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文明的特点是什么?欧洲的中世纪相对于统一的古罗马是“开历史倒”车吗你怎么看_罗马_古罗马_历史

本文目录

  • 罗马文明的特点是什么
  • 欧洲的中世纪相对于统一的古罗马是“开历史倒”车吗你怎么看
  • 古罗马历史是不是虚构的
  • 古希腊罗马历史书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真实吗有何依据
  • 古罗马是虚构的吗大秦是不是古罗马
  • 古罗马历史为什么和秦汉历史高度相似

罗马文明的特点是什么

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因此罗马文明部分是从希腊继承来的。

古罗马受斯巴达影响,崇尚意志。

罗马帝国存在的数百年里,罗马一直没停止过征讨与战争,这也是其国家强盛的原因。

罗马文明还有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思想。

另外,罗马疆土广阔,使的罗马文明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欧洲的中世纪相对于统一的古罗马是“开历史倒”车吗你怎么看

感谢小秘书邀请。

古罗马的灭亡,有其必然的逻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你想不让它灭亡都拦不住。这就是历史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继的“中世纪”才不背“开倒车”这口锅;而且,这也很像强大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是对于后来大发展的积蓄力量阶段。

关于古罗马灭亡。

美国史学家房龙有一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灭亡的”。

曾几何时,罗马歌舞升平,华丽辉煌;气派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威风的皇家警察到处巡逻;边关有重兵把守;远近的殖民地虔诚地向罗马进贡——在公元以后的前4个世纪,罗马人尽情吃喝,敢爱敢恨,闲暇时间还能去看角斗士的免费表演。

但是,在连绵的战争中,罗马的年轻人大量死亡;罗马的农民在长期兵役、沉重赋税下也家破人亡,他们从战场上回来后,要么成为乞丐,要么被地主雇佣成为农奴。 屋大维以后的罗马皇帝,都是军人出身,也都是靠军队登上皇位的。政变经常发生——只要拥有足够的财富,就可以贿赂禁卫军叛乱,杀死皇帝而自己登基。

而此时,北部的蛮族不停入侵。罗马在兵员吃紧情况下,只能雇佣外国军队来防御。可这些雇佣军和罗马的敌人属一个血统,不愿意去和自己的族人作战。罗马没办法,只好允许一些蛮族住到国内来。但不久,这些人就不能忍受罗马收税官的残酷压榨而向罗马进军,要讨个说法。

君士坦丁皇帝在位时,已感到不妙,想搬到拜占庭去住,把那里改了名字叫君土坦丁堡,还大兴土木,不过没等搬家他就驾崩了。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前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老大住罗马,管西边;老二住君土坦丁堡,管东边。

4世纪,匈奴人打到了多瑙河。受挤压的哥特人就去打西罗马。西罗马瓦林斯皇帝想抵抗,结果自己被杀了。 再后来,汪达尔人、勃艮第人、东哥特人、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凡是能召集几个追随者的,都能很容易地攻占西罗马。476年,西罗马雇佣的一个日耳曼军团司令奥多阿色把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穆路斯废黜,宣布自己是护国主——西罗马帝国灭亡了。

这个时候的东罗马也正自顾不暇。而且,换了环境后,那边儿的皇帝渐渐把老祖宗淡忘了——实际已和罗马帝国没啥大关系。

后来的一千五六百年里,西方无数人试图总结罗马的帝国衰亡史——有说是因为他们过于奢靡的;有说是因为连年作战耗尽了国力;还有说是蛮族势力太强大,等等,都有些道理。其实,罗马帝国大厦的崩塌,一定是综合的原因——主要应该是三条:穷兵黩武是直接原因;强敌入侵是外因;最根本的,是落后的奴隶制,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已经不足以支撑罗马帝国的存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即便从商代算起,也曾经延续了千多年,到东周初期即已矛盾重重,因此才有了春秋战国,才有了群雄争霸——奴隶制统一王国被分解、打乱、重组是历史趋势。这才有了秦始皇的横扫六国,再造统一,正应了《三国演义》开篇之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分裂就是如此。

