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百年的君子对话,探寻“中国何以中国”“文化何以自信”(下)_是有_自己的_我们现在

怎么读书

其实我们真正把握了天、地、人的道理之后,就可以应用到所有方面。苏东坡说:“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看起来好像没有变化,古今一也,万物一也。其实这里面充满了智慧,把这样“一也”的道理用到万事万物上去,这才是创造啊!我们讲科学日新月异,为什么日新月异?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没有通这个“一理”。今天看到这个事实,于是把这个作为假设的前提,作为定理、公理,然后构建出一套理论体系。很好啊,但走着走着发现不够用,于是马上换一个前提,再重新假设,重新来构建一套体系,创新了。是不是?科学的体系往往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而这种假设是不需要证明的,我们首先肯定它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走着走着发现不对了,看到了一面还有另一面呢!于是不断地更新之前的假设,更新它的体系,我们说这个很创新吧。

其实这是局限的,眼光的局限,我们要注重整体,把握的是整体。你的创造性要在运用中去发挥,运用也可以各出其招。同样一个病症,我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治好,你用另一个方法也可以治好,中医里面这种情况太多了。有人说中国文化没有创造性、缺乏创造精神,我说不对,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一个整体性的道理,所以我们才能不断地去创造,因为它要运用与落实,我们的创造是在运用中去创造。

我们现在很多照搬的,就麻烦了。典型推广是最讨厌的东西,因为典型永远是一个地方的典型,它不一定适合运用到其他地方,所以只能够借鉴,不能够照搬。

展开全文

标准化,更麻烦,任何个性都没有,让我们的孩子都变成背标准答案的孩子。我们的教育难道只是要背标准答案吗?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懂得天道人道变化的这种根本规律。比如说,找一个“反者道之动”的例子,他就会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的,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福里面是包含祸、祸里面是包含福的,搞得不好,福是可以变成祸的,搞得好,祸也是可以变成福的。科学发展到今天,多少变化啊,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可它还没有深刻地把握整个宇宙的发展规律。当我们把握了宇宙的整体规律,我们把它运用到各个方面去,这就不断地在创新了。所以读书要读成智慧的,不要读成书呆子,不要读成书的奴隶、知识的奴隶,而要成为书的主人,成为智慧的主人。

怎样读书,我之前已经讲了,我们读书最根本的是要能得其意,举一反三。清代有一位文人,叫包世臣,写过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但是我们读“好书”,得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所以我接了一句“精义勤求十载功”。我们现在读书,为了做学问,常常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化简单为复杂,我们现在的“学术功夫”,是有学问的体现。其实大道至简,真理平凡,没有那么复杂。可是我们跟你们说最简单的、最普通的话,人们就觉得没有学问,没有什么意思。比如很多人学佛,老是要问怎么个学法,总觉得有什么深奥的东西,修行中有很神秘的东西。我说你现在在做什么,就继续做你的事,你把现在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修行。他就会觉得我什么也没说。

你好好想想,做好本分事,做好平常的事,比你学那些很玄妙的东西难得多。我常常讲,我们去寺庙里面打禅七,坐七天,七天下来,倒是心里安静了很多;可是一回来,照样烦恼丛生。所以你的本事,应该是在天天碰撞的事情中,学会如何平静地对待。其实真理是很简单的,就像刚才我讲的万物的关系,用阴阳五行归归类,构建相互的关系,就很清楚了,而且也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两面,不要太理想主义,幻想把一切不善的东西都去掉,把社会打扫得干干净净,是不现实的。没有对比,又何谈你是干净的,他是脏的呢?所以,一个社会里面永远是有善恶的,永远是有美丑的,永远是有黑白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怎么样让它达到平衡。

平衡不是50%对50%,绝对不是。社会现象也好,人的身体也好,都不是那么简单的50%对50%,有的这个70%,那个30%才是平衡的。我们讲的和谐也好、平等也好,你迁就我,我迁就你,那不叫和谐;你尊重我,我尊重你,才叫和谐。保持我们各自的差异特点,不需要我改变我的观点来抚慰你,也不需要你改变你的观点来抚慰我,这才是平衡。我们现在很多理解就是采取的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平衡就是你50%,我50%;平等就是你这样,我也这样。你穿这样的衣服,吃这样的饭,为什么我就不能?完全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可是自然的差异我们是不能否认的,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哪有完全相同的人?人的智能、体能,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怎么能运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呢?自己明明不可能这样,非要说我就要和你一样。

