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 刘备三顾茅庐是否真实存在
-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如何评价如何剖析三顾茅庐
- 三顾茅庐什么意思
- 三顾茅庐诸葛亮才下山,只是考验刘备诚意还是真的不愿出山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样的
- 为什么刘备要三顾茅庐才能请出诸葛亮
-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你认为三顾的深意是什么
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三顾茅庐”是我国历史上口口相传明君贤臣间良性互动的经典故事,史书、小说、戏曲、诗词中都能觅到踪迹,可以说已经深深植耕于中华文明深处。
但这样一个故事真实性如何,在历史上却还有一翻争论。
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主流记载
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用了足足两个章回的篇幅(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回),将刘备如何礼贤下士、,三次到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全过程,进行了非常精彩生动的叙述,使得“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演义,不是正史,有关“三顾茅庐”的正史出处主要有:
1、诸葛亮的《出师表》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出师表》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2、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陈寿编的《诸葛亮集》序表
《进诸葛亮集表》记载:“时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中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其中《出师表》是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讨伐时,呈给后主刘禅的的奏章,收录于《三国志》和《诸葛亮集》中,这正是“三顾茅庐“最原始的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引用了上述观点。
二、历史上“三顾茅庐“另一个版本
然而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里引用了《魏略》和《九州春秋》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却是另一个版本: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裴松之在注里将以上记述,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有关记述进放在一起行对比。
如果按《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应该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这和我们通常的认知差别就有点大了,估计多少会让我们这些崇拜诸葛亮的三国迷们有些坐不住了。
不是说好了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的吧?
三、”三顾茅庐“真实经过有关考证
《出师表》没证据说是伪作,《三国志》是正史,《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是正史,正史和正史打架,这就让我们后人不知道该去帮谁了。
但如果综合有关记载,仔细分析,合理推断应该是有些线索可考的。
首先,《三国演义》的记述原于《三国志》,只不过对整个”三顾茅庐“的过程写得太艺术化,太过夸张,这也是作者为了突显诸葛亮的才学过人,智慧超凡,刘备的宽厚仁德,求贤若渴,塑造一对明君贤相的佳话。所以我们只作文学作品欣赏便可。
其次,在《出师表》里明白地写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诸葛亮不会也不敢这么写。因为在古代君臣之间等级森严,作为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应该是件非常严肃慎重的事,特别是诸葛亮这个一个注意自己声名的人,
所以既然诸葛亮这么写了,而且作为生活在那个年代,以严谨修史著称的陈寿,也在《三国志》和《诸葛亮集》里进行了同样的描写,“三顾茅庐“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真实事件。
那么,既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也归于正史系列,那又怎么年看待呢?
《史通·古今正史》谓“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魏略》是曹魏郎中鱼豢私自撰写的,晋代魏后,鱼豢就没有出仕了,可见鱼豢是忠于曹魏而耻为晋臣的。
这政治立场在他编的《魏略》里也非常明显,比如《三国志》记载的“操自领冀州牧”、“曹操自为丞”、“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而在《魏略》里则变成了“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所以《魏略》的政治是偏向曹魏的,刘备的蜀汉与曹魏是敌对关系,抑刘扬曹加所难免,
另外《魏略》提到孔明是“北行见备”,按照实际上樊城与隆中的地理方位。应该是“东行”才对,故事记述刘备亲口承认自己和刘表都不如曹操,也是在变相抬曹操,贬刘备。
基于《魏略》的政治立场,“诸葛亮自荐说”只能听一半信一半。
所以裴松之得亮点了他的观点:
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意思是说,按《三国志》的记载,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个已经很明确了,把《魏略》这个记载也列出来,仅供参考,并非是要否定“三顾茅庐”说。
最后掌心亮明自己的观点:诸葛亮先是被刘备手下请到府上座谈,诸葛亮借机主动与刘备搭话,小露一手,才引起刘备的注意,后刘备经过考察摸底,知道诸葛亮是大才,才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顾茅庐“,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刘备三顾茅庐是否真实存在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出处真的是妇孺皆知啊!其实我个人偏向于是真的,但无意中看过一篇文章,说刘备并未三顾茅庐,今天就借花献佛,大家不妨看看,我觉得说的挺有道理的。
觉得是真的一方认为诸葛亮自己所写的《出师表》中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之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就证据确凿了,还有就是陈寿《三国志》中写到《隆中对》,对刘备三次往访以及诸葛亮讨论天下形势的内容更为详细。再加上刘备当时急需人才,所以很多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并不怀疑。
现在学术界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三顾茅庐的记载让人难以置信。
其一: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请他出山,当然整合其意,诸葛亮怎么还会摆架子?然而刘备当时都已经算有声望的政治家了,刘备又怎么能低声下气的苦苦请求?还有说虽然前一种说法中以《隆中对》作为证据但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 胁着刘备,《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 的现实问题,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时,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不会安排 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很有可 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 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其二: 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中,也 提到了刘、诸葛二人第一次相见的 情景。《魏略》中说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马 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 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根本不重视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 的对策,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 秋》的记载也大同小异。
最后有人则调和了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 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 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才逐 渐有了很深的感情。并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见,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 亮后来非常感激,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其实无论真假,三顾茅庐表达的是一种礼贤下士、渴望人才的做法,一直流传至今。看到也是一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下,举手之劳谢谢!
