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农村老话说“旱怕阴,涝怕晴”,是什么意思呢
- 农村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今年收成如何
-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这句农谚的原理是什么
- 久旱必有大涝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怎么理解: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 旱半年和涝半年相比,哪个灾情更重
- 旱涝,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旱还是涝
- 清朝人口为何能激增到四亿多是政策原因,还是农业进步了
- 印度国土不到中国三分之一,人口却和中国差不多,靠什么养活
- 中国的养殖业一年需要多少粮食
农村老话说“旱怕阴,涝怕晴”,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旱怕阴,涝怕晴”,纯粹就是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而且这样的话不但不可笑,而且听起来有点让人想哭的感觉,别说是哪些种地的农民了,就是所有的人听了这样的话,也都想要哭的!
旱怕阴,天气都旱了,正是需要下雨了,下雨的前提必须是要阴天,要有云,没有阴天,没有云,那还能下雨吗,不下雨的话,用什么去浇灌庄稼,那就是希望天气永远就这样晴下去了,那不是更旱了,如果这样的话,那粮食就会绝产了,那些种地农民朋友们想哭都哭不出声了,想哭都哭不出眼泪来,因为天气旱的,人的眼睛已经旱的没有眼泪可以哭出来了!
涝怕晴,那更是天大的笑话了,雨下多了,已经涝了,天气如果再不晴起来吧话,继续阴天下雨,那粮食也就会绝收了,如果这样的话,不用种地的农民朋友们去哭,那雨水也就会像眼泪一样天天哗哗的流了下来了,所以呀,雨水多了,地涝了,哪有不盼望着天气晴的道理呀?
所以,这句“旱怕阴,涝怕晴”这句话,既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也是荒诞的,如果说“旱盼阴,涝盼晴”,这样说才是正确的,才是有道理的,这样粮食才可以获得丰收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农村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今年收成如何
农村是有这一说法,意思是过了阴历七月十五,是旱是涝已经定局,因为雨季已经过去,以后雨水会逐渐稀少。“八月十五定丰收”,说明庄稼都已经成熟了,马上进入秋收季节,是丰收还是欠收,一目了然了。
这段时间,从全国来看,雨水要远远超过往年,各个地方的农田,也是大不一样,有的地方庄稼被大水淹了;有的地方庄稼被大风刮趴在地上;还有的地方前期遭受干旱,后来下雨了,可是雨来的太晚了,依然要减产。
在我们这里入伏就开始干旱的年份,十年当中能有五年。
我们这去年伏天就干旱,农户田间地头有机井的浇一浇,没有井的就挺着,靠天吃饭,所以有一些农户田间里的玉米,看秆颗不矮,可棒子不大。
被浇灌的玉米与没有被浇灌的玉米相比较,在产量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每垧地(10000平方米)的产量,最起码要差八千到一万斤。
今年开始入伏那会儿,就是玉米刚要抽雄结穗的时候,我们这也有好多天没有下雨,玉米秆颗因缺雨,底叶开始变黄了。有很多农户又如往年一样,下水泵铺水管开始浇灌。
还好没有浇几天,就开始下雨了。这段时间,我们这始终没有缺雨,玉米长势很好。如果后期不刮大风,我们这就是一个风收年。
我们这里,虽然是地处松嫩平原,但所有的土地并不是平的,都是跑水地,不论下多大的雨,地里不存水。
所以说我们这里怕旱,怕雨少年头,不怕雨多雨勤,也就是不怕涝年头,越是涝年头,反而我们这里的庄稼长的就越好。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这句农谚的原理是什么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天文气象知识,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根据每年的天气情况,总结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农业生产经验,而这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就是那些经典农业生产经验的代表之一。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解读这句话,在七月十五就能确定今年是旱还是涝,八月十五确定今年粮食是否丰收。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要说一下,这里的两个时间点指的是农历日期,而不是我们所说的阳历日期!农历七月十五,是立秋过后的第七天,一般情况下也就是阳历八月份,那么为什么会说七月十五能够确定后期是旱还是涝呢?因为古人认为在立秋过后几天时间(七月十五),如果持续有雨,那么后期就会出现水涝灾害,如果立秋过后基本不下雨,那么后期就会干旱!而七月十五只是一个时间点,有一部分农民会在这一天总结天气情况,确定后期的旱涝是否会发生!
