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回复饶毅“死磕”,饶毅“输了”,裴与韩春雨有何区别?喊话杨振宁:替饶毅说句话,裴刚的实验到底有没有造假_中国_院士_教授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饶毅 中国 院士 教授

本文目录

  • 中科院回复饶毅“死磕”,饶毅“输了”,裴与韩春雨有何区别
  • 喊话杨振宁:替饶毅说句话,裴刚的实验到底有没有造假
  • 饶毅裴刚之争,最后结果是不了了之还是会有个公正的交代
  • 你眼中的饶毅教授是什么样子的
  • 如何看待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未发现有造假,前三者存在图片误用
  • 学术圈大地震!首医校长饶毅实名举报3人论文造假,你怎么看
  • 北大教授饶毅抨击陈天桥给美国高校捐款一亿美元,你支持谁

中科院回复饶毅“死磕”,饶毅“输了”,裴与韩春雨有何区别

我们不懂,但是我宁愿相信饶毅教授!第一是因为这件事中,他无私无欲!第二是因为饶教授的人品!

喊话杨振宁:替饶毅说句话,裴刚的实验到底有没有造假

裴院士证明没造假很简单,为什么不再重复一次很打饶校长的脸呢?

你不打别人脸,就得忍受着被吃瓜群众撕脸啊。

饶毅裴刚之争,最后结果是不了了之还是会有个公正的交代

以目前事态发展的趋势看,可能结果是不了了之!一方面饶毅举报裴刚变成了两个神仙打仗,其他都是吃瓜群众,自然兴不起什么大浪。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还学术圈一个公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饶毅势单力薄,而他所面对的是两院院士群体!

你眼中的饶毅教授是什么样子的

饶毅被誉为是科学界的鲁迅,多次撰文抨击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被称为“温和的改革派”、“批评性的建设者”。

著名科学家施一公这样评价饶毅: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无论你是否喜欢他,饶毅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2019年11月29日,网传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三位学者学术造假,引发“学术圈大地震”。饶毅就是大胆泼辣不拘一格,敢说实话,不怕得罪人。

饶毅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2007年,他宣布放弃自己在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终身教职——医学院神经科教授,回到北京大学担任讲席教授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一职。

为什么回国?

饶毅回答:“回国来参与工作,却可以推动中国解决一些问题,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是贡献。 ”

饶毅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主动放弃美国国籍,回国报效祖国。

美国驻华大使馆问饶毅:“你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

饶毅回答说, “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政府违背了本身的建国信条和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领导地位,这让我为自己成为美国公民而感到羞愧。”

回国以后的饶毅,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批评家,对国内的不良习俗敢于说不。在科学家里边饶毅应该是最大胆最敢说实话的人,从不喜欢敷衍趋势。饶毅说过:“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早在2004年,饶毅就与鲁白、邹承鲁合作在《自然》杂志增刊上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问题,并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

2011年,施一公和饶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讨论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矛头直指科研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

“在我回国前,我就亲眼目睹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脸。”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饶毅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院士选举的潜规则惹怒了这位著名的科学家,饶毅声明:“宣布从此不再候选院士,就是为了证明给年轻学者看,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饶毅向在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们下达了战书,“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饶毅不服输,咽不下这口恶气。

2011年8月22日,饶毅发表《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推荐了最应该做院士的科学家,一个是张昌绍,一个是屠呦呦。屠呦呦直到今天也不是中科院院士,真是莫大的讽刺。

饶毅说:“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人能像梁漱溟、马寅初那样有脊梁”。饶毅就是要做一个有脊梁的科学家。

2012年10月,针对中国人离诺奖科学奖有多远的话题,饶毅认为,科学界尤其是生物学界“不认真、不执著”的学术风气也是一大阻碍。他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的工作20%至30%是聪明人做出来,70%至80%是“庸才”做出来的,今年日本科学家获得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就是“笨功夫”做出来的。

在举行的2012知识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奖者饶毅把获奖感言变成“讨伐檄文”,认为“黄金大米事件”让中国科学技术遭遇了近百年来的最大危机。

2012年10月,饶毅接受采访时说:从科学上来说,中国人以前在世界上的特征是没有创造性、不敢冒险,总是跟在外国人后面。我们能否改变这一面貌,需要很大的努力。近年的问题在于急功近利,而不是功利本身。

2016年美国大选,饶毅坚决反对特朗普,他认为特朗普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是损害我们利益最大的一个人,所以说是不能支持的;美国华人支持特朗普是愚蠢的,中国人为特朗普喝彩是感情错位。当时饶毅被人骂惨了,还被称为白左教授。今天我们才知道,真正肤浅的是谁了。

饶毅特别厌恶特朗普,厌恶到什么程度呢,他不喜欢,也见不得朋友喜欢。于是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声明: 凡是昨天投票支持Trump的,请删除我的微信联系;凡是今天以后还在朋友圈支持Trump的,我都会删除联系。

这就是饶毅的风格,刚猛异常敢作敢为特立独行。饶毅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如何看待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未发现有造假,前三者存在图片误用

这几人不是院士就是名校教授,每一个人都是科研领域响当当的人物。有人举报他们科研造假,对齐开展相关调查,很有必要,但调查结果通报有一些遗憾:

(1)调查是否全面

比如第一条,通报结果上说,对网络质疑的63篇论文进行了调查,既然是调查,那么究竟该调查被举报人,还是调查被列举的63篇论文。

(2)通报结果过于简单

应该公布详细的调查结果,比如第一条,通报说对网络质疑的63篇论文被调查,发现较多论文图片被误用,那么“较多论文”究竟是63篇,还是2篇呢?

