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虚伪属性_孔子_提倡_新野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虚伪 属性 孔子 提倡 新野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仁的文化,而不知道仁本身是什么东西。其实,仁是虚伪的,也是解释不清楚的。

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的意思是就是善,但没有性善论的意思。一个君子的生活目的就是合于仁的要求。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究竟哪些成分构成了仁,孔子没有明确直接的答复。《论语》一书中,仁字凡六十六见,但从来没有两处的解释相同。一般来说,仁与慈爱、温和、恻隐、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观念相通。然而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又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言辞谨慎、按照礼仪行事,都可以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作‘杀身以成仁’。仁是最容易获得的品质,任何人有志于仁,就可以得到仁。但是仁也是最难保持的品质,即在圣贤,例如孔子自己,也难能始终不断地不违反仁。”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仁的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如儒家提倡的“仁爱”、“仁政”等。

也就是说,仁的概念非常宽泛,从治国到个人修养,几乎无所不包。而越是这样的概念,就越是大而无当,让人无法遵守。就像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不会让人们相信,也不会真的存在。只是宣传上有那样的灵丹妙药,事实上是没有的。仁的概念也是如此,只在宣传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普遍适用于各个领域,但真的实行起来,却没有方法论作指导,只是依照孔子的一些语录,并不能真正实行。而所谓的仁政根本不是君主们看中的,只是君主们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即便有人吹嘘“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可能让人们相信。毕竟,仁的概念大而无当,没有具体的方法论,只是一种道德提倡,甚至由修身的道德直接提升为治国的道德,也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展开全文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战争中,宋襄公谨守“不为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上古军礼,不趁着楚军渡河时半渡而击,非要等楚军上岸并列好阵后才攻击,结果寡不敌众,遭受惨败,身受重伤惨死,为天下所笑。既然是战争,就要不择手段,让对方输掉,而不能讲究仁的精神。《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又说“兵不厌诈”,不能按照常理来推论,也不能让对方猜到己方的策略。如此一来,打仗就成了智力、能力、财力、兵力的大比拼,而并非人多就一定能获胜。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提倡儒家的“仁”,还说自己就是刘皇叔,要延续大汉正统。新野的百姓要跟着他逃难,而他不忍心丢下新野的百姓,不想让曹操的兵丁糟蹋老百姓,就带着新野的老百姓逃走,结果被曹操的大军冲了个七零八落。虽说刘备损失比较大,但他收获了人心。当他重新招兵买马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归附于他。连同他三让徐州的戏份,都演得很足,不像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于是,刘备也就只能卖仁的思想了。他没有像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先机,也没有江东孙权的地利之便,只有关羽、张飞、赵云三元将,还有一个军师诸葛亮,要是再不会兜售仁的思想,还怎么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立足呢?

可以说宋襄之仁一点都不值得提倡,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而刘备之仁就有些虚伪,完全靠不住。而后人喜欢传统,要继承孔子仁的思想,还要把仁和义并称。其实,仁是仁,义是义,并不是一回事。仁是孔子提倡的思想,义是孟子提倡的思想,有着前后相继性,但并不是一回事。讲究仁德的人比较仁慈,但并非毫无底线,不然就会被人认为软弱可欺,甚至成了任人欺负的人。而为富不仁的人大多被人们唾弃,却不知悔改。讲究仁政的君主要广施仁义,却要用法家的一套严刑峻法做背书,不然不会获得人们的支持,也不会治理好国家。也就是说,历代的君主都知道外儒内法的重要性,而不会学了宋襄之仁。

古代的社会大多以德治国,并非单纯提倡道德,而是辅以法律。一手软一手硬,相得益彰。宋襄公讲仁政,很快被灭;秦始皇采用了暴政,结果到了秦二世就亡国了。仁从来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却并没有实行的具体标准。以至于有人杀身成仁,有人出卖朋友,都照着自己的价值观活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都在提倡道德,而仁的概念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代表了善,却只体现一种片面性,连孔子自己都讲不清楚,也就难怪后代人不清楚了。只是作为概念被借用过来还行,要是真的信了,实行了,就会深受其害,除非有强有力的法律或武力做背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