那么古人用此方法确定旱涝靠谱吗?其实按照现代气象学知识来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立秋以后尤其是在北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南移动,如果立秋后几天,仍然有有连续的降雨,说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尚未南移,或者南移较晚速度较慢,后期仍有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就有了出现水涝的可能性;而如果立秋以后,一小段时间没有雨,说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已经南移,后期可能会发生干旱!而农历七月十五已经是立秋后第七天,这个时间是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判断后期天气的!
而八月十五定丰收,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农历八月十五,已经是阳历九月份了,这个时候很多作物已经进入生长后期,有些甚至已经开始收割,总体的产量已经定型,再采取一些增产管理措施意义不大,农户基本可以直接判断出今年是否为丰收年!
从这句老俗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农村老俗话都是经验的结晶,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久旱必有大涝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久旱必有大涝,这话太绝对了。如果改成久旱也要防涝,防大涝,这话就没毛病了。
自然界,有阴有晴,有旱有涝,这都是正常现相。什么时旱,什么时涝,是不是久旱就会大涝。人们只能预报,没十成把握。
别想太多了,想法干好眼下工作最重要!
怎么理解: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个问题我有切身体会,就说今年吧,开春的时候久旱不雨,我种的两亩玉米快要干死,后来东转西转的弄了点水总算把它们救话了。可如今这段时间连续的大雨暴雨,把它们全部淹死了,半年的汗水白流了。
旱半年和涝半年相比,哪个灾情更重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旱灾,涝灾,地震及台风之类的极端天气,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各种应急指挥中心,虽然科技己相当发达,但是自然灾害不依我们人类意志为转移,有的灾害发生难以预测,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旱半年和涝半年相比,那个灾害对我们影响比较大些。
1.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旱灾,我认为旱灾发生要比涝灾发生更加严重,影响更加大,因为我国地域广宽,持续干旱,受灾面积非常广,几个月不下一滴雨,河道断流,农田干枯,农作物会枯萎,颗粒无收,畜牧也会受到死亡威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地半年时间沒有下一滴雨,土地干燥成什么样子,万物还能生存吗,没有水的土地上,将会沒有生机,人类都无法生存,而且旱灾受灾面积大,无论高原和低洼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我们再来看看涝灾,涝灾受损面积要比旱灾小,特别是在江河沿线比较重,较高地势来看受损小,根据往年记录来看,干旱可以达到几个月以上,涝灾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间隔下雨,有喘息机会,涝灾影响严重地方一般低洼地域,是局部地区受灾,损失较小,在地势较高地区还能种植,浅水区可以发展养殖业,象鱼类及水生植物。
3.上面所述旱灾和涝灾,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是自然灾害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预防和做好旱涝应对措施十分重要,事前做好准备,灾害来临才能积极应对,做好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积极要有防范意识,灾害面前才能有效应对。
旱涝,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旱还是涝
hàn lào
旱涝(旱涝)
旱灾和涝灾。亦泛指自然灾害。《红楼梦》第五三回:“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如:旱涝保收。
清朝人口为何能激增到四亿多是政策原因,还是农业进步了
谢谢你的邀请问答!清朝时期人口从1820年左右增长到4亿人口左右,在康雍乾150年盛世的背景下,稳定局势加强盛的国力,老百姓才能够休养生息,对于清朝人口增长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清朝人口能达到四亿,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农业上的保障。明朝中后期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马阾著、红薯、玉米、这些粮食作物,由于它们极强的生长能力,并且这种作物的产量极高,可以解决大量人口的粮食问题,南方地区也进一步的开发,传统的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达到了顶峰。清朝时期南方有这样的一句俗语:“湖广熟,天下足“。正是反映当时社会的农业生产。
二:政治稳定。清军入关后,建立了统一政权,自然社会就能稳定,发展生产,康熙、雍正两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旨,鼓励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当时大量的无主农田分放给农民,自耕农增多,作为清朝初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必然会采取鼓励生育政策,自清朝入关后,南北两地很少发生战争,清初实行减负政策,稳定持续的农业政策,也推动着人口的发展。
三:新作物的大量推广与农田垦荒。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粮食作物,在清朝很到定程度的推广,玉米早在1351年就传入我国的广西,到了明未,1643年已传播到了黄河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如安徽《霍山县志》乾隆四十一年(1779年)记载:“四十年前,人们只是在菜圃里偶然种一二株,给儿童吃,而现在己延山莫谷,西南二百里靠它做全年粮食“。按照《清圣祖实录》记载,到1661年共有农田485.22百万公顷。嘉庆《大清会典》记载,到1812年共有农田727.08百万公顷。种地面积的增加,粮食作物的增产,人口数量的增长也理所当然。
