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哈尔滨编制委员会发文称,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管理,经市委编委领导同意,按照《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从3月初起,集中力量和时间开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
3月7日,我发了《 很快就没有什么铁饭碗了 》 ,但是这座副省级城市清理编外用人的消息,还是让我有点惊讶——来得出乎意料的快,层级出乎意料的高。
哈尔滨不是三四线小城市,而是集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的三位一体。这次清理的力度很大,哈尔滨发布的公告称,该市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编外人员的清理工作,并每年清理不少于20%的人员。这意味着最多五年,所有的编外人员都有饭碗之忧。
而且,哈尔滨的清理工作是从市级启动,这意味着接下来多半会向下传导,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推倒一大片“铁饭碗”。
清理编外人员的原因,无非是地方财政吃紧。哈尔滨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动作,到底是现实的财政压力太大,还是未雨绸缪,不得而知。这也不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不是哈尔滨一城一地的动作,全国多地都有类似的消息,具有普遍性。这类清理工作能不能取得成效,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编外”膨胀,根子出在“编内”
编外人员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编内”衍生的。编内的人员膨胀因素不消除,减少编外人员也很难落实。
编内“管多兵少”,必然会把一线工作转移给编外。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官多兵少”的现象由来已久,2016年《中国经济周刊》专门做过报道。该报道列举了某省科技厅的编制数:
正厅级1人,副厅级8人,县处级44人,科级8人,科级以下21人。也就是说,全机关公务员82人,科级以上61人,普通公务员只有21人。一般城市的市级领导配置,副职数至少五六个,多的七八个甚至十几个。
这样畸形的“官兵比例”,在全球都很罕见,且多年来从未有效纠正。结果导致“编内”的一线工作人员少,不得不以“编外”来补充。
展开全文
编内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再叠加过于庞大的政府机构设置,更放大了人力缺口。我国政府的部门设置本来就是“上下对齐”的垂直刚性。再小的地方政府,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如,陕西汉中市佛坪县,是典型的西部小县。户籍人口3万多,但是常住人口只有8000人,吃财政饭的有2000人,占常住人口的25%,挂在政府网站上的机构多达20多个,堪称奇观。
一个衙门就要养一堆人,一堆人里又是一堆官管一堆职能,跑腿办事的没几个,还得“编外”补充。
这还没完,还有政府职能缺乏边界,随意增设机构、增加职能,造成“编内”的压力传导到“编外”。上级提出新要求、新职能,下级就要增设机构,“专项办公室”、“工作小组”、“指挥部”等等。
这些增设机构大都不占编制,由编内人员兼职,但是不占编制,并不等于不增加工作量。机构成立了总要多一些职能,最起码各种文件、报告的文案工作总得有人做吧?此类增设机构多了,编内人员身兼多职,哪有功夫去打理?还得编外补员去应付。
多重压力下,编内编外一盘棋的操作流程打通,又制造了吃空饷、安排关系户的空间。反正编外用人很随意,因事招人就能无缝衔接因人设事,进一步加剧了“编外”膨胀。
难度不小,效果有限
因此,“编外人员”实际情况很复杂,既有衙门的主要劳动力,也有纯属吃闲饭的冗员。
这就导致了“清理编外人员”难以执行到位,即便执行到位,也很容易反弹。不是一刀切的清理方式,多半是没背景的一线人员被裁,冗员反而没事。一刀切了,那是真没人干活了,编内的大官小官怨声载道,机构运转不灵。要么“刀下留人”不了了之,要么先裁后招,“清理-膨胀-清理”循环。
至于编内的人员减控,除了阻力更大,其他情况也类似。就算克服阻力推行,编内减下去的,编外再补回来。
比如哈尔滨早在2018年制定《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控编减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编内”动手术。
效果如何,看数据。哈尔滨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哈尔滨市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为39.2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20.3%。到2020年末,哈尔滨市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计39.5万人,比上一年度还增加了3000人。
三年减编控编并没有取得多少效果,甚至越减越多了。这不是哈尔滨独有的现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头”难减,甚至越减越多,由来已久,十分普遍。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各种减员尝试,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海、停薪留职等等,编内编外、软的硬的都搞过。但是,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一直在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08年政府机关人员1328万,事业单位人员2618万,财政供养人员合计为3946万人。2008年后,国家统计局未再公布相关这一数据。此后各种估算数据很多,比如201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提供的数据是2014年底中国财政实际供养人数远超6400万;再如,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8000万,等等。
这些民间数据不尽准确,还有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误解,但是财政供养人员大幅增加的结论大致可信。
因此,这轮“清理编外人员”能起到多少作用,不抱有奢望。一时减下去了也很难阻止重新反弹。因为,问题的根子出在了政府职能边界和人员合理配置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人头数量问题。
要治标,更要治本
清理编外人员乃至编制“瘦身”,在目前的财政形势下,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治标”,效果可能也很有限。编外人员数量确实很庞大,但是编外人员兵多官少,待遇远低于编内。通过清理减员降低的“人头费”不可高估。而且,不配合其他有效措施,反弹也很容易。
要有效“治标”,单纯清理裁员是不够的,需要加强财政纪律的刚性约束,“养人”的财源要切断,支出更要严控。更为重要的是,增加相关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财政供养的人员范围、准确数据云里雾里的,财政养人“暗箱操作”、“内部消化”,编外人员膨胀卷土重来是迟早的事。
真要治本,就要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政府职能膨胀必然导致机构膨胀,机构膨胀必然造成人员膨胀,这是“一本道”。所以,一定要把政府职能的边界划清楚,再也不能增设各种临时机构的任性了。唯有如此,才能合理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从而消除财政供养人员数量膨胀的因素。
关胖 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扫码加入关老师社群,永不失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