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记者 王臻儒
春节返乡没几天,听人谈论最多的,是家乡的大集。不知何时起,赶集又成了流行于亲朋好友间的一项时髦活动。我决定一探究竟。
导航显示临近目的地,我却感觉大集失去了“灵魂”——一路开车过来,竟畅行无阻。逢赶集日必拥堵的大集去哪儿了?仔细一瞧,车辆全部规矩地停在大路边;走近人声嘈杂的地方,才发现商贩们分流在旁边的小路上。这样一来,不仅汽车不挤摊位,摆摊的商贩也不再占用大路,安全,不拥堵。不仅是交通,集市上的零食、肉类、杂货也划分了摆摊区域,清晰合理。大集变了,少了杂乱无章的“凌乱美”,多了合理规划的秩序和整洁。
一路上,翻腾的鲤鱼、五彩的番茄、飘香的羊糁……大集上的货品依旧打着鲁西南鲜明的烙印,但也多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影子。过去的大集是附近村民互通有无的货品基地,今天,也不乏批发货物的商贩在进行商业交易。过去的集市售卖现蒸的白馍馍、高数尺的大葱,特色鲜明,但货源局限于当地;现在,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齐聚于此,大集的货品样式已经不输超市。供货渠道活了,经营思路也更活了。一家羊糁摊的老板告诉我,在这里摆摊几十年,名气也只限于附近村庄;现在开了短视频和直播,“线上+线下”的形式,吸引了更多食客慕名前来。
走着,看着,大集的生命力澎湃起来。一路上,我看到推着小车买菜的老年人,架起相机边走边寻烟火气的年轻人……琳琅满目的货摊前,人头攒动,热闹不减。乘上短视频的东风,大集在互联网上“翻红”了一把,“黄河大集”“好品山东”打响了大集的名气,让散落在城镇各处的大集人气满满。
无论是整齐干净的街道,一应俱全的公共设施,还是合理的区域划分,现在的大集变得更好看、更好逛。人们带着钱包和新奇来,满载一车新鲜好货走,日子也像大集一样,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