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离四川九寨沟有多远?文县到青木川多少公里_行驶_隧道_文县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文县地图 行驶 隧道 文县

本文目录

  • 甘肃文县离四川九寨沟有多远
  • 文县到青木川多少公里
  • 甘肃文县在哪里
  • 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是现在的哪里地势到底有多险要
  • 如果你去九寨沟旅游后,最想带走的是什么

甘肃文县离四川九寨沟有多远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70.8公里

起点:文县

1.文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40米,直行进入城江南街

2) 沿城江南街行驶190米,右转进入城关滨河路

3) 沿城关滨河路行驶6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212

2.沿G212行驶10.1公里,直行进入X484

3.沿X484行驶31.9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S301

4.九寨沟县内驾车方案

1) 沿S301行驶25.4公里,直行进入临江路

2) 沿临江路行驶2.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中街

3) 沿中街行驶3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九寨沟县

文县到青木川多少公里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342.3公里

起点:文县

1.文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40米,直行进入城江南街

2) 沿城江南街行驶190米,左转进入城关滨河路

2.沿城关滨河路行驶880米,直行进入G212

3.沿G212行驶39.7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G212

4.沿G212行驶9.6公里,过右侧的金鸡沟约12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G212

5.沿G212行驶13.8公里,过左侧的关家坪约29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红草坡隧道

6.沿红草坡隧道行驶220米,直行进入G212

7.沿G212行驶25.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麒麟寺隧道

8.沿麒麟寺隧道行驶3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212

9.沿G212行驶35.2公里,稍向右转进入S105

10.沿S105行驶8.3公里,左转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公路

12.沿兰海高速公路行驶42.5公里,朝广元/绵阳/西安/成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罗家沟互通桥

13.沿罗家沟互通桥行驶620米,过罗家沟互通约70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4.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74.1公里,过黄坝峪河大桥约1.9公里后,直行进入棋盘关隧道

15.沿棋盘关隧道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6.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1.6公里,过回水河8号大桥,直行进入回水河二号隧道

17.沿回水河二号隧道行驶,过回水河8号大桥约22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8.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240米,过回水河7号大桥,直行进入汉水源隧道

19.沿汉水源隧道行驶,过回水河7号大桥约21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20.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970米,过回水河4号大桥,直行进入界碑沟隧道

21.沿界碑沟隧道行驶,过回水河4号大桥约29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22.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280米,过界牌沟大桥,直行进入回水河隧道

23.沿回水河隧道行驶,过界牌沟大桥约31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24.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340米,过回水河3号大桥,直行进入二道河隧道

25.沿二道河隧道行驶,过回水河3号大桥约30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26.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23.3公里,过河口玉带河大桥,直行进入铁锁关隧道

27.沿铁锁关隧道行驶200米,过河口玉带河大桥约7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28.汉中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2.7公里,过关峡玉带河大桥,直行进入关峡隧道

2) 沿关峡隧道行驶140米,过关峡玉带河大桥约50米后,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3)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10.7公里,过高家坝玉带河大桥,直行进入胡家坝隧道

4) 沿胡家坝隧道行驶110米,过高家坝玉带河大桥,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5)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4.0公里,过马家坪1号大桥,直行进入谢家梁隧道

6) 沿谢家梁隧道行驶49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7)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190米,过右侧的高家沟约1.8公里后,直行进入老代坝隧道

8) 沿老代坝隧道行驶16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9)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710米,直行进入周家河隧道

10) 沿周家河隧道行驶28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1)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过童湾黄坝河大桥约1.3公里后,直行进入贺家峡隧道

12) 沿贺家峡隧道行驶51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3)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390米,直行进入杨庄隧道

14) 沿杨庄隧道行驶15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5)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6.1公里,过元墩黄坝河大桥,直行进入元墩二号隧道

16) 沿元墩二号隧道行驶39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7)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30米,过同车沟桥,直行进入元墩一号隧道

18) 沿元墩一号隧道行驶31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

19) 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4.4公里,过庙儿嘴桥,在勉县/G108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0) 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

21) 行驶7.4公里,左转

22) 行驶2.0公里,右转

23) 行驶340米,右转

24) 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和平西路

25) 沿和平西路行驶1.3公里,过左侧的继光村约140米后,直行进入G108

26) 沿G108行驶1.7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青木川

甘肃文县在哪里

文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它的东面望着陕西汉中市辖管区,南接四川省广元市辖管区,西部与甘南州辖区为邻,北面与天水市辖管区接壤。文县是甘肃省长江流域的县份,也是唯一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的一个县,更是甘肃省纬度最低和最温暧的县,这里气候宜人,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文县也与闻名的四川九寨沟相邻,嘉淩江上游的白龙江由此而过,东面为秦岭,东南大巴山,界于川陕陇交汇处,又是甘肃大熊猫的故乡,是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完)△△

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是现在的哪里地势到底有多险要

首先,偷渡阴平,是指从一个叫阴平的地方以奇兵入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并不是指偷渡到阴平。

