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少数民族,你都听过哪些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中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_少数民族_民族_汉族

本文目录

  • 55个少数民族,你都听过哪些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
  • 中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 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什么
  • 台湾有哪些少数民族
  • 台湾有什么少数民族,共几个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名人
  •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 新疆的少数民族歌曲最棒的有哪几个
  • 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什么
  • 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55个少数民族,你都听过哪些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

55个少数民族,你都听过哪些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除了汉族历史文化比较完整,其他民族历史文化也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历史文化的痕迹;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讲出一个或几个民间故事来,并把各民族用美丽的历史文化传说的红线穿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故事,激励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也讲个传说吧。口述者是;赫哲族尤金良和吴连贵讲的,隋书金整理。

在黑龙江,三江口的下游,临江的山崖峭壁上,站着一位手执弓箭的石人,旁边还蹲个石猎犬,听老人讲,这座山叫;得勒气玛发山,山下面的三江口三面(包括现俄罗斯两处。)赫哲人世世代代在三江一带打鱼狩猎,并向中央的朝廷进贡;他们进贡的东西有紫貂皮,珍珠,大马哈鱼等。

在汉阿里霍通的小村子里有位老猎手叫;得勒气玛发。一年,大雪铺满了大地,最深的雪有几尺厚;得勒气玛发走在齐腰深的雪山里;突然,雪棵里有响声,得勒气玛发立刻拔出腰刀,屛住呼吸,声音越来越近,一团金光,闪闪烁烁来到跟前。是一头金鹿,金鹿的右腿上有一伤口,得勒气玛发把腰刀又插在腰里,问金鹿,“怎么回事?谁把你伤成这样呢?

”金鹿说;“是从北海来的乌里古力(赫哲族认为的魔鬼)我跟它博斗,被它咬伤的。”得勒气玛发赶紧从自己的鱼皮衣服上撕下一条,为金鹿包扎伤口,并带回家养伤。金鹿伤好后,对得勒气玛发说:“多谢老爷爷为我治好了伤,我没什么酬谢你的,”说着从嘴里吐出来一个像元宝大小的小金鹿,交给得勒气玛发,“你收下吧老爷爷,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得勒气玛发说:“金鹿啊金鹿,我没向你要求什么,只掂记你,别再碰到乌里古力和罗刹了。”金鹿点点头就和得勒气玛发分了手。得勒气玛发将小金鹿交到老伴手里,老伴乐坏了,老伴嘴不好,逢人便说,不光赫哲人知道了,满人也知道了,汉人知道了,连彼得堡的罗斯人都知道了。

一年夏天,从黑龙江上游开来一只大船,船桅杆挂着双头鹰旗,船上坐了很多拿刀的人,一个个黄头发绿眼睛,鹰钩鼻子白脸狼似的人。这些人到了村子,就把全村十几号的人,集中起来,有位罗刹出来问:“听说你们有个小金鹿,那可是我们罗斯国的小金鹿,请你们还给我们,”人们谁也没说话,接着罗刹又说:“谁是得勒气玛发?”得勒气玛发说:“我是。”罗刹笑着说:“听说小金鹿在你手里?交出来吧!”得勒气玛发说:“小金鹿是在我的手里,但我不能交给你们,那是我们赫哲人的!”罗刹露出凶恶的脸,“来人,将他给我抓起来!”得勒气玛发也从腰里拔出腰刀,“我看谁敢?”全村的人也都拿出刀,准备跟罗斯人干。罗刹一看事不好,就和其他的罗斯人跑到船上,跑了。

而得勒气玛发老人,每天都领着猎犬站在三江口的山上向北望着,防备罗斯人再来。久而久之,老人和猎犬就变成了石头,守卫在山上,防止罗刹和魔鬼再来害人,抢劫我们的财富,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得勒气玛发山。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更全面。

中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是指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由于汉族是中国第一大种群,其他民族比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名称如下:

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达斡尔族、 傣 族、 德昂族 、侗 族 、东乡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高山族、 仡佬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回 族、 基诺族、 京 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拉祜族、 黎 族、 傈僳族、 珞巴族、 满 族 、毛南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 族 、仫佬族 、纳西族 、怒 族、 普米族、 羌 族、 撒拉族、畲 族、 水 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土 族 、土家族、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锡伯族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藏 族 、壮 族

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什么

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汉族,汉族以外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高山族是一个统称,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合称,阿美族也是在这个统称里面。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台湾有哪些少数民族

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台湾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原住民族,即高山族。

台湾少数民族分为十几支族群,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各个族群风俗习惯差异逐渐显现,文化独特性也随之形成,目前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4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包括雅美(达悟)、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

