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年会|中国信通院尹子航:基于标识解析的资产追踪定位_标识_定位_资产

2023年1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中国信通院“智能+学院”举办的2023年学术交流年会成功举办。年会聚焦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两大技术专题,发布了18个主题报告。下面,让我们进入工业互联网标识专题第二期的知识分享。

· 资产追踪定位需求旺盛,蕴含巨大市场空间。资产追踪定位中的资产主要是面向企业有形资产中的产品、设备、装置、人员等重要物理资产或资源。相关研究预测,2025年全球资产跟踪市场将达到363亿美元,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资产追踪定位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同时,资产追踪定位也存在着空间复杂、端侧算力有限、供应链整合低等诸多问题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 室内外一体化融合技术备受关注,亟需统一标识助力全流程追踪定位。室内外融合定位技术主要以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聚合各类室内外定位资源,为海量大众用户提供精确、快速、泛在的位置服务,也为重要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追踪定位提供技术基础,但整体应用由于缺乏对重要资产的统一身份标识,严重影响其在全生命周期流转过程中定位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真实性,限制了室内外融合定位的普及推广。

· 资产追踪定位开辟标识解析应用新价值场景,助力推进标识应用高端化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构建以物联感知层、平台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为主的高端化资产追踪定位系统,通过赋予重要资产唯一标识,保障其实现跨工厂、跨企业、跨园区、跨省份的全域定位信息获取,构建重要资产全生命周期室内外联动位置信息获取体系。未来,需进一步加强融合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载体、多类传感器和多通信方式的一体化定位感知设备研究,打造融合多类定位技术和位置信息服务的兼容性平台,面向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高端化解决方案,为资产追踪定位发展创造新路径。

----专家点评----

柴森春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资产追踪会遇到跨域问题,建议加入跨域安全认证内容,可以考虑主动标识载体与RSSI的一体化设计,利用主动标识载体本身的信号特性完成定位,减少成本和集成难度。”

----汇报人简介----

尹子航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技术研究部高级工程师,“星火之光”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新型工业标识解析、区块链基础设施、下一代互联网Web3、新型标识载体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推进工作,参与并发表《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船舶)》、《区块链基础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Web3技术产业生态发展报告(2022年)》等报告以及多项论文、专利及标准成果。

敬请期待第三期:基于标识解析的冷链物流追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