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是怎么死的?刘邦与曹氏的孩子刘肥结局如何_刘邦_吕后_长子

刘章是怎么死的

刘章的死历史上没有记载。刘章是汉高祖刘邦之孙,齐王刘肥的次子,封为朱虚侯。刘章到了二十岁,力气很大,因刘邦的后代们得不到与身份相称的职位,忿忿不平。刘章首先亲斩丞相吕产立了大功,被汉文帝加封二千户俸禄。公元前178年(孝文帝二年),刘章又从朱虚侯晋封为城阳王,创建城阳王国。当初因为平定诸吕一族有功,一度被汉文帝许诺封赵王,但后来汉文帝得知,刘章当时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刘襄即帝位,不快,只封他为城阳王。城阳王刘章在位2年,于公元前177年(孝文帝三年)去世,谥号“景”。

刘邦与曹氏的孩子刘肥结局如何

刘肥结局如何?还算是善终吧。齐悼惠王刘肥,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邦“微时外妇”(未发迹时的情妇)曹氏所生,虽然是长子,却是庶出。因此,汉五年刘邦称帝之后,作为庶长子的刘肥没有能够成为皇太子,而是于次年被父亲刘邦封为了齐王,领齐地七十三城,操齐语者皆为齐民。虽然没能成为皇太子,但是齐国是汉初同姓诸侯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这也算是父亲刘邦对长子刘肥没能成为皇太子的一种补偿吧。

刘邦在位期间,刘肥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舒心的,刘邦还特地给儿子派了一位牛人当相国,他就是汉初的名相曹参。有曹参料理行政事务,刘肥基本上不用费什么心,吃喝玩乐就行了,还生了一大堆儿子。后来“剿灭诸吕”的齐哀王刘襄、城阳景王(朱虚侯)就章、济北王(东牟侯)刘兴居等等,都是他的儿子。

汉十二年,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英布叛乱之时伤重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而刘肥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庶长子,历来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也是对嫡长子最大的威胁之一。汉惠帝刘盈即位之后,身为庶长子且坐拥齐地七十三城、实力雄厚的刘肥自然遭到了吕后的忌惮。史载,某日刘肥陛见汉惠帝刘盈之后,刘盈设家宴款待从山东千里迢迢赶到陕西的大哥刘肥。

宴上,刘盈很客气地说按家礼让长兄刘肥坐上座,不知是不开窍还是刻意为之,刘肥丝毫没有客气,便理所当然地做到了上首。这一举动直接刺激了吕后敏感的神经,她认定刘肥心有不甘,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命人备下鸩酒,想在宴席之上毒死刘肥。后来因为亲儿子刘盈和刘肥一同饮酒,吕后担心不小心会误杀亲儿子,这才作罢。

事后闻悉其中原委的刘肥惊出了一身冷汗,为了保命,在随从或者智囊的提点之下,刘肥使出了一招“人至贱则无敌”。亲自向嫡母吕后认错、赔罪,并且割齐国的一个郡(并不是一座城,一个郡下辖很多县城)给吕后的亲女儿、自己的异母妹妹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大致相当于诸侯王、列侯封地)。同时,使出了“人至贱则无敌”的招数,向吕后表示,愿尊鲁元公主为齐太后。啥意思?就是认自己亲妹妹为“妈”!够贱、够无耻了吧?这才让吕后最终放下了高高举起的屠刀,放刘肥回归齐国。

或许有人说,这不就是无耻求饶嘛,有什么呀!其实不然,吕后和鲁元公主并不差这一个郡,鲁元公主作为吕后的掌上明珠,也不缺齐太后这一个名号!刘肥此举实际上是在向吕后说明几点:

一、认错、赔罪。我错了,我坐上座并不是有心的,我这人心眼实、没花花肠子,当初没想那么多。什么意思?我没有觊觎皇位,并没有取你儿子代之的想法,这事儿纯属误打误撞。

二、我送一个郡给我妹子,也就是您亲闺女,您消消气。难道就是送礼?并不是!这是在主动削弱自身实力,是在向吕后表白,我刘肥没有野心,不惦记你儿子的皇位,我自己主动自残、割掉自己一个郡,你还不放心吗?想想后来文景武削藩,起初无非也就是借个由头削掉诸侯国一两个郡嘛!明白了?

三、尊我妹为齐太后,认她当干妈。啥意思?妈死了,给自己找个妈?肯定不是!实际上,这是刘肥在以自污求自保,同样是在向吕后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同时也是用自污来寻求自保。此事一旦传出去,刘肥为了保命连亲妹妹都能认作干妈,这名声……这是在自毁民心、声誉!没有了民心、声誉,刘肥还造的哪门子反?除此之外,刘肥此举也是给吕后造成一种感觉,刘肥这小子为了保命,什么下三滥的事儿都干得出,不足为惧!正是这一系列的举动才最终让吕后对刘肥放下了戒心、放其归国,否则刘肥有命来,能不能有命回还真的很难说。

经过此事,吕后也放松了对刘肥的警惕,最终刘肥得以善终。汉惠帝六年,刘肥去世、正常死亡,谥“悼惠”。从长安归齐到去世,刘肥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安安分分,直到归天。刘肥死后,他的儿子刘襄袭齐王,是为齐哀王。刘肥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是他所生的儿子却一个个都是人精。吕后去世后,刘肥的儿子们联手朝中的开国勋臣集团一举“剿灭诸吕”,替父亲狠出了一口当年恶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