这63篇论文发表在那些刊物,论文名称是什么,署名情况如何?既然调查了,就应该将调查过程和详细结果公布出来,让公众知道真相。

(3)处理太轻了

他们的存在问题的论文是不是他们评职称、评院*士、评奖(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以及国家级项目结题的支撑成果,如果是,那么这些论文出了问题,他们的职称、荣誉称号该不该撤销,获得的科技奖励该不该收回,结题的科研项目该不该追责?

学术圈大地震!首医校长饶毅实名举报3人论文造假,你怎么看

就在这两天,就这这两天,饶毅教授,又出来炮轰了,这次是瞄准了武大教授,实名举报武大教授论文作假。很多人说?你怎么说又呢,难道他以前就炮轰过?

很对,这个故事咱们从饶毅讲起

饶毅

饶毅可是个牛人,198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江西医学院起源于国立中证医学院,可是很厉害的额。

然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后曾任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当然一块是鼎鼎大名的施一公。

饶毅的第一次开炮

虽然他们俩,一个北大教授,一个清华教授,但是很快发现,国内科研没有他们的地盘,已经被各大院校、研究所瓜分完了。这俩海外名校归来的人,根本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们就很不满意,不满意怎么办?那就炮轰呗。

2010年,施一公与饶毅联名在《科学》杂志上联合署名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文章指出中国科研文化种种弊端:中国研究经费虽然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并没有对中国的科研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中还提及了与某些官员和科学家的人际关系,对科研项目的侵蚀。一时激起千层浪,当时绝对是震惊全世界,因为这个文章是发在《科学》杂志上,国内也一片哗然。

当众开炮的后果就是,两个人当年选院士,双双落选。当然落选不一定是炮轰引起的,但是至少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施一公很聪明,看到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后,就老老实实不吭声了,但饶毅放了狠话:以后不参评了。所以至今,饶毅仍然不是中科院院士。而施一公在2014年顺利当选中科院院士

后来施一公当上了清华副校长,而饶毅却止步不前。

不过在今年,饶毅终于峰回路转,当上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也算志得意满了。

这几天,绕校长又安奈不住内心的渴望,对国内学术再次开炮。这次针对的不是全体,而是武大李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所裴教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院士。

这次举报,饶校长看来是志在必得。我相信饶教授的确说的是真的。目前学术界就知道造假,前几天的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目前还在学术造假的圈子里面没出来,都上了科学杂志了

我个人觉得这个举报是一个好事,净化一下中国的学术环境,让很多造假的教授都原形毕露。

支持饶校长。不过南开大学校长,目前估计也寝食难安了。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北大教授饶毅抨击陈天桥给美国高校捐款一亿美元,你支持谁

谢邀,这个事情也看过了,有人反对的,有人赞同的,各说各有理。

反对的人呢?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一条被疯转的评论,他说:“陈天桥夫妇选择在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都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支持脑研究,而不是上升期的中国,是典型的错误。”

支持和反对饶毅的人立即开始站边。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反驳说:“捐助科学,说明中国企业家开始积极关注更长远更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好事。特别是他的选择,最前沿的领域——神经科学,加州理工学院,DavidAnderson教授,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作为中国神经科学家,我更希望看到我们的企业家捐助国内的神经科学。”

笔者学历也不高,也不懂这种捐助对中国或者美国整个科学家尤其是脑研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首先,陈天桥这种捐款纯属个人的行为,我们没有必要上升为爱不爱国甚至吃里扒外。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赚中国人自己的钱却捐款给了外国。再说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陈天桥的捐款是私人行为,我们道理上不应妄加评论,但是我们衷心希望这件事能够成为一个引子,为中国健全国内的资助体系、完善管理透明提供契机。仇子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知道1亿美元对于美国可能不算什么,对中国科研界来讲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我们中科院的每一个课题组每年的科研花费大概不会超过200万元人民币,50万~100万元的资助对我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从这点上看,我国在脑科学研究领域还需要很多的资金去填补。

此次事件并不是个例,2014年,潘石屹夫妇现身哈佛,宣布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在全球范围内捐助1亿美元助学金,其中,哈佛大学获得1500万美元。此举一出,引来网友热议,质疑声此起彼伏。

质疑潘石屹,是慈善与爱国的观念碰撞,爱国一定是理性的,因为大家站的立场不一样,不管是学术者还是我们普通人。都代表着各自的立场,所以,这种捐款我们也没必要太过领会,如果那天真的没一个富豪都把钱捐给了外国,那么说明我们的国内氛围真的需要改变了。

其次,富豪捐款有很多种原因是一种情怀,有时候也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看问题。因为钱对他们已经不是很重要,他们不断地挣钱只是说明自己有多重要,这时候他们的一定是有远大远见的人。

马云向自己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款1亿,成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他表示自己捐的不是钱,是感恩、热爱、信任。

马化腾作为深大的“土豪”校友,向其慷慨解囊也是常有的事。2008年深大25周年校庆,马化腾团队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万。2013年,深大30周年校庆,马化腾等4位腾讯创始人向深大捐赠3000万元。

2009年,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向其母校北京大学捐赠1000万元,同时设立北京大学“李彦宏回报基金”,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各项教育建设。李彦宏表示他的心从未离开过北大。此外,李彦宏对家乡也是情有独钟。2010年,李彦宏向山西省阳泉市政府捐款一千万元,用于支持阳泉市城市智能化建设及升级。2016年,李彦宏捐款3000万元支持癌症研究。

2016年,雷军向母校武大捐款99999999元。

从这些数据来看,他们并没有把大多数钱捐赠给了国外机构,能力有多大,那么企业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就有多大。只是我们站的高度不一样,我们也从没有那么有钱过。

最后,此次事件,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管捐给中国做脑科学研究还是国外,都属于商人的个人行为。我们应该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的高瞻远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