝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严重的不均衡,最终才导致的,也就是说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发动叛乱,就是因为中央战斗力已经严重削弱了,才给了他选择的胆量。而面对来势凶凶的叛军,唐朝只有也只有依靠节度使的军队才能去与之对抗,中央军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所以才会形成后来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那么唐朝中央政府怎么由强到弱的,又是如何采用应对之策的,我们分步进行讨论。

唐朝藩镇

安禄山

1.唐朝初期的府兵到中期募兵制的转变过程。

说起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就不得不提府兵制了。府兵制是由西魏的权臣宇文泰创建的,经过西魏、北周、隋朝三代的演变,传到唐朝。府兵的大致模样是,政府在统治范围内设计军府,军府管辖足够数量的军户,每个军户免除赋税,只负责当兵,称为府兵。府兵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训练,有了战事就出征。府兵自带武器和战马,能够分享战利品。木兰诗里面说的:“东市买骏马,本市买鞍肩,南市买佩头,北市买长鞭。”说的就是府兵制下军人的生活和出征写照。

军府

这种制度是在西魏疆域较小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可以说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事实也证明了府兵制的优越性,北周时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隋朝时灭掉了南陈统一了天下,就是府兵制的条件下完成的。

到了唐朝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不断地在扩展疆域,版图一直在扩张,需要的军队越来越多,士兵在外征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在府兵制下,士兵不是专职军人,他们一面要征战,一面还要在家种地。在疆域和战事较少的时候,府兵制是可以适合战事。但是唐朝疆域后来深入了大漠几千里,当地没有可耕之地,所以无法建立军府。内地的府兵在外长期征战,回到家后田地荒芜,妻离子散,所以这就导致越来越无法适合唐朝战事的需要。

唐军

在这种情况下,募兵制就产生了。意思就是国家花钱招募愿意当兵的人去当兵,这些士兵不用再种地,专门靠国家供养。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战斗力,但是坏处也比较明显,就是国家的军费开支大大增加。

府兵制和募兵制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区别,那就是中央集权程度的不同。府兵制下,军府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长安到洛阳一线周围,精兵强将在国家的核心统治区,一旦有了战事再临时派将领集结士兵去奔赴战场上,战争结束以后,将回朝,兵归府,兵将之间没有长期相处,不会造成对中央的离心。可是在募兵制下就不一样了,唐朝疆域空前辽阔,边境一直在战事,将领和军队就得一直在边境驻扎,造成了兵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到了后来,唐玄宗为了方便管理,特别在边镜划出了地域安置军队,就是藩镇,藩镇首领称节度使,完全掌管了地方的军权、财权、司法等权力,和中央的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安禄山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十万八精锐之师。

唐玄宗和杨贵妃

安史之乱还有一个导火索,就是杨国忠派7万中央军去征讨大理,就是现在云南,结果唐军全军覆没。这更加让安禄山看出唐中央政府空虚的家底。所以在第二年就发动了乱。

2.唐朝中央政府为什么只能靠藩镇去平定安史之乱。

到安史之乱时,唐朝的军队总共有49万,中央军只有5万多,而且是老弱病残,无法和叛军抗衡。安禄山掌握18万,剩下的军队主要在各藩镇节度使手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中央政府别无选择,只能依靠藩镇去平叛了。

郭子仪

首先响应中央的是朔方军,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所在的军队。河北的官员大多是安禄山提拔任命的,所以在叛军面前纷纷倒戈投降,毫无抵抗能力,叛军很轻松地攻下了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叫大燕皇帝。在叛军西进长安的时候,到达潼关时,其实唐朝政府有个非常好的机会。名将哥舒翰将叛军挡在了潼关。河北的民众在颜真卿带领下起义,在河北形成燎原的局面,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山西进军,威胁叛军的后方。正当军官就要扑灭叛乱的时候,唐玄宗犯浑了,让哥舒翰主动出击攻打叛军,结果大败,叛军攻破了潼头直逼首都长安。唐玄宗于是赶快逃往蜀地,各地军官也纷纷回撤保皇帝,大好的形势一去不复返了。

李光弼

在唐玄宗逃到西川后,他的儿子太子李亨留了下来。在甘肃的天水,和郭子仪相遇,太子非常高兴,说遇到你我终于安心了,于是太子称帝,就是唐肃宗。唐肃宗征用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其他各藩镇的节度使也一齐用力去平叛。

可是,在平叛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那就是皇帝在征用藩镇节度使平定叛乱的时候,也要防着节度使,不能让他们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比方说郭子仪和李光弼。往往是叛军势头强的时候,唐肃宗忙着重用他们去平叛,而他们在节节胜利时,唐肃宗又要争着召他们回来。有一次甚至出现了,郭子仪在军中打仗,圣旨召他回京,士兵们拦着不让他走的情形。郭子仪非常感动,但迫于皇命还是离开了。这就给了叛军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于是双方反复拉距。

平定叛乱

安史之乱的平叛也非常有戏剧性,叛军不是完全被唐军打服的,而是朝廷连拉带哄带打征服的。叛军最核心的河北三镇,就是进行拉拢投降的,最后头目史朝义自杀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原来三个叛军将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成了河北三镇新的节度使,等于是进行承认了他们叛乱打下的成果。所以,这三镇后来和中央离心离德也不足为奇了,中央也有过元和中兴,可也是昙花一现。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在安史之爆发开始,唐朝衰落的书面就已成定局,再也不可能恢复盛唐的辉煌了。

《亮剑》里的日军精锐坂田联队,打败中央军2个师,为何败给了李云龙一个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亮剑这种架空历史作品,当然怎么说都可以。