我不是宣传不平等,而是说什么地方平等、怎么样的平等。每个人的智能与体能都是有差异的,可以智能、体能都很高,也有可能你偏于这方面的高,他偏于那方面的高,也是不同的。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永远比不上霍金,霍金也永远比不上我。我讲不了他的理论,他能够这样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吗?每个人要能够看清自己的能力在什么地方、特长在什么地方,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特长,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事事向别人学,即使达到了他那个顶点,你内心痛苦得要命,这算成功吗?不算。所以究竟怎么样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人和人之间有差异,年龄、性别、智能、体能等的各种差异,明摆着的道理,一看就看清楚了,不需要理论推演。各种各样的学术我们可以去参考,比如说西方现在非常盛行一个研究:人有没有前世。特别是在欧洲,他们提出大量的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践,统计出来结果:至少有4000人知道他的前世,通过这个证明人是可能有前世的,甚至有人说人就是有前世的,生命就是有轮回的。我们可不可以作为一种学术来看它呢?我看也不用反驳它。可是能提取出一个普遍的东西吗?只有4000人嘛,世界上有多少人?几十亿呢。所以你要不信就不信吧,要信就信吧,有什么非要去辩论的吗?我们还是把力气花在别的地方去吧。科学的普遍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相当局部的普遍性,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数据。通过抽样调查,然后由个体推演到全体,这种思维方式我觉得是相当可怕的。大数据时代,其可怕程度我不敢想象。甚至有人现在预言,大数据将来实现以后,在网上就可以看病了。人家都给统计好了,你这个症状吃什么药就行了,医院都不用去了。法院也可以是网上法院了,因为有例证,有案例……可怕不可怕?完全不顾很多细节,很多地方内在的东西。

所以我们不要把本来简单的,通过直观、直觉、经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搞得那么复杂,然后还要把它推广开来,来危害人们。我们不要化简为繁,要多做一些化繁为简的工作。让一般老百姓一听就明白,而不是让他感觉摸不着头脑。

读书的次第

最后谈谈读书的次第,“四书”里面的《中庸》告诉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多学习,主动地学,好学不厌,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审问,这个词我们现在还在用,比如审问犯人。其实我们读书学习也是如此,书就像犯人一样,我们得多问它一些为什么,多问它背后还有什么东西,弄清楚,有疑就问,不耻下问,不要觉得丢脸,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有他清楚的,也有他不清楚的,所以《论语》中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慎思,就是要认真地思考,要想明白,碰到事情就要思考。《论语》中还讲了,“君子有九思”,一言一行都要想一想。读书就要想,然后呢?就要明辨,分辨是非,分辨疑惑,分辨事情该做不该做。最后就是笃行,身体力行。中国古人讲:“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学到了去做,才达到了最高点。古人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很明白的做学问的次第了,从博学到审问,到慎思,到明辨,到笃行,我们现在只要把这些搞清楚了,按着这些去做,就很不错了。

有三种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所谓“三达德”:知仁勇。《中庸》里面解释:“好学近乎知”,一定要好学,活到老学到老,不把自己封闭起来,有多种爱好、多种兴趣,再教育,终究要开启这样的智慧。什么叫仁?“仁者爱人”,《中庸》里面讲:“力行近乎仁。”既要学也要行,知行合一。什么叫勇?“知耻近乎勇”。有羞耻心,知错必改,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于去修正自己的错误。这要有很大的勇气,这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强大。《老子》里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现在似乎战胜别人就叫强人,其实战胜自己才叫强。人最难的是做到自知和自胜。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自胜自强。

所以“知仁勇”三达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个理论实际上把我们读书的次第也包括进去了,“博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记住这三句话,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读书和做人合为一体了。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楼宇烈先生2015年11月4日在清华大学一教的演讲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楼宇烈先生2014—2022年在清华大学“君子的节日”系列活动中的演讲和为学生社团协会做的相关主题讲座实录16篇。面对百年来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缺位、传统文化“失魂落魄”的现状,楼先生努力澄清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全方位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颠覆了某些似是而非的文化观念。他的许多睿智的解说打通了旧说与新解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空间,让人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楼先生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带领读者探寻“中国何以中国”“文化何以自信”,为我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复兴优秀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楼宇烈,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祖籍浙江嵊县。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博导,清华园里读经典主题文化活动总顾问,享誉海内外的资深学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诚守护者。主要著作有《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宗教研究方法讲记》《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2016年底出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十佳图书(2017年)。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