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陷宰客漩涡的三亚,教我如何去爱你:从寻找罗迪到海胆蒸蛋_海胆_海南_餐厅

“三亚又宰客了!”

“再也不去三亚了!”

“厨师名字叫张海胆或王海胆,所以这道菜叫海胆蒸蛋。”

最近,网上一条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说是前两天一位游客到海南三亚旅游,在当地的海鲜店吃海鲜,怀疑他们做的“海胆蒸蛋”里根本就没有海胆,更怀疑澳洲大龙虾被掉包。随即三亚官方立即回应,称“当季本地海胆汁多肉少,与其他地区口味有所差异,一般采用蒸蛋的方式供客人食用。”

海胆蒸蛋,有没有海胆?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历史难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笔者仿佛听见了九年前全网寻找罗迪的声音。

海南本土媒体2012年的头版头条新闻《罗迪,请你站出来》

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和海胆事件一样,事先也是一个游客因为在三亚吃到了天价海鲜,随即在网上发起了“三亚宰客”的评论,在当时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留下了“三亚宰客”的印象。

展开全文

图为2012年1月“三亚宰客事件”的新闻专题截图

对于“海胆蒸蛋”事件,我们看三亚本地的餐饮店和本地网民是怎么说的?

本地网民:无良自媒体黑我三亚 想打折不成恶意诬陷

本地网民:张嘴就要打折,不然就开直播。现在粉丝涨了一倍(天涯网友:南天一茱)

本地网民:“官方对这件事情调查有定性。游客想打折故意找事情。说龙虾被掉包,海胆蒸蛋没海胆。”(天涯社区“撸麻瓜”)

本地网民:“海南搞海鲜餐饮生意的应该直播现杀海胆蒸蛋,为自己证明。为海南洗清形象。”(天涯社区网友“攩戗”)

图为天涯社区网友截图

外地网民:宰客的三亚,教我如何去爱你

网易网友:三亚该有人管管了。

网易高赞评论

外地网民:“三亚某些酒家拿旧海胆壳装蒸给客人吃,不是什么假新闻。我去年底跟团在三亚用餐就遇到过,只不过导游事先和我们打过招呼,说三亚这里的海胆都是这样没有海胆黄的,我们费事说穿罢了,靠这些混江湖迟早会出事。”

餐厅:顾客不断提打折,商家不能一再退让

根据网易的报道:餐厅经理称,随后,李先生要求餐厅“打对折了事”,当班经理拒绝了李先生的提议。

听到李先生提出“打5折”的要求后,餐厅员工按店里处理纠纷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

开了海胆之后,李先生又提议:“不说了不说了,不要影响心情,打个6折。”随后,李先生报警,再次提议:“当着警察的面,我们各退一步,打个7折就了了”。最后,餐厅开会决定:给李先生打95折,海胆免单。

餐厅经理称,李先生提这些要求时,餐厅均有录音录像,自己可以对此负法律责任,“开餐厅的肯定有自己的原则,餐厅没有问题,肯定不能一再对顾客进行退让。最后李先生没有要折扣,只是海胆免了单。”

当然,也有很多理性的本地网友表示:“不过这种事情,不管是对是错,对三亚的旅游业是一种伤害,官方通报后,俺看了微博上的评论,绝大多数的网友认为官方包庇商家。”

海胆切开其实也没多少肉

官方:小小事件惊动省长 摆清事实没能擦亮事实

12日海南省长回应三亚海胆事件:“对旅游市场的秩序,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在监管体系、投诉受理机制和专项整治这三个方面连续多年重拳整治。这件事情我们将深入调查,依法处置,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

现杀的海胆

笔者认为的事情还原:事情很简单,这个事主的确吃过海胆蒸蛋,跟海南这个不是一个味道。 当他发现这个海胆蒸蛋跟自己的感觉不同时,选择质疑店家,态度也很冲,后要求店家打折,酒店方面不同意打折。然后他选择开直播讲了一些话。然后在他的头条里刻意强调了以下关键信息,有个女的说别闹事,不然走不了,然后他提前结束旅行,离开三亚,刻意制造了三亚社会很混乱,黑社会横行的话语陷阱。再结合很多人可能前几年有关于三亚旅行的不愉快经历,这个话题就成了热搜。再加上三亚政府的回应一一证明,事主的投诉没有一个是真的,这更加激起网上舆论的热炒。什么五一远离三亚之类的,什么海南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之类,林林总总。

总之,这次来势汹汹。

树大招风的三亚究竟能否平稳平息吃瓜群众的怒火,只有摆清事实,并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消除不良印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