坂田联队下辖5个步兵大队约4000人,是日军的精锐,硬茬子,不好惹。

它在忻口会战中打垮中央军七十二师等2个师。

然而,坂田联队在苍云岭被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击溃,指挥官坂田信哲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被迫击炮击毙,突围成功。

对抗战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自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有很多重大常识的错误,一说原作没有这个情节,是不懂抗战历史的编剧胡乱加上去的。

随便说几个。

第一,敌我力量悬殊。

李云龙的新一团,显然是新编部队。这种团的官兵数量是比较少的,一般也就几百人。

我们就算他满员超编,最多也不过1000人。

那么,日军坂田联队有多少人?上面已经说了,4000人。

双方兵力1:4。

而众所周知,抗战初期和中期,即便装备较好的中央军,防御中一般要保持一倍的数量优势。

如果是进攻或者突围,兵力至少要有3倍优势。

这主要是敌我火力悬殊,只能以兵力优势拉平。

中央军尚且要3倍数量优势才能进攻,且不保证能够打退日军,那么仅有1000人的八路军新1团,怎么可能打垮4000日军?

如果真正存在这种可能,那么八年抗战就不应该是日军反复扫荡八路军,而是应该反过来。

在1945年八路军正规军已经高达60多万人,但华北八路军控制区日军才多少人,区区5个三流师团而已。

如果亮剑说的同,60多万八路军应该可以对付200多万日军,而侵华日军总数不过100多万,华北也就一二十万。

第二,敌我火力悬殊。

电视剧上说了,新一团只有1门60毫米迫击炮,最多再有几挺重机枪和十几挺轻机枪,步枪六七百支。

而日军联队什么武器?

12门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6门37毫米反坦克炮,144具掷弹筒,36挺重机枪,108挺轻机枪,约1300支步枪。

双方重武器火力相差太远,轻武器火力也差距很大。单单轻机枪就差了10倍!

这种作战,八路军不说要进攻,就算防御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敌人火力实力的几十倍。

然而,亮剑编剧竟然认为火力相差几十倍的情况下,能够打垮强敌,萨沙只能呵呵了。

这是当观众都要吃脑白金吗?

第三,抗战中,我军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例非常稀少。

除了驻印军、湘西雪峰会战这种,国军已经开始美械化时代的反攻,曾经歼灭或者或者说几乎歼灭日军整个联队。

在抗战前期和中期,能够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的战例非常少,屈指可数,也就是数倍兵力围攻106师团这种二三流的部队,或者衡阳会战对付榆木脑袋日军几个联队才出现过。

而八路军,萨沙不方便多说。

但平型关战斗,林彪麾下的那些部队可以说是八路军历史上最牛的。

115师投入的5个主力团,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很多都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的老兵虽然是士兵,已经有四五年作战经验。

而就武器来说,当时他们虽缺乏重武器,但轻武器还是不错的,比后来扩编的八路军强好几倍。

然而直接伏击日军的3个团8000人,伏击第5师团的1000人的后勤部队,以辎重兵和文职人员为主,战斗兵不到三分之一。

就是这样,歼灭800多日军,我军伤亡绝对不亚于敌人。

林彪元帅后来总结时候惊呼:从北伐以来,我们还遇到过这么强的敌人。

要知道,这些还不是正规野战部队,很多辎重兵都没有武器。

最精锐的主力伏击1000多日军,尚且如此艰难。

你现在说李云龙1000人轻松打垮日军4000人,岂不是开天大的玩笑。

第四,一炮炸死联队长,日军就乱掉了?

这种是编剧的三国演义看多了,好像两个将领骑马单挑,其中一个被砍死,他的部队就都跑了。

且不谈就1门迫击炮,一炮炸死了坂田信哲大佐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恐怕连今天精确制导炸弹也做不到。

就算这是真的,又怎么样?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曾经有多个一线指挥作战的师团长、旅团长、联队长被打死、炸死。

事实证明,日军的指挥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因为日军是很成熟的部队,从明治维新建军以来经历很多大战,又不是土匪马贼乌合之众。

即便联队长被炸死,无非是让另一个联队长兼职指挥,或者让麾下能力最强的大队长代理联队长就是了,对指挥没有什么影响。

萨沙个人认为,亮剑既然是大制作,对于基本军事常识问题还是要管一管的。搞得这样漏洞百出,岂不是贻笑大方。

看看当年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两支盒子炮的区别,编剧们就不感到惭愧?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不能保证军队将领忠诚度,甚至是中央军的将领

这个问题,小编简单分享一下答案给大家,追根溯源,这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唐后期的募兵制度所产生的。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来征集管理军队。但到了唐玄宗后期,府兵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唐初规定府兵三年一代,但随着唐朝中期之后边患增加,用兵不断,服役期延长,加上腐败日益严重,边将侵吞士兵财物,因此无人愿当府兵。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管理府兵的折冲府已经无兵可交。唐政府不得不停止征发府兵,改行募兵制。唐初曾在局部边地少量募兵,自玄宗时开始盛行,开元年间,京师宿卫、边镇戍兵和地方武力基本上俱为募兵充任。

募兵分为三种,镇守首都的称长从宿卫,后改名彍骑,边防兵称健儿,又称长从兵或长征健儿,地方称团结兵。这些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由专门将领统领,改变了府兵制度时期兵不识将的现象。募兵制下专设将领统兵虽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使士兵只知将帅,不知朝廷,募兵逐渐成为了将领的私人军队。

唐中后期唐玄宗时候,镇守京师的彍骑多招募市井无赖为兵,军中腐败丛生,战斗力低下,地方的团结兵缺少财政支持,装备差,数量少,唯有边镇军力强大(边镇的节度使更掌握了驻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逐渐脱离中央,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这样久而久之,地方势力严重威胁中央政权,所以就是中央军的将领也开始变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