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为何会遭到一些的反感?汉武帝晚年为何重用江充江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_汉武帝_太子_的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江充 汉武帝 太子 的人

本文目录

  • 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为何会遭到一些的反感
  • 汉武帝晚年为何重用江充江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 害死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奸臣江充的结局如何
  • 江充和来俊臣谁更厉害更狠毒
  • 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为何会遭到一些的反感

要说为什么江充会遭到一些人的反感,主要是他在汉武帝晚年宠幸江充,而江充却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巫蛊之祸就是这个人一手制造的,巫蛊之祸牵连甚广,上至皇后、太子、丞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受其迫害,造成几万人丧命。

江充,原名江齐,汉朝赵国邯郸人士,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其妹能歌善舞嫁给赵国太子刘丹,后刘丹与江齐闹翻派人追杀江齐,江齐逃入京城改名为江充。汉武帝接见江充后委以重任,曾任命他出使匈奴。

江充向汉武帝举报赵国太子与姐妹相奸,汉武帝立马把刘丹逮捕入狱。

汉武帝晚期体弱多病,而且还多疑,总认为有人利用巫蛊之术害他。江充趁机对汉武帝说:“皇宫中隐藏着蛊气,如果不马上除去,陛下的病就不会康复”。汉武帝听了立马让江充成立调查组,一时间朝野人心惶惶,不少人受到江充的打击报复而入狱或被迫害致死,江充一时权倾朝野。

江充和太子刘据平日不和,眼看着汉武帝年迈老去,如果汉武帝一旦驾鹤西归,太子登基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江充。恐惧之中的江充想到了陷害太子,他提前让人将木偶偷偷放入太子宫中。江充在太子宫中搜出木偶,说太子用巫术陷害皇帝。太子害怕,发兵杀了江充,起兵造反。汉武帝发兵平息叛乱,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自尽。

太子死后,汉武帝突然清醒过来,诛江充三族,这一历史事件到此画上句号。

汉武帝晚年为何重用江充江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汉武帝晚年之所以重用江充,因为:

1,江充的确有才华,的确是汉武帝很需要的人才。

2,汉武帝需要一把刀,也就是说汉武帝需要一个替他去震慑王公贵族的人,替他去杀人的人。而江充与汉朝赵王父子的恩怨就决定了他只能选择站在王公贵族的对立面,也就是说他只可能服务于汉天子,而不可能与其他王公贵族暗中勾结。

江充是个怎样的人,个人看法是:

1,江充是个极具才华,而且功利心极重的人。

2,由于江充的人生道路遭受过重大的挫折和打击,所以他后来的行为变得很极端,做人也很敏感,行事也很狠辣!

例如他坑害太子刘据,一是因为汉天子与太子的政见有分歧,二是因为太子过于仁厚。

这在江充看来就不是好事,一是皇帝父子相争,他不好下注押宝。二是他保持中立,也可能会两边不讨好,加上他仇家太多,一个意外就会大难临头。三是太子讲仁义,将来如果登基称帝,必定会与王公贵族和睦相处。如此一来,江充就危险了。

于是,江充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制造假相,离间皇帝父子,一举干掉太子,以除后患。

这段历史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教训一,有些人善于琢磨事,有些人善于琢磨人。而汉武帝是个善于琢磨事的人,所以才能建立丰功伟业。但汉武帝不太善于琢磨人,因此他用人多疑,追随他的人结果都不好。因此江充之祸,祸根子在汉武帝身上。

替这种老板打工,最好见好就收。不然心腹做久了,不是被他当成心腹大患,就是被他当成替罪羊。这种老板是最没人情味的。

教训二,很少有人一生都一帆风顺。绝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历经人生的坎坷。但是做人不论遭受多大的苦痛,都不应该泯灭人性,都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江充就是因为遭受了太多的苦痛,因恨而丧失了应有的良知,变得心狠手黑,没有人性。最终将到手的前程毁于一旦,不但让自己不得好死,还祸及家人、祸及子孙。

教训三,人生之中,总会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出现。他们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可能是君子,也可能是小人。可能是亲友,也可能是怨家对头。可能是地位比您高的人,也可能是地位比您低的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些人是能够影响您命运,改变您人生走向的人。

对待这类人,您一定要注意分寸,注意缓和关系,要适当的改善关系。这样您就会少很多麻烦。

汉朝太子刘据,如果能缓和与江充的关系,甚至私下交好江充,许下一些重大承诺。也许江充就不会坑害太子刘据了。等太子登基后,保留或者调整与江充的关系的主动权,还是在太子手中!