四:科技的发展。清朝的医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医学的发展使口的死亡率下降。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法国人洪若翰进献了金鸡纳药,给康熙帝治愈了疟疾。当时又积极推广种痘疫法,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改善了当时的医疗条件,使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清政府兴修水利,治理黄河,使水患旱灾得到了有效扼制,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利用地下水凿井灌田。据方承观《棉花图》中介绍,“植棉先凿井,一井溉田四十亩“。王丰盛《井利说》力主在陕西凿井防旱,并指出应该注意一些技术问题。嘉庆《广西通志》“全州以井名者,几全是泉潭,并多涌泉,深不见底,灌溉面积甚广“。这样以来,旱涝保收,农民生活稳定,人口自然快速增长。
五:人口流动。清朝由于施行“摊丁入亩”政策,放松了人口管理,使人口布局更加合理,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人口也随而增长。
在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封建经济发展到最后的顶峰的产物,东学西渐,推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清代人口快速增长是封建社会下生产力发展的顶峰产物。
印度国土不到中国三分之一,人口却和中国差不多,靠什么养活
虽然我国土地辽阔,但可耕种的面积不多,象幅圆广大的新疆,西藏可耕种的面积很少。但印度可耕种的面积可能跟我国差不多,印度的恒河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旱涝保收。另一个原因,印度的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程度没有中国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所以印度不但养活了本国人,还是一个大米出口国呢!
中国的养殖业一年需要多少粮食
答
是的。主要是饲料成本极高。
养殖业饲料的价格高,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个人口极多优质耕地少的国家,粮食供给始终是不充裕的。
养猪养牛等养殖业,欧美普遍可以用过剩的小麦作为精饲料。而中国小麦人吃都不够用,还需要进口补充。
中国的养殖业饲料,已经尽可能的把玉米、豆粕(大豆榨油后产物)作为主要精饲料了,但成本仍然高于欧美50%-100%,这在欧美只能算半精半粗饲料喂养,因此肉品质上也不够高,卖不上价。
实际上玉米大豆,中国也大量依靠进口美洲。在原产地美国等国玉米大豆的成本当然也远低于中国。
如果中国的养殖业饲料,也向欧美看齐,需要额外消耗一亿吨小麦等谷物粮食,肉价格至少上升三倍,粮食价格至少上升三倍到十倍(一亿吨小麦已经接近全球的小麦国际贸易额了,相当于买尽)。
如果中国要完全自产玉米大豆,并且把这些饲料的生产成本压低到美国水平,需要中国有额外的一亿亩优质耕地,或相当于中国现有中西部可垦土地三亿亩,但如何保证这三亿亩地开垦后的种植问题、水土环保问题等等问题呢。
因此,中国养殖业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历来重视综合开发利用山地、水面、草原等国土资源,增加各类食品产量。今后,中国将继续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更多地增加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供给。同时,注意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逐步建立符合中国资源特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草型、节粮型动物食品生产发展较快,耗粮较多的猪肉占肉类的比重由1978年的90%以上降到的70%左右,牛羊禽肉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000年,牛羊禽肉比重将再提高10个百分点。在农区,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牛养羊;调整饲料结构,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发展青绿饲料和南方水生饲料。在牧区,加强草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提高载畜能力,大规模进行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发展饲草加工业,提高生产率。到200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850万吨,人均45公斤,禽蛋总产量达到1750万吨,大体保持现有人均水平。
——加快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和内陆水面。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针,积极扩大内陆淡水养殖面积,进一步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远洋捕捞。到2000年,水产品总量达到3200万吨,人均25公斤。
——提高水果、蔬菜和木本食物供给水平。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水果生产,支持农民利用房前屋后栽果、种菜,发展庭院经济。到2000年水果产量达到6200万吨,人均48公斤。巩固完善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鼓励农区通过间作套种等多熟制栽培措施,发展蔬菜生产,稳定提高蔬菜均衡供给水平和有效供给能力。中国将加快宜农荒山开发,调整林地结构,逐步增加木本食物生产。
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发展食物多样化生产,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寻求既能增产粮食等农产品,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700多万公顷;建立了不同类型、县乡村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治理水土流失;组织实施了“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在广大牧区采取退耕还牧,建设人工草场,防治沙漠化。这些措施对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和草场退化,努力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中国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继续保护和改善农业自然环境:重点控制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推广有利于防治工业污染的适用技术;积极发展农村新能源,努力减缓由于农村能源短缺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土质下降;加快水电建设,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轻酸雨和气候变暖对发展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
视频加载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