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庞大帝国文莱,如何沦落成东南亚的弹丸之地?_文莱_加里_英国

东南亚破碎的岛屿生态链上,有一个略显“精致”的小国——文莱。这个小国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人口不过百万,国土面积仅有5765平方公里。不仅如此,这个可怜的小国还被马来西亚一分为二。

曾经的庞大帝国文莱

但在14世纪至16世纪时,古文莱却曾借助华人的帮助,统治着整个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中南部,建立起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庞大帝国。文莱所在的加里曼丹岛,现在被三个国家瓜分,而文莱是三国中最小的,也是岛外再无其他领土的国家。那么,文莱是如何衰败至此?曾经的“文莱帝国”为何会从一个庞然大物沦落成袖珍小国呢?

帝国崛起

文莱所在的加里曼丹岛很早就有土著民族聚居。由于当地雨林物产丰盛,在小国寡民的时代,这座岛屿毫不费力地养育了诸多岛民,更吸引着其他岛屿的居民前来。逐渐地,加里曼丹岛北部便形成了一个由马来人为主体的酋长制国家。

这个国家被中国史家称为“渤泥国”(早期称“婆利”,后亦称“勃泥”或“浡泥”)。由于距离中国较近,文莱的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

公元502年,古文莱统治者就派遣使者前往中国,拜见南朝梁国皇帝。公元616年,渤泥国王及其王子甚至亲赴中国,拜访隋王朝。旧唐书曾言渤泥:“其王戴花形如皮弁,装以真珠璎珞,身坐金床。侍女有金花宝缕之饰,或持白拂孔雀扇。行则驾象,鸣金击鼓吹蠡为乐。”

此时的渤泥可谓富有,但实际上,对于那时的文莱来说,东南亚群岛可谓强敌环伺。

公元9世纪至14世纪,整整五百年的时光,文莱相继被位于东南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贸易走廊地区的室利佛逝王国,以及崛起于爪哇的麻喏巴歇王国(中国史称“满者伯夷”)侵占统治占领,沦为其附属国。

到13世纪末,随着西亚与印度等地的穆斯林商人来到东方。东南亚地区的势力平衡再一次被打破,马六甲地区凭借贸易枢纽地位,迅速崛起,并在15世纪初成为东南亚的霸主,弱小的文莱随之又换了主人。马六甲苏丹王朝不仅以武力统治了文莱,更大力推广伊斯兰文化,也是在这一阶段,古文莱逐渐穆斯林化。

“成也马六甲,败也马六甲”。马六甲王朝兴盛不久就因为王室腐败内斗而陷入混乱,大批商人被迫出逃,他们中许多人选择逃入同样处于贸易枢纽位置的文莱。靠着这些商人带来的财富和海运航线,文莱苏丹改革内政,大力发展贸易,重新恢复了独立地位。

虽然迎来新生,但此时的文莱却面临一个更危险的敌人。菲律宾中南部的苏禄国觊觎文莱独特地理位置优势,意欲将其吞并。面对强邻,文莱只能不断退让以求自保。但幸运的是,一个强援正从海洋对岸漂洋而来。

文莱北方,此时的中国正值明朝初期。一位因驱逐倭寇有功,而被朱元璋赐名“黄森屏”的大将,受命出使和探索“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

这位明朝军官带领追随者一路漂洋过海,却在加里曼丹岛东部的一条入海河口登陆发生了船难,不少人因此折断了手臂,此河即是后来的“基纳巴唐岸河”。

稍作休整,黄森屏带领同胞就地发展。由于他们掌握着更先进的农耕和锻造技术,这支华人队伍很快就发展成为加里曼丹岛东部的一股强大力量。出于祖辈间的友好交流以及对自身处境考虑,文莱国王选择主动与黄森屏联姻结盟,希望能与华人共同抗击强敌苏禄。

盟誓之后,实力大增的文莱国很快就在与苏禄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优势,而靠着黄森屏的出身,这个新生的文莱国还获得了来自明朝的认可和支持。

自此,小国文莱在华人的帮助下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16世纪早期彻底占据了整个加里曼丹岛,更将势力范围扩张至菲律宾中南部一带。此时的文莱,已经是一个盘踞在东南亚核心地域的庞然大物。

