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朝代(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_马可波罗_波罗_中国

本文目录

  •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
  • 《马可波罗游记》闻名遐迩,可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撒谎,他到底来没来中国
  • 马可·波罗怎样来到中国
  • 马可波罗真的到达过中国吗
  •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

谢谢邀请。那个年代,还没有“英语”、“意大利”吧!

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使用的语言问题,中外学术界进行长期的探索,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大家比较认同的是,首先,马可波罗是不懂汉语的,他可能会说一、两个汉语词汇或日常短语,但对汉语基本上没有真的学习过,也就谈不上掌握,可以说他是不会汉语的。

《马可波罗游记》中基本上看不到汉语的词汇,也看不到他对汉语的一些现象的描写,书中能见到的“汉语”,都是“地名”,而这些地名还全是蒙古语或突厥语对汉语地名的音译,比如他称中国北方为“Cathay”(契丹一名经突厥语音译的转写),称党项人为“Tangut”(畏兀人对党项的叫法的音译转写),更明显的是,他把黄河叫做“Caramoran”(蒙古语对黄河的意译的转写),显然,马可波罗生活在一个蒙古语和突厥的圈子中,他没有用“汉语”记录或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与能力。

当然,马可波罗也是知道一些汉语词汇或短语的,比如他把杭州叫做“天城”,把苏州叫做“地城”,可见他知道一些汉语的谚语,但这也正好暴露了他汉语水平其实很差,把杭州叫做天城,把苏州叫做地城,完全是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的误解,可见他能接触到一些说汉语的人,而且也能听懂一些汉语的词,但听不懂或者不能真正理解汉语的句子,就跟我们最初学英语的时候一样,既便查出了“单词”的意思,也搞不懂这句话的意义。

那么马可波罗在中国时所用的主要语言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从马可波罗在书中的描写来看,他对蒙古语有一定的掌握,因为他要和蒙古统治者打交道嘛,但蒙古语可能也不是特别好,大概能交流罢了。他日常生活的用语可能主要是畏兀儿语,因为畏兀儿语本来就属于突厥语族系统的语言,突厥语族分布范围广,从蒙古高原到西域、中亚的广大地带,这一地带又正好是东西方最主要的商路,更是元代最活跃的色目人群体的共同语,马可波罗实际上也属于色目人,所以他日常生活中接触和打交道最多的应该是这群人,当然所用的语言也应该跟他们差不多。

《马可波罗游记》闻名遐迩,可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撒谎,他到底来没来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闻名全球,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各有解说,至今成谜,没有定论。

01 《马可・波罗游记》起因

故事从马可·波罗等三人1295年冬末回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说起。

24年前尼古拉・波罗、马飞・波罗和马可・波罗父子、叔侄三人前去遥远的东方,因为杳无音信,他们的富商族人都以为他们早已不在人世。

此事惊动全城,尽管马可·波罗把从中国带回的金银珠宝散落一地,但人们对他激情洋溢、滔滔不绝的中国旅途见闻仍旧半信半疑,甚至宣称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此事不了了之。

后来,威尼斯和热那亚爆发战争,马可捐造军舰并亲自担任舰长参战。最终威尼斯战败,马可被俘入狱,并在狱中巧遇作家鲁思狄谦,于是两人合作,写成了由马可口述、作家笔录的世界名著《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

02 《马可・波罗游记》主要内容

《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记载:

马可・波罗受曾去过中国的父亲影响,对神秘的东方怀有浓厚的兴趣,于1271年他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前往中国探险,经地中海向南航行,过小亚细亚、波斯、中亚细亚等国家和地区,估计如唐僧取经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在1275年5月抵达中国元朝的上都。

马可・波罗被忽必烈任命当了十七年的元朝官,颇受重用,还经常被忽必烈派去巡游外省,不仅去过新疆、福建等内陆地方,更奉命出使缅甸、南洋,在得到忽必烈允许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直接折返威尼斯,因此他花了几乎一年时间回到了故里。

03 认为马可・波罗撒谎的理由

由于书中对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中国所记所写大大地超出欧洲人当时的认识极限,因此西方称这部书为“荒诞不经的神话”,马可・波罗被认为是“骗子”。

从《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来看,有些地方确有不实之嫌。如马可·波罗当官等并没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留下任何记载;书中对中国文化的重中之重茶和汉字只字未提,也未涉及中国已发明而欧洲还是空白的印刷术,不可理喻;书中的中国地名几乎都是波斯叫法等。

