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在临死前为何将儿子交给已经与自己断绝关系的山涛?一生不肯为官的嵇康为何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绝交的山涛帮他为官_司马_绝交_竹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山涛 关系 已经 司马 绝交 竹林

本文目录

  • 嵇康在临死前为何将儿子交给已经与自己断绝关系的山涛
  • 一生不肯为官的嵇康为何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绝交的山涛帮他为官
  • 山涛是个什么样的人
  • 山涛想让嵇绍出仕吗

嵇康在临死前为何将儿子交给已经与自己断绝关系的山涛

嵇康何许人也?竹林七贤之首,字叔夜。论学问,论德行,给多大的官也不为过。

山涛何许人也?嵇康的亲密挚友,字巨源,也算饱学之士,在司马昭手下任职。

山涛升迁,留一空缺,推荐隐居山林的嵇康出山,司马昭求之若渴。

尴尬的是嵇康的身份,嵇康乃是曹操曾孙女女婿,曾在曹魏时任中散大夫,后来隐居。

山涛的推荐无疑将嵇康陷于两难,嵇康乃曹魏旧人,不愿也不屑效力司马氏,他是有着正统思想的文人,而且有碍身份。如果不答应,无疑给司马氏落下口实。

嵇康必须向天下人表明态度,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出炉,旗帜鲜明的,态度决绝的同山涛绝交,同时也断绝了司马昭的幻想。

尽管山涛承受了巨大压力和打击,面对挚友的谩骂,面对天下读书人的责难,他也豪无怨言,表现出惊人的大度。

人各有志,嵇康和山涛两个挚友虽然绝交,两个心灵却是隔空交流着。犹如黑夜里的两颗星星,彼此照亮着对方,却各在各的轨迹运行。

司马昭得不到嵇康的名望和支持,就必须亲手毁了他。

临刑前,嵇康把十岁的儿子嵇绍交给了山涛,一个他曾经绝交的人。山涛没有拒绝,他相信只有他才能抚养这个孩子长大成人。

山涛没有辜负嵇康,嵇绍终于长大成人,在晋朝长大的他终究不会背负旧朝的恩怨,他在司马炎的朝中当官了,他要去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嵇康应该含笑九泉了。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

一生不肯为官的嵇康为何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绝交的山涛帮他为官

嵇康曾经写信和好基友山涛绝交,临死前,他没有把儿子托付给哥哥嵇喜,诡异的是,他反而将孩子托付给了山涛。

为什么呢?首先从主人公嵇康说起。

嵇康,字叔夜,安徽亳州人。竹林七贤之一。

这家伙不仅才华横溢,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而且风度翩翩。是竹林七贤的门面担当。

山涛曾情难自制地赞美嵇康曰:

“稽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嵇康长得真帅啊,身姿挺拔像松树,就连喝醉了也那么迷人,如同玉山倾斜一般。

也就是说,嵇康肤白貌美大长腿,妥妥的一帅哥。?

这个集美貌、才华与一身的少年,惹无数少女竞折腰。可嵇康人家眼光高,一般人他根本不睬。

19岁时,他迎娶了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这个白富美是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接着嵇康又升官晋爵,先做郎中,又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又生了俩娃。

这段时间是嵇康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美妻娇娃,高官厚禄,身边又有一群谈诗论画的朋友,没事喝点小酒,写写诗,正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有一日,嵇康和阮籍一块儿去山涛家喝酒。山涛的老婆韩氏早就听闻这两位客人大名,很好奇,于是就躲在暗处偷看。越看越惊叹,觉得这两个客人风姿绰约,比自己的老公强多了。

第二天,山涛问老婆:我的朋友怎么样啊?

韩氏连连点赞:这两人形象好气质佳,比你强太多,但是你肚量大,不爱生气,不会嫉妒,这一点,你又远超他们。

真是知夫莫若妻。

山涛就是一个胸怀宽广、君子坦荡荡的人。所以后来,嵇康写信与他绝交,他也没生气。

嵇康本来做官好好的,后来为啥突然就辞官归隐了呢?

局势所逼呗。当时司马懿正与曹爽恶斗,朝廷里乌烟瘴气,嵇康看不惯,就与一帮朋友集体辞职,归隐山林。

嵇康归隐之后,又添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打铁。别看嵇康是一介书生,可人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人家文武双全,孔武有力,打起铁来,叮当作响,火花四溅。

有时候,他还背起竹篓进山采药。山间的樵夫农人,见到衣袂飘飘的嵇康,误以为他是神仙下凡。

这样的嵇康,自然圈粉无数。经常有粉丝慕名而来,一睹偶像风采。其中有一位叫钟会,这小子也是书香门第,但嵇康根本就不屌他。

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钟会就是小人,从此他怀恨在心。

公元260年,魏国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皇帝曹髦被杀。

由此还诞生了一句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为了拉拢名士,便邀请了一波隐士去做官,这其中就有山涛。山涛是司马昭的表兄。

山涛是个审时度势之人,他一看曹魏大势已去,立马投靠了表弟司马昭。并在司马政权的授意下,写信给嵇康,劝他也来做官。

嵇康非常生气,去你的,我是曹家的女婿!你趋炎附势也罢了,还敢来喊我?太过分了吧?

于是就写了一封名扬天下的绝交信《与山巨源之绝交书》。

山涛字巨源。

嵇康写这封信,主要是旁敲侧击地反抗司马政权:爷不吃你那一套!

这封信大火,司马昭也读了,他读出了嵇康的指桑骂槐。

钟会这个小人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物,不以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

嵇康这个坏蛋恃才傲物,留他可没什么好处,只能伤风败俗。不杀他,怎么维护王权的尊严?!