由此可见,太子刘据也确实不是什么千古一帝的料!他缺乏洞察力,也缺乏应变能力!

害死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奸臣江充的结局如何

因为杀人太多,渴望长生,晚年的汉武帝身陷尔虞我诈的宫廷,对巫蛊充满了恐惧,经常神经质地怀疑有人在诅咒他,害他不能长寿。

汉武帝有这样的心魔,是有历史原因的,巫蛊在他一生中就是一道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

汉武帝遭遇的第一起“巫蛊事件”对他的冲击就很大,因为导演这起巫蛊事件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昔日“金屋藏娇”的陈皇后。

陈皇后因为无子失宠,嫉妒、怨恨卫子夫等得宠的嫔妃,又找不到重新得宠的良方,于是就找来巫师楚服,用桐木刻成木人,写上要诅咒之人的姓名,天天在那里诅咒。

此事败露后,楚服被杀,陈皇后阿娇被废。

对于这一起巫蛊事件,汉武帝虽然内心极为忌惮,但那时的武帝年少气盛、雄才大略,此事并没有引发他精神世界的崩溃。

但进入多病的晚年,再遭遇巫蛊事件,汉武帝在精神上就基本扛不住了,甚至可以说,他在精神上几近崩溃了。

太始元年(前103年)正月,战功卓著的公孙敖“坐妻为巫蛊”,被腰斩,灭族。

征和元年(前92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担任太仆的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事情败露被捕。

公孙贺爱子心切,因那时武帝正在追捕京师大侠朱安世,老丞相向武帝提出,以抓到朱安世为条件赎他儿子的死罪。

汉武帝答应了。

由此可见,在很多方面,汉武帝是可以通融商量的。

后来,朱安世果然被公孙贺抓到了,然而让老丞相没想到的是,抓到朱安世竟然拉打开他家族悲剧的大幕。

朱安世得知公孙贺抓他是为了替儿子赎罪,仰天大笑说:“丞相,你和你的家族就要大祸临头了!”

说完,朱安世便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敬声与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让人用巫术诅咒皇上,还在皇上去甘泉宫必经的路上埋了带有诅咒恶语的木偶人。

汉武帝大怒,下令彻查。

征和二年(前91年)春天,公孙贺和他的儿子均死在狱中,其家族被满门抄斩。

四月,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大将军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都因巫蛊事件被牵连处死。

由此可见,巫蛊是汉武帝的绝对软肋,无论谁,一旦牵扯到这东西,必死无疑。

汉武帝身边心怀叵测的奸佞小人江充看准这一点后,决定用巫蛊之事陷害太子刘据。

江充要害太子,皆因他在汉武帝面前邀宠时,曾因小事得罪过太子刘据和卫氏家族的人,他担心汉武帝百年后,刘据不会放过他。

江充到汉武帝跟前说,陛下的病根,都是因为有人暗埋小木人诅咒。要想病愈,只有挖尽小木人,杀光诅咒者 。

精神上始终疑神疑鬼的老皇帝信了江充的话,血雨腥风随之而起。

江充陷害太子刘据,有一个过程,他先是在长安城内大肆扑杀所谓搞巫蛊的诅咒者,杀了上万人造出风声鹤唳的气氛后,他又唆使胡巫进宫上奏:宫中有巫蛊气,如果不除灭,陛下的病终究难以痊愈。

老皇帝又信了,于是命令江充入宫搜查,并且派宦官苏文与宠臣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做江充的助手。

江充先从失宠的嫔妃处挖起,渐渐地延伸到了皇后、太子的宫殿。

江充声称:在太子宫中挖出的桐木人特别多,并且附有写着谋逆的帛书。

江充要“告发”太子刘据的时候,汉武帝正在甘泉宫避暑,太子刘据很害怕,只好找师傅石德商量对策。

石德的意见是:去年丞相和两个公主都是因巫蛊一事被杀的,如今这些木人,谁也无法证明是有人栽赃,还是宫中原有的。只有先假托皇上的命令,捉住江充等人严加审讯,揭穿他们的奸谋。再者说,皇上在甘泉宫,存亡未卜,奸臣如此凶恶狡猾,秦公子扶苏的教训,不能不吸取。

太子刘据很直率,他说:我做儿子的怎能独断专行去杀皇上的臣子。我还是拼命上甘泉宫去找皇上分辨,希望能够无罪。

但因为江充逼迫甚急,太子刘据根本无法脱身。

被逼无奈,太子刘据最终下定决心,斩杀江充。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太子派人扮成武帝使者,前去捉拿江充一干人。安道侯韩说起了疑心,他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太子派来的兵士斩杀。

经过一轮扑杀,江充被活捉,但御史章赣和黄门苏文趁乱逃走,这一点对太子而言,很致命。

兵士将江充带到太子面前,太子刘据愤怒痛骂:赵贼,你以前离间赵国的父子还不够吗?现在竟敢离间我们父子?