所以,有些人的结论是马可・波罗可能只到过一些中亚国家,在波斯看到过和听说过一些关于中国的介绍,《马可·波罗游记》是他道听途说的拼凑。

04 认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理由

确信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人认为,他书中的描述只不过出于他见过大世面的炫耀心态而导致的过分夸大,他口述别人执笔时也避免不了修饰成分,不能仅凭一部游记来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05 结语

综上所述,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撒谎?截止目前,难下定论。

马可·波罗怎样来到中国

马可.波罗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在他的《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的很清楚。所以,我读了《马可.波罗行纪》,它成了我最喜欢的书。我爱独自出行,但永远不会成为旅行探险家。可读《马可·波罗行纪》时,好像看到了马可.波罗走过的地方,我仿佛被带入了他的行程。尤其他在中国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兴趣。

我祟拜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们在过去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走了世界上那么多的地方,让我非常佩服。乃至后来我受影响,独自跑了许多地方,包括从内蒙古额济纳的赛罕挑来,穿越无人区到了包尔乌拉山。走新疆魔鬼城,在青海翻越巴扎雪山到达格尔木。这些不能算什么旅行,更淡不到是探险,但对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也算是挑战自我了,尤其是寒冬腊月,手机没有信号,仍然沿中蒙边境线向西行,进入一般人少去的新疆阿勒泰地区。这种情况,感觉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孤独、寒冷和恐惧。因此后来也成为在周边朋友中,有了吹牛的资本与成就感。正如一个小兄弟说的:“哥,你这辈子行了!”

书归正传,咱们回答问题,把我了解的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情况说说。

马可.波罗在中国留下许多故事,我小时候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听胡仁乌勒格尔(说书)讲过不少。说他十七岁时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行,经过两河流域、伊朗全境,穿越帕米尔高原,历尽艰辛到达当时中国元朝的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见到他很高兴,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蒙古语言,骑马射箭也行,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他经常跟随忽必烈往来于两都之间,有时甚至奉忽必烈的命令巡视各地或出使国外。

后来,他非常思念家乡,便打算回家。忽必烈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仅送他很多珍宝,而且还派了十三艘船护送他,从此结束了他在中国的17年生活。

回国后他将所见所闻写成《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与我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起,被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东方三大旅行记。

正是《马可.波罗行纪》这样一部介绍中国文明的奇书,又把意大利热那亚人哥伦布带入了欧美航程。 可以说这部书影响了全世界,建议朋友们读一读,就找到了他是怎么来到中国的答案。

马可波罗真的到达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这个人我听说过,至少不陌生,要问他到过中国没?翻阅史料发现,马可波罗说的很多事儿其实和我们知道有他一样,都是听说的,由此得一结论,马可波罗没到过中国,但马可波罗是个中国迷,这是真实可信的。

说说为什么认为他没来过吧。

一是文献既然没有蜘丝“马”迹。马可波罗的事迹除了他本人的书之外,在元代的汉文、蒙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和其他任何文字史料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这种王婆卖瓜式的记录不足为证。

二是史实既然有悖“马”史。不知道是中国历史错了,还是马可波罗所述的情节错了。比如他说自己参加了元军攻打南宋襄阳城之役,并为蒙古军队制造了攻城用的回回砲。然而襄阳之战在马可波罗来华之前早已结束。至于回回砲的真正制造者则是来自波斯的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事实证明,还是老马想多了,东粘西贴把自己放进了中国历史。

造炮的事儿细说说,二人造砲破城之事载于《元史》,彰彰甚明:亦思马因,善造砲,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砲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压根就没有马可波罗什么事儿

三是马作虽好却有漏载之疑。马可波罗宣称自己在中国生活了17年,但他的游记里居然没提到很多在古代乃至现代中国都可称得上是中国特色的事物,比如:汉字、长城、茶、筷子,呃……还有女人的小脚。存在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各取所需之嫌。

四是行纪版本不一没有统一答案。今天看到的各种版本的《马可波罗行纪》不但篇幅庞大,而且彼此之间在内容上也有不小的差异。说明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不同的传抄者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写,并往里面添加自己的私货。很多今天被我们用来证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细节可能在最原始的版本里面是不存在的。那么《马可波罗行纪》的原始版本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可惜这个原始版本就像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内容一样,失传了。

所以马可波罗到达过中国吗?显然并没有。这个原因可以证明,他很可能没有来过。而关于书中的一些描述,恐怕只是他的想象力和一些市井传言。也许他只是把自己的想象和很多流传的精彩故事融合在了一起,才有了这部游记,但是很可能他并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到达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马可波罗是元朝来到中国的。

据称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