关于中世纪评价。

1,“中世纪”,是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人士的说法,指从西罗马帝国到文艺复兴的这一历史时期,一般认为是从476-1500年。

2,罗马帝国崩溃后,只有法兰克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两个蛮族小国长期存在。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称帝,是中世纪的第一个帝国。962年,出现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及其后继者,向皇帝和一切世俗统治者发起挑战,教会势力兴起。14-15世纪,德意志分裂加剧,法、英、西班牙王权逐步形成。

3,中世纪的大贵族既是领主,又依附于国王、高级教士或教皇。公侯伯子男和骑士是小贵族。教会也形成了等级制。大贵族中包括许多神职人员,主教区和许多隐修院被授予大量土地。 4,城市居民随着城市复兴而增长。富商之下有小行会零售商和匠师,再往下是工资劳动者、学徒和乞丐。大批乞丐和流浪者逃入森林成为强盗。中世纪长期食物困难,人口增长缓慢。

5,中世纪技术进步明显。西欧没有奴隶制,有利于进步技术;很多地域的采邑制度也有助于技术的发展。8世纪,“三田轮作制”被普遍采用——有三分之一的农田休耕;10世纪,发明了马用挽具,使马的拖力提高了四五倍,马被普遍用于耕田,远超牛耕效率。马蹄铁的发明亦很重要。水车原是专用于碾米的工具,中世纪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原动力——开始用于锻锤和锻炉风箱、大型锯机和车床、织布的浆洗机、造纸的纸浆机和碎矿的捣矿机。造船、仪器、航海技术和海军装备上都有很大进步。

6,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公元900年以后,耕地面积迅猛增加;渔业因造船技术提高而捕获量大涨;中部和北部地区盐、银、铅、锌、铜、锡和铁矿石的产量有很大提高;木材和松脂的开采迅速扩大;商业上,形成了威尼斯、阿马尔菲和那不勒斯等很多商业中心。 7,新君主国逐渐崛起。 10世纪时,西欧已遍布封建小国。新的君主们,大都与新兴商人阶层结成非正式联盟。商人向君主提供财务支持,还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和皇家造币厂经理。新君主向商人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情理的要求;还为商人利益服务,废除自治地方当局的关税、法律、度量衡和货币。这种合作,使新君主国迅速发展。到15世纪,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8,东西方交流大大增加。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传入意义极其重大。除技术联结之外,文化和宗教的联结,也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9,文艺复兴。11世纪,培养教士的学校加快开办,后来发展成为最早的大学。14世纪,教授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的大学已经很普遍。1350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一直延续到1500年间。 综上所述,中世纪的确是一个积蓄力量的阶段,“开倒车”的评价是不客观不准确的。

古罗马历史是不是虚构的

有一种说法竟然很有市场,他们说「西方文明是虚构的,甚至说西边的古遗址包括古埃及都是工业文明后才造假建立的」。这种可笑又可悲的现象就如同西方有一群人坚持认为大地是平的、地球的球体不存在一样让人哭笑不得。古罗马历史肯定存在篡改和作假,但不能说古罗马不存在。

当今东西方都有反智文化出现,而且迎合了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还使得这种荒诞的说法很有市场。在西方经过美国娱乐文化多年的洗礼,经过玩乐为主的美式学校教育的洗礼,无数的美国人竟然连中国在地球的哪里都指不出来,这种状况有点像当年的中国,自命天朝上国,对天朝之外的人和事一概没有兴趣。而今天的中国人哪怕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出去看世界,但只要是经过了学校教育的,对西方事物、外国事物了解度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美国人的状况如此,也就不怪他们当中存在大量的反智人群。正应了孔子那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美国乃至西方今天在这一块就是这么个状况。