三国时期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乱世出英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呂布,寄人篱下。刘、关、张虽然胸怀大志,只是草莾武夫,势单力薄,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的曹操追杀得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求贤若渴,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礼贤下士,遍搜天下英才以壮大自己。千軍易得,一将难求。初拜徐庶为军师就遭曹操拆台,徐庶感动刘备的仁义,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并推荐了诸葛、庞统可辅佐。二者只要得其一就可得天下。
历史证实徐庶惠眼识英才。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欲求贤而不以其道,尤欲其人而闭之门也。诸葛亮虽然得其主,但不得其时!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如何评价如何剖析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成就了一段佳话。罗贯中不愧为大家,信手演义,把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求贤若渴,从湖北荆州跑到河南南阳的穷乡僻壤卧龙岗上,三顾茅庐求诸葛。
这孔明先生虽然躬耕于南阳,却心怀天下。躬耕之余研读兵书智谋,满腹经纶无可用之地。好不容易等到了刘备来访,再不端端架子,他刘备能知王二哥贵姓?
好在刘备正处于劣势,处于招兵买马的非常时期。一次请不动,遗憾。两次请不走,折返。到了第三次干脆来个促膝长谈,茅庐之内,烟香缭绕,薄酒甘醇。刘备诚惶诚恐听着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边听边称是。对于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感到满意,即答应愿献犬马之劳。
三顾茅庐,对当前各地政府和单位的高端人才招聘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双方约定必须讲诚信,不能把答应对方的条件日后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应该向刘备与诸葛亮看齐,刘备待诸葛亮不薄。诸葛亮信守承诺,一生协助刘备经营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19/09/13)
三顾茅庐什么意思
三顾茅庐的意思是三次拜访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三顾茅庐诸葛亮才下山,只是考验刘备诚意还是真的不愿出山
三顾茅庐再出去关羽和张飞都不服气,等着看他笑话,一顾就出去更让人看不起了,谁还听你的啊!这就和现在的策划大师王志刚坚持每个案子都要先付500万一样,就是要让那些土豪和武夫知道知识是有价值的,不然就根本挣不到钱,还被人看不起,总觉得会写些字的人没有什么用。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里许多故事不靠谱,但三顾茅庐的事恐怕是真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当时刘备驻屯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④三往,乃见。《三国志》说得很清楚,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想让徐庶叫上诸葛亮一起来,但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大才,不能随随便便呼来呼去,必须亲自前往去请才行。
这里没有说,司马徽提前为卧龙凤雏做过广告。
刘备也很听话,因为实在是想办大事,需要高明的人指点。
于是,就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掐指一算,不好,有个大耳朵的人要来找麻烦,赶紧溜。因而,刘备第一次拜访没见着。
这个事哪,诸葛亮会不会算,不好说。突然大老远来拜访,见不着也是常事。
刘备也不傻,见不着人,但总会留下一句话吧。比如,说过几天一定再来拜访。
出于礼节,诸葛亮应该回访才是,可诸葛亮没有哦。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不乐于去掺和,但也不好拒绝,最人性的做法那就是回避。
刘备二顾茅庐,还是没有见到,因为诸葛亮不想见嘛。
但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哦,三顾茅庐的时候,再不朝面就说不过去了。
否则就是,刘备再也不会来了;将来有一天诸葛亮落到刘备手里,将会很难看;架子太大,以后谁也不会再来拜访了。
归根结底,诸葛亮还是想出来做事。至于说被感动,这不是没有一点成分在里面。但诸葛亮出山,主要还是理性的选择,而不仅仅是情感的选择。
有人说,“三”在古文里是多的意思,不具体指明就是三次。但两次及两次一下没有说三的,起码是三次以上。
陈寿是蜀汉时期官吏,尽管《三国志》成书于西晋,但诸葛亮的名望还没有凌驾于刘备之上。绝不会故意说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就是不朝面的意思。
有说法是,诸葛亮曾经拜访过刘备,这也不矛盾。
刘备提出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恢复回去考虑考虑,这是常理。
得不到诸葛亮的回复,刘备再次上门请教也是可能的事。
因而,三顾茅庐恐怕是真的,确有其事。
具体怎样一个细节,可以去看演义,也可以自己琢磨,史书没有交代的很细致,也就不好多说了。