骂完,太子亲自监斩,杀了江充,并将胡巫烧死在了上林苑中。

杀了江充后,太子派人拿着节杖到未央宫,向卫皇后说明情况,卫皇后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儿子,调用宫中车马,打开武库,调动长乐宫卫士,但卫皇后和刘据做这一切不是为了谋反,而是为了自保。

章赣和苏文逃回甘泉宫后,污蔑太子谋反。

武帝起初不信,说,一定是因为太子害怕,又痛恨江充才出了事,我打发人叫他过来问一问,事情就清楚了。

然而,汉武帝派去的内侍害怕太子杀他,根本没去召唤,而是在外晃了一圈就回来禀告汉武帝说,太子真的反了!

汉武帝大怒,于是命丞相发兵平叛。

太子征召的平民军和丞相的正规军,在长乐宫西门阙下,混战了五天,死了好几万人。

最终太子兵败,带着两个儿子逃亡,之后在追兵的围困下,在落脚小屋中自缢而亡,两个儿子同时遇害。

卫皇后也一样,被汉武帝收缴印绶后,自杀而亡。

在这场惨剧中,唯一令历史欣慰的是,汉武帝后来还是豁然醒悟了过来——江充全族被诛灭,到甘泉宫谎称太子谋反的宦官苏文被烧死,先前因逼杀太子后被封赏的一切人等全部被诛杀。

做完这一切,汉武帝在太子兵败的长安,修了“思子宫”,在太子逃亡自尽的湖县,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

江充和来俊臣谁更厉害更狠毒

来俊臣更狠毒凶残发明种种酷刑害尽忠臣良将害苦天下百姓,多行不义罪难逃,被凌迟处死于闹市;江充更狡猾奸诈利用武帝晚年昏聩迷信轩起了西汉一场腥风血雨,不仅让武帝尽失至亲还让长安上万百姓无辜丧命,成了汉武帝一生永远的污点永远的悲痛,江充更厉害。一个奸诈小人居然害死了大汉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太恐怖。

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巫蛊事件就是一个糊涂案,按照《史记》的记载,存在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大概是由于司马迁写这段历史时,案件调查并未结束,资料不全的缘故。而《资治通鉴》则把事件描述得很顺畅,可惜只是司马光个人的解读,不能当成正史。

事实上,直到汉武帝去世,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太子刘据是被冤枉了还是真的行巫蛊了?江充等人在案件中究竟有多少过错?都是糊涂账,因为案件牵连人员太多,在田千秋等人的建议下,这个案子实际上被存而不结,悬起来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就是一个冤案,那是司马光的结论。

所以,题干的提问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一、江充真的是奸臣吗?

二、汉武帝对江充有几分信任?

三、汉武帝对刘据有几分信任?

江充算不上奸臣,他在案件中的角色要准确看待

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将江充列入《佞幸列传》,而是与蒯通、伍被、息夫躬并为一传,说明在司马迁眼中,江充就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一半红一半黑。

翻看史书,江充的事迹其实不多,主要集中在为汉武帝充当工具,打压豪门权贵,甚至太子刘据的门人擅闯驰道,他也不顾太子求情,向汉武帝做了如实汇报。

因此,史书煞有其事地认为,江充因此得罪了太子,怕被太子清算,于是就想借诬陷搞掉太子,后人把这个当做巫蛊案爆发的理由。

其实这是一种混淆是非的说法,像江充这种执法苛严的人物,在西汉比比皆是,江充跟张汤、暴胜之、宁成等人相比,小巫见大巫。刘据虽然因此吃过亏,但实在太鸡毛蒜皮,江充对皇帝忠心,难道不是刘据登基后正需要的吗?何来结仇之说?