中国的情况当然要好得多,因为不发展不学习的满清过后,近代积贫积弱让人们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学习兴趣。但这也问题,就是过头了,走向了整体的自卑通道。这也是不正常的,这是民国以来无数知识分子刻意描绘、不甄别的抹黑导致地对自己传统事物全盘否定的造成的。从概率上、逻辑上说,怎么可能会出现自己传统事物全错的状况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类人就两种原因,自卑和无能。因为没有能力认知自己传统的优秀之处,于是只能变成完全的自卑了。最可怕的是这种无能的自卑者是占据着高位的,大学、媒体、学者里普遍都是,所以才会导致了今天发展到因为媚外已经动摇国本的地步。这种盲目自卑的极端,只要不如同他们一般自卑,张口就说别人是战狼。不自卑就是战狼,外交上不忍让就是战狼外交。这帮人常年处于一个极度自卑的民族心理当中,所以他们看每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是战狼。他们如此肆虐,所以反过来也诞生一拨自大的反智人群。尤其是不知从哪里兴起了一种论调,全盘否定西方文明的真实性。这也是相当有害的,因为脱离了实际必然会导致认知上的偏离。实际上西方没有公知描绘的那样好,但西方文明也不是有些人口中说的是虚构的,真实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西方文明肯定不是虚构的,但西方人描述的西方历史和西方古遗址年代肯定是有作假。历史即政治,这些都是出于政治需求做的手脚。西方古遗址年代基本都被人为故意夸大了,这样就给了世人一种印象,文明是由西方起源的。但这种伎俩对于认真的研究者而言很容易就能识破,比如我一直都说土耳其境内的那个被西方人描述成有一万多年历史的石阵其真实年代最多最多五千年,甚至只有三四千年。因为石阵上的刻画符号出卖了它。那个著名的刻画符号出现在苏美尔文明石板上,出现在澳洲土人纹身上,出现在日本文化里,出现在中东犹大文化、德国文化里,还出现在中国文化里。就是大洪水发生后产生的符号,叫黎散日。就是中字。是在中国发生大洪水后在帝舜大禹时代才西进中东留下的符号。犹太元年就是从大洪水开始,距今5700多年。所以那个石阵不可能超过这个上限。苏美尔也一样,是羌系北三苗西进两河流域孕育的,换句话说是华夏文明孵化了所谓的西方文明。人类只有一个文明,起点在古中国,这些是有充足证据的。

古罗马是古埃及的羌方和鬼方东归后留在古希腊中东地区的羌系和扫帚星斯拉夫联盟于西周灭亡前夕逃向意大利地区建立的。同时这个组合一半人逃向东方,就是秦体系,东归的扫帚星则入侵了印度河文明,建立了恒河文明。所以这么看,古罗马历史里没有提及到羌系、黄种人,甚至没有告诉你缔造古罗马的是羌系和斯拉夫民系,那肯定是作假了。目前看,欧洲存在原生黄种基因,古罗马遗址里存在黄种人,甚至存在与汉朝、魏晋有联系的情况。甚至拓跋氏很可能就是由古罗马地区东归的羌系。欧洲的凯尔特人最早是羌系,东罗马人的大部队之一是斯拉夫人,黄种则可能是东归的拓跋氏之类的。就是找遗址证据其实也能发现端倪。

今天荒唐的历史学家把东西方交流划定为张骞出使西域,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中国人错误勾勒了历史历程。实际上恰恰相反,汉代世界才转为各个地区各自发展。日耳曼也不是简单的蛮族,他们是秦体系崛起后被挤压到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夏白种部分被迫入北欧造成的,他们是印度河大夏的白种部分,是上埃及的白种部分,是鬼方的白种部分。只不过是在秦崛起、汉代强盛那一段被挤压到了边缘地带。但是最早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都不是他们。基于客观认知历史才会看到各群体都有辉煌和没落时期,并不是要么一团黑,要么一团白的认知。近代到今天也一样,我们从满清不学习不发展开始就注定没落到底谷,日耳曼人也就是近代才重新发迹。欧洲文明的基础还是羌人和斯拉夫最早缔造的,甚至我可以告诉大家,基督教是秦体系派往以色列地区反犹太教的,只是后来被同化了。而佛教诞生的基础文化是沿海支体系印度河大夏文明遗留基础上,就是说宗教恰恰是对立双方互相使用了对方发明的宗教,经过各自文化改良后的结果。耶稣是指黄种圣婴,佛是指他们。这才是真相。

