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潇湘妃子(林黛玉为什么别号叫“潇湘妃子”)_妃子_潇湘_林黛玉

本文目录

  • 林黛玉为什么别号叫“潇湘妃子”
  • 林黛玉为潇湘妃子,里面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林黛玉为什么别号叫“潇湘妃子”

本人对红楼梦无研究。但有一点,黛玉的潇湘妃子,本人的理解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孩,对爱情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时候,凭着自己的喜好,带着自己的一点心愿,给自己心爱的人起个与自己对号的名字而已。就是宝玉和黛玉的一点小心思,至于其他不清楚。谢谢邀答。

林黛玉为潇湘妃子,里面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林黛玉为潇湘妃子,源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的海棠诗社中,探春为黛玉起的别号。探春说: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作者借探春之口,说林黛玉为潇湘妃子,包含了下列思想感情:

一,展示绛珠还泪的前因。

林黛玉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每日里用甘露灌溉,始得长成,年深月久,幻化人形。感神瑛侍者浇灌之徳,无以为报,后神瑛侍者下凡人世,绛珠也随之下凡,要用一生的眼泪报答神瑛侍者。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的前身。

娥皇、女英则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帝尧把王位禅让给了帝舜,娥皇、女英共嫁帝舜为妻。听说南方谋反,帝舜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找到埋葬帝舜的九嶷山下,抱着竹子痛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竹子染上了斑斑泪痕,成为南方的斑竹,也称“湘妃竹”或“潇湘竹”。娥皇、女英泪尽后投湘江而逝。

这里作者借娥皇、女英为帝舜泪尽而逝,来比喻绛珠仙子以眼泪报神瑛侍者浇灌之徳。

二,预示木石前盟的幻灭。

小说《红楼梦》中,关于宝玉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婚姻问题,是全文的情节主线。

携无才补天的顽石下凡的神瑛侍者贾宝玉,虽然心中认定的是自己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最后还是心事终虚化。虽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但不得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木石前盟无非一场幻梦,是一厢情愿的讹缘。

这段娥皇、女英的典故,揭示了木石前盟幻灭的必然性。

三,揭示林黛玉及整个贾府的悲剧结局。

娥皇、女英最后为帝舜投江自尽,林黛玉最后也必然泪尽而逝。

潇湘妃子既指娥皇、女英,也指林黛玉。“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并非一语成谶,而是发展的必然。

曹雪芹先生把这段话正好安排从探春口中说出来,是大有深意的。

探春是在荣国府“抄检大观园”中说出“我们这样的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的话来的人,探春的这段潇湘妃子的话,与“自杀自灭”的言论是紧密相关的。

如同秦可卿出殡和元妃省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里却埋藏着荣宁二府盛极而衰,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一样。

初晓兒认为,作者在这里安排林黛玉为潇湘妃子这段似乎是戏谑的文字,并非仅仅是写林黛玉的悲剧。《红楼梦》的处处设伏,处处陷阱,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在这里有明显体现。这段话暗示了贾府“食尽鸟投林”,“忽喇喇大厦倾”的覆灭结局。

我是「2019今日头条最具人气创作者」初晓兒。初晓兒谢谢悟空问答老师们的栽培!谢谢各位粉丝的厚爱!恳请朋友们留下宝贵的批评意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