江充在汉武帝身边二十余年,以汉武帝的精明,不可能不洞察江充。之所以启用江充,实在是巫蛊事件接二连三闹得太凶,汉武帝需要一个敢于得罪人的狠角色,来压制住这股歪风。

江充在案件中有扩大化的倾向,这个容易理解,立功心切嘛。不过,他这种人对皇帝的忠心还是主流,所以绝不敢捏造。也就是说,江充擅长于把1说成10,绝不敢把0说成1。

我们再看看巫蛊案的调查组成员:江充、安道候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韩说是领兵的将军,自然是保证办案人员的安全,以及受到抗法事件时的及时处置。章赣是监察官员,起到对案件处理的监察作用。因为巫蛊案涉及内宫,苏文的角色就是协调宫中事宜。

从这个安排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江充想诬陷太子,比登天还难!巫蛊是从宫中挖出来的,埋藏必然很费劲,不大可能造假。现场诬陷就必须做到四方合污,韩说是太子的舅舅卫青一手提拔的将军,没有理由诬陷太子,章赣的立场不清楚,如果他跟太子有过节,史书一定会有交代,可惜没有此类记载。

如此一看,诬陷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江充在太子宫搜出巫蛊,根本还没见到汉武帝就被杀了。也就是说在太子巫蛊事件中,江充如何汇报工作,汉武帝如何采纳,都没有到这一步就被刘据一刀砍没了,何来信任之说?

所以,我个人认为,江充是被冤枉了的人,他绝不是奸臣,顶多存在行为过激,不可能造假,更不存在谋害太子的动机。

汉武帝对江充的信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汉武帝这个人非常个性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死里用,一旦不喜欢就往死里整,本质上他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谁,只是谁能成为他最得力的工具。这一点从他对张汤、卫青、主父偃等众多大臣的使用,以及这些大臣的结局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所以,不存在汉武帝对江充有多么信任之说,只是那个阶段,他需要江充这把刀,替他向行巫蛊的人开刀。

根据史书记载,那段时间巫蛊事件确实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巫蛊事件后的几年,调查组对善后一直迟迟不能有结论,原因就是刘据死后,巫蛊事件依然没有停止,从汉武帝与田千秋的对话已经明确得出这个结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因为汉武帝末期,整个大汉帝国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和滥杀无辜,导致政权频临崩溃,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所以有理由相信,针对汉武帝的巫蛊之术,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数量不少。

汉武帝对调查巫蛊事件是什么态度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晚年的汉武帝极其暴戾和自私,他认为自己只所以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受到巫蛊之术的压胜。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宁可对江充的过度杀戮睁一眼闭一眼,也不会关注有多少人受到了冤枉。

其实这不是基于对江充的信任,而是出于个人的私利。

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态度,基本上还是信任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武帝对刘据一直不满,早就有心废掉太子。这话其实有点过度解读,这个观点的依据无非是两个:一是尧母门事件,二是李夫人受宠。

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如果汉武帝要行废立,只有昌邑王刘髆和钩弋子刘弗陵二人可以选择。

刘髆是李夫人的儿子,人们从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以及对李广利等李家人的擢拔,得出了刘髆将取代刘据的结论。不过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汉武帝不是个感情用事的人,相反很理智,理智到绝情。他考虑储君人选,绝不会感情用事。虽然刘据的仁柔让他不满,但汉武帝不可能不意识到,帝国接下来就需要一位仁柔的君王。刘髆有什么特长呢?史书没有记载,甚至都没有汉武帝对刘髆任何赞赏的地方。

李广利为何得宠,很简单,汉武帝需要第二位卫青的出现,加之汉武帝对自己捏沙成泥的手段太过自信,他自认为他可以把一个骑奴改造成大将军,也可以把李广利培养成一代将星。所以,汉武帝重新李家人,跟刘髆其实没多大关系。

再说刘弗陵。巫蛊之祸的时候,刘弗陵才三岁,汉武帝有可能用一个三岁小孩,顶替当了三十年太子的刘据吗?脑子得进多少水呐?

为何结果真的是刘弗陵呢?刘据死后,汉武帝实在没得选择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由此可见,尽管汉武帝不太喜欢刘据,但是作为接班人,刘据无疑还是第一选择。

我们不能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对两三幼子的特殊心境,所表现出来的超常举动,做过度解读,更不能把它当做易储的前兆。以汉武帝的手段,假如他要易储,绝不会如此优柔寡断。

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的举措是不当的,是事件走向不可收拾的第一责任人。当时的大臣们,以田千秋为首,虽然提出了“子弄父兵”,其实还是承认了刘据造反的事实。多年后,汉宣帝登基,大臣们在议定刘据的尊号时,给他加了个“戾太子”,等于在谴责刘据造反的行为。

笔者个人认为,刘据真的行了巫蛊,江充没有冤枉他。这一点从很多细节就不难得出结论,篇幅有限不细说,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头条图文,有专门论述。

应当说,汉武帝对刘据还是比较信任的,假如他对刘据怀疑,恐怕刘据绝对没机会造反!

