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做豪门太太,她却成为民国第一女杀手,中国第一位女博士_毓秀_同盟会_中国

01、玫瑰枝事件

1919年6月27日,巴黎圣克卢德医院,人声鼎沸。

300多名留法学生、华工将围聚在一起,向中国外交总长、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大声请愿,坚决反对他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众怒难违,陆征祥急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收场。

只好答应与留法学生和华工展开谈判。

最终,留法学生和华工推举留法学生组织领袖、中国代表团成员郑毓秀与陆征祥展开谈判。

《觉醒年代》陆征祥剧照

很快,郑毓秀来到陆征祥下榻的房间。

当她经过花园时,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里。

谈判期间,她用这枝玫瑰枝伪装成手枪,顶住陆征祥。

悄悄地说了一句让陆征祥亡魂解散的话:

“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

陆征祥闻言大变,赶紧承诺自己绝不会去凡尔赛宫签字。

这就是著名的玫瑰枝事件。

郑毓秀之所以会威胁陆征祥,一切都得从《凡尔赛和约》开始说起。

02、《凡尔赛和约》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英国、法国召集27个战胜国在法国首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战后和约谈判,重新规划国际形势,战后惩罚。

展开全文

中国也是一战战胜国,一战期间,北洋政府“以工代兵”,派出了14万华工参加一战,总共有3万多华工牺牲在战场。

一战结束后,中国提出合法、合理提议,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权益。

强国无外交,美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他人感受,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和约。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

(实际上,一战爆发后,日本就趁机攻打德国在山东驻兵,巧取豪夺,霸占德国在华权益)

这样的做法,毫无公正可言,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美、英、法、日等国根本就是把中国当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消息传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随即就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油画

中国人民强烈反对巴黎和会对华种种不公平做法,反对代表团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北洋政府既不敢得罪美、英、法、日等国,又迫于舆论,只好将责任推给陆征祥。

陆征祥压力山大,左右为难,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

他要是真签字了,万夫所指,身败名裂,根本无法面对四万万同胞。

陆征祥左思右想,马上提出辞职,这乱摊子,谁爱管谁管。

可他的辞职报告并没有被北洋政府所批准,这雷还是得由他来顶。

陆征祥无奈之下只好装病躲进圣克卢德医院,暂时躲避风波。

可法国的留学生和华工们穷追不舍,将其堵在了下榻处,要陆征祥给个说法。

于是,陆征祥只好与郑毓秀谈判,这才有了玫瑰枝事件的发生。

最终,在郑毓秀的威胁下,6月28日,巴黎和会签字当天,陆征祥并没有去凡尔赛宫,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问题来了,陆征祥怎么就被一个女人用一枝玫瑰枝给吓倒了呢?

因为,郑毓秀来头不小,她是民国第一女杀手!

03、民国第一女杀手

郑毓秀,1891年出生于广州新安一个富商家庭。

她的祖父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大富商,曾被慈禧太后封赐;父亲是清朝户部官员。

这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公主。

郑毓秀在13岁这年就被许配给了两广总督之子为妻。

按照父辈、祖辈的安排,她本可以成为一个大家闺秀,豪门太太,相夫教子,安享富贵荣华。

这是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郑毓秀剧照

可郑毓秀不一样!

她并不想嫁给一个自己从来都没见过面的男人。

她不想自己的一生就被这段包办婚姻所束缚。

离经叛道的她略施巧计,解除了这段婚姻,然后离家出走。

1907年,郑毓秀和姐姐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本,她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1908年,在廖仲恺的推荐下,郑毓秀加入同盟会,此时距离同盟会成立才3年时间,郑毓秀成为最早的一批女同盟会会员,也是同盟会元老。

很快,郑毓秀奉命回国从事革命行动。

郑毓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就此开始。

当时同盟会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发动起义,比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包括后来的武昌起义。

郑毓秀就多次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

第二,就是暗杀清政府权贵,这个是郑毓秀的拿手好戏。

相对来说,同盟会实力薄弱,又没有多少从军经验,因此武装起义基本以失败告终,就连后来的武昌起义都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成功。