在封建时代,国土面积和国民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莱的国力。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文莱仍然能从逆境中崛起,不得不归功于文莱国民的顽强和对时机的把握。

殖民瓜分

但文莱的“盛世”并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将迎来了远方的贪婪豺狼。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殖民者的疯狂时代。在东南亚,控制着东西方海运走廊的马六甲,成为殖民者的首要目标。1511年,最早兴起的葡萄牙殖民者攻破了马六甲城,彻底控制了这座关键海峡。

此时葡萄牙的国力尚弱,相对于直接征服东南亚各国,葡萄牙人更乐于与文莱等当地大国进行贸易,一边廉价收购香料,一边收取高额的过路费,以此赚取经济利益。因此这段时光对文莱来说还算好过。

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随着西班牙这个新兴强国也开始投入到殖民冒险之中。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攻打菲律宾,靠着坚船利炮,于1571年从文莱手中夺走了马尼拉,又在1578年夺走了原本被文莱征服的苏禄国。

这是“文莱帝国”的第一次惨败。面对西班牙人咄咄逼人的进攻之势,落后的文莱军队节节败退,后来,一场瘟疫击退了西班牙殖民军,方令其有了喘息之机。

幸运地是,文莱很快迎来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九世苏丹穆罕默德·哈桑。他对内整顿军政,对外坚定抗击西班牙入侵者,甚至一度夺回了被占领的苏禄。

虽然经过穆罕默德的努力,文莱最终没有被西班牙人击溃,但马尼拉和苏禄等地贸易控制权的丧失,令文莱的贸易中心地位开始下滑,经济利益严重受损。

然而,文莱帝国的崩溃实际上源自于内部。自九世苏丹之后,文莱王室的成员为了能在王位继承中占据优势,不惜挑起内乱,甚至出卖国家利益,将贪婪的殖民者引为外援。直到1852年,大约两百年的时光里,接连不断的内乱直接造成了文莱的日渐衰弱。

17世纪,荷兰殖民者为了掠夺香料资源,趁文莱内乱,一举将盛产香料的加里曼丹南部收入囊中。“文莱帝国”在几次软弱无力的反抗之后,不得不退守加里曼丹岛北岸,希望能守住祖宗留下的最后一片土地。

但文莱帝国真正的毁灭者已然到来。18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光荣革命后崛起的英国,实力已远超西班牙、荷兰等国,并开始入侵东南亚。1762年,英国殖民者从文莱苏丹手中获得了在巴朗奔冈岛建立贸易据点的权利。

这看似温和的开场背后,其实是英国人在等待一个时机。

19世纪初,由于国力衰落,文莱对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砂拉越州的掌控力也随之下滑,这个文莱国内最大的州,主要由以马来人为主的数个半独立部落管理。到19世纪20年代,砂拉越的古晋地区发现了锑矿,这种珍贵的矿产令文莱苏丹极为重视,特地派遣手下亲信开采管理。

随着锑矿产量不断提升,文莱苏丹在此地的税收比例也逐年走高。这导致当地桀骜不驯的部落领袖极为不满,随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叛乱活动。

文莱苏丹慌忙之中派遣大臣穆达·哈西姆平定叛乱。但哈西姆深知,已经日落西山的文莱,若是只靠本国势力,这一趟平叛之旅显然是有去无回。因此,经过“有心之人”的引荐,代表英国军方的退伍探险家詹姆斯·布鲁克成为哈西姆寻求外援的不二人选。但哈西姆怎么也没想到,此举竟是引狼入室,进而彻底覆灭了文莱帝国。

在英国先进枪炮的帮助下,砂拉越州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作为报酬,哈西姆任命布鲁克为砂拉越州的省都。但很快,文莱苏丹不甘心将资源丰富的砂拉越拱手让人,便于1843年反悔。布鲁克借机带着英国殖民军大举进攻文莱,甚至洗劫了文莱首都,并逼迫苏丹承认他的省都地位不仅终身,而且可以世袭。

与此同时,英国在1846年又从文莱苏丹手中割让了富藏煤矿的纳闽岛,并于1847年与文莱签订《英国-文莱友好通商条约》,获得了自由出入文莱港口的权利。

走投无路的文莱苏丹为了制衡英国,不得已于1850年,与新兴的美国殖民者缔结了同样的条约,更将国内的另一大州——沙巴州短暂地租借给美国人。但很可惜,美国人在沙巴州经营不善,这份租借权在几次交易之后又回到了英商阿尔弗雷德·登特手中。

