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大赛(第18季)丨李燕燕:心中的芳华——读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_报告文学_新闻_集子

心中的芳华

——读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

文/李燕燕

2023年初春,终于收到程华的这部报告文学集。

大约一年多前,总是频频在各大报纸副刊读到程华的文章,多数是散文,也有不少篇幅较大的报告文学。散发的作品很不错,当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非虚构写作者,这些短篇报告文学于我最大的感受是,新闻性强,语言细腻生动,字里行间饱含真情,且颇具女性特质。但报刊上单篇的报告文学于作者来说不方便留存,读者也难得查找,所以对一个成长中的颇具潜力的报告文学作家来说,出合集自然是应势之需。我对程华这部集子是很期待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文坛对于报告文学一个相当大的期盼是“努力提高文学性”,导致一些作家刻意地与“新闻性”划清界限,但这样的做法亦是不妥,因为报告文学由“报告”和“文学”两个词组成,我的理解是,这两个词代表了这个中国式文学体裁的两个来源:一是新闻,二是散文。因此,“新闻性”在报告文学中的体现无可厚非,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如何在文字、叙述、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文学性”的表达。记得有人说“新闻的尽头是报告文学”,这句话在程华的这本合集中有着充分体现,有的作品前面就附着“新闻背景”,有的主人公本就是“新闻人物”,有的事件我们曾因为官方报道早就有了印象。在我看来,“新闻性”给这部主写公安系统人物的报告文学集起了重要加持作用。

展开全文

说回到程华的创作。我认识程华有几年了,这是一个感触敏锐、有才华且非常勤奋的女作家。在她的生活中,工作、家庭等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业余闲暇很有限,但她却利用这十分有限的闲暇时光采访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获得各种重大赛事奖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让人动容。好学也是她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只要听说有好的作品出来,她就第一时间去购买学习。我曾介绍她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帮助她向杂志投稿发表作品,从学会或者刊物那一方的反馈来看,大家对她的成绩都是认可的,这很不容易。程华很信任我,常常与我交流创作中的酸甜苦辣。我感觉到,文学创作早已成为程华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正是一个作家坚持创作的不竭动力。

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仔细阅读了这个集子里的十四篇报告文学,有的我以前读过,比如《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中成,你是我们的兄弟》《探寻蛛丝马迹的人》等等,有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在系统阅读中粗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足够饱满。整个合集版面字数二十多万,厚厚的一本,看上去就很有份量。具体到每一篇作品的编排也很有意思,正文前面有新闻背景或序言,正文后附有采访札记、创作手记甚至后记,并且,采访札记普遍写得非常扎实。这样的编排一定程度颠覆了我的认知。对于中长篇报告文学写作者来说,一般在杂志上发表两万字以上作品才考虑写采访札记或创作手记,因为担心它们会“喧宾夺主”。但程华这部集子里采访札记的出现,却很大程度充实了读者对作品创作价值的认知,让他们了解纪实作品字里行间蕴藏的足以动人的真实来由。也因此,集子里的每一篇报告文学都于形式内容上格外饱满。

二是充分挖掘了新闻背后的故事。前面我简要论述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存在的重要性,以及“新闻性”对程华这部报告文学集的作用。要看到的是,程华于新闻人物或事件之外,寻找到的可以延伸的线索或脉络,为读者展开了深层次的文学的“延伸阅读”。比如《勇者的沉默,胜过雷霆万钧》中的排爆手梁新宇,他的事迹曾被各大媒体反复报道,他是市里公安系统的先进典型,他甚至是我的朋友。在我的认知里,梁新宇平时不爱说话,更不愿意讲自己的“故事”;我知道他是个优秀的排爆手,但我对他的认知也仅是停留在新闻里的某次“特别行动”,但程华“磨”出来的报告文学却还原了这位先进典型的全部,包括成长、心理状态等等见微知著之处。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这些恰好是他们对这个“新闻人物”所好奇的方面。

三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程华长期在公安系统工作,这群穿警服的人是她的同事战友,是她最熟悉的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在她那里也绝不陌生。或许有人觉得老写“公安”,题材会不会狭窄?我认为,这个其实不必担心。在我的认知里,要写好非虚构(报告文学)有两个要素:题材选择和呈现手段。其中,题材可以多样化,可“大”可“小”,关键是写作者必须找到熟悉并且能够融入其中的题材,因为我们的视角有平视、仰视、俯视之分,基于熟悉程度的“平视”往往能够看到最多的面。而呈现手段就是指我们如何把我们看见的生活的“60个面”呈现给读者,如何呈现给读者是作家的本领,感受评判则是读者的权利。在熟悉的题材领域里,英雄的妻子、法医、排爆手、刑警、普通民警……程华的写作得心应手,也呼应了读者需求。

四是寄托了自己的初心。一直以来,我觉得程华的创作满含激情,一般情况下,体制内的人写体制往往缺乏的就是激情。所以,我对这激情的来源很是好奇。这次程华把集子寄给我的时候,我就问了她这个问题。她告诉我,她是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这身警服,文学创作是她致敬奋战一线的同事战友的独特方式。她说:“每次去基层一线采访,那些受访的民警都说,没有想到啊,我们还能被人写到报纸上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的确,从程华的《峥嵘》中,我读出了作者对于一线民警的致敬,对于警营英雄的尊崇,读出了一个女作家的质朴、率真、热情和追求。虽然叙事的技巧还需磨炼,文字还可多加润泽,亦当进一步向中长篇报告文学进发。

未来,心中有芳华的程华,必定会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