因此,同盟会当时搞得最多的还是暗杀。

郑毓秀就开始多次为同盟会组织暗杀,行刺清朝权贵显赫人物。

1909年4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宣统皇帝亲生父亲),郑毓秀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暗杀行动,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刺杀载沣的炸弹就是她带进北京的。

1912年1月,郑毓秀亲自参与了刺杀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暗杀行动。

袁世凯

1月15日,刺袁行动开始,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宣告失败。

郑毓秀又参与了刺杀宗社党首领良弼的行动。

良弼是晚清大臣,军中实权派将领,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与辛亥革命军进行南北和谈,逼迫宣统皇帝溥仪逊位。

良弼坚决反对,革命党人决定暗杀良弼。

1月26日,郑毓秀和彭家珍(彭家珍是郑毓秀姐姐的未婚夫)开始了行动,彭家珍当场牺牲,良弼深受重伤,最终于1月29日病重不治而亡。

2月12日,溥仪下诏退位,清朝正式灭亡。

郑毓秀两次刺杀,暗杀的都是清朝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郑毓秀因此名扬天下,被誉为民国第一女杀手!

光荣的背后,是巨大的风险,稍有差池,郑毓秀随时有可能牺牲。

可是为了革命成功,郑毓秀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化身成为一个革命英雄,不畏生死,只怀信念,不惧强敌,只为苍生。

04、第一个女博士

溥仪退位后,按南北议和要求,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接任。

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郑毓秀有些心灰意冷,这样的民国,绝不是她抛头颅、洒热血想要的国家。

再加上,袁世凯此时已经得知郑毓秀曾暗杀过自己,开始准备报复郑毓秀。

郑毓秀思虑再三,决定出国留学,一来避避风头,二来实践科技兴国、法律救国的理想。

不久,郑毓秀来到法国,在巴黎索邦大学(今巴黎大学前身)攻读法学专业。

1917年,郑毓秀以优异成绩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加入法国法律协会,成为法国法律协会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

1924年,郑毓秀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郑毓秀

由于郑毓秀精通英语和法语,因此在她留学期间,曾为中国进行外交工作。

郑毓秀性格温和、优雅大方、能言善辩、机智过人,很快就成为中国驻法外交佼佼者。

虽然郑毓秀远在异乡,可她并没有忘记祖国,非常关心国事和留法学生的成长。

郑毓秀在留法学生中威望非常高,堪称是一呼百应。

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后,郑毓秀和周恩来、蔡和森、蔡畅、向警予、刘清扬、陈延年、赵世炎、李立三、邓小平、何长工、李维汉、郑超麟等我党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关系非常密切。

1925年,郑毓秀学成归国,受聘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1926年,郑毓秀与同学魏道明博士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一个律师事务所,由此,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

同年,郑毓秀与魏道明结婚。

夫妻俩成为中国法律先驱,为中国法制建设贡献非常大。

郑毓秀和丈夫魏道明

1929年,郑毓秀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起草委员会只有5个人,她是唯一的女性。

抗战期间,郑毓秀还担任过教育部司长、次长等职。

1941年,魏道明被任命为中国驻法大使;

1942年,魏道明担任驻美大使(前任驻美大使正是大名鼎鼎的胡适),郑毓秀开始协助丈夫,再次进行外交工作。

1938年5月,郑毓秀(三排左三)与邓颖超(二排左五)、宋美龄(前排左三)在庐山谈话会合影

1942年11月至1943年7月,宋美龄访问美国时,就是由郑毓秀陪同。

郑毓秀凭借出色的交际能力,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的夫人成为好闺蜜。

郑毓秀为中国抗日事业争取外援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9年12月16日,郑毓秀不幸因病,在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68岁。

结语、

1840年,英国仗着自己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近代屈辱史,就此开始。

此后一百多年的时光里,中华大地,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外有列强侵略,内则军阀割据。

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不甘就此沉沦,炎黄子孙前仆后继,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终身。

最终,历经百年奋斗和牺牲,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其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青年才俊,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人物。

郑毓秀显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很难想象,郑毓秀竟然在不同领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就,为中国作出这么大的贡献。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谨以此文致敬100多年前,为中国牺牲、奉献的有志青年。

也愿我辈青年,效仿先贤,努力、拼搏,不负青春韶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