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痼疾的故事(烟霞痼疾出自:《新唐书·隐逸传》)_高宗_京城_这一

烟霞痼疾的故事

烟霞痼疾的故事(烟霞痼疾出自:《新唐书·隐逸传》)

唐朝永徽年间,田游岩因博才闻名而被推荐到京城,补为太学生。他生性淡泊,酷爱山水,学成后隐居于太白山中。二十年后,又携带家眷一路寻山访水,经荆州来到庐山,在他思慕已久的夷陵清溪安居了下来。

清溪一带山明水秀。茅舍炊烟更添诗意。这里,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紫雾缭峰,若隐若现。田游岩朝对泉石,暮临烟霞,自觉好不潇洒脱俗。平日里以舟代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吟诗作文,好鸟相伴,千转不绝。田游岩整个身心都融合在山山水水之间。

光阴荏苒。长史(最高国务机关中的事务主官)李安期爱慕田游岩的才学,在唐高宗那儿推荐了田游岩。高宗大喜,马上召田游岩去京城。没想到田游岩到了汝地,托病留在了箕山的许由祠旁,并为自己的居室取名为“由东隣”。此后,朝廷又几次召他进京,都一次一次地被辞谢了。

一次,高宗幸临嵩山。他还惦念着田游岩,特意与中书侍郎(相当于丞相助理)薛之超专程前去问候田游岩的母亲,并送了许多药物和布料等。田游岩想不到高宗竟亲自登门访问,来不及整理衣衫就出门迎驾。

高宗见他,果然逸世超群,举止谨慎质朴,心中十分喜欢,连忙命令侍臣赶快扶起田游岩,并关切地问:“先生近来好吗?”

“臣得皇上隆恩,心早有寄托。唯泉石烟霞是我不可改变的癖好。”田游岩深情地说。

唐高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我能得到你这样的人才,与汉帝得到‘四皓’(秦汉时的四位年老的隐士,后因吕氏篡权才出山扶汉)有什么两样呢?”

薛之超在旁赞扬高宗说:“汉帝想废嫡立庶,所以这四君子才出来辅政的。这怎么能与皇上降低身份亲自求贤相比呢?”

高宗龙心大悦,携田游岩登上去京城的龙舆。到京城,田游岩被授为崇文馆学士。

过了一段时间,高宗营建奉天宫。可是,田游岩的旧宅正好挡住宫殿右面的去路。高宗圣喻下达:不准拆毁,又亲自到此在门上书写了:“隐士田游岩宅”,升田游岩为太子洗马。

几年后,因受好友裴炎的牵连,田游岩被恩赦回归山间。他觉得自己像久囚的鸟儿离开了樊笼,飞到了心爱的山林之中,喜不自胜。他再也不会离开这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了,从此遁身于深山之中闭门谢客,潜心治学。

后来,“烟霞痼疾”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爱好山水成为不可改变的癖好。

烟霞痼疾出自:《新唐书·隐逸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