古希腊罗马历史书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跟我扯两三千年之前有种拼音文字,用来书写了大量的“著作”,并且可以顺利传承,可又找不到任何传承的脉络,只是在文艺复兴时代突然一大批一大批地冒出来,又是据说从“阿拉伯译本”转译过来的,之后的阿拉伯文本“完成任务”之后也“悄然隐退”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明明是中世纪的一套有关“穿越题材”的小说素材吧。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真实吗有何依据

嗯,我们假设“古希腊伪史论”是对的。

那么伪造古希腊历史难吗?其实一点不难。先说第一步,是什么呢?是伪造语言。因为古希腊语现在还在使用,东正教的圣经就是古希腊语写成的,所以至今东正教的神父都需要学习古希腊语——顺便说一句,斯大林年轻的时候进教会学校也学过古希腊语,他的古希腊语水平很不低,可以阅读柏拉图的原文——考虑到东正教的圣经可查的历史至少有一千年左右,所以要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开始伪造。

所以先要在拜占庭时代就系统伪造出一门精妙复杂的语言,然后再用这门语言大量撰写品达、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希罗多德、埃斯库罗斯、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德……这一系列“不存在”的古希腊作家的著作。考虑到这个工作需要从拜占庭时代就开始作起,有个七八百年应该也就差不多了。不过,这些作家的领域涉及文学、哲学、政治、数学、几何、物理、天文学……所以需要找齐各个领域的专家,而且让他们都要先学会人造的古希腊语,然后用这种语言写作——其中一部分人还要写出来精美的文学作品。大家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的,能用写小说的同学举个手?

写完了还不行,还要找人把这些东西都抄写在羊皮卷上,然后送往亚欧非三大洲各国,地域横跨整个环地中海地区,然后再把它埋起来。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必须要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集中再将这些文物挖出来的。而那时候环地中海地区正是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你只要协调好奥斯曼人和欧洲各地基督徒之间几百年仇杀的矛盾就可以了。

哦对了,可别忘了和土耳其苏丹商量好,在伊斯坦布尔城下伪造一个下水系统,因为那个也是古希腊的作品哦,。

伪造完这些东西还不算,因为古埃及、古波斯、古罗马都有文献存在,这些文献中也有大量的资料可以与古希腊的历史相互印证,所以要伪造希腊历史需要先把古埃及,古波斯、古罗马的历史都伪造齐全。古埃及和波斯的文献和文物都不算多,有两三百年就差不多了,但古罗马历史伪造起来可能耗的时间比伪造希腊的历史还要长一点,但没关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坚持个一两千年,总能把这些东西伪造齐全,然后就可以等着一些希腊字母都认不全的网友,靠着百度百科来识破你的作伪了。

加油哦!

差点忘了,千万记得在文艺复兴时代找一趟拉斐尔,让他帮你画张《雅典学院》图。

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画中央并列站着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其中柏拉图手指天,亚里士多德手指地

古罗马是虚构的吗大秦是不是古罗马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西方篡改了历史的时间线和地点,混淆了很多概念。

古罗马存在,大秦是古罗马,但是不是西方所说的那个古罗马。

真正的罗马

欧洲古代只有拉丁文字,拉丁文字也仅仅掌握在少部分神职人员手中,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500年前欧洲人不识字,这话不是夸张,因为欧洲都是字母文字,没有字典,没有印刷术(掌握在宗教组织手里),文字根本普及不了。所以欧洲古代历史,都是宗教历史,宗教对真实历史的改动比乾隆改明朝历史还狠。所以真正的欧洲历史什么样,根本无法还原。

罗马是存在的,但是不是真的一个大罗马帝国,被分成东西罗马,就算被分是在什么时间,都得靠推测,阿拉伯和波斯的古是几乎都没有留下,有些历史残本都保存在欧洲的博物馆,没有整理发表。所以对于公元前的欧洲历史,他们可以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没有确切的文献反驳,只有古地质,古气候等现代手段能辩伪被西方无限提高年限的古代史。

