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美国政坛的驴象之争是什么意思
- “民主党即使获胜,真正的赢家还是共和党”这话怎么讲
- 美国真乱!拜登又支持抗议者并出资保释被捕者,特朗普会反击吗
- 美国为何没产生能挑战“驴”、“象”的第三大政党
美国政坛的驴象之争是什么意思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驴和象是美国政坛上有特定意味的政党形象,它们分别出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徽上,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又称为“驴象之争”或“驴象赛跑” 美国在建国初期就产生了两个对立的政党。
在华盛顿任总统期间,国务卿杰弗逊与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后分别形成以前者为领袖的民主共和党和以后者为领袖的联邦党。联邦党在1820年前后退出政治舞台,此后,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辉格党。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和发展,两党在总统选举中都设立了专职的选举委员会,利用各地的竞选俱乐部展开竞选活动。到19世纪40至50年代,常设的政党全国委员会组织开始出现,并设立了主席职务;同时,各地相继建立了地方的各级委员会,政党组织建设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
1850年后,辉格党逐渐解体。1854年,在反对奴隶制的斗争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联合广大工人农民组成共和党。该党反对奴隶制向西部地区扩展,与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党相对抗。内战结束后,特别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共和、民主两大政党的阶级基础都发生了变化:共和党成为代表金融和大工业资产阶级的政党;民主党成为资产阶级化了的南部大种植场主、富农及南方资产阶级的政党。两党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党,之间的基本差别消失了,只是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利益集团罢了。
到19世纪末期,美国正式形成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分别以驴和象作为自己的象征,源于政治漫画两党制。 家托马斯·纳斯特的讽刺漫画。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哈泼斯周刊)先后发表了纳斯特的两幅漫画作品,它们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拟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了象和驴,比喻当时的两党竞选。画中,这两只动物分别坐在以白宫为支点的跷跷板的两端,一上一下,极富讽刺意味。
出人意料的是,该漫画问世后,两党都欣然认可这两种动物形象:民主党人认为驴子聪明而有勇气;共和党人则认为大象体现了尊严、力量和智慧。此后驴和象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分别以驴、象作为自己党徽图案中的象征性标志。每到选举时期,海报和报纸上充斥着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后来,人们常用“驴象之争”来形容美国的两党政治。
“民主党即使获胜,真正的赢家还是共和党”这话怎么讲
这句话不无道理:共和党才是此次美国大选的真正赢家!
特朗普为什么要下台?
这个问题相当的深奥,从明面儿上来说,是因为特朗普的这四年总统任期内的所做所为实在与过去的任何一届美国总统相差甚远;任性,无底线的特朗普将美国近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国际形象和布局撕得支离破碎。特别是特朗普在处理2020年的美国疫情和“黑命贵”运动犯下的低级错误,让特朗普失去了美国广大的民选的心。
而本质上却是特朗普上台后,对美国建制派的打击相当的大,他对美国传统政治的伤害相当的大,简单的一句话总结:特朗普要吃了碗里的饭,还要砸了煮饭的锅。这对于美国传统政治来说是无法接受,过去的传统是大家轮流坐庄,有事情明面上争持争持,私下里还是互相协商、妥协和交易。
特朗普本来是共和党人在2016年推出来应付希拉里的,没有想到特朗普自掏腰包,而且还推出诸多有利于美国选民的大选承诺,关键是他上台后,特朗普居然都实现了那些连奥巴马都没有实现的诺言,除了上班时间发推特。
特朗普的这四年收获了美国大部分选民的心,却严重地得罪了美国建制派和掌控美国政治的幕后财阀,因此他必须下台。这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共识!
特朗普如何下台的?
特朗普怎么下台的呢?——做下台的!
此次美国大选 有没有舞弊,有没有内幕,有没有暗箱操作?很显然,从数据就能看得出来——此事很蹊跷!
特朗普拥有7400万的支持者,而且都是铁杆儿,这个数据连美国的政治明星奥巴马都不存拥有。那为何拜登却拥有8100万支持者呢?他还只是奥巴马的副手,一个不如政治黄昏的二流政客而已。
拜登要赢,美国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要赢,其实都可以实现。愿意很简单,美国总统大选被操控在一群幕后各个行业的权阀,比如传统媒体财团、军工财团、犹太人财团、华尔街财团等等。
只要这些利益集团达成了交易,他们随时可以推出一位美国总统。比如这次拜登获胜,背后的坚定支持者就有两个:1、舆论媒体财团;2、美国军工财团。
有这两大利益集团的支持,拜登必胜无疑。为何特朗普得罪了他们了呢?还是利益,特朗普一直与美国的舆论媒体关系相当的紧张;特朗普的美国海外军事行动全面收缩,并且打算全部撤海外美军回本土,这严重的伤害了美国军工财团的利益。
推拜登上台很简单,军工财团出钱,通过美国上层关系让共和党、民主党达成妥协和交易;美国舆论媒体财团则利用手中强大的舆论工具为拜登摇旗呐喊,为拜登竞选美国总统打造舆论基础。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几乎一边倒的支持拜登,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让大选的数据变得符合任何人的心意,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谁是真正的赢家?