巫蛊之祸,为何成了悬案

直到汉武帝死,他也没弄清楚事件的真相,估计他也不敢知道真相,很可能那个真相会让他痛彻心扉。所以,他宁可相信这就是一起冤案,因而他选择了舆论更有利于他的做法——烧死苏文、灭江充三族、镇压巫蛊之祸与太子作对的人,摆出一副自己受了蒙蔽的架势。

到这时候,汉武帝已经彻底明白了一个现实:他自己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他能做的就是把责任推给江充等人,取得舆论对他的支持。

汉武帝的这个选择,正合大臣们的意愿!巫蛊事件已经让全国上下一片惶恐,几十万人死于非命,继续调查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对帝国的安全威胁很大。我相信,大臣们早就得出了巫蛊之祸的结论:刘据不冤!

不过,这个结论不能说,否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同时政权必然风雨飘摇。所以,大臣们采取拖延战术,光调查不结案。从《汉书邴吉传》就可以明确看到这个记载,调查连延数年,查而不决,这就是大臣们大臣的默契,既是对所有人,也是对国家最大的保护。

汉武帝呢,一方面既怀疑刘据,同时又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大臣们又给了他一个似乎更符合他心理需求的结果,那就这样吧,一面取悦于舆论,一面存而不论,自我安慰。

综上所述,巫蛊案疑点太多,江充并不是奸臣,太子也没有被冤,汉武帝对他们不能以简单的信任两个字概括。其实要我说,这个案子只有一个责任人——汉武帝,巫蛊案的结论,只是后世出于维护统治需要,维护皇权的尊严,硬被弄得面目不清。

聪明一世的汉武帝,为何会被江充毁了家务事

再雄才大略的人,首先他也是一个人!

人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

汉武帝末期,经过多年的征伐和争斗,亲情肯定被摆在权力之后,作为一国之君,很清楚:失去权力,就没有了一切!

所以当江充以太子谋反为借口,汉武帝就毫不意外的入瓮。你想夺我权,我给你来个斩草除根!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江充只是被推到台面上的代理人,实际上,江充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幕后玩家,操控了一切!

表面上看,江充由于在京师做官时得罪了太子刘据,害怕汉武帝死后,太子登基再报复他,因此孤注一掷搞垮太子。

因为这事儿实在太不合理!

江充得罪太子是回事呢?

史书上说,江充被汉武帝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官职。

直指绣衣使者,主要负责京师缉捕盗匪,监察王公贵族以及官员们的违规行为,而且有调兵的权力,甚至可以直接诛杀地方官。

江充到任之后,对那些仗着权势,在长安城胡作非为的贵族进行了强力整治,得到汉武帝的赞许。

有一次,他发现太子刘据的车驾行驶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这是违规行为,于是就把太子的车马全给没收充公了,还要上报皇帝。

太子派人来解释并求情,江充依然不为所动,坚持没收,同时上报给了刘彻。

为此,还获得了汉武帝的表扬,但此举得罪了太子。

充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充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汉书》

汉武帝这时候,已经步入晚年,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了!

江充此刻十分担心,他现在之所以还能红极一时,全是汉武帝撑腰,现在汉武帝病入膏肓,万一嘎嘣了,一旦太子刘据登基,再秋后算账,自己岂不是玩儿完了?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趁汉武帝还没死,先下手为强,干掉太子!

后上幸甘泉,疾病,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奏言上疾祟在巫蛊。——《汉书》

但事实的真相是这样吗?

依我看,这种说法不靠谱,因为江充和太子之间那点事儿顶多算是小摩擦,就算太子记恨,顶多贬个官,变着法敲打一下有可能,但绝不至于闹到要杀江充的地步。

不就是没收了太子的车驾,没给他面子嘛,为这么点事,就要冒着失败后全家被杀的风险,搞死太子?

要知道诬陷太子这事儿风险极大,汉武帝已是暮年,太子接班基本已经是定局,而且时间已进入倒计时。

不干这事还好,将来太子顶多记仇敲打一下,一旦迈出巫蛊案诬陷太子这一步,万一不成功,将来必定全家遭殃,这风险是很高的。

犯得着这么干吗?逻辑上和情理上都说不通!

