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怎么死的(38岁光绪突然驾崩,2008年专家验出真实死因,凶手至今还未查出)_光绪_慈禧_皇帝

我国历史悠久,从夏朝到清朝,一共经历了20个朝代,83个王朝以及397位“皇帝”

众所周知,光绪是清朝第11位皇帝,也是清朝众多位皇帝里最惨的一位。

4岁就进了皇宫登基,虽然18岁开始亲政,但他从没有掌握过真正的权力,至死都是慈禧太后的傀儡。

然而,在这位凄惨的皇帝身上,还有一件百年都没有解开的谜底,那便是他的死因。

1908年11月14日,38岁的光绪帝忽然驾崩,可就在他死后的22小时,慈禧竟然也跟着离去,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安排?光绪的死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玄机?

与慈禧先后离世,死因令人生疑

1908年11月14日晚上,负责照顾光绪的小太监推开房门,想问光绪要不要准备休息。

可人刚进去,就看到了趴在桌子上的一具尸体,小太监小心翼翼的用手一碰,竟然已经没了呼吸。

他一下就瘫倒在地,边往后爬,嘴里边说着“皇帝驾崩了。快来人。”

光绪所住的瀛台位处中南海的仙岛皇宫,四周环水,是皇家的避暑胜地,可自从戊戌变法以后,这里就成了慈禧囚禁光绪的地方。

到了上朝的时间,就会有专门的太监通过划船的方式,把光绪接到水对面,等下朝再把他送回来。

被软禁在瀛台后,光绪只要一上朝就不说话,下朝后更是沉默寡言。

当时的光绪已经没了自由,很多时间都在中南海,能走动的地方也只有瀛台与慈禧住的仪鸾殿。

对于光绪的死,会不会是他在失去自由后觉得日子没有盼头,所以才选择了自杀?

1909年3月12日,整个北京城挤满了人,上到80岁的老人,下都3岁的孩子,大家都走在去往清朝西陵梁各庄的路上,今天是光绪帝的葬礼,也是中国史上皇帝的最后一场葬礼。

至于为什么会在今天举办,是因为光绪死的时候,崇陵还在修建,所以,这次只是暂时把他安放在梓宫,等崇陵修得差不多,再把他送回去,入土为安。

光绪当了一辈子提线木偶,虽然没有真正的当过一回皇帝,但他也是大清国名正言顺的皇帝,葬礼自然是按照皇帝的标准。

领头的是绿营马队,之后就是64位举着万名旗与万名伞的引幡人,最往后,还有1600位仪仗队,有的拿着兵器,有的拿着法器、幡旗,场面非常壮观。

而最中间,是128位扛夫抬着光绪的灵柩,扛夫们身穿孝服,整个队伍从头到尾有5公里那么长。

为了让大家的步调一样,送葬队伍前边还有一个领队人,随着响尺的敲打声,陪葬队全体走着统一的僵尸步,没有一个人敢走错。

1913年11月,送葬队伍又从景山观德殿走到梁各庄,放着新修的铁路不走,送葬队伍偏偏要走240里的远路,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光绪帝的尊重,也体现出了清王朝的腐朽。

经过梓宫的时候,还有很多百姓给灵柩下跪,可这相比旁边看笑话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的百姓这时候已经接受了新思想,忘了那些落后且封建的思想了。

甲午战争之后,清王朝已经没了所谓的威严,光绪的这场葬礼,其实也就是清朝最后的一点体面。

光绪身强体壮,突然的驾崩,让百姓们无一不好奇,大家都猜,是不是慈禧预料到自己要死,便在前一天赐死了光绪,毕竟,两人的恩怨从很早开始就有了。

慈禧知道自己的病无法救治,又怕权力落到光绪帝手里,所以怕光绪趁机报复她,经营的一切化为乌有,便带着光绪一起走了。

关于光绪的死因,欧洲多个国家也公开表示过怀疑,基本都是在说慈禧与光绪死的时候太近,很有可能是--。

可按照历史研究,光绪帝也很有可能是因病去世,毕竟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中,只有光绪的“病历记录”满满的。

在瀛台的十几年里,前来给光绪看病就达到了900多次,从“脉案”上看,光绪不光有各种疾病,还有很多慢性病,总之身体状况非常差,食欲不振、头晕耳鸣,长期以往,很容易引发心肺功能衰竭。

然而,与之相悖的是光绪帝在死后,灵柩并没有像其他皇帝一样,放在殿里让大家告别,而是草草封棺处理,还不准任何人靠近。难道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是有人要隐瞒什么?

凶手?兄长?分不清楚

提起光绪,人们立马就能想起来他是离奇去世,可到底怎么死的,谁也没有解开,直到2008年,北京有一科研小组在其头发中发现了大秘密。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内有一个专项小组,正在对着一堆头发检验。

这堆头发不是大街上随便捡来的,它的主人正是北京西郊皇陵里的光绪帝。

把头发带回检测室后,专家们抽取其中一根,并将它分成26段,利用特殊的方式,对这段头发中第10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头发中含有“砷”,而且含量在2404微克。

“砷”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要说“砒”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砷”就是--的主要组成物,是一种毒性特别强的化学物质。