文莱苏丹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登特在沙巴州建立起英国北婆罗洲公司,随即开始与西部的布鲁克,一东一西,共同侵蚀文莱所剩不多的领土。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英国殖民者通过挑拨当地部落反叛、武力威胁、低价赎买等手段,不断扩张自己统治区域,接连将穆卡、巴兰等地收入囊中。

1888年,文莱苏丹被迫上诉英国,寻求庇护,以防彻底灭国。同年,《英国文莱条约》签订,英国人不仅令砂拉越与沙巴独立,更夺走了文莱的外交权利,甚至连苏丹地位的继承也需要得到英国政府的首肯。

但厄运并没有放过文莱,或许是为了报复文莱的反抗,1884年,在文莱的林梦地区发生反对中央税收的暴乱之后,砂拉越的布鲁克即强行吞并林梦的大部分地区,并最终于1904年,彻底占据了整片林梦领地。

林梦市目前属于马来西亚,但处于文莱两块国土之间

自此,文莱所剩不多的领土被一分为二。

20世纪初,文莱沿海地区发现了诸多储量巨大、品质极高的石油矿藏。如此巨大的利益令英国政府分外眼红,1905年,英国政府甚至专门派遣官员管理文莱石油产区,砂拉越与沙巴对于文莱领地的侵蚀也被英国政府叫停。借此,文莱总算保留下最后一片领土。

1941年4月,日本入侵文莱的八个月前,文莱的第27世苏丹艾哈迈德·塔朱丁

但好景不长,二战爆发后,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日渐不稳,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也盯上了文莱的石油资源。

1941年12月,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仅八天,日本侵略者就大举入侵婆罗洲,一周之后,文莱随即被日本人侵占。但日本人看上的只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随后,日本人在文莱进行了破坏性开发和利用,甚至在败亡前夕,放火烧山,点燃油井。

1944年10月在婆罗洲文莱的日本战舰

二战结束时,文莱的国内经济千疮百孔,几乎遭到了彻底破坏。

1950年开始重建的文莱镇(现名斯里巴加湾市,文莱首都)

实际上,16世纪以来,文莱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经历着欧洲殖民者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压迫。

帝国落日

1945年9月,日本战败之后,英军再次占领了文莱全境。只是此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损失,英国等传统殖民强国已经日趋衰落,对殖民地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各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随之兴起。

1945年,位于文莱南部的印度尼西亚率先宣布脱离荷兰而独立,这大大刺激了文莱人民,在一番斗争之后,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将民政权力交还给文莱当局。此后,在反抗势力不断高涨的情况下,1959年,《文莱宪法》颁布,英国政府被迫承认文莱的自治权,撤销了驻扎官,仅保留了国防、外交、治安维护等重要权利。

眼看文莱要彻底脱离英国的掌控,英国政府开始为脱手之后谋划布局。为了防止南部新兴的印度尼西亚干涉北部原英国统治区的利益,英国政府迫切需要一个相对强力的、受英国控制的政治体对抗印度尼西亚。

因此,英国政府计划将马来西亚、新加坡、砂拉越、巴沙以及文莱等多个小国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受英国政府控制的大马来西亚联邦。

这一提案受到了文莱人民的坚决反对。原因很简单,文莱不愿与貌合神离的其他地区共享自家的石油资源。因此,1962年,文莱人民掀起了一场武装起义,虽然这场起义很快就被实力强大、武器先进的英军平定,自此之后,文莱的反抗活动就再没有停止过。

1971年,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英国与文莱再次签约,仅保留外交和部分国防权力外。到1984年1月1日,英国彻底承认文莱的独立地位,放弃了一切不应有的殖民权力。

自16世纪起,历经三百多年的殖民侵略惨痛历史之后,文莱终于获得了珍贵的独立,但此时的文莱,仅剩下5765平方公里。

独立之后,依靠石油产业的巨额利润,文莱对国民的福利政策十分优厚,不仅实行完全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保健,甚至连公民出国留学的费用也由国家承担。小国文莱,迎来了另一个层面的重新崛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