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王朱棣谋反,大家都很熟悉,朱元璋病逝后,明朝在第一代君权交接迁移中产生了不少故事。官方文献中,如《明史》,对朱允炆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天生仁德,亲贤好学,与朱元璋的风格截然不同。但建文帝仅当政四年,便闹出近三年的靖难之役,最终失去帝位并且消失了。
朱棣即位后,将建文四年抹去,改为洪武年,不承认建文帝四年的执政,并对建文帝身边的大臣进行了清算,如黄子澄、齐泰、铁弦、方孝孺等,并命令人伪造《明太祖实录》,并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大量处理。
01朱元璋传给朱允炆?
提到靖难之役,首先要谈谈朱元璋传给朱允炆这件事。
虽然朱元璋对外人下得去手,但是对自己的子孙,可以算是一个好父亲,好爷爷,深情善良,特别重视子孙的教学。
早年,朱元璋精心培养了朱标。虽然父子之间难免有冲突,但朱元璋对朱标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的。然而,朱标就没有当皇帝的命。当他40岁时去世时,朱元璋非常难过。更纠结的是选谁当继任者,甚至为此28天没有早期。
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已经去世,他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也只有15岁。而且朱允炆气质并不强,能承受世界的沉重负担吗?朱元璋对继承人的位置有些犹豫不决,按理说老大没了也可以传给老二,但是老二秦王朱樉又不争气,老三太斯文也不行。朱元璋心中倾向的候选人是四子朱棣。朱棣20岁时分藩燕京,两次率师北征,招降蒙古乃儿不花,活捉北元将军索林帖木儿,贡献明显。
尽管朱元璋向臣子暗示了这一想法,希望他们主动要求,但由于话题过于敏感,没有人敢开口。随后朱元璋自己指出让朱棣接任,大臣们或没有人明确表态,万一说错了惹火上身怎么办?
最后,老臣刘三吾站了起来,提醒朱元璋:“立燕王,秦晋二王于何地?”意思是如果立燕王。燕王的哥哥秦王和晋王呢?如果没有刘三吾这句话,很有可能朱棣就是太子,就没有建文帝,也没有靖难之役。
陪君如伴虎,朱元璋虽不拿刘三吾怎么样,但半年后,朱元璋以刘三吾女儿、姑爷受贿,将二人处死。刘三吾也为了避嫌,也提交了辞职信,正式退隐。
虽然朱元璋不愿意把位置传给朱允炆,但毕竟还是放弃了朱棣,发生了什么事?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朱棣不是嫡出,担心其他皇子不服。过去,继承皇帝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贤不传长,另一种是传长不传贤。前者很容易引起王子夺位之战,所以从周朝开始就确认了传长不传贤制度,也叫长子制,直到清朝才恢复了传贤不传长制度。
明朝统治的正统性是建立在儒家“礼”的纪律基础上的,即注重尊卑有序,按照年龄和辈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说到“礼”,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早年,朱元璋穷困潦倒,需要获得统治的正统性,或者说他花了很多心思。他曾经用韩林儿和儒家“礼”的概念来讨伐元朝。
因此,不守规矩的朱元璋在这件大事上一定要遵守规矩,让皇室和社会一起纳入“礼”的秩序之下,这样君权才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第二,朱元璋欣赏朱棣,但心里还是觉得接任皇帝的应该是一个仁厚的皇帝,而非他自己的翻板。
朱允炆虽能力不足,但他非常孝顺。当朱标卧床不起时,朱允炆一直在床边侍奉,直到他去世。朱标的死让朱允炆悲痛不已,这也让朱元璋深受感动。
第三,如果把位置传给朱棣,可能会打破皇子之间的平衡,而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就不会造成麻烦。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后代为了皇位而自相残杀。
出于以上三点考虑,朱元璋于1392年宣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全力塑造。他亲自选择了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的几位辅助大臣。不久,二皇子和三皇子依次去世,皇子之间的权力平衡也随之被打破,这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
02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白手起家,成为皇帝后,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权力分给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他只信任自己的后代,所以他把后代分配到各个地方就藩,来拱卫京城。
