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城之战(“表里比兴”的智将真田昌幸)_田家_之战_大名

真田昌幸,日本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得享盛名的智将,被丰臣秀吉誉为“表里比兴之者”,虽是褒义词,但实际是“墙头草”的意思。

真田昌幸。

7岁时,被父亲真田幸隆送往甲斐,成为武田信玄的人质。真田昌幸少年时,深受信玄赏识,被信玄称为自己的双眼 ,后过继给信玄母亲娘家武藤氏做养子,改名为武藤喜兵卫,担任起武田信玄的小姓。第一次上阵阵便参加了著名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公元1575年大哥信纲,二哥昌辉在长筱之战战死,故回到本家继任家督。1582年初,织田军大举征伐甲州武田氏 ,武田军全线崩溃,武田胜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天目山率全族自尽身亡,甲斐名门武田氏正式灭亡。主家没了,真田昌幸不得不四处寻找强权依附,以期延续家名。

武田家灭亡后,真田昌幸先后与上杉氏、北条氏有过接触,但最终还是觉得织田家实力更为强大,更为可靠,遂接受织田家东山道军团总大将泷川一益的节制。但让昌幸抓狂的是,抱上信长大腿没多久,这货就在本能寺身亡了,织田家立马陷入内战,刚刚控制的上野、信浓、甲斐等地陷入混乱。北条氏趁机率大军在神流川之战中把泷川一益给打残了,一举夺取关东、上野主导权,泷川一益跑的没影了。昌幸见势没有任何迟疑,马上投入北条氏的怀抱。你以为他从此死忠北条家,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上杉景胜。

公元1586年,上杉氏臣从丰臣秀吉,真田昌幸亦随同效忠,总算靠上了颗大树。不久,德川家康亦臣服秀吉,大家一下子成了同一阵营的伙伴。真田的威胁只剩北条了。真田家与北条家为了上野沼田城,纷争不断。1589年,丰臣秀吉为了拉拢北条,裁决沼田城归北条家,名胡桃城归真田家。实际上,北条家占了大便宜。此时的昌幸内心深处肯定是非常不爽的,但自己连正式大名都还没混上,而且此时天下大势已定,只能暂时隐忍,以待时变。

沼田城。

转机很快就到了,北条家臣,沼田城城代猪俣邦宪夺取了名胡桃城。丰臣秀吉不再退让,以此为口实,于次年召集众大名展开小田原城征伐。昌幸心中乐开了花,摩拳擦掌,准备新帐旧帐一块算,打爆北条氏。自绝于天下的北条家在这场战争灭亡。战后,昌幸总算因功被提拔为大名,并重新获得了沼田城。

小田原城之战。

之后的十年里,昌幸一直效忠丰臣政权,直到关原之战时。当时家康向昌幸保证保留小县郡一带的领土。真田父子三人在犬伏讨论日后去向,最终昌幸做出了在东、西军两边--的决定,安排长子信幸支持东军家康,而自己与次子信繁则支持西军石田三成。此后,关原之战爆发,在一天内便决出胜负,东军大胜。但由于长子信幸在东军,经过努力周旋,昌幸和信繁被免死,仅处以流放之刑。随后的11年,昌幸便在儿子信繁的陪伴下,在流放地九度山度过余生。

关原之战。

在日本战国时代,室町幕府时的守护大名十不存一 ,昌幸作为一个豪族,一心想延续真田家的家名,认为一味追求忠义死节没有意义,能在乱世中生存下去才是王道。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睿智和远见卓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