本来司马昭还在犹豫,听钟会这么一说,立马下了斩杀令。

嵇康死前,将自己10岁的儿子托付给了山涛,并深情地对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山涛还在,你就不是孤儿,他会照顾好你的。

嵇康为什么临终托孤于山涛?原因有三:

1,嵇康并不是真的讨厌或憎恶山涛,他写绝交信只是借题发挥,写给当权者看的。

2,嵇康非常了解并信任山涛,知道他宅心仁厚,善良又大度,会善待儿子的。

3,嵇康虽然自己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但他希望山涛能带儿子嵇绍出仕。

最终,山涛不负所托,将嵇康的儿子嵇绍培养成才,并举荐他做官。

可惜,嵇绍在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遇难。

嵇绍的鲜血溅了惠帝一身,等到战事平息,随从给惠帝换下血衣要洗,晋惠帝阻止说:“这是忠臣的血,不要洗。”

诶,悲乎!

山涛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今天和大家一起说说山涛这个人!

首先,我们说说山涛是干什么的?

山涛

山涛,字巨源,三国魏国至西晋时期的名士,因为他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政治家,因为做官选拔贤才,又能提出正确的见解和主张,不愧为一代名臣!

其次,说说这个人的经历,我们才能更好的来评价一个人!

从小,他老爸就去世了,只剩下老母亲和他一个人相依为命。可山涛从小就爱好读书,尤其是《老子》、《庄子》之类的书籍,年轻的时候,结实了一帮智趣高雅的朋友,喜好在竹林中吟诗作对,时间长了,人们给了他们一个雅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可是天天在这里胡吃海喝,吟诗作对也不是个事啊,因为山涛还有一个家要照顾!一次,他吃醉了酒回家,看到老母亲还没有吃饭,已经饿的昏了过去,他心中就如刀割一样,都是自己不务正业,使老母亲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作为一个孝子,他无地自容啊!

后来他就很少去聚会了,直到40岁才做了一个小官――河内郡主簿,后来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到高位,他做官不忘记自己的那帮竹林的朋友,就给其中自己最要好的嵇康写了封信,大意就是我山涛现在做官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的才华我是知道的,也来当官,给朝廷效力,让我们去实现以前的志向吧!

信很真诚,到是嵇康不但没去,还写了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让人送了回来!有人说他们政见不一,其实我认为是嵇康自己的站队问题,他自认为娶了曹操的曾孙女,就是曹氏族人,看不得司马家族的人掌握政权!

这本是个人私事,他却上升到政治高度,对山涛一顿很怼!作为好友的山涛只能默默忍受!其实,不管谁在台上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山涛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山涛在为官的时候,不仅自己清廉如水,还积极举荐优秀的人才,嵇康之子嵇绍就是他举荐给皇帝的。他还多次因自己年老而辞官,终因皇帝的不允许而作罢!他尽到了一个为官的本分!

现在,我们再来评价他这个人如何?

我认为他是一个务实的人,

努力做好一个儿子,

努力做好一个朋友,

努力做好一个官员,

努力做好一个自己!

这就够了,你说呢?

山涛想让嵇绍出仕吗

我是侃侃谈古今!

山涛是谁?岱绍又是谁?为什么说山涛想让嵇绍出仕吗?我们先简单罗列下其中的人物关系。

山涛,字巨源,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嵇绍,字延祖,西晋名士岱康之子。那么提山涛与嵇绍,自然绕不开关键人物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与山涛同为“竹林七贤”。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受文人士大夫誉赏的人物。

一、山涛与嵇康之间的关系

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当他们还是布衣之交时,山涛曾高调地宣称,“举世能够做我的朋友的,只有嵇康和阮籍了。”可以想象孤傲的山涛遇到知己的那份狂喜,他忍不住想告诉全世界每一个人:“嵇康和我是朋友。”

所以山涛和嵇康实乃莫逆之交。但就是这么要好的朋友却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山涛出仕

山涛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很有才干,也很有抱负,与司马家有亲戚关系,山涛为实现政治抱负,出仕为官,因为其才干与品行,深得司马昭的信任。

二、嵇康归隐

嵇康出身普通,但他娶了曹操的曾孙女,在讲究门第的魏晋,嵇康应该有一个很不错的前途,然而,司马氏与曹魏的斗争让国家黑暗而又压抑,司马家在篡位过程中,各种卑劣的阴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很多人被迫出仕或者隐居,在这样的环境下,嵇康是不愿意出来做官的,他选择了隐居。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山涛举荐了嵇康出仕为官,嵇康大怒,写下了举世闻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封书信简直是属于指着鼻子骂山涛的姿态,山涛狼狈不堪,千载之下,依然背负骂名。后来嵇康因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而被杀。

二、山涛为什么想让嵇绍出仕

虽然表面上嵇康写了绝交书给山涛,但事实上两人的交情并非因此而断。从《与山巨源绝交书》来看,嵇康因山涛违背自己的心愿而举荐自己所以与山涛绝交,但绝交书之后二人的交往,却并非众人所料想。据《晋书•山涛》记载:“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嵇康在被杀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在,你从今往后还是有人照顾的。虽然嵇康写出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看似不留情面的书信,但是在嵇康心目中,山涛依然是值得信赖的好友。然而嵇康的确没有看错山涛,虽然嵇康在世时,是众多士子倾慕的对象,但是在他被杀害后,谁还敢与他的家人接近呢?山涛就做到了嵇康的临终托孤,也用心的提携好友的幼子。把嵇绍抚养长大,并在山涛的举荐下被征为秘书丞,从此官运亨通。

结语

所以山涛举荐嵇绍出仕是真心举荐,想要嵇绍出仕为官,有一个好的前程,更没辜负嵇康的临终托孤的信任。正所谓一生得一知己足矣。山涛与嵇康的友谊真乃君子之交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