然而,朱元璋的封藩制度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边境藩王手握重兵,在威协中央政府。他当政的时候,各路藩王当然是老老实实的,所以他也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孩子不会叛逆。
朱允炆上台后,立即展开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削藩。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想稳住皇位,他必须清除边境的藩王阵营,尤其是燕王朱棣。
那么占着大义又手握重兵的朱允炆为何败给朱棣
第一,两人从小就受到不同的训练,朱棣久经沙场,与朱允炆不同。
朱棣早年接受的教育,就是放牧式教育,从小耳濡目染,从政冶战略到兵书韬略,样样精通。他的岳父是徐达。当然,他帮了他一切,所以朱棣的军事水平也很强。17岁离开京城,就藩北平后,他多次进攻北元残留阵营,贡献明显。此外,朱棣的一举一动都比朱允炆更像皇帝,文韬武略行事果决。
而朱允炆,基本上没有单独应付过政冶磨练,也不会领兵,虽然15岁被封为皇太孙,但并没有真正经历磨炼。朱允炆身边的几个辅助大臣也是如此。他们虽然德才兼备但没有行政能力,没有足够的谋略。这些都是朱允炆在后来的靖难之役在几个关键节点失去机会的原因。
第二,建文帝削藩急于求成,并没有对较大的敌人朱棣产生破坏力,反而惹怒了其他藩王,向朱棣举兵托词。当时朝内重臣对削藩的看法其实有两种,但朱允炆一个也没采纳。
一种是削藩应该借鉴汉武帝的方法,慢慢来,根据削藩王的土地人口,几代之后就可以削弱他的阵营。另一种是不要硬削,关键是要对付朱棣,消除他的军权,借口改变现状环境,调到其他地方工作,这样才不会落下口实,也不会伤了和气,可谓万无一失。但是朱允炆并没采纳这两种,反倒是朱棣上位后直接都采纳了。
朱允炆登基后听从齐泰、黄子澄的意见,迅速对周王、代王、淞王、湘王、齐王下手,闹得各藩人人自危。
虽然建文帝用各种计谋来针对朱棣,比如安插内要,调走他的精英将兵,派心腹接管军权,但在对方的领土上这样做基本上是徒劳的。
之后,建文帝削藩对各位叔叔也是大打出手,但这给了朱棣最好的借口。朱棣声称,皇帝被齐泰、黄子澄等“奸臣”迷惑,逼迫各位皇子,对国家统一不利,他有义务遵循《皇明祖训》来制止这些“奸臣”。
其实朱棣的“靖难”之名是有漏洞的。《皇明祖训》的原文是:“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但“君王密诏”在哪里?因此朱棣靖难之名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但建文帝削藩的原因也是相当牵强的。
第三,在已经能确定朱棣有谋反的嫌疑下,朱允炆反倒犹豫不决,不仅让朱棣自己逃跑,还让本可以作为人质的朱棣两个儿子逃跑,甚至不断劝诫战地名将“不要让我有杀叔之名”。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建文帝的削藩行为早就开始了,朱棣怎么会不知道呢?建文帝做事没有朱棣那么坚决,以至于错过了两次机会。得知朱棣起兵造反后,建文帝也发兵平乱,但他太憨厚,不愿意承担杀叔的罪行,甚至不断对地手下将领说“不要让我有杀叔之名”。这不就是只能活捉不能弄死吗?这对朱允炆一方将领可就太不公平了。
帝位之战没有骨肉之情,更不用说叔侄之情了。正是这种训诫,让朱棣多次驰骋疆场安然无恙。有时候,即使在马被射击的情况下,还可以回家骑马再次战斗,否则这场战斗早就结束了。
第四,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本可以取胜,但是在几个关键节点反复指导错误。
双方的战斗朱棣虽然老练,但也有缺点,就是人口物资有限,不适合打持久战,只有速攻,而建文帝则相反,人员物资充足,做好防御战,压垮对方物资,离胜利不远了。正当长兴侯耿炳文坚守河北真定,朱棣伤脑筋的时候,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推荐,下谕旨临阵换帅,派李景隆接任耿炳文指挥战斗。很明显,建文帝想要速战速决,不愿只守阵营,而是想要迅速消灭朱棣的大军。
朱棣知道后,高兴坏了!黄子澄高估了李景隆,被他说话的现象蒙蔽了双眼。其实和赵括一样,李景隆也没啥真本事,错过了南北攻击朱棣大本营北平的机会。
此后,李景隆率领的50万精兵一败涂地。
朱棣身边的姚广孝在靖难之役僵持不下的时候说:消耗战是朱允炆的优势,不如直接去京中!
所以,建文四年,也就是1402年,朱棣挺身而出,挥师奔向南京,双方僵持在宿州,明军将朱棣精兵合围,只差瓮中捉鳖。
此时,建文帝再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听了方孝孺的意见,感觉“京城兵薄弱”,下诏撤销了一线的“主力军”,只留下一支部队与朱棣作战。结果反倒是给了朱棣机会,朱棣绝地逢生,发起了骑兵的操纵,转败为胜,还消灭了“主力军”。
此后,朱棣不断大捷,兵临京城,建文帝拒绝迁都的意见,决定坚守城门,却把守城的重担交给纸上谈兵的李景隆。
当朱棣攻击南京时,驻扎在京城金川门指的是谷王朱橞和李景隆。他们一个是朱棣的兄弟,一个是朱棣童年的伙伴。他们打开了金川门,燕军兵不血刃直接进了城。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不断地做出错误的决定,用人不当,白瞎了一副好牌。
最终,建文帝在宫中点起了一把火,随后就不知所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