但是在《史记·大宛传》开始记载黎轩之后,西方的历史就可以被逐渐还原清晰的面目了。

张骞在公元前129年到达大月氏,听说在安息国西北有个黎轩,这表明大秦或者是罗马已经在小亚西亚了,这就是罗马

《后汉书》、《晋书》、《魏书》中的西域传表明大秦在阿拉伯半岛,这时罗马的疆域可能到达了埃及等地,

《隋书》以后的历史表明大秦在小亚西亚。《往五天竺国传》记载了大小拂菻,这些其实反映了大秦的疆域变化,此时的罗马有两个,小亚西亚的罗马本土,苫国(今叙利亚)也被称为罗马。

至于意大利哪个罗马城,史书一直没有记载过。

现在的罗马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罗马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基督教为了打造宗教朝圣地,而特意建造的,从13世纪开始计划建造,一直到17世纪算是建完了,目的就是把人们印象中,散落在各地的罗马概念,都集中在意大利的罗马城,这是一种概念的塑造,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

总结

罗马是大秦,但此罗马不是西方说的罗马。文化程度低的很,没那么牛。古罗马和现在的欧洲人不是一波人,现在的欧洲人是日耳曼、盎格鲁·撒克逊等民族,他们把罗马从欧洲腹地撵跑了,是仇人。所以现在的欧洲人,找罗马人当祖宗,这是找错了对象。

古罗马历史为什么和秦汉历史高度相似

胡说八道,罗马和秦汉完全是两个性质的国家,毫无相似之处。

从军事制度上而言,罗马是真正的“军国主义国家”,而秦汉则是官僚制国家。

为什么说罗马是真正的军国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古罗马军事制度核心是:谁当兵打仗,谁就是国家的主人。

古罗马把罗马公民分为五个阶层,最富裕的是第一阶层,最穷的就是第五阶层/无产阶层。

然后古罗马按照阶层不同,征兵数量也不同。

比如最富裕的第一阶层一共要抽调96个百人队,其中最富裕的骑士阶层出16个骑兵百人队,普通第一阶层出80个步兵百人队。

而最穷的第五阶层/无产阶层只需要出五个预备役百人队即可。

然后罗马给每一个百人队一张选票,罗马执政官就由这些百人队投票产生。

而罗马一共只有160个百人队,第一阶层就占了96个。

换言之,古罗马选出来的执政官一定是第一阶层认可的。

而罗马最穷的无产阶层根本没有决定罗马事务的权力,因为罗马不需要无产阶层上战场。

在长达几百年时间里,罗马第一阶层一直是罗马对外征战的主力,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罗马才开始进行军制改革;

而同时期秦汉实行的军事制度是惩罚性军事制度,秦汉把“当兵”当做一种服刑的方式。

商鞅变法之后,秦朝老百姓能获得最高爵位是“不更”。

而“不更”爵位的原意就是“不豫更卒之事也”,大白话就是可以不再服义务兵役。

换言之,不管是“为国参军”作战还是“为国守边”,哪怕在商鞅这样的秦国政治家眼中也不是什么“光荣”,更不是“荣耀”,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和惩罚。

所以商鞅才会在秦律中把“罚戍”作为对编户民比较普遍的惩罚;同时又把不用服兵役当做是对立功受奖人员的奖赏。

更为讽刺的是,一个秦国老百姓,他越是能打,他越是能在战场上砍敌人的脑袋,他反而越快脱离战争,因为秦国政府对这样勇猛作战的勇士的奖赏就是让他远离战场。

从这个角度讲,“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反映的并不是什么明清时期的民俗,“好男不当兵”从秦朝开始就是国家政策,秦朝政府用“不当兵”方式奖励那些在战场上勇猛作战的“好男子”。

汉朝当然也和秦国一样,汉武帝征发西域的时候,就大量征发赘婿、恶少、刑徒参军。

罗马和秦汉,东西方文化里对于“战争”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军事制度更是南辕北辙,两边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