为什么刘备要三顾茅庐才能请出诸葛亮
诸葛亮旷世奇才,堪比管仲乐毅,有鸿鹄之志,当时徐庶之母被曹操作为人质留在曹营,曹操用计骗得徐母笔记写诈信送于徐庶!徐庶信以为真、上当受骗!临别,刘备依依不舍,甚是惋惜、痛苦,徐庶不忍,走马荐诸葛。
诸葛亮为遇明主,审慎出山,必须审时度势,再三考察刘备诚信;刘备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三顾茅庐终于使得诸葛亮出山,从此刘备如鱼得水,最终赢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有是出于下列几个现实考量的,浅析如下。
①、刘备想寻找到一位能够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高级参谋”。刘备这位东汉乱世的枭雄,因为起点低、底子薄而在其创业的初期屡屡受挫。
刘备虽有所谓“大汉皇叔”的招牌,可能也有汉室宗亲的纯正血统,但是在那个唯实力是从的时代里,这些都不能成为促使刘备崛起的决定因素。只是对刘备号召人心,并为自己的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已。
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鼎力相助前,刘备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的辅助,又有一些普通参谋人员的助力,可依旧是落得东奔西逃、四处投靠强者——他既依附过袁绍、曹操,也依附过公孙赞,还被吕布耍手段夺去过地盘。最后于无可奈何之际,只得依附刘表。
在这长时期的颠沛流离中,刘备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侬附别人终究是难成大事的!并且也不能单纯依赖武力,而要组建自己的参谋班子。这样才可能使自己能够妥善应对危局,因此寻找诸葛亮这位大才为自己效力,也就成了必须。
②、刘备想要寻找到一位能够为自己做长远战略规划的“谋略家”。刘备虽然势力弱小,但是雄心壮志却不小。他打出的“复兴汉室”的旗号,也符合生活在乱世中的百姓求安、求稳,思念汉朝盛世之强的心愿,因此是可以为他争取到人心支持的。
况且刘备又有仁慈之名在外,凡所行之事,皆故意与曹操反着来:曹操行事奸诈、狠辣,刘备就忠厚、仁义。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令天下人负我”,而刘备却坚守着仁义礼智的处世底线。这也是刘备虽然弱小,但却能屡仆屡起的原因所在。
试想:刘备既然已经拥有了“民意基础”,又有关、张、赵云这样的枭将保驾护航,并且还能借助大汉皇叔的旗号,得到那些心向汉室的士人的支持,那么为什么还是难以成事呢?还不是因为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谋略家,为他进行长远规划吗?
也因此刘备还是那个刘备,但在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相助,听了隆中对以后,就得以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马上就找到了行动目标,此后的行动便有了目的性,不再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了!由此可见当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是这个将得换为智。诸葛亮正是这个智者,刘备又岂敢不求?
③、刘备在受到水镜先生的极力推荐以后,对诸葛亮产生了仰慕,试图将其招入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水镜先生对刘备鼓吹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话对于正好走投无路、到处寄人蓠下的刘备的吸引力可太大了!何况徐庶也为其力荐诸葛亮呢?既然连为刘备所信赖的徐庶都对诸葛亮推崇至此,那刘备就更要礼贤下士,以便求得贤才的出山相助!以便走出困境,走向一条兴旺发达的康庄大路!
综上:是诸葛亮的名气和刘备的现实需要,以及形势所迫,使得刘备不能不三茅庐、折节下士去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才有了他以后的三分之一的天下!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你认为三顾的深意是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为什么要三顾,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三顾茅庐,并不一定就是三次,三是一个虚数,是多次的意思,所以,不可以写成一顾或四顾。
2:前几次没有遇到诸葛亮,或者前几次遇到诸葛亮了,但没交流结束,刘备感觉还有再深入交谈的必要,所以,又去交谈了多次,综合多次的交谈,才有了隆中对。
3:刘备当时人才储备不足,武有关、张二将,智囊团缺人严重,所以,刘备是求贤若渴,故多次去请诸葛亮出山。
4: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时年26岁,风华正茂,急需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他要经过与刘备的多次交谈,确认刘备平台的可靠性,所以,经过多次与刘备交谈以后,确认了平台的可靠性以后,就欣然出山了。
5:刘备三顾茅庐,其实就是刘备与诸葛亮相互确认的过程,刘备要确认诸葛亮是不是真的有才,诸葛亮要确认刘备是否可靠,双方的确认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6:刘备如果现在来请我,不管他来多少次,我都不会出山,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办完呢,我还有很多事情没玩过呢,我估计,如果请你,你也是不愿意出山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