台湾有什么少数民族,共几个

2001年,台湾政府首次突破沿袭自日治时期已久的9族的分类方式,首度承认邵族的民族地位。至今共有13族为官方所承认的原住民族。

泰雅族(Atayal;Tayal):79,024人

赛夏族(Saysiyat;Saysiat):5,402人

布农族(Bunun):47,585人

邹族(Tsou; Cou):6,335人

鲁凯族(Rukai):11,123人

排湾族(Paiwan):81,123人

卑南族(Puyuma):10,441人

阿美族(Pangcah;Amis):166,769人

雅美族(Tao;Yami;今称达悟族):2,977人

邵族(Thao;原本被认为是为邹族中的平地原住民,2001年正式成为官方所承认的第10个原住民族):602人

噶玛兰族(Kavalan;部分噶玛兰人被分类为阿美族,2002年正式成为官方所承认的第11个原住民族):1,023人

太鲁阁族(Taroko;Truku;原本被认为是泰雅族的亚族,2004年1月14日正式成为官方所承认的第12个原住民族):22,266人

撒奇莱雅族(Sakizaya;在日治时代归并为阿美族的一支,2007年1月17日正式成为官方所承认的第13个原住民族):约5,000~10,000人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名人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名人很多,也出现过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这里重点介绍两位少数民族的开国上将。

韦国清(1913—1989),壮族,开国上将,广西东兰县人。

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后进入苏区。他参加过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时,率部参加架设乌江浮桥,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奔袭通安州等战斗。

抗战时期,曾任抗大第6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委,新四军第9旅政委、旅长,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等职。

他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在师长彭雪枫牺牲后,组织西进战役野战司令部,参与指挥津浦路西部队作战,多次挫败日伪军和顽军进攻,恢复豫皖苏根据地。

1945年协助师长张爱萍指挥部队作战,攻克泗阳、泗县、永城、萧县等多个县城。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委等职。

率部参加过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

指挥白塔埠战役,歼灭敌军第42集团军主力,活捉集团军司令郝鹏举。

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部苦战3昼夜,阻击敌2个师兵力多次进攻,保证主攻部队全歼敌军整编第74师。

率部发起益林战役和涟水战役。

淮海战役中,率第2纵队急行军,封住杜聿明集团向永城的退路。

1949年4月,率部参加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进行抗法战争,任顾问团团长。帮助越方组织指挥一系列战役,重创法军。他指挥的奠边府大捷,解放了越南北半部国土。

他曾任军委常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图:韦国清(前排左)与许世友(前排右)合影

乌兰夫(1906—1988),蒙古族,开国上将,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1925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蒋经国同桌。

回国后,在内蒙古地区发动群众进行地下革命斗争。

1936年2月,打响蒙古族武装抗战的第一枪。

抗战爆发后,他率蒙古独立旅编入国民革命军,长期坚持鄂尔多斯高原的抗战,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

1941年来到延安,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解散“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并组成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主席兼军事部长。

图: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

1946年4月后,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军政大学校长。

1947年5月1日,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诞生。

“一个人解决了一个共和国,是真正的单刀赴会”。

他担任过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主政内蒙古自治区工作近20年。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其他的少数民族名人请补充。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分布图】: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我国各民族在地理上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大杂居小聚居是指的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其余五十五个都是少数民族。从各民族居住地看,各民族分散在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因此叫“大杂居”,但从各省区市看,少数民族聚居在一乡、一县,又是“小聚居”的形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又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区内也有少数民族聚居。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这样的民族椭凝聚力、向心力。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功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实际工作中主要依据两个具体原则开展民族识别:

一是依据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任何一个人们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我国民族识别工作,从我国民族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了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四个特征。在我国,有些人们共同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分化或融合的现象,构成民族特征方面,呈现出不平衡性。在民族的诸特征中,显得比较突出的,有时是这个特征,有时是那个特征,有时又是另一个特征。

大杂居小聚居优点:

大杂居小聚居有利民族融合,为文化和经济的进一步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便利,政治上便于服务和管理,能够有效的削减民族独立和反政府活动等威胁。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

新疆的少数民族歌曲最棒的有哪几个

新疆民歌都非常好声,其中最棒的要数(天山儿女)。大家不妨去欣赏一下。

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什么

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面积不限于内蒙古自治区。从自然地域的角度看,北方内蒙古草原的延伸非常广泛,就像蒙古族的分布一样。内蒙古草原,风景如画,永无止境,尤其是在海拉尔北部,大兴安岭以西的林边草甸,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南部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接壤。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它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省份。

3、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部黄河上游。宁夏东部与陕西省接壤,西部和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与甘肃省接壤。自古以来就与中部平原、西部地区、北部沙漠、各民族由南至北至频繁地区相连。

4、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这里有很多名胜。

5、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965年被命名为广西通祖自治区。它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也是南宁的首府。它位于中国南部西部,北部湾以南,与越南接壤。

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3、拉鼓节:拉鼓节是苗族传统节日,苗语称希牛。大节每13年举行一次,拉4米多长的鼓;小节每3年举行一次,拉1.7米长的小鼓,节期均为3天。节庆活动分为箍鼓、唱鼓、拉鼓、葬鼓阶段,远亲近戚纷纷前来“吃鼓”,一起欢度节日;主人们分鼓吃猪肉,杀鸡宰鸭,盛情款待,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之中。拉鼓节意在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兴旺,祭祀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

2、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吃立节

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

4、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5、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6、酥油花灯节

藏历正月十五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这天,藏民族居住的地方多会摆出用五彩酥油雕塑成的花鸟鱼虫和人物形象,欢庆酥油花灯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