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次!高校新增涉“数”专业大比拼,鲁粤鄂居前三_专业_数字_新增

文 | 杨雨欣 杨婉新 蔡雨婷 廖学琴 郑舒元 祁宇 黎大韬

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2016 年首次被列为二十国集团(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数字经济”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自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于政府工作报告,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数字经济已五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再次提到统筹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风向标,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逐渐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推动部分学科向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发展出一批涉“数”专业。

“智能”成新开设专业高频词

在新增专业方面,2017—2021年间,全国高校合计新增专业994次,涉及的学科门类包括工学、医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其中,工学、医学、法学三大专业门类近5年新增次数排名前三,累计达到210次。

从具体专业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三个专业位居新增专业数量前三,均被新增30次以上。新增专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变动。

近5年,我国高校新增专业体现出明显的“数字化”趋势,“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涉“数”专业新增次数较多,顺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

展开全文

图1 2017—2021年新增专业数量TOP5(理工农医类)

在增设新专业方面,2017—2021年新增新专业数量共183个。其中,工学开设新专业的数量最多,为74个,其次为农学16个、理学10个、医学1个。相比之下,文科专业新增数量最多的是文学,共21个,其次为法学15个、管理学15个、艺术学15个。

从具体专业来看,2018 年有35家院校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带有“智能”等字样的专业频频出现。“智能”成为新开设专业的高频词。据统计,“智能”共出现 67次、“工程”共出现 64 次。

图2 2017—2021年增设新专业门类(理工农医类)

图3 2017-2021年增设新专业门类(人文社科类)

分析2017—2021年高校专业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各高校都在调整学科专业方向,各专业或涉“数”或有“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领域,培育数字经济的学科专业增长点,用细分学科专业方向紧密对接产业赛道,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力量。

图4 2017—2021年新专业高频词统计情况

工学是涉“数”专业头部力量

2017—2021年新增涉“数”专业的所属门类中,工学新增33个,理学新增5个,其余学科只新增了1~2个。其中,工学学科门类中涉“数”专业新增数量最多,占比达到70.2%。工学近5年新增涉“数”专业中,新增次数位居前十的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数字媒体技术以及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其中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次数最多,达到215次。 

图5 2017—2021年新增涉“数”专业类型统计

高校学科建设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受数字产业发展的影响。工学之所以涉“数”且专业新增最多,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随着数字产业的不断成熟,新型业态和生产模式逐渐形成。数字经济从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三方面分析,可分为“四化框架”,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字价值化。

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而工学门类的各专业主要服务于我国重点发展的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因此成为我国发展建设涉“数”专业最重要的学科门类。

其次,数字经济催生了“新工科”这一高等教育新理念和大学人才培养新方向。新工科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这进一步促使工学成为涉“数”专业的重要着力点。

此外,在数字经济“四化框架”中,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具体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抓住了这一契机,其新增的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以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专业,就是传统学科与数字经济相融合的充分体现。

数字化治理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行政体制更加优化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体现为以“数字经济+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在学科建设中,高校为追赶这一趋势,纷纷开设了数据警务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等专业。

数字价值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它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保护等。为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高校开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数据计算及应用等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涵盖的学科领域兼具广度与深度,电子、计算机、工业、 通信、汽车、金融等领域均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对象。从2017—2021年新增涉“数”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看,高校尤其在工学学科建设中持续发力,为数字经济新形态下的社会人才需求提供了培养基地。

鲁粤鄂苏等新增涉“数”专业最多

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热切需求,已经反映在高校开设的专业中。近年来,各省份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多。2017—2021年间,全国共31个省份、832所高校新增涉“数”专业。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广东、湖北、江苏、北京、河南、四川、河北、辽宁和安徽。

图6 2017—2021年新增涉“数”专业TOP 10省份

就高校而言,分属福建、黑龙江、广东、辽宁、新疆、广西、江西、山东、四川、安徽等省份的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辽宁传媒学院、塔里木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九江学院、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位列(含并列)前十位。

图7 2017—2021年新增涉“数”专业TOP 10高校

在新增的47个涉“数”专业中,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以及网络安全相关的专业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专业的开设映射出地方对高校精准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2019年7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表示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经济发展新空间。

与此相对应,2020年山东大学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两年后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对标人工智能与现代医学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人工智能基础又具有相当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发展。

总体而言,在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各高校都在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大力扶持涉“数”专业,以此紧密对接产业赛道。同时,各高校持续聚焦工学学科建设,将电子、计算机、工业、 通信、汽车、金融等数字经济领域涵盖的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

此外,各高校为使人才培养真正服务于地方,会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形势,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大体都是增加各种涉“数”专业以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

然而,面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人才供给结构不平衡、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专业理论与就业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依旧存在的现状,高校仍需积极强化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体系,为构建数字经济新形态下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数据均来自教育部门户网站,本期内容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小强传播团队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23-04-25 第4版 数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