说了半天,到底谁是此次美国大选的真正赢家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赢家居然是共和党,而不是“窃取”了胜利果实的拜登和民主党。
特朗普下台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美国背后的幕后财团们联手的结果,他们通过协商、妥协,达成了交易,其交易的核心是:特朗普下台,美国政治重回旧轨。
但是,真正的赢家却是共和党,原因有几个:
1、民主党推出的总统拜登即使当了总统,也无法第二个总统任期,他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二流的平庸政客拜登已经78岁了,他无法在四年后再次代表民主党出征总统大选;
2、拜登一旦不能连任美国总统,根据美国绝大多数的政治传统,美国总统的位置将又在野党的推出的人担任,那么四年后的总统大选,共和党将赢回总统大位。
3、民主党在此次做掉特朗普的交易中虽然赢得了大选,但是拜登接手的却是特朗普留下的乱摊子,四年时间最多只能是填填特朗普给他挖下的诸多小坑而已。
4、四年后的共和党人会让谁来接手总统位置呢?极有可能是特朗普,特朗普的人气实在太高了,他给美国带来的利益不单单是实现了对选民的许诺,更是给共和党带来巨大的政治利益,特朗普打破了美国传统政治格局,让一直备受打压的共和党获得了美国政治上更大的话语权。
5、共和党此次联手民主党做掉特朗普,民主党肯定会“报之以桃”,给予共和党很多政治方面的好处,同时也会划一块甜美的政治蛋糕给共和党。而四年后的总统大位回馈更是共和党能够看到的最为实际的好处。
综上来看,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最大的利益获者并不是拜登,也不是民主党,最大的赢家其实是共和党,特朗普不过是牺牲品罢了。
美国真乱!拜登又支持抗议者并出资保释被捕者,特朗普会反击吗
作为特朗普总统竞选的对手,拜登自然在如此“重要”的时刻不会闲着,两人之间的较量会一直持续到大选,但这次真的很乱。
拜登发声支持抗议活动,团队出资保释被捕者
在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毙”事件发生后,美国全境都发生了骚乱,目前至少有超过34个城市发生了抗议活动,其中夹杂着打砸抢烧,也因此有1400人被拘捕。
5月31日,据福克斯新闻报道,拜登竞选团队公开在推文上表示已经筹措了2000万美金的捐款,这笔资金将用作明尼苏达州被捕人员的保释金。
于此同时,拜登在5月31日还去了一趟威尔明顿市,在当地和黑人亲切交谈,并发声支持抗议活动,但也不支持打砸抢烧的行为。而黑人在看到拜登后,齐声高呼:
请救救我们,你必须让那个疯子离开白宫。
特朗普及其团队会反击吗?
与拜登态度相反的是,在1400多人被捕后,特朗普公开表示支持拘捕参与骚乱的人,认为美国警察没人比他们更加优秀 。同时认为现在的部分城市骚乱都是由拜登及民主党放任的结果,呼吁所有市长都应该强硬起来。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也公开向路透社说:拜登和团队的做法让人担忧,是在出钱在美国制造混乱。
总的来说,美国目前的情况的确是糟糕的,疫情确诊已经超过183万,死亡人数超过10.6万人,而打砸抢烧还在持续,此次此刻的美国真乱!
拜登的做法实际上是迎合了当前示威人群的民意,据《华盛顿邮报》和全国广播公司(ABC)5月31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拜登最新的支持率为拜登53%,而特朗普仅为43%,特朗普的大选压力可想而知,可以预期的是最近特朗普会奋起反击,不排除会采取更强烈的手段一次将骚乱镇压下去,以此来获得潜在的支持率。
对于美国“美丽的风景线”,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国为何没产生能挑战“驴”、“象”的第三大政党
美国立国之时,开国元勋华盛顿等人力主摈弃政党歧见,所以一开始并无党派之争。可是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两个资产阶级政党:一个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个是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党。后来,这两个党派几经分化、改组,到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
民主党于1791年建党,当时由部分种植园主、农民和某些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资本家组成。
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当时主要由反对扩大奴隶制的北方工商业资本家组成。
因此, 美国历史上一直由民主党、共和党把持着美国的政治舞台,轮流执政,形成了所谓的“驴象之争“,几乎再没有其他党派能挑战这种格局。但是需要强调的事是,美国可不止民主、共和两党,还有很多其他小党,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重要的第三党,但一直没有能力把持参众两院、问鼎总统宝座而已,参、众两院的选票已被两党瓜分殆尽了,其他党派已经难以对其形成威胁了。
美国的共和、民主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区别。它们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只是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有所不同。至于会不会出现第三党参与权力角逐,目前来看还没有这种可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