都说偷渡阴平难,其实难点就在于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青川摩天岭,它东接米仓山,米仓山东接大巴山,把蜀地裹得严严实实的。(看到我圈起来的三个大字摩天岭了吗)

放大来看就是这样(红线就是摩天岭山脉大致范围):

而邓艾选择的突破口,则是位于摩天岭南麓的一座山岭,海拔大约2227米。这座山岭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走。 当年邓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的地点就是摩天岭南麓的南侧。青川摩天岭现在已经被国家规划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部分,我找了张地图,大概知道它的范围和地形(画了红圈的地方就是摩天岭,竖向的那条路是阴平古道的一部分):

(图的下方有个很有意思的景点落衣沟,是说当年邓艾翻越山岭途中不小心掉下去的衣服,哈哈)

这两张图结合,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了,从落衣沟离开了青川摩天岭的范围,还要再翻越阴平山,跨过岷江,经过马转关,江油关就在眼前了。

邓艾行军的起点,也就是古时的阴平(距今甘肃文县5公里处),其地处摩天岭之北,是三国阴平郡治地所在地,也是现在由陇入蜀的道路。但在三国时,这里是没有路的,邓艾也说“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里,去成都三百馀里”,称阴平道为“邪径”。翻越险山后,映入眼帘的江油关其实是个弹丸之地,虽为天险,但相比剑阁就差远了。而突破了江油关,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

我在地图上标了大概的路线,各位可以看看:

放大一点

阴平古道全长265公里,换算成三国时的计算方式,也即七百里。

从江油关到入主蜀都的故事我就不讲了,下面跟大家说说路途的凶险。

如今在古宕昌境内的阴平古道上,宕昌县官亭乡花石峡口的岷江上,还保存着邓艾父子修筑的“邓邓桥”遗迹。据《三国志注》载:

(邓艾)到宕昌境内顺岷江而下行至邓桥时,但见两山峙立,高耸入云,中间只有一道天然石峡,滔滔岷江从峡谷底湍湍急流,涛声如雷,军不能过。面对眼前障碍,邓艾父子没有绕道,而是下令在此安营扎寨,让一部分人开凿山崖,一部分人上山砍伐林木,经两万多士兵数日昼夜奋战,修成了至化马的栈道达30多里,使大军顺利南下。此栈道因邓艾父子所修,便名为“邓邓桥”。

这是跨越岷江时的凶险,至于翻越摩天岭就更是艰险了,山高谷深,稍不留神就会失足跌落万丈深渊。据《三国志 邓艾传》的记载:“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由于奇袭需要效率,很多地方也无法停下来慢慢修栈道,可是神奇的是,最终邓艾率领抵达绵阳的大军竟然有一万以上(绝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二千人)。但其实路途中最险的地方也就数摩天岭南侧那一段了,对于习惯长期作战的士兵来说,摩天岭都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山呢。蜀国大意主要还是大意在无人在阴平山的这段路上把守,被邓艾巧妙地绕了过去,不得不说邓艾真的是个军事奇才。

这是现代的阴平古道旅游景点,上山要拐30个弯。

最后再附一张剑门关的图让大家感受一下(图源来自@马伯庸):

很可惜的是,攻下蜀国后,老实的邓艾体会不到司马家族对他的杀机,不明白功高盖主带来的危害,最终落下了客死异乡的下场。

如果你去九寨沟旅游后,最想带走的是什么

对于你的问题,我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九寨沟是个神奇的地方,充满了梦幻色彩,没有去过的人翘首以盼,希望能尽早目睹其真实风采,去过的游人嗟叹不虚此行,收益颇丰,谈论的眉飞色舞。


有幸在一个出差的机会,利用余暇感受了九寨沟的魅力,总而言之感觉其为山水景区中的佼佼者,景色瑰丽,如梦如幻,还颇具藏族文化特色,称得上为一个人间天堂和香格里拉。


九寨沟拥有人类向往的自然美景和舒适的感受,步入其中,潭幽山秀,飞瀑如诉,光影之间流光溢彩,步移景异,感受颇丰,有一种想私自拥有的冲动。


我知道,这样的美景只能留恋其间,感受其间,但带不走一草一木,也不忍心去亵玩玷污其中的山水之清纯,只能脚步放慢,不扬起一粒尘土,尽情呼吸这里的透明的空气,尽情深嗅这里的芬芳,尽情感悟藏文化的虔诚。


九寨沟是地球的杰作,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深深为之骄傲!

九寨沟我们能带走的能是什么呢?

能带走的是定格在我们脑海心中的美丽倩影!

能带走的是萌生在这里的愉悦和惬意!

能带走的是发端于此的对大自然的尊崇!

能带走的是对博大精深藏文化的影像!

能带走的是作为中华民族之一员的自豪!

能带走的是挥之不去的依依不舍的留恋!

······


走进神奇的九寨沟,我们收获的满满,得到的多多,但这些都不是物资的东西所能衡量,这些收获和我们的灵魂在一起,你摸不着、看不见,只能去体味,只能去感悟,只能去评说,如果就物资而论,你什么也带不走,你最想带走的你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