而且,光绪头发里的“砷”含量还是普通人的2404倍。

参与检测的专家表示,在对光绪的尸骨进行检查时,他身体里--的毒性已经蔓延到了衣服上。

里边穿的衣服比外边的含量更高,特别是靠近胃的那款衣服,远比其他部位的多很多,所以,专家推断,光绪在临死前很有可能吃了带有--的东西。

为了结果的准确性,多个部门的专家多次进行了检测,可结果都跟猜想的一样。

自从光绪死后,史学界的学者就从未停止过对他死因的辩论,终于,08年的检测,让这场埋藏了一百多年的真相大白于人间。

在光绪帝的头发残渣中,专家检测出来的--就高达200毫克,正常情况下,只需要60毫克,就能致一个人于死地。

那么,是谁对光绪下了三倍多的--?他都是个傀儡皇帝了,为什么还要下此毒手?这场阴谋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

光绪死后,第一个吃惊的人是他的老师德龄。

多年过去,她在《瀛台泣血记》中写了诸多宫廷内幕,在她看来,光绪的死全都是太监总管李莲英害的。

清朝时期,会英语的中国人还没有几个,能用英语交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当然,不包括德龄。

德龄是贵族之女,长相清秀的她从小到大都是学霸,自幼她就跟外交官的父亲去过日本、法国,受父亲的影响,仅仅16岁,她就学会了8门外语。

1903年,17岁的她刚回国就被慈禧请进了紫禁城当女官,同时负责教光绪英语。

在德龄的回忆录中,她曾清晰的记载过一个叫“李莲英”的人,她表示此人在宫里非常嚣张,常常借太后的名义欺负他人。

就连光绪被关到瀛台之后,他也时不时的捉弄光绪,从而证明自己对慈禧的忠诚。

甚至,李莲英还--光绪的日记,里边写着:“老佛爷肯定死在我前边,等那个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杀了袁世凯与李莲英”

于是,李莲英见病重的慈禧靠不住,就在光绪下手之前,先起了杀心。

作为慈禧太后最看重的太监,李莲英帮主子解决光绪再正常不过。

另外,他可是宫里的太监总管,手里的权利比光绪还大,所以除掉光绪并不是什么难事,在他饭里下毒简直是轻而易举。

只不过,除了这种说法,史上还有另一种,说光绪和李莲英私交甚好,好到他根本不会害光绪。

光绪从4岁进了宫,就一直被李莲英照顾着,可以说他是看着光绪长大的,平日里,李莲英既像他的亲哥哥,也像他的师傅。

对此,太监信修明在自己编撰的回忆录中也提到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带着光绪落荒而逃,颠簸了一路。

李莲英看见光绪衣服太薄时,还主动把自己的衣服披在了他的身上,事后,光绪多次向他表达了谢意,同时告诉众人:“如果没有李莲英,自己就活不到现在”

光绪在临死前,也多次嘱咐醇亲王,往后一定要细心照顾李莲英。

很多资料都表明,光绪与李莲英的关系很好,所以李莲英不可能对光绪下此毒手。

可除了他,谁还会害光绪,谁又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下毒呢?

1898年6月,光绪下发诏书,要求变法,可因为手里没有实权,再加上他太过于信任维新派,失去了自己皇帝的冷静与应有的方法。

所以,他直接惹怒了太后等人的利益,最终变法以失败告终。

被压制的那些年,光绪的性格变得唯唯诺诺,好不容易等来变法这个机会,但最后还是没有改变自己与国家腐朽无能的面貌。

之后,他打心眼里记恨慈禧,可又没什么办法改变,而除了慈禧,他最讨厌的人就是袁世凯,而且比慈禧还厌恨好几倍。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袁世凯告诉慈禧,戊戌变法就不会失败,他恨不得在靶心上写上“袁世凯”这三个字。

至于袁世凯,他也知道光绪心里记恨他,于是,他比以前还卖力,紧紧的抱着慈禧的大腿,只为能护他平安。

的确,慈禧也很吃这套,对袁世凯是各种提拔,从工部侍郎升到山东巡抚,后来又在他40岁的时候,赏了封疆大吏一职。

要说谁最不想让光绪手握皇权,那袁世凯绝对站在第一个,因此,大家也传出了袁世凯杀死光绪的说法。

与此同时,溥仪也在自传里写道:“我曾听说李莲英说过光绪的死因,他当时说光绪在前一天还好好的,可就是一副药让他没了性命,最后一打听这药竟是袁世凯送过来的。”

当时的慈禧已经病入膏肓,活不了几天,袁世凯就怕她死后,光绪杀死他,所以就想提前杀死他,当然,袁世凯也有可能是受慈禧之托。

然而,对于这种说法,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觉得皇帝吃药不会随随便便吃。

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一定是太医院的御医与太监互相监督,熬两副药,随后御医先喝,确定没事后皇帝才喝剩下那杯。

而且,在药配制的过程中,也要非常谨慎,错一点都会被拖下去处死。

所以,说是袁世凯下药害死了光绪,史学家们表示不太可能。

另外,很多政治学家认为,即便袁世凯要下毒,可他也不知道慈溪什么时候去世。

正常情况下,他肯定是等到慈禧死了以后,才对光绪下毒,因为弑君在当时那个年代,要被处以大逆不道,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袁世凯一定不会下手,所以,袁世凯是凶手这一点基本可以排除了。

光绪一生坎坷,不光身体上要被病痛折磨,政治上,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更别说他从小就向往富国强兵的愿望,到头来还不都是梦一场。他拼尽全力去稳固的大清,等不到他皇陵修成,就已经化为了泡沫。他的一生,实在是太惨了。

一百年的死因虽然被专家解开,可谁是杀害光绪的真凶,至今都没有解开,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专家们一定会解开这个谜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