而在翻阅史书时,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表明江充的幕后,还有一双推手。

幕后黑手是谁呢?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干倒刘据,是为了太子之位,只要刘据下台,就会有新的太子填补那个位置。

一旦刘据被拉下太子之位,最大的受益人是昌邑王刘髆!

而刘髆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小老婆李夫人,她有个哥哥叫李广利。

这李广利的女儿是丞相刘屈氂的儿媳,这俩人在刘据死后,联名向汉武帝请求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所以,幕后的黑手就是李广利和刘屈氂!

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汉书》

李广利是有兵权的将军、刘屈氂是丞相、李夫人是皇妃、昌邑王刘髆是皇子,这帮人是一个利益集团,江充只是他们这个集团中的一个推到前台的代理人。

因此,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将军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联手布了一个局,目标是搞垮太子,扶刘髆上位。

刘彻晚年不喜欢太子刘据,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大好,这是李广利搞垮太子的时机,但还不是绝佳时机。

真正的机会是刘彻逐渐变得疑神疑鬼,痴迷于求神问卜、长生不老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时。

因为当一个人痴迷于求神问卜时,他对于鬼神之说是十分相信的。

一个对鬼神之说十分相信的人,你跟他说有人搞巫蛊害他,这无疑会触到他的敏感神经。

因此,巫蛊案就是李广利集团的最佳时机,趁汉武帝迷信鬼神之时,将太子刘据拖进巫蛊案,给其致命一击,就可以帮刘髆拿到太子之位了。

一年后,匈奴入侵,刘彻派李广利带兵出击匈奴,就在李广利出发后不久,就有人告发李广利和刘屈氂密谋佣立刘髆为太子,并搞巫蛊咒汉武帝早点死。

又是巫蛊,这次还跟太子之位联系上了,很明显,这是大臣联合外戚夺嫡,事态很严重!

刘彻本来已经知道太子时冤枉的,十分后悔,此时这俩人又想佣立刘髆为太子,前后一联系,他已经猜到巫蛊案背后的黑手——李广利和刘屈氂。

因此,对这俩人采取了铁腕镇压手段,刘屈氂满门抄斩,李广利全家被关进大牢。

在前线的李广利听到消息后,十分恐惧!

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和自己的前途,他决定赌一把,打一场大胜仗来换取刘彻对他以及家人的赦免。

随后挥师北进,跟匈奴大战一场,匈奴伤亡惨重,当场撤兵。

会贰师妻子坐巫蛊收,闻之忧惧。其掾胡亚夫亦避罪从军,说贰师曰:「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贰师由是狐疑,欲深入要功,遂北至郅居水上。——《汉书》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广利被卷入巫蛊案的消息在军中传开,搞得人心惶惶。

军中长史觉得李广利想用全军安危来立功赎罪,风险极大,万一失败,大家都没得玩了。

于是密谋把他扣押起来,然后撤兵回长安,结果被李广利察觉,先下手砍死了长史,然后率兵后撤。

汉军长途作战,不是前进就是后撤,已是疲惫之师,匈奴抓住机会突袭了撤退的汉军,李广利带出的部队死伤惨重。

随后又遭遇匈奴重兵突袭,全军覆没,李广利选择了投降。

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谋曰:「将军怀异心,欲危众求功,恐必败。」谋共执贰师。贰师闻之,斩长史,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将五万骑遮击贰师,相杀伤甚众。夜堑汉军前,深数尺,从后急击之,军大乱败,贰师降。——《汉书》

李广利的到来,受到匈奴单于重用,由此威胁到了更早投降的卫律的地位。

不久之后,卫律以类似于巫蛊之类的鬼神之说的手段,搞死了李广利。

至此,刘据卷入的巫蛊案落下全部帷幕!

所以,我的结论是:

江充本人没有充分必要的理由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干掉太子,真相是,江充属于李广利一党,他之所以敢冒险陷害太子,是因为背后有丞相刘屈氂、将军李广利、皇妃李夫人撑腰,而这个案子幕后是由李广利和刘屈氂在操纵。

虽然世上没有报应之说,但巫蛊案的结局还真有那么点味道。

刘屈氂以巫蛊案害死刘据,后来自己也死于巫蛊案,李广利也参与谋划用巫蛊案害死刘据,最终也被人用鬼神之说搞死。

真是应了那句话,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